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产业高素质农民人才队伍培养探索

2021-12-06 13:54许玉婕许于生
江西农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校企蔬菜中职

许玉婕 许于生

(赣州农业学校,江西赣州 341000)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资源缺乏,对未来的农业产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何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培养一批有理论、懂技术、会操作的蔬菜产业技能人才,发挥农业中职学校职业教育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探索。

1 农业中职学校培养现代农业产业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性

1.1 中职学校办学方向要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一直是各中职学校办学的方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提出,中职学校应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7国办发〔2017〕95号)中明确指出,要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等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健全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制度;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坚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

1.2 满足地方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2020年,赣州市(设施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近2万hm2,从事蔬菜生产企业百家以上,遍布全市适宜蔬菜种植的乡村。对全市蔬菜企业技术员队伍进行调查发现,当地普遍存在以下3方面的问题。一是基层企业蔬菜农技员配置总量不足。农业企业蔬菜专业农技员与技术能手人员严重不足,缺口较大。二是企业现有种菜能手专业技能水平低,专业文化程度偏低。现有蔬菜生产企业从业员工只有传统露地生产经验,与现代农业生产中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三是从业者多是老年人,且女性较多,40岁以下占少数,40岁以上占多数[1]。

2 农业中职教育服务地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培养模式

2.1 充分发挥国家政策优势,进行专业化培养国家中职招生政策连续数年都鼓励农业中职学校扩大职业教育受益面,《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2020〕1号)也鼓励农业中职学校积极将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农民工等纳入年度招生范围,实行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举方式,引导他们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针对现有在乡村从事蔬菜产业的农民,可通过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方式来提升他们的整体专业素质,让乡村农技员与技术能手积极活跃在产业一线,促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

2.2 依靠校企合作、校村联合优势,培养一批乡土高素质蔬菜产业人才队伍职业学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从事一线生产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利用各自的优势,通过合作,以培养企业所需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成功案例介绍中,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职业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对当前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当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已成为各方职业教育学校的共识。校村联合主要是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发展中,利用乡村基层组织引导、组织、集中现有劳动力资源,对其进行培养,以满足乡村本土产业发展需要,把农村劳动力转变成一批技术人才,促进和稳定当地产业发展,让技术人才留得住、走得出,带动当地产业发展[2]。

2.3 因地制宜,对接市场,确立主推培训技术赣州市属亚热带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土地有机质含量高,昼夜温差大,夏季高温期长,冬季低温期短,农田土壤以红壤为主。该市毗邻广东省、福建省等经济发达地区,应瞄准广州、深圳、厦门、港澳等其他国内高端市场,统筹推进蔬菜产业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赣州市应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和本地市场,把握春提早、秋延后、越冬等高价茬口,蔬菜产业主推茄果类、瓜果类蔬菜,兼顾发展叶类菜,确立“一乡一品,树立特色,专攻一技”培养方向,培养职业菜农[3]。

2.4 因人制宜,依照现代产业模式,创新培养方式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因此,应通过对乡、村菜农进行座谈与问卷调查,分析农民在蔬菜产业发展中的自我需求,结合新型农民培养要求,以“岗位胜任素质模型”为依据,结合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工作岗位特点,创新与总结贴近企业实际生产需求的“项目引领、工作任务清单、阶段性教学”培训模式。可以环境调控技术、生产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为主要培训内容,按季节性生产要点,结合蔬菜不同生育期生产技术分不同教学节点,以“田间教室”为主要方式,采用现场教学、翻转教学、情景教学方式,促进农民生产技术水平提升[4]。

2.5 校、企、村联合,促进学校学科专业发展与建设,实现双赢发展利用现有学校、企业、乡村优质资源,结合专业教学人才培养要求,采用学生实习实训与企业员工培训于一体的教学培养模式,保证实训场与生产现场完全一致,让学生在学习中走进企业、走进生产一线,学到真知实技,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3 校企合作、校村联合培养产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意义

3.1 提高对乡镇蔬菜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快赣州市乡镇蔬菜产业农技人员与技术能手队伍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和组织保证,是加强赣州市农业基础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校企合作、校村联合人才培养过程中,本着“专业与产业结合,专业与乡村振兴结合”的宗旨,采取“因地制学”“因人制学”,使农民“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既可就业亦可创业”,发挥产业发展的带头人作用,可解决企业用工技术水平低、劳动力不足难题,促进当地大棚蔬菜产业稳定发展[5]。

3.2 学校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相结合,落实中职教育改革要求中职学校教育改革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与企业共同携手打造特色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共育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共同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农业类中职学校要充分发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通过校企合作、校村联合来培养蔬菜产业技术能手队伍,发挥了中职学校培养地方蔬菜产业人才队伍的作用,创新了中职学校参与当地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培养教育方法及途径。

猜你喜欢
校企蔬菜中职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奇怪的蔬菜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蔬菜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