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高校舆情治理策略探微 *

2021-12-06 08:25陈跃培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舆情校园

陈跃培

(厦门医学院 药学系,福建 厦门 361023)

互联网时代,数字媒体平台技术飞速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进入深度融合发展关键期,并深刻改变着舆情传播格局,舆情治理日益成为治国理政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集体学习时指出,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主流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1]高校作为新媒体主要使用和传播场所,高校舆情作为社会舆情重要内容、方向标,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不仅是一种趋势,亦是各级党政宣传部门治理舆情的新手段,新方法。“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高校舆情治理既要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功能,更要在媒体融合发展上积极作为,开拓传播新渠道,从而发挥社会思潮引领作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正能量。

一、媒体融合下高校舆情的时代特征

传统和新兴媒体的深度交融是当今社会舆论格局的发展态势,也深刻影响高校舆情的发展。媒体融合下的高校舆情是一种基于校园,以高校师生为主体,针对现实热点,个人通过多样化的媒介平台表达和传播带有倾向性、相似性的观点和意见的社会现象。微博、微信、微拍、微客、抖音等新兴媒介作为当前大学生使用的主要媒介平台,其个性化、多平台、互动性、开放式的微传播模式契合了大学生自身特点,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诸如以清华大学清新时报、中南大学的“中大青年”、北师大学生会为代表,传统的校园公众平台在经过不断的“升级改造”后,其在师生中的舆论影响力日益扩大。数字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更深度融合,信息传播呈现出交互式、去中心化、匿名性特征。伴随着“互联网+”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舆情发展呈现出新特征。

(一)高校舆情传播多元化和碎片化

自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大学生群体个性化的发展使得高校舆情传播呈现多样化和碎片化特征。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手机网民规模达9.32亿,其中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群体18.8%,手机网民在网民中主导地位持续提升,融合了娱乐、消费、生活等服务内容的移动互联因其便捷性,降低了互联网使用门槛,也推动了高校移动网民的增长。[2]一方面,作为网络化成长体验的“00”后一代,对自己生活有更加笃定的把控力,但缺乏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体察力,他们对网络事件和社会热点有自己的解读和观点,并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工具进行发声,因而高校网络舆情呈现不同立场和价值观,观点多元化特征。另一方面,大众传播与分众传播在舆论空间中交织,信息实现了实时流动、分享和集成,任何信息都能成为校园舆情热点,一些主流意识形态观念在新媒体的海量传播中被稀释化,在分众传播中被边缘化,甚至在模糊传播中被异化,形成碎片化格局。

(二)高校网络群体的地位弱势化和认知不深

高校大学生是伴随网络成长的一代,享受着技术变革和媒介融合带来的便利性,形成了对智能手机和新兴网络媒介极强的依赖性。而新媒介的去中心化特征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了更多特征。其一,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地位弱势化。社会化的网络舆论场主体是多元的,有普通网民、意见领袖、市场化媒体、敌对势力和传统主流媒体等,而高校舆情主体则是大学生,他们是弱势话语群体,在一些议题设置和引导过程中,高校大学生往往围观热点事件发酵,参与其中却容易随波逐流,他们渴望成为意见领袖,却缺乏网络大V那样的社会影响力。其二,高校网络群体认知水平有待提升。相关网络舆情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不仅关注关于自身利益的奖助评定情况,也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受全媒体传播和受教育程度影响,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对主要社会热点问题认知仍不够深。全媒体传播多元,去中心化,多元思想文化交融交锋,不断冲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一些社会热点议题中,大学生网络群体如若不加以引导,容易人云亦云,随大流,出现群体盲从特征,容易出现“群体极化”行为,认识不到当前中美贸易战、网络战背后的国际政治角力和国际意识形态斗争。一些更高学历的大学生思辨思维和认知角度更为宽广,他们关注国内外互联网,对热门议题保留了更多思辨思维,但受限于可发声的媒体平台有限,群体弱小,其在高校网络群体中声音仍相对弱小,整体上看,高校网络群体认知水平仍有待提升。

(三)高校舆情传播的圈子化

伴随着网络成长的“00”后一代热衷于新媒体的使用,媒体融合一方面促进了大众传播与分众传播的交织,促进了舆论的纵横交织,另一方面网络化的成长体验,让缺少现实世界真实体验的“00”后与现实世界保持着一定距离的同时,联通了不同地理空间和时间线上的人,磨平了他们很多人际交往中的身份差异。在基于微信,微博基础的高校微平台,面临信息碎片化、学生圈子集群化特征。全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群体通过微信、QQ、微博、抖音等社交软件形成强大的社交网络,通过这些新媒介,大学生轻松便捷地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并迅速抱团,形成自己的网络社交圈子,而这些平台则往往容易成为网络舆情集中爆发场所。网上越来越多的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其初始阶段和高潮阶段都集中在微信平台。初始阶段,朋友圈的封闭属性客观上对公众认知产生局限和误导,加之缺乏对冲声音,使得公众盲目信任并支持。在高潮阶段,朋友圈大量披露真实信息后,导致剧情发生巨大反转。前后对比可以看出,以朋友圈为代表的闭环社交兼具极强的误导功能和自净功能,对网络舆情而言,闭环社交对高校而言可以说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二、媒体融合下高校舆情治理存在的问题

媒体融合发展推动着舆情发展态势复杂化,也加大高校舆情治理的难度。面对错综复杂的高校舆情事件,高校作为校园舆情引导的主体,其舆情治理能力仍然相对薄弱,高校舆情管理存在着理念问题,制度性缺陷,也面临着技术性挑战。日益复杂的舆情发展态势以及高校舆情治理中的内部挑战,使其难以适应新时代高校舆情治理的需要。

(一)高校网络政工队伍难应对网络舆论场新变化

意识形态管理和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媒体融合发展,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信息交流和传播,也给高校舆情管理带来了挑战。具体而言,一是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优势不断消减。在“三微一端”的自媒体格局下,大学生“人人手握麦克风”,大学生参与网络公共议题等方面呈现出热情高、门槛低、行为隐蔽等特点,看不见的议题制造者和传播者给高校舆情治理带来了难度。二是缺乏高水平的网络政工队伍。就目前而言,作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者的政工队伍缺乏较高水平的网络技术,高水平的网络政工队伍建设薄弱,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在对国内外重大、敏感事件的研判中,政治敏锐性高,在应对重大舆情信息和事件中,技术手段缺乏,管理方法单一。“不闻、不问,不谈论”成为政工教育学生的手段策略,无法及时为学生理清舆情事件呈现的意识形态争端。

(二)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网络舆论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参与主体、技术平台、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因素更会对舆情产生影响。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开放、共享、参与的互联网新思维对高校舆情管理在技术和理念上都提出新要求。自媒体崛起、抖音等媒体网红降低了高校主流媒体辐射地位,虽然高校管理者对网络生态建设和管理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其网络阵地建设仍不能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线上线下舆情引导、舆论内容建设、新媒体平台建设仍滞后于日益复杂的网络舆情形势,侧面折射出了高校大数据化工具使用度低,高校舆情管理者能动性不足。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辐射能力弱化,高校思政课是学生价值观引导的主战场、主阵地,但多变的网络微空间、微文化吸引广大学生,西方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非主流社会文化思潮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渠道不断传播,多元网络思潮不断冲击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地位。正如亨廷顿所言“文化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是根植于物质上的成功和影响的,其软实力只有建立在硬权力的基础上成其为权力。”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的网络微课堂、微阵地教育辐射功能仍薄弱,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发展远不能适应网络育人需要。

(三)高校舆情应急能力薄弱

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对高校舆情应急思维、预警和应急机制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如何应对网络舆情这把双刃剑已成为各大高校应急管理重点。但目前部分高校对网络舆情重视程度不够,舆情应急手段乏善可陈。理念上,将舆情视为日常管理对立面、负面新闻,对舆情采取“围追阻截”方式应对。行动上,网络舆情应急手段单一化,缺乏良好的舆情收集、分析、处理系统,在舆情处置过程中,往往重收集、轻分析,重惩罚、轻引导,往往错过舆情处置先机,错判舆情发展规律和态势,使得舆情越演越烈。机制上,缺乏应对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机制。高校的网络应急处理机制不同于传统应急管理办法,它是一个从“源”到“尾”的过程,强调对网络信息疏导,重视校园网络空间“把关人”建设,突出日常网络自净机制的建设。如何培养青年学生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如何依托新媒体开展网络教育,运用互联网思维,强化思政教育是各大高校应急管理薄弱环节,也是高校做好媒体育人的突破点。

三、全媒体环境下高校舆情治理的基本原则

中国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是高校办学重要内容和方向,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也体现在高校办学具体过程中,落实在加强高校全媒体建设上,高校加强全媒体建设需要坚持重要原则。

(一)坚持高校党组织引导舆情工作

媒体融合发展是高校建设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媒体融合发展带来高校舆情生态、传播形式、宣传思想工作发生了新变化,师生群体“人人手握麦克风”现象日益普遍。宣传思想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必须加强高校党组织对媒体宣传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从师生群体关注度高的论坛,校园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入手,牢牢掌握校园网络宣传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提升师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增强新时代下广大师生对“四个自信”的政治认同。[3]

(二)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引导舆论原则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4]思想政治教育讲究先入为主教育理念,全媒体时代,高校要掌握舆论场主导权和主动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引导舆论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占领网上阵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好新思想,掌握舆论场里高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文化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是根植于物质上的成功和影响的,其软实力只有建立在硬权力的基础上才成其为权力。”讲好中国故事,弘扬社会正能量,要旗帜鲜明地讲好党的故事,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中国梦宣传教育,提供更多客观真实的主流媒体声音[5],让高校社会主义价值观主流思想成为引领校园舆论新风尚,疏解矛盾,避免盲目鼓吹西方政治观、人权观,减少不良社会思潮对校园学生的思想侵蚀,堵住校园网络色情文学、暴利文学、恶俗文学。

(三)坚持强化高校多元媒体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1]推动高校网路舆论场宣传思想工作发展,既要提高高校党政领导融媒体意识,又要积极利用5G、物联网等信息革命成果,推动高校舆情引导在工作理念、技术手段、制度机制上的创新,推动校园媒体平台、内容、资源、技术上的改造和提升,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全方位覆盖,课堂内外的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四、完善全媒体环境下高校舆情治理的基本思路

把握媒体传播新规律,提升高校舆情引导能力已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和育人工作重要内容。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全媒体环境下,高校舆情治理不仅需要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更要适应网络生态建设新要求,建设高校网络思政传播新生态。

(一)积极发展校园特色文化,增强校园文化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凝聚力

高校要在信息时代对学生“发声”,引导好学生,必须增强校园主流文化的感染力、号召力。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育人重要途径,是高校办学特色重要体现,不同高校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育人模式,如医学院校倡导的志愿服务文化、人文关怀,理工学校倡导的工匠精神、创新文化。校园文化在线上、线下的影响力具有持久性,高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网络平台,必须在资金、政策、人才、技术上加大对多元的校园文化网络平台建设力度,积极发展校园文化网络集市,让校园特色文化不仅能在线下活动、更能在网上“发声”,把融教育性、思想性、趣味性的校园特色文化以图文并茂、声情俱现形式展示在青年学生群体面前。近年来,许多高校依托校园特色,依靠校园思政名师,打造出了一批精品网络平台。比如校园平台的福师大小葵,厦理工e起来,思政老师系列的南航徐川、永远在路上、辅导员娘亲等。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的推出,有效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奋斗史、励志先锋等一系列具有民族重要传承、共产党优秀传统、时代特征明显的思想深入广大学生心中,强化了新媒体的网络文化育人功能。

(二)适应网络技术迭代特征,打造灵活多样话语平台

“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重点就在哪儿”,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要积极适应网络迭代更新发展变化。不同媒介平台,在不同时间阶段,吸引着大学生群体;不同媒介平台因对学生需求满足度不同,吸引力也不同。从QQ、微博到知乎、“B站”、抖音直播,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媒介平台吸引、固化和沉淀了广大大学生群体,同时,媒体的迭代迁移也逐步显现,很多人有了知乎、抖音便冷落了微博、QQ。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教育而言,做好舆情治理就要积极了解大学生群体最新网络喜好平台,精准定位高校主流话语传播方式和传播平台,建立起灵活多样的网络思想教育平台,注重不同平台优化整合,发挥不同平台传播优势,构建起立体化的网络思想教育平台,多渠道连接庞大的网络学生群体,让有限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实现“一对多”的引导,切实把握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主动权。

(三)完善校园融媒体的话语体系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不断提升感染力和影响力,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才能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健全高校全媒体思政传播体系,提高思政舆论传播的影响力、针对性、公信力,必须做好三个强化。一是丰富高校融媒体话语。高校媒体舆情引导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校园融媒体语言要贴近学生、融合网络媒体资源,校园主要媒体要打造一批标题鲜明、内容生动、接学生“地气”、富有正能量的校园热点话题,提升网络思政感染力。二是强化对社会热点和高校舆论关注点的回应和引导。高校融媒体平台针对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高校热门话题要坚持主动出击、及时回应、深度解读、有效引导的策略,充分利用好网络话语资源,做好“微空间”话语体系建设。三是强化高校在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互联网这个“第五大战略空间”不断进行网络意识形态渗透。[7]高校必须重视网络空间日益成为意识形态争夺的主战场的现状,直视高校网络思政面临的国内外挑战,以开放的态度和实践,创新全媒体思政传播体系、提升网络思政传播的针对性和感染力,提高对网络舆情的研判和应对能力,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网络意识形态育人体系,打造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高校精神家园。[8]

(四)强化多部门协作的校园舆情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仅包括高校学生工作部门、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包括高校所有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心理咨询师等。高校思想政治队伍的政治素养直接影响着人才的“成色”和高等教育的“底色”。高校党委和各级院系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高校网络引导和思政教育中的权威优势,一是要培养校园网络空间意见领袖,注重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选拔和培养好一批熟悉网络语言,熟悉媒体传播技术的校园网络空间意见领袖。二是建立多部门协作的网络宣传队伍。高校党委既要加强学校宣传职能部门建设,又要注重高校网络思政平台建设,既要选拔、提升学校宣传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宣传引导能力,又要注重从优秀师生党员、团员当中选拔出一批号召力强、影响力大的宣传队伍,建立起一支以党委宣传部门为主导,多部门协作参与的高水平网络宣传队伍。三是建立健全学校舆情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提升新闻发言人的媒体素质,提升复杂环境下校园突发事件的舆情公关能力。培养好校级舆情管理人员,进一步规范校园网络媒体建设,维护和创造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和媒体宣传氛围。

通过系统化培训,强化校园网络意见领袖对校园学生网络思想动态的捕捉和引导,强化师生间的网络互动,进一步强化校园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空间的话语导向,让校园网络意见领袖发挥正能量,引领学生思想动态。通过校级党宣部门、校园网络意见领袖、媒体把关人的相互协作,进一步提升复杂舆情环境下学校网络舆情应急治理能力,强化对校园网络议题的处置能力,引导好学生思想动态,在做好舆情“把关”的同时,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9]。全媒体时代,只有掌握了校园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和“新高地”,才能真正拥有思想话语权和主导权,才能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媒体时代的高校舆情发展既有时代特征,又体现着高校的特点,高校舆情引导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深入推动不同媒体融合发展,理直气壮唱响网上主旋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真正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猜你喜欢
舆情校园
Q爆校园
再见,我的校园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消费舆情
广东舆情
全国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