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英
(甘肃省临洮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甘肃临洮730500)
为了能够紧跟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逐步提升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水平,将GIS 技术应用到水文水资源的各个领域,开展指定区域降水量计算、地下水勘察等多项工作。从传统形式的高消耗、低效率模式逐步向统筹规划和信息化方向转变,在实际开展水文研究与保护工作期间就能够紧紧结合水资源的特点,对水资源的各项信息数据进行细致分析,有利于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本文从GIS 技术内容以及发展趋势入手展开阐述,并针对GIS 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实际应用表现进行全面探讨。
GIS 技术是在开展地理信息研究工作期间较为常见的一项技术,主要是将计算机技术作为操作载体,在对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之后,为信息数据赋予相应的空间意义,之后再将其转变为实际研究期间需求的各项地理信息。在对水文水资源进行研究期间,通过对GIS 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水文监测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能为地表信息研究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对于全面提升水资源保护效率具有重要帮助。
随着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GIS 技术在未来应逐步向标准化、多维化方向转变,并要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的空间数据库以及具有融合性的专业模型等。GIS 软件的各项功能应不断增多,不仅要具备通用功能,还要具备水文水资源领域的针对性功能,进而增强GIS 软件应用平台以及数据格式的规范性[1]。着重开发三维立体空间水文水资源分析软件,将地理信息方面的信息数据更加立体地展现出来。在实际构建具有特色性和鲜明性的空间数据库期间,要构建多个不同水文水资源数据库模块,如构建流域经济情况数据库、区域降雨量数据库等。在未来发展趋势下,GIS 应用模式在实际构建期间还会充分考虑水文现象等各方面的因素,在形成具有较强融合性专业模型的同时,有助于提升水文水资源分析的全面性。
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多种多样,区域内的降雨量能够为实际开展此项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很多的重大决策都将区域降雨量作为核心参考依据。在实际对指定区域降水量进行计算期间,应用GIS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区域降雨量的计算方式。最为常见的是三角形计算法、逐步定格计算法、多边形计算法等。通过对这些计算方式的正确应用,最终获取的计算结果具有较强的精准度,能够符合实际要求。通常状况下,区域降水量计算的精准度与区域内的站网密度具有较大关联。如站网密度越高,实际计算的区域内降雨量就越精准。如果指定区域的总体面积比较小,并且地势也比较平坦,以应用算术平均法为主对指定区域的降水量进行计算。对于逐步定格法而言,其实际计算指定区域的降水量具有一定优势,且具有连续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实际操作比较烦琐,计算效率也比较低。
二是应用GIS 技术对指定区域降雨量进行计算的优势。应用GIS 技术具体的应用优势体现在计算效率高、计算结果精准性强等方面[2]。在计算期间不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能够降低产生计算误差的概率,并且不会受到地理信息数据量的限制,在节省人力、物力资源的同时,能够提升指定区域降雨量计算有效性。
GIS 技术与其他普通技术进行比较,其属于时空数据整合性系统的范畴,不仅能够对各个区域水文信息进行实时监测预报,同时也能及时处理和应用各项水文信息,是现阶段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的主要技术。比如说通过利用GIS 技术对水文模型的各项参数进行精准预测,在精准数据和优质模型设计的状况下,能够全面提升水文模型质量。特别是在数字高程模型中对GIS 技术进行应用,能够将水力学相关的技术与之进行融合,有助于增强水文信息监测的真实性。不仅如此,也能为预测预报精准的水文信息提供重要参考,如对实际承担的水域河流供水预测进行划分,为后期开展防洪减灾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
在防洪减灾中对GIS 技术进行应用,主要是对水域信息统筹管理、灾情评估、风险预测、区域划分等方面提供相应指导[3]。通过利用GIS 技术构建防洪减灾信息化管理平台,GIS 技术充分发挥功能作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开展空间水文数据信息收集工作,并且能够做好实时查询、搜索、更新等工作,对于全面提升各项信息资源利用率具有较大帮助。GIS技术自身的空间分析功能能够为实际制定防洪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并能为多种不同类型的应用模型提供有效数据。在对各项数据参数进行优化的状况下,能够精准地进行评估,进而使防洪减灾决策具备数据化和可视化行为,为后续提升灾情调整和评估工作有效性创造条件。利用GIS 技术开展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如对洪水发生的概率和强度方面的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对具体的危害性和危害程度进行系统评估,对各项损失进行计算,不仅能够充分考虑自然地理位置、社会环境等各项空间因素,也能逐步完善GIS 防灾评估机制。
能否准确开展地下水勘察工作,对于能否提升水文水资源管理效率具有重要帮助。开展地下水勘查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明确指定区域地下部分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地质状况、地下水流、含水层的实际连通程度和边界等内容,其是提升地下水规划管理效率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实际利用GIS 技术对地表水进行勘察的过程中,在GIS 技术的辅助下,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地表水的来源、储存量等各项状况,进而获取非常精准的空间数据[4]。通过对获取的各项空间数据进行利用,构建空间模型,能够更加直观、详细地表现出地表水实际分布规律。在实际对地表水资源进行高效规划和管理期间,GIS 技术也能为地表水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持。在落实地下水勘察工作时对GIS 技术充分应用,积极构建地下数据库系统,将实际勘察的地质结构、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开发状况等信息数据直接储存在地下数据库系统中,还要对与之相对应的索引进行设置,能够为后续各大用户查询和使用信息数据提供便利。
将GIS 技术应用到水文水资源各个领域中,是现代化社会开展水文水资源研究与保护工作的必然选择。在社会科学技术水平逐步提升、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充分利用GIS 技术的直观性和科学性优势,在解决传统模式下水文水资源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水文水资源指定区域降水量计算、水文情报预报及防洪减灾、地下水勘察等工作效率,进而为其提供先进技术支持。此外,在GIS 技术的辅助下,还能提升水文水资源处理以及分析的真实有效性,在及时获取各项信息数据的同时,有助于提升水资源保护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