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415101) 匡政成 陈浩东 郭利双
1.品种选择通过审定的早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如湘FZ001(湘审棉20170006)、湘S013(湘审棉20190008)等。
2.调整播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抢晴天播种,通过迟播缩短棉花全生育期,降低病虫草害防治难度和防治成本。
3.冬季深耕采摘后及时棉秆还田,再配合冬季深耕,减少棉铃虫等害虫和杂草越冬基数,减轻次年虫害的发生与蔓延。
4.科学施肥减少氮肥用量,控制棉苗营养生长,可降低棉铃虫、棉蚜危害。中等肥力棉田每667平方米施10~12 千克氮 、5~8千克五氧化二磷、10~12千克氧化钾,并根据土壤养分状况,酌情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5.虫情监测密切关注棉铃虫、棉蚜、棉叶螨、棉叶蝉、棉盲蝽等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6.化学防治用吡虫啉防治棉蚜;2.5%溴氰菊酯乳油防治地老虎;20%灭多威乳油或48%毒死蜱防治棉铃虫;速螨酮、阿维菌素等杀螨剂防治棉叶螨;6%的四聚乙醛颗粒剂或80%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防治蜗牛;50%氟啶虫胺腈防治棉盲蝽;10%联苯菊酯、25%噻虫嗪等防治棉叶蝉。
7.物理防治采用黄板、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红铃虫和棉铃虫等害虫。每667平方米均匀悬挂20张黄板,悬挂高度超过棉花株高10 厘米,并及时调整高度;根据害虫种类选择性信息素诱捕器诱芯,于成虫始期投入使用。
8.生物防治利用草蛉、蜘蛛、赤眼蜂等天敌,防控棉铃虫、棉蚜等害虫。每667平方米每次释放赤眼蜂1万头,每3~5天释放1次,连续释放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