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和使命:《共产党》月刊的历史意义

2021-12-06 11:39
关键词:无政府主义月刊俄国

董 律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可是初心从哪里来,使命什么时候确立,初心和使命在那个时期有着怎样的具体内涵,这些都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密切相关。[1]早在100年前中共一大上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便有了这样的体现:“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联合第三国际;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2]中共一大的党纲从三个层面上呈现了建党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份初心和使命的蓝图。第一,为人民谋幸福首先就是要秉持人民立场,因此,建立一个消除剥削、生产资料公有、人民平等的社会制度是前提,建立一个人民立场的政党是基础;第二,如何为民族谋复兴?鸦片战争之后几代人已经尝试过各种救亡图强的道路,皆走不通,但是此时俄国革命的胜利为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指出了一条可以尝试的新路,那就是效仿苏维埃制度,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导中国革命。这条新路既是共产党人自己信仰的主义之路,也是共产党人为谋求人民幸福、实现民族复兴使命而选择的道路;第三,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纲领中明确指出社会革命、阶级斗争是必要的手段。而阶级斗争、社会革命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由此可见,在1920—1921年的建党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内涵就是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并从各方面做准备。

那么这份“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内涵为何会与《共产党》月刊这样一份杂志联系起来?或者说,如何从《共产党》月刊看出建党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内涵呢?实际上,研究《共产党》月刊的创刊时间不难发现,它与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几乎同步,这代表着它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处在同一历史背景下,都是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而做准备。而建党的目的又与那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产生背景一样,都来自于近代以来共产党人对中国人民生存状况的求变之心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图强之心,而承接求变之心和图强之心的实现路径,也就是“初心和使命”的践行又包含了对苏俄模式的仿效,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理论的学习借鉴以及建党过程中关于思想、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亦在《共产党》月刊的刊物内容里有着充分体现,因此,《共产党》月刊完美地映射出了建党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内涵。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刊,它由中国早期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1月7日在上海创刊,月刊,16开,每期50页左右,每期发行5000余份,秘密发行。[3]39李达为该刊主编,主要撰稿人有陈独秀、沈雁冰、袁振英、陈望道、施存统、杨明斋等人。它刊载了俄国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理论与经验文章,翻译报道了苏维埃政权的现状和宗旨,介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共产党组织以及社会革命等情况,批判了非马克思主义思潮,首次在中国大地上树起了“共产党”的大旗,第一次喊出了“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一、从《共产党》月刊的创刊背景看建党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内涵

(一)树起“共产党”的大旗,建立思想理论传播新阵地,高举“初心和使命”的道路之灯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国内各阶级关于救亡图存的尝试脚步一直没有停歇,然而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上下求索的努力,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到了20世纪初期,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武人强盗”时期,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工农所受压迫日甚:“最近数年以来,中国的武人强盗,争权夺利,连年打仗骚扰不已……无产阶级冻死饿死的何止数千百万,农业的工业的小生产机关,毁破了的何止数千百万;武人强盗助国际资本阶级驱逐了中国旧有的生产机关,武人强盗掠夺搜刮我们的手段,一天一天的恶辣,国际资本阶级的侵夺和压迫也跟着一步一步的厉害……民主主义破产了!我们的希望成了一个空,我们求生存求自由吗?我们应该怎么做?”[4]40既然以前的各种道路没有走通,那中国必须探索新的道路以求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此时,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从俄国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希望。然而,除了马克思主义,当时大量涌进中国的还有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泛劳动主义、合作主义、修正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改良主义等各类思潮。这些思潮五花八门、鱼龙混杂,又相互交织、相互碰撞,每个思潮和主义还纷纷形成各自的一批支持者。任何思想都离不开媒介来传播,而纸媒是那个时期最好的传播媒介,人们主要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和书籍等纸媒来了解各种思潮和主义,因此,各种主义和思潮的拥护者们也纷纷利用报纸、杂志、书籍来宣传自己支持的主义、思潮、理想,甚至特地建立专属的报纸、杂志作为思想传播的阵地,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也不例外。虽然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在国内影响颇大,也积极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陶染了一批爱国志士,然而,《新青年》毕竟不是专门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刊物,要走俄式的道路,必须广泛传播和了解有关共产党理论、实践以及共产国际、各国工人运动的成果和信息,建立思想理论传播的新阵地,《共产党》月刊应运而生。通过创办这样一个专门刊物,把“共产党”的大旗树起来,也是把“初心和使命”的道路之灯举起来了。

(二)发展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力量,指导筹建中国共产党,确立“初心和使命”的红色之本

既然在中国走俄式道路是其他百路皆不通之后的历史选择,那么,要在中国尝试这条道路,仅仅继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还很不够,还须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毕竟阶级的意志要靠阶级的政党来体现。工农无产阶级是占中国绝大部分人口比例的阶级,也是受压迫最深、苦难最深的阶级,为中国人民谋幸福首先就是要为最多人数的工农无产阶级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首先就是要发动和组织最大人口基数的工农无产阶级参与革命。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它要建立一个代表和谋求工农利益的、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红色政党。

“根据俄国革命的经验,首先要建立一个刊物,统一马克思主义者们的思想认知,而列宁的做法给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借鉴。1900年,列宁创办秘密性质的报刊《火星报》,以此团结了大批共产主义者,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火星派对于俄国革命政党的产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28-29作为“以俄为师”的追随者,当时的中国早期共产党人也决定效仿俄国,先创立一个刊物,凝聚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力量,统一成员们的思想认知,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做准备。此前,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等人已经来华先后同北京的李大钊、上海的陈独秀等商谈过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问题,陈独秀也已经联系了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者讨论了建党问题。1920年8月,陈独秀率先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同年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随后,在陈独秀、李大钊的指导下,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谭秋、王尽美、邓恩铭、谭平山等分别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旅居国外的张申府、周恩来、赵世炎、施存统等在法国和日本也纷纷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基本上都完成了,于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三周年纪念日(1920年11月7日)的这一天,也作为《共产党》月刊的创刊日,于是《共产党》月刊诞生了。

二、从《共产党》月刊的内容看建党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内涵

初心和使命如何践行是“初心和使命”历史内涵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在确立了走什么样的路,建立什么样性质的政党之后,如何确保道路不走偏,如何建立、建设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则是初心和使命历史内涵中的重要问题。《共产党》月刊的刊物内容则从俄国模式、信仰依据、组织建设等方面展现了如何建党,即回答了“初心和使命”如何践行的问题。

(一)以俄为师,为“初心和使命”的践行提供效仿之源

以俄为师与过去“师夷长技以自强“有着鲜明的区别,过去学习外国仅仅是为了自强,继而发展到“制夷”,格局不大,而以俄为师绝不仅仅是学习他国先进经验以待自强后再制服他国,相反,它是一种期盼全人类解放的宏大格局,是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对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高度认可,是对世界无产阶级翻身解放的憧憬、向往和呼吁,是对如何践行“初心和使命”的指引和召唤。效仿俄国,从源头上就是要沿着俄国的这条道路走下去,而《共产党》月刊通过介绍俄国革命的成果、经验,为如何在中国走好俄式道路提供了仿效的样本。

正如陈独秀在《共产党》月刊的第一篇《短言》中提到的:“要想把我们的同胞从奴隶境遇中完全救出,非由生产劳动者全体结合起来,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国、外国一切资本阶级,跟着俄国的共产党一起试验新的生产方法不可。”[4]1可以说陈独秀的《短言》是直白而又明确地喊出了口号,那就是跟着俄国共产党干一场全新的革命。月刊中《我们要怎么样干社会革命》一文里亦这样表达:“俄罗斯共产主义国家,已经替全世界无产阶级开一个新纪元了,从此各国无产阶级,必然奋起猛进,推倒有产阶级,与俄罗斯同志们携手协力建设共产主义的世界。”[4]138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则明确表达要跟俄国一起,以共产主义为目标,呼吁世界无产阶级一起推翻有产阶级。月刊中《共产党国际联盟对美国I.W.W.的恳请》一文中则提到关于劳工国家的描述是:“劳工的国家该是怎么一个形式?我们面前有的榜样就是俄罗斯劳农会共和国。”[4]17这篇文章直接表明了劳工国家的榜样就是俄国,暗示中国要建立劳工国家就可以依照俄国为模板。这些文章来自不同的作者,但是都表达了同一个观点,那就是效仿俄国,效仿苏维埃制度,一起搞共产主义。

《共产党》月刊除了以明确的文字内容表现出“以俄为师”的特征外,在文章篇幅的设置中也为俄国留出相当的数量来展现俄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以期供当时的共产党人借鉴和学习。《共产党》月刊一共出刊了6期,共刊发文章58篇,其中有16篇介绍的是俄国在政党及社会民生层面的变革,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的经验成就,展现了当时俄国的现状。《共产党》月刊里《列宁的历史》一文中,作者AT这样介绍列宁:“列宁自成年至今,他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作用,都本着他决定的主义实行,他的主义完全是倾向于实行社会主义,因此,他积极地组织工会,设立劳动团体,逐渐成了俄国劳工贫民的唯一战将首领。”[4]17这篇关于列宁的介绍,从三个方面侧面展现列宁作为俄国领袖的风貌:列宁代表谁的利益,列宁奉行什么主义,列宁做了哪些举措。在月刊中《共产党国际联盟对美国I.W.W.的恳请》里这样提到政府组成:“政府是以工人的地方劳农会(或名议会),红卫军,农人代表组合而成。”[4]47从这个政府的组成不难看出其鲜明的阶级性,这样的政府确实能够代表工农的利益。《俄国劳动革命史略》中这样评价俄国革命:“俄国式的革命不但对于俄罗斯的帝国主义挑了战,并且对于国际的帝国主义挑了战。”[4]54在《赤军及其精神》中这样展现俄国军人的风貌:“我将来永远不能忘记俄国的赤军——很像全有自由的精神,不独为自己,并且为全世界的人数全体。不是要他人死,只要他人生,因为保存新制度,所以宁可牺牲生命为代价。”[4]88这些文章无一不流露出对俄国革命的肯定与推崇、对工农政府的向往,表现出希望复制苏俄成功经验,和俄国一起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愿景。

(二)宣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决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作斗争,为“初心和使命”的践行理清信仰之据

践行初心和使命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和依据。一方面,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另一方面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辨别非马克思主义、伪马克思主义的声音。

《共产党》月刊中的一部分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阐述,因此,它有效地在共产党人的群体中普及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提升了共产党人的理论素养。《共产党》月刊里《社会底商榷》一文中提出了社会构成的基础、社会革命的原因:“社会构成的基础,成立在支持人类生活的物质生产和生产交换之上的。一切革命的原因,皆由生产交换的手段而生……社会革命不是在哲学探求中而得的,乃是发生于现社会的经济状态之变动。”[4]27关于革命的手段,《社会底商榷》一文中指出:“阶级斗争的手段,以最普遍、最猛烈、最有力量的为好。无产阶级,包括最广,所以革命运动,非网罗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在内不可。”[4]33明确表达出需要依靠无产阶级开展暴力革命。月刊中《美国共产党宣言》里,宣告了“资本主义的破裂”,揭露了“资本家的掠夺”,揭露了“帝国主义”的本质。[4]56-59与此同时还提出了“分裂资本主义国家的战争便是阶级战争”[4]61,介绍了国家的性质:“强权霸道的机关,为统治阶级所用,压制被掠夺的阶级使屈于奴妾的地位。国家就是统治者阶级的有组织的威权底表现。”[4]62这些内容涉及阶级斗争、经济学、国家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共产党》月刊对这些理论的分析和介绍,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阐述和宣传,让共产党人进一步掌握和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

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共产党》月刊也注重同非马克思主义论断作斗争,对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进行分析和批判,让共产党人认清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为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践行理清了信仰的依据。当时,除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之外,西方世界的许多社会主义流派,如无政府主义包括无政府共产主义、新村主义、泛劳动主义以及合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都罩上了社会主义的面纱在中国大地上竞相传播,就连一部分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都曾信奉或追随过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如毛泽东、李大钊、陈延年等。由于无政府主义标榜“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使得人们无法清楚辨别它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本质不同,为了正本清源,《共产党》月刊向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等发起批判。《共产党》月刊中,作者江春在《无政府主义之解剖》中讲述了“无政府主义之起源和派别”,依次展开了“斯体奈和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批评”“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批评”“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批评”等批判[4]111-118,并指出“共产主义也好,团体主义也好,都不能成为无政府主义……能够成为无政府主义的只有个人主义”[4]118。文章鲜明地提出:“要干革命这种事业,必定要具有一种能够作战的新势力方能办到的。说到这里,我要推荐马克思主义了。”[4]119文章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在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它的核心是个人主义,而个人主义是干不好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个人主义。《共产党》月刊中《我们为什么主张共产主义》则提出了反对无政府主义的理由:“无政府主义的思想,根本上有两点缺点,一是人性问题,一是经济问题……无政府主义家,以为人性都是善的……但是人类的性情,不是像无政府主义者所想的一样,这样的单纯的呀……所以从人性方面来说,无政府主义是不能完全实现的。”[5]从经济上看,“在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下面,一、没有这个中央机关,不知道社会一般所需要的是什么?要多少?二、个人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全是自己的自由,没有什么限制一定要他生产什么,生产若干,因为有这两个原因,所以社会一般所需要的是这样,各个生产者他不知道,任意去生产那样,需要是那样……总体来说,就是要经济上的不安,经济状态紊乱,这乃是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下面必然要生的不可避免的现象”[5]191-192。这一段表达的意思是无论是从人的本性出发,还是从经济的管理上施行,无政府主义都是不切实际的,一个不切实际的理论是不能指导中国革命的。改良主义则是主张用“联省制”或者“代议制”的方式来改造社会,在中国建立西方民主制度。《共产党》月刊同样对改良主义进行了批判,在《自治运动与社会革命》一文中指出:“他们借着人民自治,就是广义的德莫克拉西政治的头衔来实行他们的绅阶运动,看破了他,实在一文钱都不值。结果真正的平民得不到一些好处,反加多一重压制加多一层掠夺罢了。”[5]130这一段作者则剖析了改良主义的本质是少数人的民主,实现不了广大民众的解放,说明中国的出路不是要靠改良主义救活资本主义,而是要进行社会革命,革新制度。

(三)为在中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理论指南与思想准备,为“初心和使命”的践行奠定组织之基

“初心和使命”的践行必须是依托在一个组织载体之上的,组织的力量越强大,“初心和使命”的践行就越有施展的空间。创建这个组织,首先要为这个组织的成立提供理论指南和思想准备,而《共产党》月刊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共产党》月刊于1920年11月7日创刊,1921年7月停刊,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是在1921年7月召开,中国共产党自此诞生。从这个时间节点上不难看出,《共产党》月刊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中国创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月刊对中共的创建提供了思想准备和理论指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共产党》月刊介绍了有关共产党的历史、组织与责任方面的情况,为如何组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借鉴。月刊里《共产党同他的组织》一文中对共产党的纲领作了初步探讨:“共产党支部组织大纲”“事业和铁路的共产党组织”“共产党店员委员会的组织条规”“共产党店员委员会的组织”“实业联合会的共产党组织”“职工联合会、共产党支部的大纲”“共产党支部的组织”“合作社的共产党组织”“乡村共产党的组织”“乡村中共产党团体的宗旨”“军队中的共产党的组织。”[4]5-12这一段介绍了共产党支部的组织大纲,介绍了社会生活中不同部门的共产党组织,介绍了党员的责任与义务,组织条规,各类共产党团体的宗旨以及共产党在军队中建立和发展的相关问题。《英国共产党成立》一文中介绍了共产党的责任:“我们的责任在于达到革命的目的和实行的方针。”[4]20该文还介绍了英国共产党的大纲:“共产党会议劳农会(或工人的会议)的制度,应为工人的手段来达到工人管理生产的目的,又赞成取用无产阶级专政制来对付反对革命派,为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过渡时代少不了的法门,将来定能达到成全的共产主义出产完全归于公有。这个会议是成立共产党最高的目的。”[4]21在这一段中作者通过介绍英国共产党的责任和大纲,间接指引中国共产党人可以采取无产阶级专政的方式来管理劳工和对抗反革命派。《共产党未来的责任》一文指出:“现在共产党最紧要的功夫,是令人民统统明白了共产主义,打破从前资本制度的迷梦,勉励他们有自信的能力,来改造这个社会。”[4]24-25这些内容都为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就如何创建中国共产党,建党后如何发展自身组织等问题提供了指南。第二,《共产党》月刊回答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要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时机问题、建设什么样的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在《共产党》月刊的第五号《短言》中提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两大使命:“我们共产党在中国有两大使命,一是经济的使命,一是政治的使命……大家不要妄信经济组织及状况幼稚的国家仍然应采用资本制度;同一起首创造,不必再走人家已经走过的错路了,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经济的使命……全国民在这彷徨歧路之中,那一派人是用光明正大的态度,挺身出来,硬起铁肩,担当这改造政党、改造政治、改造中国的大责任呢?这就是我们共产党在中国政治的使命。”[4]134《共产党的出发点》一文中明确提出建立共产党的目的:“现在建立共产党,就是拿这些向着社会革命的资本主义倾向作为出发点。共产党的目的在于建立新的社会制度。”[4]82这一段内容回答了为什么要创建中国共产党,原因有二:第一,资本主义的问题已经显现,中国就不应该再建立资本主义性质的政党,走资本主义走过的错路;第二,历史需要中国共产党来拨清迷雾,担当起改造中国、改造政治的大任,而这个大任就是建立崭新的社会制度。在《社会革命底商榷》中这样暗示了社会革命的时机到来了:“中国田主、佃户两阶级的分立,是固有的;现在受了产业革命的影响,又形成了资本、劳动两个阶级。无产阶级和有产阶级的对抗越发明显,无产阶级的贫困增大,有产阶级的财富增加,社会革命的机会到了。”[4]28这一段内容回答了当时在中国具备建党的三个现实条件:第一,无产阶级受压迫严重,需要有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来拯救自己;第二,无产阶级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这将是一股巨大的革命力量;第三,无产阶级和有产阶级分化严重,无产阶级有革命的潜能。关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这个问题,《共产党》月刊中给出了如下答案。《共产主义是什么意思》一文指出:“在这个社会里,产业的主有权是在社会一般人的手里,由劳工来管理的。”[4]35在第四号《短言》中这样宣传共产党的根本主义:“共产党的根本主义是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改造经济制度。换句话说,就是用共产主义的生产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的生产制度。共产主义的生产制度是怎样的呢?就是主张一切生产及交换工具都归公有,不许私人把财产用作生产或交换工具来增加他的私有财产。”[4]97在《共产党未来的责任》一文中指出共产党如何开展工作:“组织多一点支部来团结共产党的团体,拿团体的热忱来尽力地方的事业,振兴地方的教育活动和组织。并多找一点法子来灌输共产主义与工人……我们为什么要成立一个党?因为它是很重要的。”[4]25这些内容都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要建设的是一个代表劳工利益、推行公有制、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政党。

三、《共产党》月刊对当代中国建设的借鉴意义

(一)充分利用各类媒介,不断占领和开辟当代舆论新阵地,持续发出“初心和使命”的中国之声

张闻天同志曾说:“报纸、刊物、书籍是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最锐利的武器。党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武器。办报、办刊物、出书籍应当成为党的宣传鼓动工作中的最重要的任务。”[6]百年前的《共产党》月刊正是这样承担着党的宣传鼓动工作。当时的共产党人紧密关注国际国内局势,充分利用当时的纸媒——报纸、书籍、杂志,积极建立和开辟了思想理论传播的新阵地,并由此陶染和凝聚了一批爱国志士,最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翻开了“开天辟地”的序章。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月刊一起诞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前途未卜的时代,中华民族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而如今,“站起来”的中国,虽已经踏上又“富”又“强”的征程,但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何去何从,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对于前路该怎样走,如何建设政党,如何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解放等事关中国建设和人民福祉的核心问题,共产党人用《共产党》月刊给予了当代人答案:那就是充分发挥媒体的喉舌作用,讲好党的故事、中国的故事,持续发出“初心和使命”的中国之声。

创立《共产党》月刊体现出当时的共产党人紧跟时代潮流、懂得充分利用流行媒介传播自身理想信念的智慧。正因为利用好了当时最流行的纸媒作为思想传播的新阵地,才在中国发出了红色之音。在当代,最流行、最普遍的思想和舆论传播平台已经由纸媒转移到了网络,例如各类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小视频软件、APP、推特、慕课平台等等。这个时候应该充分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牢牢抓住网络阵地,抢占网络阵地、开辟网络阵地,通过网络平台以及纸媒等各类平台搭建中国、中国共产党专属的话语渠道。红色之音的传播不仅面向国内,还应走向世界!通过加强对党员和群众的宣传,对世界人民的宣传,从而实现这四个目的:第一,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智库;第二,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凝聚思想、统一认识;第三,为中国的建设发展提供指导、坚定信心;第四,为中国建设发展理念不断走向世界开辟道路、提供方案。

(二)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旗帜鲜明讲政治,铸就“初心和使命”的民族之魂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共产党》月刊有着鲜明的政治立场和信仰底色,自创刊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刊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开展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论战,在不断论战中,《共产党》月刊拨开了信仰者认识上的迷雾,撕下了伪“社会主义”流派的面纱,区分了真正的共产党人和社会投机分子,它给当今中国建设提供的借鉴是:在意识形态阵地上,只有争夺与被争夺这两种情况。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因此,在开展伟大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旗帜鲜明讲政治,铸好“初心和使命”的民族之魂。

中国共产党作为阶级色彩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旗帜鲜明讲政治,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到“四个自信”;就是要以国家政治安全为首,树立“四个意识”,始终保持和党中央一致;就是要以人民发展幸福为大,科学把握形势变化、有效抵御风险挑战、有力保障人民生活;就是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无政府主义月刊俄国
数 独
画与理
七颗钻石
画与理
画与理
网络空间无政府主义思潮审视
《家》中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青年周恩来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嬗变
论我国无政府主义者的表现及加以肯定的行为
俄国白银奇葩罗赞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