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1-12-06 15:17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竞赛协同

林 强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重庆 400067)

一、引言

高校“一二三课堂协同育人”理念与实践备受关注,各高校均在努力探索符合校情的协同育人模式。然而,协同育人理念虽已被普遍接受,但协同育人实践却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协同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方面,课堂教学、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等环节的协同育人机制与实践还不成熟。

学者分别从“二元融合”视角总结研究了学科竞赛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机制与实践经验。在学科竞赛与课堂教学融合方面,张广胜和王艳玲[1]提出以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及考核标准改革构建学科竞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刘振宇等[2]从建立学科竞赛培养体系、以学科竞赛推动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构建了学科竞赛与专业教学互长模式。另外,也有一些学者探讨了以学科竞赛为导向或载体,具体某个专业或者某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问题。例如,基于学科竞赛的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3]、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研究[4]等。特别的,代桂勇[4]指出作为实践教学的形式,学科竞赛与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具有协同关系。这与本文的研究思想不谋而合。在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融合方面,贾伟杰[5]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本身的社会属性与体验性,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欠缺的实践环节,有利于课堂教学社会导向作用的发挥。石秋轶等[6]在药事管理本科教学课程中安排社会实践调研环节,认为社会实践调研能较大程度提高学生对药事管理学专业的认识和参与能力。刘丽萍[7]结合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在校四年的社会实践教学实例,介绍了各阶段社会实践教学的相关教学内容与成果。

虽然学者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对课堂教学与学科竞赛以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融合育人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育人模式和实践方法,但缺乏从“三元融合”视角探究课堂教学、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尤其缺乏思考多主体参与下的统筹规划机制、保障机制和自主学习机制,也缺乏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课程教学大纲设计两个微观角度统领课堂教学、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环节的研究与实践,而这些正是本文主要论述的。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各环节面临的现状与问题

(一)课堂教学环节主导育人过程作用发挥不够

课程教学目标中的理论部分源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安排,课堂教学也是学生接触最频繁、能够系统的学习课程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从协同育人角度看,需要课堂教学摒弃传统的灌输理论知识的授课目标以及只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状态,转变为不仅能够让学生系统学习理论知识,还能够掌握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方法与路径,并为学生开展专业实践从课程教学大纲的角度提供指南与要求。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课程教学目标的完善、课程教学大纲的优化、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任课教师对自身岗位职责的正确认知等都需要进行优化与调整,否则,课堂教学改革永远只会停留在如何更好地传授(课本知识)理论知识的层面。然而,很多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只是关注课程内容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得以保证和优化,忽视了课堂程教学与其他实践育人环节的协同。本文认为,课堂教学应在协同育人机制中发挥主导作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在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和实现路径,而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环节应该主动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对接课程教学目标。

(二)学科竞赛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不足

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技能方法,而学科竞赛则能够促进教学改革、帮助学生系统性的掌握知识与技能以及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学校层面看,高校均重视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的表现,并采用获奖数量和获奖质量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质量指标。然而,这种重视是带有功利色彩的,即只追求部分学生在重点比赛项目中重要奖项的获得,并没有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思考如何将学科专业竞赛环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利用学科竞赛环节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而不是停留在选派部分优秀学生去参加比赛的层面上。具体表现为:高校在制度的顶层设计上并没有赋予学科专业竞赛在促进教学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应有的更高的作用期待,且没有完备的工作开展机制和激励机制,如缺乏统一的组织和领导机构(如学科专业竞赛委员会)、缺乏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学科专业竞赛在人才培养上的角色和具体安排,缺乏在职称评审等环节更加注重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的经历(而是更看重论文发表)、缺乏给予指导教师应有的工作量和绩效认可等。这就导致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不能有效的与课程教学活动实现协同,也不能有效的调动专业教师积极投入学科竞赛活动的指导中。

(三)以专业社会实践为主的第三课堂培养学生专业素养作用欠缺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理应重视实践育人,尤其是通过开展专业型社会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实践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第三课堂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上作用发挥不明显。具体表现为:一是从形式上看,各高校均要求全体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并向学校提交社会实践成果材料,由辅导员、班主任或指导教师对其社会实践成果予以认定。但不少学生流于形式(原因可能是未能有效监控和考核),并未按要求认真开展社会实践,存在混学分的机会主义行为;二是教师在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不够。学校要求安排辅导员、班导师以及其他专任课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但参与最多的仍然只是辅导员群体,且辅导员群体受制于专业背景很难指导专业社会实践,而专任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专业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因此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的专业指导有限;三是社会实践项目大多为学生个人自主选择,大部分学生偏向于志愿服务类活动或各类兼职实习;也有少部分学生开展与行业专业相关的参观学习、主题调研、科技发明、创新创业实践等,但无论是专业性和实践性都不足。

(四)一二三课堂协同开展专业人才培养的机制设计和实践探索缺失

虽然各高校均重视课程教学、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工作,在现有工作模式下也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从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培养角度来看,三者之间的协同机制和协同育人效应并不明显。一是各高校均认同协同育人模式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明确要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但由于缺乏清晰明确的要求和考核评价机制,所谓的协同机制弹性很大,形式上的协同大于实质上的协同。例如,决策主体过于强调分工,认为各自做好各自的工作就是协同,表现为各工作负责主体各自为政、任课教师与学工队伍各自为政、教师与学生各自为政等。二是高校协同育人机制更多的体现在协同开展思政育人工作和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在培养学生专业核心素养方面未能有效探索相应的协同机制。例如,在高校育人工作中,课程思政、活动育人和实践育人实际上更多强调的是思政育人,要求任课教师、辅导员、活动指导教师等在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竞赛和社会实践中,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协同开展思政育人工作。然而,在培养学生专业核心素养方面,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专任教师与学工队伍之间的高效协同,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紧迫课题。

三、协同育人视角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

(一)人才培养视角下的统筹规划机制

1.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简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安排,能够体现出分阶段分类别对学生的通识素质与能力、专业素质与能力等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进行贯通培养。但方案中的重点是对课程教学安排进行顶层设计,忽视了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的嵌入与融合。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来说,人才培养方案中应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需要哪些环节协同育人,每个环节扮演什么角色或承担什么样的培养目标,环节之间需要怎么样的对接与协同以及完整周密的培养计划。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中课堂教学、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三个环节的嵌套式融合,不仅需要增加对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环节的具体阐释和内容安排,包括培养目标、具体要求和培养路径和方法、考核评价办法等,还应突出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和统筹主导作用,即以课程培养目标统筹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环节的工作。课程培养目标不仅是教材理论知识的传授,也包括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课堂教学予以满足,还需要课外实践活动的配合和补充,尤其是需要专任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课外实践活动。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环节应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参与什么样的学科专业竞赛、参与什么样主题的社会实践,应该锻炼什么样的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应该提交什么样的实践成果以及如何开展评价认证等。

2.完善课程教学大纲

高校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主要围绕教材内容,也即课堂教授部分的内容,并附加学习要求和考核要求,本文认为这是比较狭隘的。从课程培养目标角度看,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不应该只包含课堂讲授的部分,因为课堂教学环节更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实现课程培养的全部目标。教学大纲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的教学目标统筹设计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换句话讲,教学大纲应阐明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全部内容要求,说明课堂教学做什么、其他方面做什么,其他方面如何围绕课堂教学开展工作。但应注意的是,某门课程教学大纲里面的全部内容目标不代表均由上这门课的任课教师独立完成。某门课程任课教师的主体责任还是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其他环节的内容和培养目标可以由该门课程任课教师完成,也可以安排其他教师参与完成,包括学工队伍、行政岗位人员,甚至包括其他学院或者校外人员,但必须保证每个环节的培养目标都要落实,且均是围绕该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如果每门课程都能如此制定教学大纲,且认真贯彻执行,那么就实现了课堂教学、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环节协同育人,就能够真正促进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3.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高校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包括分散的三块:课程评价(包括理论课、实验实训课、顶岗实习等)、毕业设计和第二课堂评价。这种评价机制由来已久,涉及面全且易于操作。但存在过于笼统、评价专业性不足等缺点。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可以探索按照能力素质类别进行评价的方式方法。所谓按照能力素质类别评价,是指利用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定期对学生各项能力素质进行测评。比如,可以将学生应该达到的能力素质分为通识素质与能力、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应用实践能力等类别,并针对不同年级制定不同标准的能力素质要求。以每学期或每学年为时间单位开展集中测评,这样就能够动态跟踪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能力素质项方面所做出的具体表现,也就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能力素质弱项,从而帮助学生重点提高某方面的能力素质,最终实现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

(二)组织运转视角下的保障机制

1.制度保障

高校应率先梳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相关的各种顶层制度,查找各项制度的漏洞以及可能存在的矛盾部分,适时根据需要增设仍然缺位的一些制度。确保顶层制度能够围绕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协调、有序运转并发挥保驾护航的合力作用。例如,统筹出台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教改实践(而不是为了申请项目而研究教改)、指导学生竞赛和社会实践的激励政策,并给予单列的绩效保障;制定并落实班导师制度,选派优秀专业教师担任班级导师,在专业层面上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关心;以本科教育“四个回归”要求和“课程革命”具体实践为契机,修改完善教师教学和科研业绩考核制度并严格落实岗位绩效考核;统筹出台一二三课堂协同育人管理办法,明确协同育人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机制和考核目标等。从激励学生角度来看,很多高校已经实行的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比较好的制度保障,应该继续思考在学生第二课堂表现中如何更好更多的体现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与课程培养目标的对接。

2.组织保障

从学校层面看,应设置一二三课堂协同育人的工作组织机构,以确保各部门、学院之间能够实现真正的协同。另外,也可以按照项目类别设置专门的工作机构,如学科专业竞赛组委会、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等。目前,不少高校在布置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工作方面,相关通知是以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党政办等部门联合下发文件的形式发布的,也是一种部门间协同工作的表现。从学院层面看,应按照校级层面的组织机构下设学院层的机构,确保相关工作在学院能够落实落细。如学院层的学科专业竞赛组委会,其职能是动员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并提供后勤保障、赛会服务、培训指导、考核奖励等;学院层面的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能是动员专任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确保社会实践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对接、社会实践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对接等。

3.绩效保障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惯于采取“加压式”考核政策。但这种考核政策只能在短期内实现对教师的激励。从长期来看,一旦教师难以完成更多工作任务便会降低工作目标和职业期待;尤其是高校还普遍存在“大锅饭式”的绩效政策,更不能够调动教师在各个环节工作上都保持持久的动力和积极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外学生指导的各项工作,必须要落实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绩效分配原则。只有充分尊重和认可教师在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劳动成果,并充分理解普通教师面临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在合理的绩效分配政策下并适当给予人文关怀,才能真正调动教师的长久积极性。

4.人力保障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的规模和质量上都有一定欠缺,缺少能够高质量指导学生课外竞赛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师资力量,尤其缺乏懂行业现状、懂企业运作场景、善于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制定应用型教师人才引进和内部培养的双向支持机制成为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紧迫课题。在现有师资培养转化方面,学校应鼓励专任教师赴企业学习交流、开展假期挂职锻炼,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指导和教学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教学的能力。

(三)学生主观能动性视角下的自主学习机制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通过教师日常教育引导,朋辈、校友、企业家等榜样的引领,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意识,将更多的注意力和时间集中于学习,尤其是利用好课外时间进行自我充电。具体的,专任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思政”和课下辅导交流等方式、辅导员利用主题班会和日常谈心谈话等方式以及组织朋辈分享交流会、优秀校友和企业家座谈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奋斗目标。

2.提供学生自主学习锻炼的平台

充分利用学生社团、专业实践工作坊、创新创业平台、科研兴趣团队等学生组织或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组织,强化学生自主实践锻炼。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指导与把控,促进学生学有所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形成热爱学习的良性循环。例如,成立专门的学科竞赛兴趣小组,组建专门的社会实践团队,鼓励学生加入教师的项目团队等。

3.进一步优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措施

一方面,在现有的各类奖学金、评优评先等政策和制度下,适当加大对学生课外学习与实践成果等方面的奖励力度,尤其是对学生自主完成的优秀实践成果的奖励予以更多的倾斜。例如,针对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自主参加竞赛活动获奖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第二课堂表现的考核,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并严格落实。既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也要有适当的鼓励办法和引导措施,再有指导教师的热情、认真指导,假以时日的坚持与传承,一定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浓厚氛围。

四、结束语

高校一二三课堂协同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比较薄弱之处。本文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角度探索“课堂教学、学科竞赛、社会实践”三个环节的协同育人机制,提出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视角)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视角)为统筹的协同育人制度保障和工作开展机制,并在协同育人机制中引入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机制,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协同育人模式之中,以期为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机制保障和具体实践举措。

猜你喜欢
应用型竞赛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