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2021-12-06 04:08王雅静
关键词: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期刊

王雅静

一、学术期刊及其评价

繁荣中国学术发展,打造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促进学术生产体系的良性循环需要建构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学术评价体系。期刊评价是学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导向作用是推进我国学术评价科学化、合理化和伦理化的路径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科学研究的进步和中外学术交流的加强,我国开始有意识地吸收和借鉴国际学术评价机制,逐渐形成以论文和期刊为中心的学术评价体系(1)荆林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论文发表数量和期刊等级成为科研成果评价的重要指标。期刊发表的实质是通过学术同行评议对论文的学术价值进行评价。1977年A.S.Relman提出了“出版或出局”(Publish or perish)的论断,他认为学术发表是硬通货,是学术成果的基本表现形式,是科研人员学术交流、获得学术同行认可、获取学术声望的重要途径(2)孙斌,宋丽萍.计量潮与科学评价趋向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3):16-22.。默顿在《科学社会学》中对“评议人制度”的历史和社会建构进行了研究,提出学术期刊和评议人体制的发展适应了科研和科学共同体的内在需求,以学术期刊为中心的学术社会生产网络是汇聚学术共同体和引导知识生产方向的关键性要素(3)R.K.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下册[M].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36-644.。期刊评价的内容一般包含期刊论文的学术价值水平、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期刊编辑与管理水平等方面(4)荆林波,苏金燕,耿海英.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4.。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科研管理体制中开始引入SCI、SSCI等学术评价指标体系,90年代初期已初步建立了科学计量模式下的期刊评价体系(5)叶继元,袁曦临.中国学术评价的反思与展望[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1):65-77.。文献计量学下的期刊评价是通过量化方法研究期刊增长趋势和分布规律,根据指标算法、权重、数据结果排序对期刊等级分类,拟定“核心期刊”(6)耿海英.改进和完善学术期刊定性评价[EB/OL].(2018-08-16)[2020-10-19].http:∥sscp.cssn.cn/xkpd/xspl/201808/t20180816_4543925.html.。核心期刊评价起初主要应用于图书馆采购学科期刊和引文数据库遴选来源期刊,为优化学术期刊使用提供参考。但其结果逐渐应用于科研管理和评价,成为学术评价、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标。由此可见,期刊评价不断影响着学术评价和学术共同体的科研活动。

学界、期刊界和主管部门对学术评价和期刊评价的功能定位、原则依据、理论方法等方面的探讨也在不断地升温。在科技政策制定和学术评价领域,继2018年2月、5月和7月,中办和国办相继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后,2020年2月,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指出要破除论文“SCI至上”,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并提出十条具体意见。国家政策文件精神一脉相承,充分认识到了SCI、SSCI等评价工具异化使用带来的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危害,并对学术评价和期刊评价提出新要求:“规范各类评价活动,完善学术同行评价,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慎选量化指标,鼓励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7)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EB/OL].(2020-02-20)[2020-10-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moe_784/202002/t20200223_423334html.。”

期刊评价方法主要有行政绩效评价、学术同行评价、量化指标评价和综合性评价(8)张献锋.中国社科类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若干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5):116-120.。现阶段,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引文评价和同行评议法,引文评价法是基于论文被引数的定量评价方法,同行评议法则侧重同行专家的问卷打分(9)苏金燕.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中同行评议与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20(3):128-137.。文献计量潮下的期刊量化评价的计量指标成为评价的主旋律,如引用率、转载率、影响因子、H指数、G指数等,但这些计量指标的信度和效度是基于量化方法的理论假设和应用场景,指标设立的原则和权重会受到学科特点、社会制度和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10)王雅静.论质化研究在期刊评价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5):130-142.。所以,简单量化指标虽然反映了系统某一方面的数量特征,但也简化了对系统和结构的认识,忽略了论文本身的差异,易导致偏离真正的评价目的。并且,在计量评价下的同行评议是一种依赖专家问卷的定性评价法,它将同行评议引入一种数量化和技术主义的路线,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等,往往忽视了学科特点和评价的社会文化环境。目前,期刊评价界尚缺乏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质化评价体系和制度框架的设计。

本文通过追溯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历史演变和现实状况,重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发展特点、评价理论和方法、专业性评价机构的第三方实践以及学术期刊评价面临的多元困境。笔者在全面认识期刊评价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公共性的基础上,探究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在理念上如何回归价值理性,汇集期刊发展的各个利益相关人,完善量化和质化评价方法框架,推动其从“简单量化评价”到“综合评价”过渡,建构中国特色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期刊综合评价体系。

二、期刊评价理论和方法演进:从“简单量化”到“综合评价”的转换

学术期刊是知识生产的特殊部门和学术分工的关键环节,随着知识生产环境和模式的改变,其社会角色经历了历史性的演变,越来越具有深刻的社会性、公共性和情感性,这决定了期刊评价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而言,其学科特点和知识类型具有累进性、重复性和非线性等特点,发展易受价值观的影响,应注重其知识内涵和特殊性规律。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评价呈现出知识价值标准的多元化和争议性特点,其成果形式多表现为理解和阐释。并且,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本土化特点,问题域和研究范式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的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主要有三大脉络:第一是在文献计量学框架下,侧重期刊量化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指标的研究,如引文分析法和影响因子类指标的设计成为量化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第二是人文学者从哲学思辨和方法论的角度探讨“简单量化评价”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影响,相关研究指出计量指标式的期刊评价存在评价主体分裂、定性和定量方法二元对立、忽视评价指标数据背后的价值和社会意涵的风险,指出简单量化评价指标只是期刊评价的一个维度,关键在于理解指标的价值和内涵,以及评价工具的社会情境性;第三是在知识社会学视野下对同行评议的研究,研究期刊评价在知识生产系统中的社会角色,从知识内涵和生产传播特点关注期刊评价的科学性和社会性的关联,从“评议人制度”的社会建构中关注学术生产体制和学科文化对期刊评价的影响(11)王雅静.论质化研究在期刊评价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5):130-142.。这些研究呈现出了简单量化评价的弊端和建立一种期刊综合评价体系的趋势。

在评价学的历史演进中,学术评价作为现代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形塑了学术场域的生产、分工和竞争秩序。评价学的理论和方法演进具有跨学科特点,涉及公共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知识。在教育评价领域,评价经历了测量、描述、价值判断、认知建构阶段(12)张旭.中国智库评价体系的困境与建构反思[J].情报杂志,2018(9):15-20.,均体现出学术评价的范式转换。在学术管理主义下的评价侧重绩效问责和管理监控,而在哲学范式下的学术评价需要建立多元利益相关人的沟通平台,处理价值多元性和平衡性的问题。评价者甚至要扮演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哲学家的融合性角色,推动评价体系从管理主义到多元融合的综合性框架转变。

学术期刊综合评价体系应包含评价的价值理念、原则目标、方法框架、指标体系、专业性评价机构和评价制度保障等要素:第一,在价值理念上,学术界、期刊界和政策界应该思考期刊评价的科学性和社会性的关系,认清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理解学科文化和学术共同体的发展特点,建构期刊评价的科学化和伦理化的路径;第二,在评价原则和目标上,学术评价要符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和政策方向,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坚持评价的公开性、科学性、独立性和公正性等原则,体现国家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尊重评价参与者的日常经验和主体性,加强评价运行机制的民主化;第三,在评价的方法论和方法层面,摒弃量化评价的简单化、绝对化和“科学主义”倾向,将定量和定性评价动态结合,建构质化评价方法框架,如侧重于同行评议体系和评价制度的建设;第四,建立多维度、动态性和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单个计量评价指标易造成信息的流失和人为的操作,忽视研究对象之间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多个指标多侧面和多角度的描述更能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指标应具有多维和动态变化的特点;第五,建设专业性的学术评价机构,为学术评价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专业性评价机构要依托学术共同体建构完善的期刊评价体系,独立、客观、公正、权威的学术评价机构可以规避评价对象、利益群体的非学术性干扰,坚持正确的政治和理论方向,深刻认识学术发展现状和规律,培养具有学科背景知识的专业化评价人才队伍,承担评价人的学术使命和担当。

三、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第三方评价的实践与多元困境

(一) 计量潮的兴起和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的建立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在科研管理、科技政策制定和科学评价过程中,开始建立基于计量方法的科学评价指标和方法,并渐渐成为科技政策制定的主流方法。2005年,世界各国开始建立以计量为基础的第二代科技政策,如英国的REF2014、REF2021、美国的STAR METRICS、澳大利亚的ERA、加拿大的CAHS、法国AERES,日本的NIAD—UE等,这些科技评价指标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是以计量指标为基础建立的评价体系。2015年7月,英国文献计量学家和公共政策专家就撰写了《计量浪潮:研究评价与管理指标作用的独立审查》报告以及《REF2014同行评议与计量相关分析》,标志着科学评价计量潮的正式到来(13)孙斌,宋丽萍.计量潮与科学评价趋向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3):16-22.。作为一种评价制度和方法,立足计量、关注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支撑科技政策制定是新一代科学评价体系的共同特点。与此同时,支撑评价的定量化信息系统和引文数据库也竞相涌现。计量潮下的科学评价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趋势,被广泛应用于科研管理和科技决策过程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与国际科技竞争需要对标国际化的科技发展战略,这决定了我国学术评价需要借鉴国际科技评价体系,初步建立一套服务于科技政策制定、科研管理和学术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框架。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扩招和国际化发展战略政策的实施,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成为高等教育的重点推进工作。国际大学排名一直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发展政策,国家顶层设计开始推动重点大学的建设,特别是以项目制的方式支持精英大学的国际化发展(14)张慧洁.中外大学组织变革[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211”和“985”工程正体现了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参与大学国际化竞争的意图,而SCI和SSCI等学术论文评价标准则是高等院校学术影响力和学者科研水平的重要国际化指标。与此同时,“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一系列评价数据库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另一方面,计量潮下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适应了知识生产、学术传播和科研管理体制的变化。从知识论的角度,知识生产模式变化带来了评价模式的新变化。随着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知识生产不断地去神圣化和日常化,科研成果和交流形式从一种精英化的学术活动变成一种高度职业化、专门化的科研活动。量化评价可操作性强,标准明确,而同行评议的交易费用过高,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15)阎光才.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是非争议[J].教育研究,2019,40(6):16-26.。量化评价利于政府确定科研成果的知识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行科研管理和学术资源分配。随着学科体系的日益成熟和细化,出现了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流派,这造成学术质量难以进行公正的度量和评价。现实中,中国学术评价体系缺乏强大的学会组织和自律的学术共同体,没有形成成熟的同行评议制度。同行评议易受学术人情关系、行政权力干预和圈子文化的影响,存在学术评价标准缺失和评价的不公开、不公正的问题(16)夏东荣.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同行评价——学会学术评价的探索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8, 16(4):62-75;许纪霖.回归学术共同体的内在价值尺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4):78-82.。文献计量学因此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领域获得发展的土壤,其研究结果可测量、计算和比较。计量指标数据主要由引文数据库的专业性评价机构来提供,如期刊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学术知识服务平台(如中国知网)、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图书馆、二次文献转载机构等。

(二)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的早期研究与专业评价机构

追溯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和评价历史,对于学术期刊评价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70—80年代,主要见于文献计量学者和图书情报机构,偏重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的评价研究,并使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和指标测定“核心期刊”。在20世纪80到90年代中后期,学术界开始研讨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问题。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了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与设计的重点课题,1999年出版了《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在理论上探讨社会科学成果价值判断问题,并在技术层面提出具体的评价方法和指标(17)卜卫,周海宏,刘晓红.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9-34.。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学术评价理论框架先从文献计量学开始,比如建立引文数据库、专家遴选数据库、匿名同行评议制度,特别是引文分析法为同行评议提供了新的参考和检验的方式,改进了学术期刊评价工作(18)叶继元,袁曦临.中国学术评价的反思与展望[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1):65-77.。1997年,武汉大学博士生娄策群系统地将文献计量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评价,于1999年出版《社会科学评价的文献计量理论与方法》(19)刘大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之审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1):54-59.。此外,2002年杨家栋等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与转化》、2010年邱均平的《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任全娥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研究》、黄长著等的《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政策与管理研究》、刘大椿等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研究》都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进行了不同方面的研究。叶继元“全评价体系”将定量和定性二元评价扩展到三维评价模式:形式、内容和效用评价,他认为学术评价要以同行专家评价为主,文献计量评价为辅(20)叶继元.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探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1):97-110.。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国专业评价机构逐渐开展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评价工作。

基于国际计量潮的科技评价理论方法的应用和我国学术成果评价体系的早期研究,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应运而生。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开始研究中文核心期刊项目,同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工具书的形式出版。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开始着手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进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评选(21)荆林波,苏金燕,耿海英.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1-6.。1998年,南京大学开始研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年首次公布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04年,南京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研究”,利用CSSCI数据,采用文献计量法、调查法、信息组织法、系统法等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宏观和微观的研究。由此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第三方评价主要有四大核心期刊评价机构,分别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和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专业性评价机构在评价理念、原则目标、评价方法、指标体系、评价对象和学科范围、评价周期、结果应用、机构类型、发展历史和人员构成等方面各具特点。

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研制《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已于1992、1996、2000、2004、2008、2011、2014、2017年出版了八版。2011年之前出版周期是四年,之后出版周期为三年。项目开展的目的主要是“图书情报部门对中文学术期刊的评估与订购、为读者导读提供参考依据”。《要目总览》包含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期刊,涉及期刊12 400余种,分属73个学科类目,其中,2014年《要目总览》以正式出版的9 878种期刊为评价对象,从中评选出1 983种核心期刊,约占其评价对象总数的20%(22)朱强,何俊,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5-10.。在评价对象上,它对期刊类型的限制较小,学术性、政论性、科普性的期刊都包含在遴选对象中。“北大核心”的评价方法主要按照文献计量学“集中与分散”理论进行引文评价,定性评价法的同行评议则重点对评价结果进行审定和把关,计量指标主要为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获国家奖、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论文被引指数、互引指数等。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核心期刊目录主要依托大学的图书馆文献资料,由蔡蓉华团队开展文献计量学评价的相关研究,团队成员基本上都是图书馆员,具有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背景。由于它的服务群体比较广泛,它渐渐从最初的图书情报的文献检索和数据参考功能演变为一种学术期刊评价的体系。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称为“南大核心”。1998年南京大学建立重点项目开始研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9年4月23日,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签订共同研制开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CSSCI”)的协议。1999年8月20日,教育部发文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列为教育部重大项目,2000年首次公布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08年增设扩展版期刊目录(23)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简介[EB/OL].(2018-09-17)[2020-10-21].https:∥cssrac.nju.edu.cn/gywm/index.html.。《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具有期刊文献检索、引用数据查询和评价的多重功能,根据文献计量指标确定名单,再由指导委员会进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兼顾地区和学科平衡”确定总量。2000年4月,南京大学发文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南字发〔2000〕16号),以CSSCI数据库研发建设为中心开展人文社会科学文献的数字化加工、数据分析、科学研究、咨询服务等工作。“南大核心”的评价周期为两年,评价范围为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学术性期刊(具有CN号的学术期刊)。2017年“南大核心”共遴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553种和扩展期刊200种(24)《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集刊遴选实施方案(试行) [EB/OL].(2018-09-17)[2020-10-21].http:∥cssrac.nju.edu.cn/a/zlxz/20171221/2857.html.。南大核心的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定量(文献计量引文分析)评价与定性(学科同行评议)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文献计量指标主要包含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定性评价主要是通过网上问卷征集学科专家意见,但是专家定性评价在其评价体系中只是补充和辅助作用,并且在专家的遴选、构成、抽样、权重、意见汇总和流程公示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5)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17-2018年)[EB/OL].(2018-09-17)[2020-10-21].http:∥cssrac.nju.edu.cn/a/cpzx/zwshkxwsy/20171216/2853.html.。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是武汉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的期刊评价项目,评价对象和范围包含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项目组2009年3月发布第一版评价报告,随后于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分别推出了第2版、第3版、第4版和第5版评价报告。2017年评价报告中包含6 193种学术期刊、302种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125种中文OA期刊(26)OA期刊被称为开源期刊,又叫开放存取,简称OA(Open Access),是指将学术信息资源放到互联网上,任何人可以免费获得,而不需考虑版权或注册的限制。,评选出核心期刊1 892种,其中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740种。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多元指标”和“分类评价”的原则,将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提取60%的期刊进行专家定性评价。定量指标主要为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比、Web下载率、二次文献转载或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率等。定性评审是专家从文章质量、作者构成、专家或读者使用和阅读情况、出版发行情况、编校质量、社会声誉等方面进行综合打分。2020年,“金平果评价”通过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第六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较早进行期刊研究和评价的科研单位,早期参照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建立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为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的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评价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第三版2013年出版发行,遴选出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484种。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文献计量学研究室专门对期刊评价和数据分析进行研究,并设计了相对完善的文献计量学的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框架。评价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期刊分类主要依据,使用“期刊总被引、期刊影响因子、转摘量与转载率、基金论文比、综合刊学科核心指数”等计量指标,并构建覆盖期刊主编、学科专家和文摘编辑部的专家团队进行定性评价打分,遴选核心期刊(27)荆林波,苏金燕,耿海英.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社科院图书馆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室整体并入评价中心,专门进行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研究,于2014年构建了AMI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发布了首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AMI综合指标体系为吸引力、管理力和影响力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对期刊的发展现状与学术水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与评价。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28)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016-05-17)[2018-10-1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高度重视,积极谋划,在中编办、财政部等部门支持下,通过内部机构调整,在原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的基础上,于2017年7月正式成立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评价院按照中编办批复的“制定标准,组织评价,检查监督,保证质量”的要求,致力于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 2018年发布第二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8)》,在延续2014版AMI期刊评价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将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相结合,突出同行评议在评价中的作用。基于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两批学术期刊名单,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自建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HSSCD)》期刊源,筛选确定出我国大陆地区发行的1 291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从中评选出了顶级期刊5种,权威期刊56种,核心期刊519种(29)同②.。

综上所述,在评价主体上,北大、南大和武大的评价体系都是由高校发起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期刊评价体系是科研机构研制的;从评价范围上看,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的评价体系包含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指标体系存在同质化现象,缺乏对不同学科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关注;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中心则主要根据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特点,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的评价工作;在评价理论和方法上,北大、南大、武大和早期中国社科院评价体系基本都源于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框架,借鉴国外图书情报学科的相关做法,以计量数据为基础,采用引文评价法关注期刊的集中和分散规律,进行核心期刊的遴选。但是,遴选核心期刊主要考虑影响因子类指标,缺乏对学科发展特点的考虑,特别是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历史规律和社会环境的考虑。

早期专业性期刊评价机构的兴起与发展确实得益于文献计量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在初步建立科研管理和学术评价体系方面,文献计量学者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引文分析法的合理利用为传统同行评议提供数据参考,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评价工作,促进了学术期刊的发展。但是,基于文献计量法的期刊评价体系在期刊评价中面临诸多困境,现阶段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还处在“简单量化评价”阶段:期刊定量评价中,数据的简单量化处理导致评价者缺乏对评价原则的审视和指标背后伦理价值的思考,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过程缺乏理论假设和数据解析,简单量化评价易造成对计量指标的过度追求,未明确其在科研评价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一些人文学者批判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简单量化评价之弊端,认为其“过度量化、行政主导、同质化、忽视差异性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规律”(30)朱剑.摒弃排行榜:走向科学评价的第一步[J].编辑之友,2016(5):5-8;仲伟民.量化评价扼杀人文学术——关于人文学科学术期刊的评价问题[J].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3):100-109.。而同行评议法则采取专家咨询、问卷打分等方式,在整体评价过程中处于辅助和边缘地位(31)臧莉娟,葛星.学术期刊定性评价的尴尬与困顿——基于四种主要期刊评价体系[J].编辑之友,2016(4):39-43.,既不能全面了解学术共同体的意见,又不能体现学术共同体评价主体的地位。

(三)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的多元困境

学术评价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我国学术界经过20多年的探索,已经初步建立了计量潮下学术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框架。由此兴起的专业评价机构为推动我国期刊和论文为中心的学术评价体系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还处在“简单量化”评价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探索之路。在科学计量评价之外,西方国家普遍具有成熟的同行评议制度,体现学术共同体的自律、自主的特点。而同行评议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社会制度环境、文化价值观和组织支撑。从知识社会史来看,成熟的“评议人”制度主要基于具有历史积淀的学会组织发展和科研伦理规范的形成,同行评议制度的中国化需要深入理解我国学术生产环境、科学共同体的特点和科研组织的运作机理。同时,各国计量评价也开始走向精确化、责任化和多元化的路径,如树立责任计量、适度计量、多维计量的科学评价原则,让科学计量服务于“知情同行评议”,即通过文献计量的信息支持同行评议,提高同行评议的质量,实现评价的公众参与和科学评价的民主化。

所以,创新期刊评价体系需要从简单量化评价过渡到综合评价体系,建构完善的量化和质化评价方法,回归评价的价值理性,平衡常规评价和特色评价的关系,探索大数据背景下期刊发展的历史和文化特点,从而规避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所面临的如下困境:

第一,学界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的功能定位认识不足,存在评价主体权威性的困境。一些学者在思考期刊评价在学术评价中的功能定位时提出“专业评价机构的核心期刊评价强化和拔高了期刊评价在学术评价中的位置,评价标准的绝对数据化和学术评价的功能异化影响了学术生态的良性循环”(32)仲伟民. 量化评价扼杀人文学术——关于人文学科学术期刊的评价问题[J].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100-109.,另一些学者则指出现阶段学术评价的根本问题是学术评价的分裂,特别是评价主体在专业性评价机构和学术共同体之间的分裂(33)朱剑.大数据之于学术评价:机遇抑或陷阱?——兼论学术评价的“分裂”[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4):66-78.。专业学术评价机构却依靠所谓的“客观性、科学性”的大数据占领学术评价的领地,学术共同体处于弱势地位。专业评价机构的研究团队大多由文献计量学者和公共政策专家组成,他们往往没有学科背景,不了解学科文化和数据意义,缺乏评价的主体资格和权威性。更有学者提出“期刊四大核心评价标准五花八门,各机构竞相发布排行榜,影响学术期刊自身建设,应该淡化排行榜等级评价,而重视建设”(34)同②.,“要让专业性评价机构退出学术评价,回归到专业数据开发者的定位”(35)朱剑.量化指标:学术期刊不能承受之轻——评《全国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1):30-47.。其实,学界对期刊评价的功能定位认识不足,专业评价机构和学术共同体其评价主体权威性都面临着挑战。学界对期刊评价主体地位的思考与批判主要源于简单评价导致的学术评价异化,以及专业评价机构的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不足。整体上,我国期刊评价尚缺乏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需要探索建构科学、合理的期刊综合评价体系。专业评价机构不管是作为“数据开发者”还是期刊评价主体都需要了解学术生产规律、学科文化与学术共同体以及各类学术期刊的发展特点。专业机构要加强学术评价的研究属性,探索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将评价建立在学科之上,承担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责任与使命,依托学术共同体建构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期刊评价体系。

另一方面,将学术共同体作为评价主体,需要在评价中识别大、小同行的边界,加强学术共同体的学风建设和科研诚信监管,建构自律、自主的学术共同体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和科研伦理导向。期刊综合评价体系不能仅强调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纯粹性,不能把去行政化和扩大同行专家评价的比重作为保障学术评价客观性和公正性的重要条件。现实中,没有完全脱离社会环境、社会关系,脱离政治、经济、文化和情感的学术活动和学术评价。学术评价追求的目标不是一种学术乌托邦,而是回归社会本质,从学术评价深层的政治、社会和情感属性出发,研究学术评价的现状和反思学术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第二,工具理性下期刊评价方法的科学化困境。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需要处理好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关系。现阶段,文献计量学下的简单量化评价法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学界对评价机构的批判集中在计量模式的影响因子类评价法上,唯计量指标的评价体现了学术评价的工具理性。默顿学派认为计量指标误用的负面效应是鼓励学术失范行为和导致学术乱象,影响因子至上和唯核心期刊盛行将导致部分学者破坏规则。期刊评价排行榜固然能赢得广泛关注,但是却助长了学术期刊的量化攀比之风和学术研究的功利浮躁之心。例如,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知网)每年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包含了一系列期刊数据排行榜,主要采用影响因子类指标评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基本完全模仿照搬SCI的做法(36)仲伟民.量化评价扼杀人文学术——关于人文学科学术期刊的评价问题[J].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100-109.。这种影响因子类指标完全没有考虑学科特点、期刊发展历史和社会环境。简单量化评价作为工具理性下的期刊评价方法,本质上是对数据的随意化使用和呈现,甚至都不涉及数据框架设计前的理论假设、合理使用、意义解析等,更无法进行不同科研成果质量的横向比较,这根本不能称之为学术评价。其实,完善的量化评价要遵循变异性、社会分组和社会情境原理,定量研究之前的理论假设是根据某种特征和规则对社会现象进行类型学划分,对数据背后的理论假设和对社会现象各要素的深度理解。简单量化评价不能担负科学评价的重任,我们不仅要完善科学化的量化评价方法,更需要在了解学术史和学科文化的基础上拓展同行评议的质化评价体系,努力实现定量和定性评价的动态平衡(37)王雅静.论质化研究在期刊评价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5):130-142.。

第三,期刊评价的公共性悖论和伦理可能。评价是现代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评价对象主要是公共机构和公共产品,它们无法通过市场完全衡量其绩效水平。学术评价体系必须有其价值判断和立场,应在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下理解学术评价深刻的社会性和公共性,从而处理学术评价领域的公共悖论的问题。随着知识的社会属性和公共属性的增强,评价的过程需要处理评价在价值理念、评价方法、具体评价操作等多方面的关系;需在多元评价主体和标准之间找寻合力点和平衡点,平衡科研管理专家、文献计量专家、学科专家和专业评价专家的关系(38)龙协涛.寻找学术评价的合力与平衡点[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6):83-85.。我们只有全面认识期刊评价的公共性悖论,才能实现学术评价的伦理可能,建构科学、合理和具有伦理底蕴的学术评价体系。

首先,一个健全、成熟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要具有导向性和价值立场。在评价理念和原则上,学术研究与评价是一种关于,甚至服于务一定社会、政治、文化目的的活动,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评价较高的学术成果一般可以更好地提出和解决国家、社会和组织关切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要反思,我国学术生产体系需要什么样的学术期刊,期刊人要承担什么样的学术责任和使命,我们如何能建构一个科学合理、具有伦理底蕴的期刊综合评价机制等问题。

其次,期刊评价的去行政化、完全依赖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并不能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现实中很多学术资源是由少数学术精英掌握的,少数精英可能会主宰学术认可和资源分配过程。评价活动是一种组织化的学术活动,行政力量的合理参与并不损害学术自由,恰恰是保障学术公共性的重要条件,任何评价活动都具有深刻的政治性、行政性、社会性和情感性。期刊评价要正确看待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优化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在制度设计层面进一步明确科学计量评价的原则和定位,在学术评价中关注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让公共管理专家、文献计量专家和学术共同体形成合力。

再次,期刊评价处在复杂的学术社会场域中,评价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性和情感性因素,特别是评价结果的社会化与学术资源、学术权力和学术利益的分配相关。同时,在期刊评价中,专家的社会背景、政治立场、价值判断、学科文化、情感因素等会介入评价过程,同行评议总是在“一流”和“多样”标准、学科、学派差异和跨学科下找到评价标准的平衡点。合理的评价不是要去除情感性和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而是如何优化和规范期刊评价中的情感性和社会性因素。我们需要研究知识社会场域中的评价活动,关注知识的认知建构和评价文化的形成过程,它是影响评价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约束。评价价值标准的多元性和不稳定性才是学术评价体系内最真实的评判过程(39)唐磊.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的同行评议——读《教授们怎么想》[J].国外社会科学,2011(6):136-140.。

四、期刊评价的价值理性回归:综合评价体系的建构

在学术评价视域下的期刊评价本质是一项学术活动,评价者应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研究期刊评价的学术性和社会性,建构综合性的期刊评价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探索期刊的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期刊评价理论和方法需要具有跨学科视野,要借鉴如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加强评价主体的权威性、提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实现期刊评价的伦理可能。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一书关于社会行动理性化困境的论述中提出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区分: 工具理性具有技术和手段的可计算性;价值理性是从价值基本要求上看经济取向的社会行为,需要在特定的意义体系中去理解(40)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56-318.。简单量化评价体现利用大数据和技术手段对学术成果进行量化测量,忽视了在价值领域对意义系统的理解,易造成评价的异化和扭曲。现阶段,我们要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从“简单量化”走向“综合评价”阶段,从评价的工具理性回归价值理性。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以下简称“评价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积极探索学术评价视域下的期刊综合评价体系,在掌握学科特点和了解学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期刊评价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工作,将评价建立在各个学科之上,探索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综合评价体系。首先,在评价理念和原则上,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放在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其次,在评价方法上,评价院将期刊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相结合,积极开展期刊量化和质化研究和评价工作,探索期刊AMI综合评价体系的各个要素。再次,评价院在评价体系中突出同行评议在评价中的作用,建立专业性的评价机构和学术共同体的“共存、共生、共成长”的关系。评价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术活动,应该建立依托学术共同体的期刊评价体系,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权威性和可信性。评价院作为国家层面具有科研属性的专业性评价机构,可以兼顾评价的科学性、公共性和社会性。在评价过程中遵循公开性、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和独立性的评价原则,探索建立期刊评价的方法体系和制度框架。

(一) 评价学下的AMI综合评价体系

学术期刊的评价涉及公共政策、评价学、组织学、知识论、科学计量等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具有跨学科特点。AMI综合评价体系在跨学科的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关注评价在价值理念、认知建构、测量描述等方面的历史变化,推动期刊评价回归价值理性,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期刊AMI综合评价体系是一个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模型,具有综合化、多层次、全方位和分类评价的特点。AMI评价模型的理论来源和基础主要有公共政策、评价学、组织学、知识论、科学计量等,并在实践中不断将这些理论融合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在方法论层面,AMI体系体现了将人文社会科学的质化和量化研究应用于期刊评价的探索,并以此建立期刊的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框架。首先,它是一个结构化的综合有机体,呈现了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生产环节的各方面过程。它涉及吸引力、管理力和影响力三个核心层面,分为三级指标体系,吸引力主要包含学术声誉、同行评议、论文状况;管理力主要有导向管理、编辑人员管理、流程管理和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影响力包含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AMI模型的各层次指标相互作用和关联,成为一个循环强化的互动过程。其次,AMI评价的价值理念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 在评价理念和原则上认识到期刊评价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正确处理学术与政治、科学性与社会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同行评议与社会评议的关系。理解评价所处的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社会情境、社会制度等宏观因素对其价值判断和评价决策的影响。(2) 建构分类评价的理念和制度体系,评价要了解期刊的发展特点和阶段,在期刊评价中进行学科与期刊分类、评价方法分类、评价指标分类等。(3) 加强期刊评价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导向作用。期刊的价值导向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加强对学术研究方向的引导和对学术不端的监督。(4) 从方法创新到制度保障,同行评议作为一种重要的定性评价方法,在方法体系建构的同时要加强与之配套的制度建设,保障同行评审的公正性。

(二) 期刊AMI综合评价体系的实践与创新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在成立之初,就开始探索构建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在2013年提出了期刊AMI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017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正式成立。从评价中心到评价院,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评价院一直致力于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其评价的合法性主要来自研究机构的性质和专业性的评价工作。作为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评价院在机构性质、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不断地增强自身的公信力。评价院期刊AMI综合评价的探索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识到期刊评价的科学性、公共性和社会性的关系,坚持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本土化特点,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论和研究方法根据本土的研究问题设置,问题域和研究范式所需要的研究假设换个环境就无法满足。成熟的科研评价体系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立场和导向性,不能盲目崇拜国外指标体系。在国家政策方面,社科选题的引导体现了对学术研究的导向意义。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研究具有鲜明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

AMI综合评价体系在国家评价政策精神指导下,注重期刊评价过程价值观的引导和论文的原创性、期刊的编辑质量和编辑规范、审稿制度建设及期刊编辑队伍建设,促进学术期刊发展和学术生态的优化,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1) 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的导向,AMI综合指标中设立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导向和学术不端检测指标,体现了对期刊价值的导向性。如设置“一票否决指标”,对有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央现行基本方针政策等行为启用该指标取消期刊参评资格,设置“扣分指标”对存在一定学术不端问题但是还未达到一票否决程度的期刊进行扣分。(2) 重视期刊管理力建设,将管理力纳入过程评价。管理力指标是除了影响因子等定量指标之外,期刊主管单位对期刊建设中编辑流程、制度建设、编审和信息化建设中的引导和监督作用的重要体现。AMI综合评价体系设置的“观察指标”一般为很难采集或量化的指标,如期刊编校质量、审稿制度建设和编辑队伍建设。在管理力中,评价院通过社会调研和长期跟踪观察,研究该指标和期刊发展的关系,并设计将其纳入定性评价框架。

第二,在跨学科视域下将声誉评价和管理力评价纳入综合评价体系。AMI综合评价体系的理论和方法具有跨学科特点。吸引力包含学术声誉、同行评议和论文情况,学术声誉评价是在影响力评估外借鉴国外组织声誉评价方法,加入了社会调研和问卷调研。如建立针对同行评议的问卷调研法,在对期刊进行评价打分的同时,汇聚学术共同体的建议。另外,AMI综合评价体系将管理力纳入综合评价体系,并设立观察指标对期刊管理过程进行观察和研究。管理力指标主要包括导向管理、编辑人员管理、流程管理和规范化、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等,其中观察要素为编辑部的采约稿制度、发稿审稿制度、编辑规范和差错情况、编辑队伍和作者队伍建设情况等。AMI体系契合国家期刊管理制度的要求,通过社会调研跟踪观察管理力各项指标,体现了定性评价、过程评价、特色评价和对期刊流程进行监督的内涵。

第三,建立分类评价的方法和制度体系,在多维指标下兼顾特色和差异。AMI综合评价体系以分类评价原则将评价建立在学科之上,关注期刊评价的学科差异和评价文化。评价院坚持评价主体要具有学科背景,评价对象要考虑其所处学科文化、学术共同体和学科发展特点,增强评价方法的学科和期刊的适用性。首先,根据学科和期刊发展规律进行评价对象的分类,并根据期刊发展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权重。评价院参考教育部、国家图书馆、国家标准、权威数据库、专家意见和期刊自身发展阶段的特点,将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为人文、综合和社会三大学科类进行分类评价,在AMI指标体系中赋予不同的权重。A刊评价的学科共分为3个学科大类、23个学科类和33个学科子类,体现期刊发展的学科、地域、学术共同体特色。同时,评价院进行了A刊、新刊和英文刊的分类评价,根据期刊的不同发展周期和语种特点遴选专家组织评价。其次,分类评价的理念需将常规评价和特色评价相结合,彰显期刊发展特色。在评价过程中,通用型的量化指标往往只能了解浅层次的发展规律,个性特征需要在学科文化的背景下通过个案研究了解,并建构期刊特色评价体系,避免“一刀切”和影响因子的误用。在分类评价和特色评价理念的指导下,2019年评价院推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特色化发展报告(2019)》,旨在A刊常规评价外,关注期刊的个性化和特色化。在个案研究下进行特色化评价,通过对编辑部的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将管理力指标的研究和期刊特色化发展计划相结合,以评价促进期刊编辑部建设和特色化发展。

第四,将定性和定量评价法相融合,拓展同行评议的质化方法体系。AMI综合评价体系包含定量和定性指标,体现了将两种方法融合的取向。纵观现阶段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中的定性评价,基本都不成体系,仅将定性评价作为定量数据的参考和补充,如在总体定量数据的基础上做微调或者通过同行评议确定指标权重,整体上,同行专家的评价比重非常低。而在AMI整个体系中,同行评议比重平均达到30%左右,并建构了一个多学科、多层次、全方位的期刊评价专家库。与此同时,同行评议作为一种定性评价方法,需拓展同行评议的质化方法体系,以此建构期刊质化研究评价体系。同行评议背后是学科文化的差异,学科结构和不同研究风格会影响专家对学术一流性的判断。所以,评价者不应一味追求同行评议的一致性和确定性,而是要研究专家评审过程中的原则,处理标准的一致性与多样性,平衡不同的学科范式、建立评价的情境化认知,找到学科差异下相对一致性的标准。评价院根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章程》分批建立了29个学科的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共465人(41)荆林波,苏金燕,耿海英.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并在评价过程中分学科组织召开各个学科的专家委员会,在同行评议打分评价的基础上,评价院通过社会调研法拓展其质化评价的功能,在评价前中后期开展参与观察、焦点座谈、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质性研究活动了解学科文化、学术共同体特点和学术期刊发展规律,科学发挥学术共同体的评价主体作用。

第五,重视评价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保障评价的“三公”原则。在组织性质和组织架构上,评价院下设评价理论研究室、期刊与成果评价研究室、机构与智库评价研究室、人才与学科评价研究室、公共政策评价研究室、评价数据研究室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工作办公室,这包含了学术评价的各个要素,开始全面系统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评价院的专业研究人员,学科背景覆盖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教育学、历史学、哲学、图书情报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为跨学科的评价学基础理论方法的研究工作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评价院在公开、公正和公平性的评价原则下,加强评价的制度建设。在过程评价中,评价院制定了信息公开、专家遴选和推荐制度以及意见反馈和动态调整制度等。2018年的期刊评价,评价院以网络、微信公众号、邮件、电话等形式发布评价信息、公布评价结果,对期刊名单和所属学科分类、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数据来源、各层级的专家委员名单进行公示,接受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并建立专家库的动态调整和替换机制。为保障评价的独立性,评价院制定了《来电登记制度》《来访接待制度》《编辑部调研制度》等工作规章条例规范评价人员行为,并设立纪检环节对期刊评价过程进行监督。

第六,汇聚期刊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相关人士,建立双向沟通平台和共享价值理念。评价院在期刊评价工作中,汇聚期刊发展各方面的相关人,并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学术共同体评价主体地位,形成专业性的评价机构和学术共同体的“共存、共生、共成长”的关系。首先,评价院根据学科建立了期刊评价专家库,汇聚了学科专家、期刊专家、计量专家和科研管理专家等。在专家的遴选方面,评价者更加重视抽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兼顾学科、研究方向、所属期刊特点、地域、年龄、所属机构和性别等因素。2018年9月5日,评价院在中国社会科学网对第一批24个学科类的期刊评价专家的名单进行公示。现阶段共完成29个学科类,共465位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的筹建。其中,在专家委员章程中明确规定“学科专家和编辑专家”结合评价,不采用“回避制度”而是采用“举贤不避亲”的原则,因为学科专家、期刊专家是期刊发展的重要利益相关人,他们了解学术期刊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既是期刊评价的主体,又是评价过程的监督者。

另一方面,评价院在加强同行评议方法制度建设的同时,探索建立一个双向沟通交流平台,形成共享知识认知,增加学术评价的民主性和公众参与度。评价的反思与重构在于建构意见沟通平台和形成共享知识体系。学科文化提供了学科评议人在评价活动中的一种社会情境和学科情境,建构了评议人之间的共享知识体系。评价院通过评价对话平台建设,推进学术共同体平等协商和成功有效的对话,倡导科研诚信,维护学术评价的神圣性和权威性,建立自律的学术共同体。评价院开展的“社科评价日”活动体现了汇聚学术共同体,建构评价共识性认知体系的精神。专业评价机构成为学术共同体的成员,与学科和期刊专家学者共同建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共享知识体系,从分裂走向融合,实现合作、共享和共赢,共创学术发展的未来。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以学术期刊为桥梁促进科研与科普结合
期刊审稿进度表
社会科学总论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