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露地莴苣高产优化栽培技术

2021-12-06 07:50宾波李宗兰
农业与技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根须莴苣霜霉病

宾波李宗兰

(1.桂林市临桂区六塘镇农业服务中心,广西 桂林 541199;2.桂林市临桂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西 桂林 541199)

莴苣属于菊科莴苣属,一至二年生草本植物。莴苣可分为叶用与茎用2类。叶用莴苣又称生菜或油麦菜,有长叶莴苣(又称直筒莴苣)、皱叶莴苣、结球莴苣3种类型。茎用莴苣又称莴笋,按叶片形状分为尖叶和圆叶2种类型;按茎叶的颜色分白笋、青笋和紫皮笋3种类型。生产实践中,根据莴苣不同品种、不同时期对环境条件不同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栽培管理技术。

桂林市临桂区六塘镇是桂林市“菜篮子”生产基地,菜农素有种植莴苣(主要是茎用莴苣)的习惯,2020年莴苣复种面积达1350hm2,产量为4000~5500kg·667m-2,批发价2.30~2.60元·kg-1,产值达10000元左右,菜农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六塘镇栽培的莴苣产品质量好,深受省内外客户欢迎,产品远销广东、贵州、湖南等地。笔者长期工作在基层,经常与菜农在一起探索、实践莴苣种植技术,并据此总结了一套实用的莴苣栽培技术,本文主要介绍茎用莴苣(莴笋)的高产优化栽培技术。

1 培育壮苗

莴苣要高产,培育壮苗是关键。

1.1 苗床准备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好、背风向阳、保水保肥性强、排灌方便、富含有机质、间隔4a以上没栽培过莴苣且交通方便的地块。将土地深翻25cm,精耕细耙,整成畦面宽为90cm、畦高为20cm、沟宽40cm的南北朝向苗床。整地过程中注意清除草根,捣细泥土平整地面。每10m2苗床用100kg腐熟的优质农家肥、0.25kg的钙镁磷肥,与100kg的细土拌匀,均匀撒施于整好的畦面。苗床面积与定植面积比大概为1∶20,大约需要准备30~35m2·667m-2的苗床。

播种前,用50%多菌灵粉剂与过筛细土或细沙按1∶1000的比例配好药土或药沙备用,药土或药沙用量为10~15kg·m-2。

1.2 种子准备

1.2.1 品种选择

选择抗性强、高产且品质好的优良品种,经当地菜农种植总结,近年来深受大家欢迎的紫皮品种有“红脆香”、“红衣少女”、“东方红”、“满天红”、“艳阳红”、“新红阳”等品种。

1.2.2 种子处理

莴苣种子在4℃即可缓慢发芽,适宜的发芽温度是15~20℃,高于30℃发芽受阻。用种量大约为40~45g·667m-2。将种子用清水洗净,用纱布包好放入凉水中浸泡5~6h,期间换水1次,将浸泡好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沥干水分,置于冰箱冷藏层催芽,冰箱冷藏层温度控制在10℃,催芽期间每24h用清水冲洗1次,3d左右种子露白,取出种子在阴凉处放置2~3h后准备播种。

1.3 适时播种

莴苣属于半耐寒作物,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2~18℃,白天15~20℃、夜间5~8℃为最宜,这样的气温条件下,容易栽培出高产优质的产品。在桂北地区,一般选择9月下旬—10月上旬晴好天气播种,此时气温逐渐下降,慢慢趋于莴苣适宜生长的温度条件,利于莴苣生长。播种前将施足了基肥且充分整好的苗床浇透水,撒一层0.5cm厚过筛药土或药沙,把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播于苗床上,再覆盖一层药土或药沙,用喷雾器喷1次清水,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避免以后幼苗根系外露,利于扎根生长。

1.4 苗期管理

1.4.1 水肥管理

莴苣属浅根系作物,幼苗吸水吸肥能力弱,要保持苗床土壤湿润,避免过干过湿。秧苗长到2叶1心时(间苗后),用0.2%磷酸二氢钾液或600倍液氨基酸叶面肥进行根外追肥。

1.4.2 及时间苗

当秧苗长到2叶1心时,及时进行间苗,避免与保留的植株争夺营养与空间,利于培养健壮秧苗。苗间距以4~5cm为宜,去除瘦弱株、病虫株、僵株、紧密株及徒长株,留强壮株、健康株及正常植株。

1.4.3 病虫害防治

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猝倒病、立枯病、蚜虫、蓟马等。在秧苗2叶1心时,用10%氟噻唑吡乙酮(增威赢绿)加50%烯酰吗啉2500倍液,或23.4%双炔酰菌胺(瑞凡)加50%烯酰吗啉1200倍液防治霜霉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猝倒病;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防治蚜虫等害虫。移栽前3d结合喷施叶面肥再喷施1次“送嫁药”。

2 移栽定植

2.1 移栽前准备

2.1.1 选地

与选择育秧地一样,选择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好、背风向阳、保水保肥性强、排灌方便、富含有机质、间隔4a以上没栽培过莴苣且交通方便的地块作为大田栽培地。

2.1.2 整地施肥

定植前10d左右选择晴好天气犁翻土地晒土,深度以25cm左右为宜,能晒白最为理想。施足基肥,重施有机肥,将整个生长期所需大部分肥料作为基肥施入。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5000kg·667m-2,三元复合肥55kg·667m-2,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60kg·667m-2,撒后犁翻耙平土地,充分细碎泥土,使土肥混合均匀,不能出现大块泥土,定植后根须与土壤充分接触不留空隙而利于植株扎根生长,亦可防止根须畸形。整成畦面宽110~120cm、沟宽40cm,畦高25cm的畦,整平畦面,然后覆盖地膜,在畦沟底部用泥土将地膜的四周压实。覆盖地膜主要有除草、保温保湿保肥、避免雨水或淋水时直接冲刷土壤以及保持土壤疏松防土壤板结等效果。莴苣属浅根系作物,根须受伤后再生能力差,中耕容易伤及根须,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且容易浸染病害,因此不建议中耕除草,而覆盖地膜能很好解决除草问题,且节省人工,提高了效益;莴苣根须吸水吸肥能力弱,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保湿保肥显得尤其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冬季,气温逐渐降低,覆盖地膜能有效提高地温,使土壤保持疏松状态,利于莴苣根须生长。

2.2 适时起苗

当秧苗长到4~5片真叶,播种后约25~30d,最迟不宜超过30d,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起苗。起苗前3d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液或600倍液的氨基酸叶面肥作为“送嫁肥”;喷施10%氟噻唑吡乙酮(增威赢绿)加50%烯酰吗啉2500倍液,或23.4%双炔酰菌胺(瑞凡)加50%烯酰吗啉1200倍液作为“送嫁药”,使植株在移植前贮存一定养分,能有效缓解移栽后的“坐苗”现象,利于植株生根长苗。起苗前1d用清水浇透,使苗床充分湿润,选择健壮无病虫的秧苗,用尖头的木块或竹块轻轻将秧苗根须带土撬起,避免伤根,分层小心放入准备好的框内备用。

2.3 合理密植

在覆盖于整好畦的地膜上按株行距为30cm×35cm的规格打孔,每畦4行,打好孔后,每孔位置摆放1株带土秧苗,将植株定植于合理位置,定植深度以土平茎苗生长点为宜,切不可埋过生长点。定植选择阴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

2.4 及时淋透定根水

定植后及时淋透定根水,从植株根部缓慢淋定根水,尽量让水分渗透入土,不要洒于地膜上,使根须及时充分地与土壤接触,避免根与土壤间出现空隙而干根。如果起苗时没喷施“送嫁肥”,此时的定根水可用0.2%磷酸二氢钾液。

2.5 压实地膜

定植浇水结束后及时用泥土将打孔处的地膜压实压好,避免漏气,以防地温增高时漏出的热气灼伤植株,或低温天气时不利于热量的聚集提高地温而失去盖膜效果。

3 田间管理

3.1 水肥管理

莴苣根系分布浅,对水肥要求严,不耐旱也不耐涝,大水大肥不利于生长。如在种植前已将大部分肥料作为基肥施入,则移栽成活后只需根据不同生长期的具体情况结合浇水施肥或喷施叶面肥即可。生产管理过程中,应根据莴苣不同生长时期的特点选择具体的水肥管理方式。

3.1.1 幼苗期水肥管理

播种后1~41d,也就是移植后11d,属于幼苗期,此时期主要是根须生长及叶片生长,吸水吸肥能力弱,地上部鲜、干质量增长量小,对水肥吸收也少,应该施用稀薄水肥。移植后7d,新根须长出,开始吸收养分,此时淋1次0.2%磷酸二氢钾加0.2%的尿素液,进行适当控水控肥,以促进根须向下生长及适当蹲苗。水分过多,不但不利于扎根,而且还容易引起病害;营养过剩,易引起植株徒长而抗性降低,都不利于健康生长。但也不能缺水缺肥,否则植株生长瘦弱、缺乏活力,且容易引起先期抽薹,影响产量及质量。这一时期施用水肥的适宜浓度是0.2%,以保持土壤湿润及正常的营养需要,可喷施1次叶面宝。

3.1.2 叶片生长期水肥管理

播种后42~55d是叶片的快速生长期,淋2次0.3%磷酸二氢钾加0.3%尿素液。

3.1.3 肉质茎膨大初期水肥管理

播种后55~70d是肉质茎膨大初期,是地上部鲜、干质量增长的主要时期,此时鲜、干质量增长量分别占总生长量的50%左右。此时期也是莴苣的旺盛生长期,对养分的吸收迅速增加,尤其对K的吸收,不仅吸收量大,而且会持续到收获期。肉质茎膨大初期的15d内N、P、K吸收量达到最高峰,分别占总吸收量的62%、53%和31%,此时期养分能否持续有效供应,决定了产量的高低。所以,一定要满足植株对养分的需求,如果天气晴好,每隔5d淋1次0.5%三元复合肥液,并喷施0.3%叶面宝加0.3%的磷酸二氢钾液。

3.1.4 肉质茎膨大后期水肥管理

播种70d以后至收获期是肉质茎膨大后期,N、P、K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24%、37%和16%,视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水肥管理,避缺水肥及营养过剩。此时期重点注意科学管理水肥,谨防裂茎,采收前10d停止施肥。

4 病虫害防治

4.1 莴苣病害防治

防治病害总体原则:选择抗病品种;严格实行轮作制度,最好与禾本科作物实行水旱轮作;做好清洁田园及土壤消毒工作;覆盖地膜,阻隔病菌;加强田间管理:增施P、K肥,实施配方施肥,及时清除病叶、老叶与底叶,增加通透性;适当进行药物防治。

莴苣主要病害有霜霉病、叶斑病、病毒病、叶枯病等,以霜霉病影响最大,这里主要介绍莴苣霜霉病的识别方法与药物防治方法。

4.1.1 霜霉病的症状、浸染途径、发病条件、危害部位

初期由植株中下部老叶开始发病出现明显症状,逐步向中上部叶延伸。在植株叶正面出现近圆形或多角形淡黄色或黄褐色斑块,病斑稍隆起,叶表面呈现明显绿黄相间花斑症状。湿度大、发病重时,叶片上病斑相互融合成块,叶片迅速黄枯,在叶背面病斑一般会出现白色霜状霉层。该病主要以风、雨、劳作等途径浸染。在低温、多雨、潮湿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生。主要危害叶片。

4.1.2 霜霉病的药物防治方法

增威赢绿3000倍液加烯酰吗啉800倍液,或瑞凡1500倍液加烯酰吗啉800倍液,交替使用,效果理想。

4.2 莴苣病害防治

莴苣主要病害有蚜虫、菜螟、斜纹夜蛾、红蜘蛛、潜叶蝇、蓟马等。防治蚜虫等害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菜螟、斜纹夜蛾最佳防治时期是卵孵化盛期,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如1.5%苏云金杆菌乳剂800~10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500~1000倍液。

5 适时采收

当莴苣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就应及时采收,大概播种后90~105d,即移栽后60~75d进入采收期。

猜你喜欢
根须莴苣霜霉病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秋日野餐会
能“行走”的棕榈树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莴苣和韭菜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