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平观的认识与实践

2021-12-06 00:18
关键词:公平中国共产党发展

舒 展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把实现社会公平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的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这是一个人人普遍受益的过程、一个人民美好生活愿望不断实现的过程。以此为基础,中国共产党从各个方面加大对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保护,由效率优先的经济公平观,转向效率与公平兼顾的综合社会公平观,在共享发展理念下力求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最终向着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理想社会公平观的目标不断迈进。这一历程,既是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平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社会公平的实践不断推进和公平愿望逐步实现的过程;既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共同富裕奋斗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观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推进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享发展的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的过程。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观,并视其为最终奋斗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观是人人平等、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公平社会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运用唯物史观批判资本主义公平观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公平观的基本内涵。

第一,公平作为道德和法的观念,它的性质和内容是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即经济基础决定的。恩格斯指出,公平“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的或者反映其保守方面、或者反映其革命方面的观念化的神圣化的表现”[1]。

再一点就是公共艺术的对话性,公共艺术的本质是对话性,有了公共场域,有了公共艺术,就可以产生交流互动的信息,自然就有对话。但是,地处沙漠的民勤县,属于一个半封闭的荒漠化区域,在这样一个区域中,如何引导公众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互动和文化消费,是牵扯到公共艺术社会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公共艺术也存有不为公众所认可,遭到指责的情况。

第二,公平历来是具体的、阶级的、历史的,不存在任何超越特定历史条件、超越阶级的抽象的“永恒公平”。恩格斯曾指出:“平等的观念……本身都是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种历史条件本身又以长期以往的历史为前提。”[2]

总之,在《矛盾论》中,矛盾学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唯物矛盾观进行了从整体地位到共性、个性再到内部关系的全面探讨,从而形成了矛盾学说的由宏观到微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立体、系统的体系,对唯物矛盾观的中国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第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人类发展的利益始终是一致的,快速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和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后,要“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新社会制度中“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3]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观与共同富裕、全人类解放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大公平观”,这样的公平观完全寓于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之中,体现着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人类社会的追求目标。

对比疑似脊柱骨折患者CT检查与X线检查诊断准确性情况(见表2),CT检查诊断灵敏度(95.24%)、特异度(88.89%)、准确性(94.12%)均高于X线检查(69.05%、22.22%、60.78%),两者差异明显(P<0.05)。

3.2 乡镇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需要由上级宣传部牵头负责,要建立“乡镇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程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也要成立有主要领导参加的“乡镇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领导小组。

中国共产党建党伊始,就将消除阶级差别、实现人类解放写入党的纲领,并作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和根本目的,不忘初心始终不渝地坚持下来。从第一次党代会的奋斗目标,到党的八大提出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十三大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致力于体现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尽管在具体实践的探索中有过挫折,有过失误,但是中国共产党以直面挫折和错误的勇气,攻坚克难,百年建党的现实历程,始终贯穿着为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卓绝奋斗的精神。一艘小小的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朝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公平的理想愿景、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践行社会公平观的历程

(一)革命战争年代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斗争与尝试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社会公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这种努力以革命斗争的方式,首先表现在为实现社会公平争取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的精神,并且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一再申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4][5][6]。

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就提出了“革命军队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7]的革命纲领。在革命战争年代尤其是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公平的认识只能是比较抽象的目标。这种将消灭私有制、消除阶级差别作为社会公平的实现途径,是马克思主义的“大公平观”,富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是对理想境界的政治追求。正是这种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理想追求,激励着战争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热情,甚至为此不惜英勇牺牲,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于社会公平的实践探索可以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和延安时期的相关政策主张中窥见一斑。1934年1月,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为了民族利益,认真地进行经济建设工作。事情是非常明白的,只有我们战胜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只有我们实行了有计划的有组织的经济建设工作,才能挽救全国人民出于空前的浩劫。”[8]在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坚持执政为民,把发展生产、改善民生、保护民力放在施政的突出地位,处理好“向人民要东西”和“给人民以东西”的矛盾,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组织党政军民学进行大生产运动,通过几年努力,使陕甘宁边区人民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实施抗战与普选的民主政治,成为全国民主政治之先导。[9]

(二)建国初期对实现社会公平的认识与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人民谋幸福、实现公平奠定了必不可少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56年9月,党的八大指出我国开始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检索,研究发现传统的房屋拆迁测绘系统,其能否实现的功能还有诸多的不完善,进而难以为房屋拆迁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具体来说,深圳房屋拆迁测绘系统设计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面对一穷二白的现实国情,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公平优先的建设时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要求平等、追求公平、走向同步富裕的愿望。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中写道:“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10]在这里可以看出,毛泽东希望即将迎来的共和国是一个人人平等,不存在阶级和压迫,不存在贵贱等级。即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最公平的社会制度,因为它是公有制经济,可以消除资本主义制度在物质财富占有、分配、消费上的不平等状况,逐步实现同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度生产力条件相当的社会公平和正义。

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为了实现人民群众梦寐以求的平等愿望,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采取了“公平优先”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在收入分配制度上实行“统一分配”,当时农村实行的“工分制”和城市实行“八级工资制”,根据劳动贡献,将劳动者收入分层,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但总体上收入差距不大,而且反对让一部分人通过“单干”先富起来,认为公平过程就是同步富裕。由于当时的公平观没有与具体的劳动效率相结合,导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倾向,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影响了公平在更广泛范围的实现。

(三)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公平的认识深化与实践推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面对人民群众迫切期望改变生存状况的基本需求,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方针下,着重通过处理公平与效率的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广大人民的经济公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首先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11]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保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但是,共同富裕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12]。这一论述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公平观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前提。

1.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公平观与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迎来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探索国强民富,逐步实现社会公平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公平。”[13]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制度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14]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在收入分配问题上继续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15]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坚持重视效率与公平相协调,要把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16]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17]

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平的认识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领域,是一种公平与效率协调论的经济公平观。它强调要先将“蛋糕”做大,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讲社会公平。这种社会公平观的提出有其历史必然性,一方面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将公平等同于平均主义的观念的否定,另一方面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的客观需要。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综合社会公平观与实践

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经济领域取得伟大成就,我国从总体上步入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同时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保障缺失,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多数民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与我们追求共同富裕的社会公平原则是相违背的。正是基于此,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公平”的概念,“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8]。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一五”规划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要“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门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19]此前的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主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至此,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平的认识和实践,开始由经济公平转向综合公平,由过程公平转向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全方位公平观。

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谈到了公平和效率的统一问题,即“要实现物质与精神、民主与法制、公平和效率、活力与秩序的有机统一”[21]。同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把提高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22]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如何改善民生问题作出具体安排。“十二五”规划把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列入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把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落到实处。公平正义不再是抽象的政治概念,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现实中极其重要的公平正义。

第二,强调综合治理,构建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体系。突破了仅从分配领域谈公平问题的狭隘视野,提出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把一切社会不公现象纳入制度调节和改革的范围。

[4][2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17页。

[8]《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4页。

月亮湾地区商业发展针对的人群主要为消费水平中高层次的商务白领,而与其周边的大学城和纳米城内人群消费特点和能力不匹配。特色景观吸引人群,但月亮湾地区步行者舒适度差、景观设施不足影响了景观空间的吸引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中国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人人平等、人人共享的社会主义理想公平观,不仅有了政治优势和制度基础,而且有了现实可能。此时的社会公平观主要体现在,一是在以人民为中心,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中,全方位全过程开展为人民谋福利、营造社会公平环境的新时代;二是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加强对社会公平的制度建设,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23]十八大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着力改善社会公平环境,特别是从“两不愁”“三保障”等一系列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集中致力于社会公平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提到:“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24],“努力让十三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25],“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6]。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为社会公平的制度建设提供了更为明确的理论遵循:“根据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原则”[27],注重机会公平,提高公共服务共享水平,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要“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28]。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29],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党中央当机立断,做出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全民免费治疗、全民免费检测、全民免费接种疫苗等一系列及时、公平又有效的疫情防控对策。虽然短时期内牺牲了经济增长速度,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全国两会报告中说,“但是生命至上,这是必须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30],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平观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程序公平的真正人身平等的社会公平观,真正体现了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和根本原则。

从以上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平的认识不断深化,践行社会公平的经验不断丰富,决策越来越科学,与人民越来越贴近。党的一大以来提出的纲领和主张,正在逐步实现和稳步推进,中华民族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公平正义的理想社会状态。

三、遵循共享理念保障社会公平制度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改革进入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和建立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31]以人民为中心、遵循共享发展理念、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第一,明确地把公平和正义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纳入维护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目标范畴。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落脚点”[32]。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科学内涵。

在婚姻中,我们的目标不是让自己深爱的人胜过别的丈夫奉献出的深情,而是过好自己的日子,在平凡的生活中打造出值得珍视的婚姻轨迹。我们比不过别人得意洋洋想昭告天下的幸福,因为取胜的关键就在我们自己的心里。其实,专注活好当下,你会发现,你不需要胜过任何人。

第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突出了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提出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公平的百年历程,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重大发展,也为我们树立科学的社会公平观,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凝聚民心。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还要取决于社会的制度安排,如人权是否保障、政治是否民主、法制是否严明、社会是否安定、机会是否公平、公共设施是否完善、收入分配是否合理等。离开合理的制度安排和社会公平原则,就会妨碍正当市场竞争,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挫伤人们的积极性,导致两极分化,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无法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社会主义的目的难以得到充分的实现。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才能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实现社会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33]作为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明确提出,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观的鲜明品格,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巨大优越性。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遵循共享发展理念,通过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34]和美好社会生活的公正环境,一定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社会公平。

注释: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2,448页。

[13]《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32页。

第二,构建科学完整的环境资源统计体系。实施绿色GDP必须要设计一套完整科学的环境指标体系,为绿色GDP的核算提供科学的依据。环境资源统计体系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模块:第一模块是自然资源的量化指标,主要包括地下资源及生物资源。地下资源即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等;生物资源即各种野生动、植物等。第二模块是环境污染的量化指标,主要涉及到环境检测成本、环境污染的防治成本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第三模块是生态环境的量化指标,主要是指土地、森林、水、空气等的质量。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页。

Hermann Gretsch说:“我们不再提供那些让消费者购买一段时间后,就因为产品不实用、过时及退流行而弃置不用的产品”。他的设计观念在今天看来依旧如新。可见,实用功能是其设计的根本。无装饰是包豪斯的风格,因此陶瓷倾向简洁纯白。格罗佩斯生前最后设计委托案TAC 一号茶具,虽然线条柔和许多,仍属包豪斯风格,符合简洁几何外形、“形式追随功能”等原则。整套茶具以圆为主,握把像细长的门把,盖纽设计成钩子的造型,这并非是无用的装饰,极具功能性,使用时,用大拇指可以轻易地拉起壶盖和壶内的过滤器,避免倒水时,壶盖掉落得尴尬,使用非常方便。该设计造型简洁明快,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充分表达了包豪斯的精神。

[6][2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4,23页。

[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921-1949)》第1卷(上),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第84页。

3.共享发展理念下保障社会公平的制度建设新时代

[9]张保庆等:《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延安: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2008年,第94页。

[10]《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1页。

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是中国古代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这里讲的“重要”,是指在中国古代社会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对于社会成员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具体来讲,主要包括教育事业的发展、医疗事业的发展以及其他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等。

[11]《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2年,第6-7页。

(1)组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组建财务公司能够极大地降低企业集团在金融市场中的交易成本,提高利润与企业综合竞争力。具体而言有以下优势:财务公司扩张性强,能够吸引外部有益投资;能够从侧面拓展企业业务,促进企业集团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具有较为直接的融资能力,切实满足企业集团加强内部资金管理以及融资的需求;能够为企业集团与金融机构的结算方式提高创新,打造高效便捷集团内部结算系统。

[12]《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6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2页。

[14]《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7页。

[15]《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16]《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983页。

①安全检查与巡查。每年进行两次以上水库工程安全大检查;每座水库至少落实1名巡查员,按水库大坝巡视检查有关规定进行巡查。

[17]《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50页。

[18][1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78,1021页。

[20][21]《胡锦涛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91,439页。

[23][31][3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1-12,512,512页。

[24][25][26][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92,191,141,38-40页。

[2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793页。

[30]李克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5月22日,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517495.htm,2021年5月15日。

第1次离心后去除细胞碎片等杂质,于4℃、2500 g离心10 min,收集上清。第2次离心收集线粒体沉淀的条件为4℃、18 000 g,离心20 min,倒掉上清收集沉淀。向获得的沉淀中加入30 mL缓冲液B,轻轻悬浮沉淀,并加入300 μL MgCl2(1 mol/L)、900 μL DNaseⅠ(5 mg/mL),冰浴1 h,以消除核基因组DNA污染。冰浴结束后加入3 mL EDTA(0.5 mol/L,pH 8.0)静置3 min以终止DNaseⅠ反应,再于4℃、22 000 g超速离心20 min。去上清收集沉淀,并向获得的沉淀中加入6 mL缓冲液B,轻轻悬浮。

[3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1 月3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11/03/c_1126693293.htm,2021年5月15日。

[3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2019年10月31日,http://www.gov.cn/xinwen/2019-10/31/content_5447245.htm,2021年5月15日。

猜你喜欢
公平中国共产党发展
公平对抗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怎样才公平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笨柴兄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公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