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全
元沙水库位于广平镇元沙村上游,1999年至2019年水库大片水域由私人承包进行养殖。由于长期的投料饲养,库区水质逐渐污染,甚至影响到周边饮用水源,水库的养殖模式从而得到改变。十八大以来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根据元沙水库现状,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就如何提高小型水库水域资源利用率,创新经营养殖模式,大幅提升利润空间,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供参考。
清整库底,填平坑沟,清除库内杂物,便于捕鱼下网。做好逃鱼设施,检查加固库底输水涵洞口和溢洪道的钢筋栏栅,同时也要做好进水口、引水渠栏物设施。在鱼种下库前,采用生石灰彻底消毒,一般干库消毒生石灰用量为75kg/亩,带水消毒生石灰用量为150kg/亩,同时清除捕杀库内凶猛鱼、杂鱼和敌害生物。
1.鱼种来源:一是水库需要投入大量大规格鱼种,自行培育优质鱼种是提高成活率的有力保证。采用浮动式网箱培育,网箱四周镀锌管架成100cm宽的简易走道,供人行走、投饵管理,网箱规格为6m×6m×3m、6m×12m×3m,网目为0.5cm,网目规格大小的确定以不逃鱼为原则,从夏花苗培育成秋、冬片大规格鱼种,并做好草鱼疫苗接种工作。二是外调苗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经检疫部门检疫合格。
2.投放大规格鱼种:水库面积大,水位深,放养规格宜大不宜小,这种苗种生长快,回捕率高,经济效益好。要求鲢、鳙鱼规格150g/尾以上,草鱼规格100g/尾以上,还有鲤鱼、鲫鱼、团头鲂规格50g/尾以上。
3.确定主养品种,合理搭配多品种混养比例:以生态优先,净化水质可选择主养品种滤食性鲢鳙鱼,并搭配混养草鱼、鲤鱼,鲫鱼、团头鲂鱼等品种。
4.合理投放数量,促进增产增收:水库养鱼采用不投饵、不施肥,依靠天然饵料获取鱼产量的天然生态养殖模式。放养鲢鳙鱼为主的混养模式,鱼种配比:鳙鱼:鲢鱼:草鱼:鲤、鲫、团头鲂鱼比例为4:3:2:1,放养量40kg/亩。
5.鱼病防治:在鱼种下塘时用3%~5%的食盐水药浴后投放,要求草鱼种已接种疫苗,大力提高草鱼成活率。在养殖阶段应该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在鱼种下塘前,对库区使用的生石灰彻底消毒。平时主要防治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病,一旦发生,及时对症下药。
6.加强日常管理:发现垃圾、病鱼、死鱼及时捞掉,特别台风、暴雨注意严防逃鱼。巡查过程要防止电鱼、毒鱼、炸鱼等非法捕鱼发生。
考虑人们对“生态、优质、稀少、特色”的名特优水产品的需求,应充分利用大水面的饵料生物资源,搭配适宜于大水面养殖的特色品种增产创收。适宜在水库养殖的名优品种有桂花鱼、黑鱼、黄颡鱼、鲟鱼等,同时需要提醒放养这些肉食性鱼类的规格(8~10cm),放养量(3~10尾/亩)必须小于主要养殖鱼类,防止影响主要养殖鱼产量。
每到中秋、国庆、春节等传统佳节,4kg/尾以上的大头鱼、大鲤鱼、大草鱼等都格外畅销,甚至供不应求,平时市场售价一般20~26元/kg,此时价格达到30~40元/kg。池塘出产的商品鱼一般在下半年,上市规格一般1~2kg/尾左右,如果水库出产同等规格的商品鱼,就难以体现大水面独有的优势。因此,必须抓住市场需求契机,有计划培育一批4kg/尾以上的大规格商品鱼,在上半年和传统节假日,市场需求高峰之时及时销售获利,同时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消费需求日益浓厚。水库交通便利,周围群山环绕,湖面绿水怡人,空气清新,是养生休憩的理想场所。
1.发展休闲垂钓
为了充分发挥水域资源,利用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完善库区的休闲硬件设施,找地势比较平坦,偏僻清静规化钓鱼区,垂钓品种多样,数量充足,为广大垂钓爱好者提供良好垂钓环境。
2.建设水上乐园
为了满足游湖客人的需求,提供水上脚踏船、手筏木头船、电动铁壳船、冲锋舟等让他们体验水上的乐趣。在水上用浮桶建成木屋漂浮房300m2一座,内设有休闲室、活鱼池、餐厅、露台等等给游客提供游玩便利。
3.渔家乐,品尝生态鱼
水库生态鱼、品质好、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努力在“吃”上下功夫,大力推出水煮大头鱼、清炖草鱼、红烧草鱼、红酒炖鲤鱼、鲫鱼豆腐汤等打造水库优质生态鱼特色的招牌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库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优势,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把这个“活水塘”做好做大,从追求单一型渔业的养殖模式转变为集约型发展,将渔业同旅游、休闲、餐饮、住宿、娱乐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能够拓展渔业发展空间,拉长渔业产业链,为乡村振兴助力,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通联:366105,福建省大田县湖美乡水产技术推广站 电话:18950909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