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阳
(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习近平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行”的论断,因此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行”的论断追根溯源。恩格斯曾在1895年撰写了《导言》一文,这篇文章被出于不同目的,站在不同阶级立场的人改来改去,恩格斯的意图被严重曲解。事实上,恩格斯从始至终一直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1895年4月3日写给保·拉法格的信中就曾表达过,针对德国的策略即提倡用选举权的方式进行斗争,而这种“略显温和”的斗争形势只适用于当时的德国,并且带有一系列附加条件才能加以实施。然而对其他欧洲国家如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来说,这种方式就不再适用,即便是对当时的德国来说,也可能会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而立刻失效[1]669。这毫无疑问体现了恩格斯的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行”的阐释源于历史。由于马铃薯的病虫害与1845年至1846年英国的大规模工商业危机带来的冲击,七月王朝崩塌。1848年初,二月革命在法国进行,名义上来说,胜利的果实应由各不同党派共享,但由于当时无产阶级的稚嫩与懵懂,在共和国还未成立之时,老辣的临时政府中的资产阶级代表已经瓜分了内阁的席位。然而无产阶级毕竟经历了一次七月革命的失败,工人阶级也已决心不再忍受欺骗。工人们依靠还未解除的武装争取到以普选权为基础的共和国的“认同”,十分艰难地成立了常备委员会,以进一步摸索改善工人阶级状况的方法,但也仅限于此。马克思指出“巴黎无产阶级的要求既然越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范围,那也只能在卢森堡宫的朦胧状态中得到体现”[2]34。法国无产阶级在于资产阶级并存的状态下,在监视与鄙夷中去争取自身的权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法国无产阶级失败的原因还包括,1848年无产阶级的力量在法国还是相当的微弱,而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仍然具备较大的力量,且无产阶级的斗争对象具备隐蔽性的特征,无产阶级缺乏阶级基础。
共和国成立之后,资产阶级掌权,社会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改变,资产阶级主导的临时政府在上任的第一天就结清了国债,交付了那些购买国债的资本家利息,却对农民、小资产者、工人、仆役征收杂税。1789年的革命为了取消农民的附捐杂税,从而减轻农民负担,而1848年的革命为了保护资本,第一步就是对农民增添新税。银行操纵着商业信用,临时政府操纵着银行,这使小资产阶级利益受损,激起了小资产阶级的愤怒。对于无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办法是“使社会中的一部分无产者与社会中的另一部分无产者对立”[2]42。因此,一方面,由于军队被解散,临时政府组建以流氓无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别动队;另一方面,成立了压迫工人阶级的国家工场,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这一次资产阶级把国家工场看错了,正如工人把别动队看错了一样。它原来是创立了一支暴动军”[2]43。国家工场的成立激起了资产阶级尤其是小资产阶级的愤怒,斗争事所难免,一系列的冲突加强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进攻,而忍无可忍的工人们也率先开始了反击,六月革命在这样的背景中爆发。这次革命是分裂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首次大规模作战,是无产阶级第一次实实在在地思考推翻还是留存资产阶级制度的大规模革命[2]48。巴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宣布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资产阶级想要彻底的扫清他们的障碍,对无产阶级进行打击与报复。此时的法国无产阶级别无他法,应对之策就是被动地发起了六月起义[3]。历史条件的缺失与历史条件的不充分,预示着彼时的工人们是要走向失败,六月失败使无产阶级暂时被挤出舞台,但也使他们明白要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专政!”[2]50
辩证地看,资产阶级的暂时胜利却给自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六月革命后,资产阶级的矛头指向了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历史总是如此的相似,正如1848年6月23日,忍无可忍的无产阶级发动六月革命一样[4],1849年的6月13日,正像他们的前辈那样,民主小资产阶级也揭竿而起,发动起义,打算用革命的方式应得尊重[2]93。此时,资产阶级对小资产阶级的排挤使小资产阶级迅速加入了无产阶级阵营;1849年12月20日,国民议会恢复葡萄酒税,这一举动也使农民投入到社会主义的怀抱,整个中间等级无一例外的贴近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不再发动暴动,他们在准备革命。1851年的失败与帝制的恢复造成无产阶级革命条件的进一步成熟,1871年巴黎公社的失败,印证了无产阶级没有准确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在资本上升阶段贸然革命,建立超前的无产阶级政府并进行无产阶级统治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历史的规律表明,每一次斗争的失败都会推动无产阶级更强有力地发展,巴黎公社的失败更是如此。“马克思主义行”的历史逻辑得到阐释。
“马克思主义行”的诠释富含价值。彼时的法国无产阶级不断地失败,经验的不断积累,这些都很明显的指向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无论是经济因素、政治参与、军事计划、还是环境的作用,法国无产阶级都是从空想化到科学化、从稚嫩一步步走向成熟。而在当今中国,虽不及当时法国无产阶级斗争那么具有阶级化色彩,那么缺乏秩序性,却在大环境下也有相似之处。
当前我国的前景是美好的,方向是明晰的。国家继续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且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然而,疫情的常态化,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国内改革步步维艰,无一不使这个正在崛起的国家以严峻挑战。中国社会与19世纪中后期法国的无产阶级所处的社会一样经受着严酷的考验,但这些考验与挑战都无法阻挡历史前进的脚步。面对种种风险与挑战,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稳扎稳打地推进工作,实事求是,与时偕行。习近平提出的一系列系统化、理论化、逻辑化的重要思想,极大促进了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5]。历史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走向前进的,然而,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早在19世纪中后期的无产阶级的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斗争精神与百折不挠的意志力,也早已深深扎根在当今的中国。当今的中国的发展“密码”可以从19世纪中后期法国无产阶级革命中寻觅。
在经济方面,恩格斯在《导言》中强调要关注任何事件发生背后的根源即经济因素,而这在法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过程中也展现出来。自1847年伊始,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的普遍发生的世界贸易危机使统治阶级、与金融工业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矛盾加大,从而诱发了二月革命。然而随之而来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利益纠纷也使得三月革命爆发,从1848年中期开始不断发展的工业资产阶级势力,在1849年中期达到高潮,这些都促使工业资产在历史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2]5。中国共产党一直秉持着实事求是的作风,与历史同向,与时代共进[6]。当代的中国社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生产力显著增强,国家的经济、科技实力及综合国力和全球影响力已进入世界前列。随之而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为此我们实事求是的提出推动经济进步的新的发展思维,在经济发展中坚持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政治方面,六月革命失败后,整个法国包括德国、英国等国家,革命的躁动感越来越强,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越来越意识到只有革命,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实现真正的解放。恩格斯对此表示各个国家唯有通过革命,才能建立权力的威信,才能实现“唯一的真正‘历史权利’”[2]20。巴黎公社和各地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失败后,无产阶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法国工人开始团结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扩大自身实力。德国工人充分利用普选权进行斗争,比利时工人争得了选举权,在瑞士、意大利、丹麦、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奥地利甚至俄国都有工人阶级的身影。马克思高度重视革命的作用,而当代中国的改革,无外乎是一场新的“革命”,是自身对自身的“革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随着改革越来越深入,我们的发展越来越感到缓慢,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越来越多。对此,中国共产党以顽强的意志,坚持带领人民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坚持有主旨、有导向、有原则的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实事求是,不仅注重改革的整体性、全面性、协同性、系统性,也要坚持一边探索一边加强顶层设计的方法;坚持走极富适应中国国情,充满中国特色的改革方法。新时代中国的事业将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在“破”与“立”中波浪式地向前推进。
在斗争策略方面,19世纪中期法国无产阶级在军事装备落后,军事组织散漫,军事力量弱小的情况下发动的以街垒为主要形式的武装斗争却节节胜利。在以街垒为主要斗争手段的巷战时代,工人阶级依靠的更多是道义上的力量来获胜。以街垒为斗争手段可使敌对势力军心动摇、焦头烂额且无暇顾及,而一旦政府军队下定决心以军事手段来对付街垒的起义者,无产阶级是应付不了的。简言之,如果无产阶级采取实事求是的斗争策略,采取灵活的斗争手段而不是与敌对势力硬碰硬,还是能够占取上风的[2]17。法国无产阶级的前辈在斗争中从实际出发,与资产阶级政府进行灵活且充满智慧的斗争。当今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思想,不断开扩战略的视野,与时俱进地依靠科学的军事战略指导,更新战略思维。我国在前移指导重心的同时在国际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充分发挥国际道义的力量,有力地营造了和平的外部环境,为中国新时代的接续发展保驾护航。
在统战工作方面,国内形势下,小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由于与资产阶级的利益冲突而被不断排挤,农民阶级由于忍受不了葡萄酒税的重负也站在了资产阶级政府的对立面上。这样,法国无产阶级从革命实际出发,不断吸收着来自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的力量,不断扩充团结范围[2]115。而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根据时代和人民要求,充分利用制度体系的优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与人民协商,推动爱国战线的统一。国外形势下,法国工人面对普鲁士的入侵表现出了大无畏精神,坚持武装抗争,同时充分发挥道义的力量,积极同侵略势力抗争。而当今中国面对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挑衅与分化,不仅积极应对、采取一定的反制裁政策,而且努力在国际上发声,占据道义的制高点,团结国际力量与霸权主义国家进行合理抗争。这些都是结合历史条件与时代特点的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统战工作的智慧显现。
“马克思主义行”印释于现实之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伯恩施坦为首的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冲击,甚至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修正主义、改良主义者质疑马克思主义,质疑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用马克思的根本观点——实事求是去分析、解决问题,我们始终站在实事求是的立场上,质疑者的目的就不会达成,迷雾也终将被驱散。
进入新时代,中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拥有更大的机遇。中国的道路走的既远又宽,中国的世界影响力与世界公信力与日俱增,中国的发展迎来了辉煌的历史前景。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改革难度增大,阻挠改革的因素增多,中国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的挑战。逆全球化潮流的涌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都面临着深刻的考验。在新时代我们能否沿着前辈的道路继续披星戴月地开拓创新,能否重回世界之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对于这些困惑的解答我们也许应该从马克思的根本观点——实事求是中来找寻。十九世纪的法国无产阶级在斗争中探索,在斗争中前进。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是这些先辈们通过血汗与实践换来的深刻的经验教训。中国当今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前进道路上不可避免的如起始问题、位置问题、国情问题、道路问题等[8];中国自身特有的发展问题如三农问题、地域跨度问题、民生保障问题、就业率问题等[9];身处世界之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如气候问题、全球环境资源问题、地球人口数量问题、南北发展问题等[10],也就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一系列问题,都应该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深入探究的同时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揭示、挖掘并寻找合理的解决途径与办法。正如在哲学上探寻存在所在的关系一样,不要一味的追崇存在,更要看到所在的价值,看到当今现实世界的意义。
无产阶级斗争与实践要坚持实事求是,作为无产阶级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也要随着实践与历史的发展与时俱进。当前,中国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方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中国共产党依然要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斗争,明确斗争的性质依然是无产阶级寻求自身解放与全人类解放的伟大斗争,明确斗争的目标依然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而作为当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引导中国人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铿锵前进,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