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明 刘会江 黄丽静 许中棋 姜 煜
(1.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武汉 430070;2.阳新县植物保护站 湖北阳新 435200;3.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院 武汉 430074)
植物检疫是植物保护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危险性病虫传播与扩散的预防体系,其主要目标是预防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入,并封锁、扑灭和控制其传播与蔓延。植物疫情是指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及省、市、自治区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国外新传入的和国内突发性危险性病、虫、杂草的发生分布情况。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蔓延,成为建国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深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封城封路、居家隔离、精准防控,有效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目前人们已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秩序。抗击新冠肺炎积累的宝贵经验也给植物疫情防控带来了一些启示。
新冠肺炎防控加快了国家生物安全立法步伐。2020年10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已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将于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生物安全法》把植物疫情防控与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物疫情防控放在同等地位,对植物疫情的风险评估、监测、报告、联防联控进行了具体规定。
向我国出口植物产品的国家或地区,相关政府部门应督促输华植物产品的生产企业必须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做好预防措施;也要有针对性地重点加强对相关国家的检疫审批工作,从源头上防止染疫植物及其产品流入我国;此外,全国海关要进一步严格口岸检验检疫,对进口植物开展有害生物检疫监测。海关总署要严守植物产品进口后的“最后一公里”,要进一步完善进口植物产品追溯体系和风险预警体系,不断加强与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精准处置染疫的进口植物及其产品。
开展监测调查是发现疫情和掌握疫情动态的有效手段,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阻截、早扑灭”疫情的重要前提。通过科学设置疫情监测点,规范监测方法,构建严密的有害生物疫情监测网络,为及时采取防控行动、进行有效防除提供保障。积极开展植物疫情监测及调查,可及时了解和掌握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的种类、分布、程度和危害情况,以便发现植物疫情,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扑灭和控制。
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笼罩的这段时间里,通过封城、封路、停工、停学、居家隔离措施,用尽一切手段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阻断了新冠病毒的传播,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对于植物疫情防控也是同样的道理,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需要通过载体或方式传播到目标对象上。因此,应生产健康无疫种苗,在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时,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并通过特殊的销毁措施以阻止疫情传播与蔓延,斩断其传播途径。
在应对重大植物疫情防控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科技手段,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植物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效率。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应急处置现代化,构建监测预警网络,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在植物疫情监测分析、溯源、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地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还说明了一个深刻道理,重要战略物资储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各类物资是打赢疫情防控战的重要保障。对于植物疫情的防控,也应根据当地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与分布情况,科学谋划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做好相关防疫物资储备。
总之,植物疫情防控任重而道远,这也是人类谋划美好生态蓝图极为重要的一环。尽管我国目前在这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专职检疫人员变动频繁、漏检和逃检现象严重、植物检疫意识不高等。但可以预期的是,在经历2020年新冠疫情后,借鉴此次成功控制新冠肺炎的宝贵经验,植物疫情防控工作同样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