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1.1 进口增速快,出口规模增速小,贸易逆差拉大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来,饲料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繁荣,但与迅速扩大的饲料产品进口规模相比,饲料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处于较低水平(田小伟等,2019)。2009年,我国饲料产品进口额和出口额差距较小,进口额仅比出口额多约15亿美元。2015年,我国饲料产品的出口额增加至近27亿美元,而进口额的规模迅速增加到约140亿美元(赵金鑫等,2016)。饲料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不断拉大,进口额已超过出口额近4倍,说明在国内市场中,与海外进口饲料相比,中国国产饲料的市场竞争力不足。
饲料产品进出口规模及增速的发展趋势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发展趋势一致。以2019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为例,2019年我国农产品进口额超过1400亿美元,是2018年农产品进口额的1.1倍,而出口额约为790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减少约2%,从数据上看,我国2019年农产品贸易逆差较上年增加约27%。玉米、豆粕是饲料产品的主要原料,饲料产品在国内市场中的需求增长速度加快,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与我国不断扩大养殖业和畜牧业规模有关。我国人口数量多,畜牧和养殖业市场广阔,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城市和乡村居民对动物蛋白的需求连年增长,推动了畜牧业及饲料粮食生产行业的发展。我国国内畜牧业和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畜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其对饲料产品需求不断扩大;(2)当前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在庞大的市场需求面前,规模经济优势不断显现,原始小农经济散养的养殖畜牧发展模式逐渐被大规模机械化养殖生产方式替代,仅依靠养殖户种植的饲料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的养殖作业需求,因此,养殖户对市场流通的饲料产品需求增加(张琼,2019);(3)受当前我国部分饲料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不达标及国内出台的耕地保护政策等因素影响,与海外进口饲料相比,国内国产饲料产品无论在价格上还是产品质量上都逐渐丧失了比较优势,养殖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海外进口饲料,导致国内市场对进口饲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1.2 进出口市场集中渠道单一 较长时间内,我国饲料产品的进出口市场相对其他产品呈现出市场集中、渠道单一的特征。近几年我国饲料产品的最大进口国为美国,其次为法国和澳洲,均为欧美发达国家(张晴,2012)。一是由于发达国家地广人稀,农业发展机械化规模化程度高,饲料生产能力强,但其国内畜牧业产品的需求远远小于我国,二是与我国国产饲料相比,海外进口饲料饲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高。当前,美国、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在饲料生产流通领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科学工艺流程,能在保证饲料品质的同时减少损耗,可以说,海外进口饲料以质优价廉的产品特性在国际市场中赢得了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相应地,由于我国国产饲料产出水平有限,国产饲料的出口规模十分有限,出口市场也相对狭窄,主要面向人口更加稠密、自然耕地资源更加紧张的日本和韩国等国家。
2.1 过度依赖进口,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强 中国养殖业和畜牧业规模庞大,对饲料产品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当前我国饲料产品大多依赖,饲料产品市场对国际市场及国际关系的依赖性强。如果国际市场上的玉米、豆粕价格由于自然天气等原因发生较大波动时,必将导致中国饲料产品进口价格呈较大波动,导致国内流通市场中的饲料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尽管国内饲料产品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进口惯性,即对进口饲料的需求反应滞后于进口饲料产品价格波动情况,但这对国内养殖业来说,将带来更多的行业发展不确定性,不利于国内畜牧和养殖产业的平稳发展。另外,饲料产品的进口容易受到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如中美贸易摩擦、中美之间贸易关税(于明立,2017)及国际货币金融政策的影响(董锋,2015)。如在过去几年,中国受到美国反倾销调查的影响,DDGS饲料产品的进口状况出现较大的波动,这对行业稳定发展也将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
中国饲料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引起学界诸多学者的关注,并产出许多与此相关的学术研究,许多学者纷纷预测,未来中国饲料产品的进口量将大大提高。
2.2 设备技术水平低,本土饲料质量不高 和国内市场中流通的饲料产品相比,部分海外进口饲料产品在产品质量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能在养殖领域产生较好的饲喂效果,适用范围广泛,市场占有率高。
以DDGS饲料为例,美国进口饲料产品能将饲料产品中的霉菌毒素含量降至较低水平,其中呕吐毒素能保持在不到5 mg/kg,有效磷含量也较高,而中国生产的国产饲料产品营养含量过低,但霉菌毒素含量高得多,饲料效果差异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生产工艺比较落后;二是饲料原料质量低下,大多为放置时间较长的陈年粮食;三是当前我国饲料粮食保存贮藏工艺更新不及时,饲料企业在收购原料粮食时把关不严等。本土饲料产品质量较差,但国内外饲料产品售卖价格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经过比较,养殖企业也更多地偏向购买使用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进口饲料产品,相应地,国内饲料产品的市场份额逐渐缩小。
2.3 缺乏行业共进协调机制 随着饲料产业的国际进出口贸易不断发展,我国饲料产品行业内形成集聚合力,形成饲料产品行业共进协调机制。尽管我国从政府层面、行业协会层面都开展了饲料产业农产品出口贸易协调平台,但各平台之间联系沟通不足。目前,政府、行业协会建立的促进协调平台仍处于缺少联系沟通,各自开展活动状态,政府和行业协会成立的机构平台各自与饲料企业、饲料原料生产产地等进行联系和沟通,平台彼此之间的政策和信息均不互通,形成大小不等的信息孤岛。重复收集信息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未经沟通的政策和活动也不利于饲料生产企业和原料生产产地从政府和行业协会中获得有效、有指导性的饲料产业出口信息与知识。相反地,企业还要不断从生产经营过程中分散精力来参加政府和行业协会组织的活动,对于企业而言,不利于企业长远经营和发展。
2.4 缺乏进出口贸易专业人才资源 对于进出口贸易来说,引进和培养外贸交际人才至关重要。当前我国饲料产品的主要产地为中西部地区,但对中西部地区的饲料产业企业而言,引进高层次的外贸交际人才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这主要是由于中西部地区饲料企业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往往较差,公司能提供给外贸交际人才的工作薪酬远远低于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工资薪酬,薪酬待遇没有竞争力,自然也就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就业。没有进出口贸易专业人才也不利于我国饲料产品在外贸活动中提高竞争力。
3.1 控制国内农产品生产流通成本,降低国际市场依赖性 由于玉米和豆粕等农产品是饲料产品的主要生产原料,农产品价格基本上决定了饲料产品的价格。有学者运用相关理论模型发现,部分饲料产品的价格受玉米价格影响最大(董政祎和王玉斌,2018)。因此,如果希望减少我国饲料产品的贸易逆差,需要首先降低农产品这一生产原料的成本(范润梅,2015)。由于国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农民生产生活权益不受影响,因此,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不得低于国家收购指导价格,需要控制农产品在流通物流等方面的产出成本,这就需要更新物流设备,减少饲料生产原料在物流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同时继续坚持农产品生产价格和补贴相分离的制度,进一步鼓励农民积极种植饲料原料作物,增加优质农产品的供给数量,饲料生产厂商能有更多挑选原料的权力,选择更加优质的饲料原料,提高饲料产品的质量。饲料原料农产品价格下跌后,也将显著降低饲料产品的市场流通价格,增加我国国产饲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起到缓解当前对国际市场过分依赖的情况。
3.2 优化生产加工工艺,提高国内产品质量 我国国产饲料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过度依赖进口,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弱的原因之一是我国国产饲料产品的价格没有优势,与国外饲料产品相比,价格基本持平,甚至部分品牌的饲料产品比国外进口饲料产品价格还要高昂;二是由于我国国产饲料产品质量较差,饲料产品生产加工工艺技术水平低,生产企业饲料生产车间环境较差,饲料产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缺乏成熟的质量保障技术和设备,导致我国国产饲料的霉菌毒素超过国外进口饲料产品,国内饲料产品质量较低将导致较差的养殖效果,因此,在这个层次上,我国国产饲料可以说是质次价高,基本不具有市场竞争力。
基于此,我国饲料行业生产协会应起到整合资源促进发展的作用,在行业产业层面联合多家企业,进行生产加工工艺的改良与优化,同时对接高校的科研团队资源,将高校科研团队课题组的科学研究课题成果与饲料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实际工艺和流程相结合,提高企业饲料产品的生产加工工艺,如在DDGS饲料生产过程中减少霉菌毒素对饲料的污染及优化酒精蒸馏生产加工的工艺流程。改进国内饲料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减少废品出品率。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把产品出品关,将成品标准与国际统一标准相结合,缩小国内生产的饲料产品与国外进口饲料产品之间的质量和标准之间的差距,充分利用在饲料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工艺副产品,减少产品损耗,尽可能做到提高饲料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产出成本。
3.3 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共进协调机制 当前我国饲料产品的企业行业协会与政府均开展了相关产业促进工作,但仍然存在与企业发展需求错位及平台机构之间缺乏信息联动等问题。对此,首先要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之间相互协调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企业与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无效信息报送与信息传达工作,推动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的信息共享工作,减少重复工作。如可以探索建设企业与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的产业促进发展协调联合会议,会议汇总政府和行业协会双方的产业促进发展工作,向企业提供一站式、一条龙的发展服务工作。在联合会议中,政府可以牵头组织会议主题,由行业协会在会上汇报近期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会议召开前号召广大饲料产品企业积极参与会议,在会上提出与会议相关的个性化发展诉求,或对当前工作提出建议。会上由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商讨,当场决策确定企业发展的相关工作,对企业疑问等进行现场答疑。如针对外贸人才不足问题,企业可以在联合会议中提出相关诉求,由行业协会对此问题进行描述,并站在行业协会立场给出相关建议,并就相关问题向政府部门进行询问,政府部门可以就当前发布的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及饲料产品企业涉及的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当场解决一部分企业关心的问题,难以当场解决的也能给出较为明确的解决路径。这将大大提高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工作效率,减少部门和主体之间的对接成本,同时也将节省企业投入精力,使其将最大的精力投入到饲料产品技术研发与生产工艺更新中。
另外,行业协会共进协调机制也有助于解决我国饲料产品行业外贸活动专业人才紧缺问题。由于人才短缺的根源是中西部地区饲料生产企业工资薪酬水平低,难以吸引人才。因此,这一问题仅依靠一家企业通过自身发展难以彻底解决,必须依靠更大的平台整合,更多的人才资源才能完成。这就需要行业协会发挥自身整合资源、促进合作发展职能,行业协会可以依托政府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联合社会人力资源组织及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为饲料企业引进更多、更适合企业发展经营需求的外语外贸交际人才,帮助我国饲料产品在国际进出口贸易中获得更多的贸易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