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美学意蕴及其实现

2021-12-06 15:39喻文德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活发展

喻文德

(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湖南吉首,416000)

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习近平郑重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自此,美好生活由大众日常话语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话语。从概念本身出发,美好生活在理论上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探讨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审美需求的日益增长,美好生活观念亟待美学视角的考察。新时代是各族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时代。在新时代,美好生活依然受到各种具体条件的制约。只有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才能逐步实现美好生活。

一、美好生活的美学意蕴

在生活美学看来,美是生活本质的自然呈现。从生活本身出发,新时代美好生活是各美其美的价值偏好、美美与共的价值理性和无限美好的价值理想的有机统一。各美其美体现了美好生活的自由之美,美美与共体现了美好生活的和谐之美,无限美好体现了美好生活的无限之美。自由之美彰显了人的个性,和谐之美彰显了人的理性,无限之美彰显了人的超越性,三者统一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具体实践之中。

(一)各美其美:自由之美

有学者认为:“美是自由的象征。”[2]自由充分彰显了人格独立和生命意义。自由既是美的本质规定,也是美好生活的内在属性。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遵守既定社会规范条件下的自主。按照这种理解,新时代美好生活之自由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个体关于生活价值偏好的自主选择。个体的存在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前提。“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3]每个人都是一个生活者——美好生活的基本主体。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个人生活层面,个体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决定了美好生活的多样性——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价值偏好,对美好生活有不同的理解与要求。调查表明:“当前中国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群体需求差异高度分化,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多元图景。”[4]美好生活在客观上表现为良好的生活条件,在主观上表现为惬意的生活体验。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基础上,人们的精神诉求不断凸显,美好生活的多样性在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生活时尚、生活理想和生活境界等诸多方面充分彰显出来。人们各美其美,多样的情怀和追求构成了一副色彩斑斓的美好生活画卷。

第二,个体对时间的自主把控。新时代美好生活既立足当下,更面向未来。马克思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出发,提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对于自由与美好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是这样设想的:“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5]也就是说,共产主义社会打破了社会分工的固定化,扬弃了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对立,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依然是谋生的手段,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对立仍然存在。因此,个体对时间的自主把控依然是相对的、有限的。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人们的自由时间必然会愈来愈充裕,生活也会愈来愈悠闲。

(二)美美与共:和谐之美

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首次提出了“美是和谐”的命题,而和谐是“杂多的统一,不协调因素的协调”[6]。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和谐则是对立事物之间和睦协调的状态。美好生活并不是没有矛盾,而是矛盾的合理解决。因此,和谐既是美的本质规定,也是美好生活的内在属性。从不同价值偏好的共存来看,新时代美好生活之和谐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个体不可避免要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走向公共生活。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总是从不同的视角考察事物:“被他人看到或听到的意义都来自于这个事实:每个人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和听的。这就是公共生活的意义所在。”[7]当具有不同认知框架和价值偏好的个体相互交往的时候,不同的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那么,不同的生活方式如何和谐共存,从而实现美美与共?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诉诸公共理性。公共理性是“那些共享平等公民身份的人的理性。他们的理性目标是公共善,是政治正义观念对社会之基本制度结构的要求所在,也是这些制度所服务的目标和目的所在”[8]。从公共理性出发,公民可以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寻找一种适当平衡,在关于如何维系公共生活秩序的根本问题上形成一种价值共识——对于不同的价值偏好,人们应该相互保持尊重与宽容,从而实现美美与共。

第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和谐。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整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化背景下,没有人能够生活在孤岛之中。在日益广泛的对外交流中,不同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因此,美好生活的和谐之美还应该包括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和谐。面对国际交流中的矛盾与冲突,不同的文明应该开放包容、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求同存异、和谐共生。人类文明的多姿多彩造就了人类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文明多元并存是当今人类生活的现实图景。在国际交流日益广泛且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明的多样性必然要求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9]不同的文明只有开放包容、交流互鉴,人类的美好生活才有可能丰富多彩。

(三)无限美好:无限之美

黑格尔认为:“无论就美的客观存在,还是就主体欣赏来说,美的概念都带有这种自由和无限;正是由于这种自由和无限,美的领域才解脱了有限事物的相对性。”[10]无限即无穷无尽,没有限制。生命是有限的,而人总是想在有限中达到无限。无限既是美的本质规定,也是美好生活的内在属性。新时代美好生活之无限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美好生活需要的无限发展。需要是人对外界对象的一种依赖关系。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实践性。人的需要通过社会生产来满足,并且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人的生物本能只是人的需要的自然前提,真正人的需要是由社会生产创造出来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11]需要的持续满足和生产的不断发展会创造更多新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12]“满足需要的手段”,即社会生产。人的需要呈现出一种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不断上升、无限发展的趋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3]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美好生活需要也会与时俱进,永无止境。

第二,美好生活品质的无限提升。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美好生活是一种品质优良的生活。就生活品质而言,美好生活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美好生活本身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5]519。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美好生活的品质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因此,美好生活品质也是一个无限提升的过程。当“社会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美好生活就真正进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时代[14]。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实现的制约条件

自由、和谐和无限等审美意象承载了人民对优良生活品质的美好愿景,但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美好生活的实现总是受到各种具体条件的制约,这些具体条件有的源于外部世界,有的源于人自身。本文主要从社会、自然和个体三个方面探讨制约美好生活实现的基本条件。

(一)社会条件的制约

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之中,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社会是美好生活赖以实现的背景、环境和边界。具体而言,社会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制约着美好生活的实现,这种制约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生活具有个体性,每个人都可以追求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然而,生活也具有社会性,个体生活赖以延续的条件与社会密切相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人类生活在物质层面可能达到的高度。在新时代,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是,发展依然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主要包括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平衡等;不充分主要包括社会保障不充分、公共服务不充分、公平分配不充分等。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发展严重制约了美好生活的实现。

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水平也制约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在物质生活逐渐丰裕的基础上,人民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精神需求不断增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广大人民的基本权利。但是,任何超越历史阶段和现实条件的权利都只具有抽象的可能性,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15]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上层建筑赖以产生的现实基础。社会的法律、道德、宗教等文化要素都是建立在这一现实基础之上。首先,社会的经济结构及其文化水平构成了权利的认识条件。“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16]也就是说,我们只能从现有的经济关系和文化水平出发理解我们的权利。与此同时,社会的经济结构及其文化水平也构成了权利的实现条件。法定权利在多大程度上能变为人们的真实权益取决于社会的法治水平和人文环境。社会的制度愈健全,公平程度愈高,则权利的实现程度愈充分;反之,则权利的实现程度愈不足。

(二)自然条件的制约

人是自然的产物并且内在于自然,自然为美好生活提供了物质资源和生态支撑。自然条件对美好生活的制约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制约着美好生活的实现。自然界是人类衣食的源泉。人“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5]161。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有的是可再生的,有的是不可再生的。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十分有限的。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始终是美好生活面临的严峻挑战。有人认为,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最终可以解决资源短缺问题。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可以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但是不可能予以根本解决。自然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有些稀缺资源是技术无法替代生产的。而且,技术对自然的干预愈深入,所引起的人为风险愈无法把控。对此,乌尔里希·贝克指出:“工业社会的社会机制已经面临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种可能性,即一项决策可能会毁灭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这颗行星上的所有生命。”[17]这种不可逆转的重大风险的确是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另一方面,地球的承载能力也制约着美好生活的实现。对物欲的无限追求是不少现代人的生活时尚,这种生活时尚推动了高消费和高生产的不断循环。生产和生活的过度消费不仅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短缺,而且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实际上,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对此,美国生态学家指出:“今天所谓的‘经济增长’,破坏了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系统,减弱了地球对于未来人类生存的承载能力。”[18]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指地球支持人类可持续生存的能力,它不仅取决于人类对各种资源的消费水平,也取决于各种废弃物总量和各种技术的应用等多种因素。忽视地球的承受能力,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必然造成多种生态问题——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加剧等。这些问题已经极大地威胁到人类美好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三)个人条件的制约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活主体,美好生活的实现受到个人的认知结构、价值观念、生存能力和社会心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即使在相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也是因人而异的。本文着重探讨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对实现美好生活的制约。

一方面,个体的攀比心理制约着美好生活的实现。所谓攀比心理,就是人们在金钱、荣誉、地位、生活条件等诸多方面因人际差异而产生的一种攀高比附的心理倾向。对美好生活而言,攀比心理是一把双刃剑。攀高望远, 积极进取——由攀比心理可以激发人们的竞争意识与拼搏精神,进而促进生活品质的提升;争强好胜,任性使气——由攀比心理可以滋生虚荣、嫉妒、不满甚至仇恨等不良心理,从而使人们无法感受生活的美好。一般说来,美好生活总是相比较而言的。人们不仅要用自己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的生活相比,而且要用自己的生活与他者的生活相比,由此评判生活的美好程度。然而,山外有山,不断比较可能会滋生无限不满。对此,马克思曾经以住房为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一座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就缩成茅舍模样了。这时,狭小的房子证明它的居住者不能讲究或者只能有很低的要求; 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起来,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的或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那座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不满意,越发感到受压抑。”[5]729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对这种差异缺乏正确的认识,一味盲目地攀比,则美好生活根本无法实现。

另一方面,个体价值取向的偏狭化也制约着美好生活的实现。依据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理解,现代化是一个社会生活全面世俗化的过程。在文化层面,生活的世俗化表现为世界的袪魅。“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已经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它们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验领域,或者走进了个人之间直接的私人交往的友爱之中。”[19]祛魅消解了终极价值,导致意义的丧失。在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人们如何获取人生的意义?不少人在物质主义中寻找答案。他们不仅把物欲的满足视为美好生活的实现,而且把物质财富的占有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尺度。这种偏狭化的价值取向严重制约美好生活的实现。一些人陶醉于物欲中无力自拔,生活理想逐渐被物欲所剥落,精神世界日益荒芜。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人类在生活优裕的同时,物欲横流,理想失落,道德沦丧,心理紊乱。人类正成为物质的奴隶、精神的乞丐。”[20]

三、新时代美好生活实现的价值引领

各种具体条件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实现的界限。有的条件可以通过发展逐渐突破,有的条件则是愈发展愈受限。要破解这一困局,至少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好生活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美好生活观的科学内涵,形成关于美好生活的基本价值共识;另一方面,必须从发展观、消费观和生活观等方面入手对美好生活的实现予以正确的价值引领。鉴于论题与篇幅限制,文章仅探讨第二个方面。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回应诉求中建设美好生活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1]以人民为中心是一种指导全局的发展思想,其基本内涵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美好生活的建设过程,必须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要求推动美好生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22]人民至上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建设的基本价值遵循。党和政府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人民至上的价值要求贯彻到治国理政所有活动之中,贯彻到美好生活建设的方方面面。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其次,要尊重人民关于美好生活的自主选择。自主有利于个体人格的独立发展和美好生活样态的多元生成。密尔曾经指出:“生活应当有多种不同的试验:对于各式各样的性格只要对他人没有损害应当给以自由发展的余地;不同生活方式的价值应当予以实践的证明,只要有人认为宜于一试。”[23]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当代社会的文化特征。自主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人的一项基本自由。国家采用强制力量来纠正或惩罚那些生活价值观颇为“另类”的人,是不合理性的。只有尊重差异,才能团结多数、凝聚人心,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建设美好生活。

再次,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涉及教育、就业、住房、收入、社保、医疗等诸多方面。民生问题影响民心向背,民心向背决定历史成败。因此,党和政府始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要实现这一目标,党和政府必须积极回应群众的生活诉求。群众的诉求就是民意、民情和民心。只有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获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24]

(二)倡导绿色消费,在和谐共生中延续美好生活

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带来经济巨大增长的同时,也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随着酸雨、雾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出现,人们逐渐意识到绿色发展和绿色消费的重要性。绿色具有生机、活力和健康等多种寓意。笔者认为,绿色消费是一种有利于保护消费者身心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消费方式。要把绿色消费落到实处,必须从消费者的生态责任、消费限度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寻求对策。

首先,要找准人在自然中的定位,自觉承担看护自然的责任。人如何看待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决定了人对自然的方式。在农业社会,人被迫顺从自然。到了工业社会,人以征服自然的主人而自居。无论是顺从还是征服,都是人对自然的错误对待。人必须找准自身的角色,自觉承担看护自然的责任。看护意味着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珍爱,其目的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和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看护自然意味着维持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大地伦理学创始人利奥波德指出:“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25]

其次,要适度消费,切实呵护环境质量和人的身心健康。亚里士多德在探讨什么是德性时指出:“在行为中同样存在着过度、不及和中间。……德性就是中道,是对中间的命中。”[26]“对中间的命中”就是适度。将适度原则运用于人类的消费,即适度消费。在物质充裕的时代,消费不足的情况日益减少,而消费过度的情况则日益严重。针对过度消费而言,适度消费有三个方面的涵义:其一,适度消费是适可而止的消费——以满足自己身体的实际需要为限度。过度消费超过了人的生理限度,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其二,适度消费是量入为出的消费——以个人的实际支付能力为限度。如果超前消费,入不敷出,会产生焦虑、狂躁、恐慌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其三,适度消费是简约低碳的消费——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限度。奢侈浪费不仅会加剧资源的匮乏,而且会增加环境污染。

再次,要将绿色消费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日常生活即“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27]。个体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前提。日常生活处于社会结构的基础层面,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得以展开的重要场域。绿色消费融入日常生活将会对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双重的“绿化”——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绿色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是绿色消费落地生根的关键切入点。在日常生活中,绿色消费不仅要落实到人们的吃喝穿住等各个方面,而且要落实到购买、使用以及垃圾处理等各个环节。绿色消费,人人有责,贵在自觉。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积善成德,使绿色消费成为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养成诗意生存,在怡然自得中感受美好生活

《尚书·尧典》云:“诗言志。”追求诗意生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所谓诗意生存,即从容优雅、自由恬淡的生存。在物欲膨胀、人心浮躁的尘世中,人们很难从容领悟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真义。养成诗意生存着重于强调人要摆脱自己强加于自己的束缚,从自我束缚中解放出来,过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那么,人们如何养成诗意生存呢?

首先,要正视差异,知足常乐。“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事物千差万别,人也是如此。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下,个人的努力程度、天赋和机会等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生活的巨大差异——这些差异是在所难免的。在现实生活中,差异能激发人们积极进取,见贤思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差异是推动生活进步的动力。如果社会忽视人的天赋与努力程度,每个人都给予相同的生活福利,这种社会是难以持续的。“一种社会若坚持对其所有成员给予同等的尊重和款待,而无论其行为的特点如何,则这种社会与其说是可叹的,不如说简直是不可理喻的——也将是非常短命的。”[28]由于历史和现实、个人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人与人之间有些差异只可能不断缩小,而不可能彻底消除。面对差异,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需要和能力有一个合理的评判。要学会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否则,就可能是自寻烦恼。

其次,要走出物质主义的陷阱,保持心物平衡。物质主义造成了生活的物化,窒息了人们对高雅情趣和美好生活的追求。针对资本逻辑导致的物化现象,马克思曾经指出:“资产阶级经济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时期中,人的内在本质的这种充分发挥,表现为完全的空虚,这种普遍的物化过程,表现为全面的异化,而一切既定的片面目的的废弃,则表现为为了某种纯粹外在的目的而牺牲自己的目的本身。”[29]片面追逐物欲注定要导致人的物化。物化的实质是人成为物的奴仆,物反而成为了生活的主宰。心物平衡就是精神与物质的相互协调,协同发展。就人类生活的理想状态而言,美好生活应该是心物平衡的生活。

再次,要完善自我,提高素养。真正的美好生活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涉及人的广泛需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享受能力。“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29]389只有全面发展,个人才具有与美好生活相适应的广泛需要和享受能力。换言之,良好的个人素养是美好生活的主体条件。那么,个人如何实现全面发展呢?第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适当的发展目标。脱离自己需要和能力的实际水平,目标难以实现。第二,要坚持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只有不断地学习,个人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逐渐适应社会。第三,要将发展目标努力付诸行动,在不断奋斗中逐渐实现美好生活。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奋斗出来的。

生活是一种人的感性活动,审美源于生活体验。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件艺术作品。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念的提出顺应了现代社会生活与审美相互融合的趋势,彰显了人民对生活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因此,美好生活不仅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全新的审美活动。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各种条件共同支撑,创造条件的过程就是美好生活逐步实现的过程。

猜你喜欢
生活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生活感悟
图说共享发展
无厘头生活
图说协调发展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