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益募捐现状调查与制度完善
——以新疆高校学生视角为切入点

2021-12-06 14:00:10李晓梅指导老师周远匆谭春艳
山西青年 2021年23期
关键词:捐助者求助者善款

李晓梅 李 君(指导老师) 何 柳 周远匆 谭春艳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一、网络公益募捐现状

随着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公益募捐也从传统公益模式转化成传统募捐与网络募捐共存的形式,向多元化发展。在发展的进程中,网络公益募捐的优劣也逐渐显现出来。网络公益募捐让被救助者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增大,捐赠方式突破传统的仅限于金钱等物质方面的捐献,方式多元化。网络募捐对于突发性的灾害或者具有紧迫性的事故的应对相对于传统募捐方式更为及时,调动一切能用到的资源进行自力救济,属于在特定场合下最大化的调动社会资源,有助于帮助被援助方及时有效的脱离困境。[4]网络公益募捐比传统公益募捐更具有许多优势,其传播形式更为广泛,接触的人数也更多,但其所存在的风险也逐渐凸显出来,对于发起网络募捐人的资格审查、求助款项的去向等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知悉新疆高校学生对于网络公益募捐的了解程度,我们主要采用了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据问卷调查显示,参与问卷填写的新疆高校学生有63.98%曾参与过网络公益募捐,36.02%的只听说过网络公益募捐,他们了解网络公益募捐的方式大多是从微信朋友圈及公益平台上看到的求助信息。对于网络公益募捐的看法,由表1可以了解到有71.43%的学生认为其拓宽了救助渠道,有效帮助了救助者;但是,仍有27.33%的学生对于网络募捐持反对态度,认为其虚假信息居多,真实性往往是无法得到真实保障的。

表1 新疆高校学生对网络公益募捐的看法

现今,新疆高校学生判断信息真实性的方法也是不一的,参与问卷调查的新疆高校学生中有33.54%是通过相关部门的公正信息来判断,有21.74%通过身份证等求助者有效信息来判断,有19.25%通过病历本等情况证明信息来判断,有19.88%通过朋友转发来判断,有5.59%通过其他方式确定求助信息的真实性。

二、网络公益募捐出现的问题

根据调查显示,新疆高校学生虽然认为网络公益募捐能够极大限度的帮助求助者,但其本身存在的问题让想捐助的人望而却步。

(一)针对网络公益募捐立法监管的必要性

91.93%的新疆高校学生认为针对网络公益募捐应该立法进行管制。我国慈善事业在对“互联网+”[1]模式的创新和探索过程中,网络募捐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立法缺少,缺乏监管,有许多人利用网络募捐等网络资源,挑战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弄虚作假、恶意炒作或者利用人肉搜索侵犯他人隐私的不当行为进行个人网络募捐,因此针对网络公益募捐加强立法监管是很有必要的。

(二)求助信息真假难辨

网络的快速发展,让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多了起来,我们可以在各种社交平台看到求助信息,例如一些用户多的社交软件。这些社交软件发起的网络公益募捐的求助信息各种各样,让网络用户在想要进行帮助的同时也会担忧这些求助信息的真实性,担心自己会不会被骗。

2.49%的新疆高校学生完全不信任网络募捐,45.34%的新疆高校学生对于网络公益募捐持半信半疑的态度,45.96%的新疆高校学生也只是比较相信网络公益募捐,仅6.21%的新疆高校学生完全信任网络募捐。这说明大部分新疆高校学生认为网络公益募捐平台的求助信息真假难辨,求助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无法确保该求助者是否是诈骗。

(三)善款去向不明

对于善款的去向,从数据来看,6.21%的新疆高校学生每次都会了解善款的去向,50.31%的新疆高校学生偶尔会去了解,43.48%的新疆高校学生从来不会去了解善款的流向。这说明在生活中有许多捐助者认为只要捐了钱就会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很少或者基本不去了解或关注善款的去向,而这种行为可能就会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没有得到帮助,使得一些意图通过网络公益募捐获得非法所得的人变本加厉,同时也助长了诈捐人的气焰。

(四)监管困难

网络公益募捐的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网络公益募捐的覆盖面十分广泛,网络公益募捐也在不断发展并且创新公众参与的方式,以匹配网络群体发展的速度。由于发起人、被救助人、捐助人之间以网络平台为媒介,缺乏完善的第三方监管制度与机构,并且网络公益募捐发起主体的广泛性、捐赠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内部监管及外部监管面临较大的压力,很难做到大范围的网络公益募捐的有效监管。[2]

(五)对于救助情况后续没有说明

新疆高校学生认为,在求助者获得帮助后,网络公益募捐平台除了要将善款的去向公开透明,更需要对于求助者是否真实得到帮助解决困难及后续求助者的救治情况也应该进行追踪报道。新疆高校学生认为自己想帮助这些求助的人而去捐款,除了善款的去向,他们更想了解这些善款对于求助者的帮助,能不能帮助求助者早日解决困难或能够治疗疾病。

三、完善网络公益募捐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立法制定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许多公益募捐平台的水平参差不齐,致使一些非法行为的出现,使得原本是为了帮助他人的慈善行为变成了一些不法分子诈骗公众财产的非法行为,导致网络上一些公益募捐平台失去了公信力,不再得到人们的支持。我国相关法律对网络公益募捐的规定,仅有为数不多的条文可以参考,而对于网络募捐的相关法律问题并没有明确规定,对于整个募捐的流程、明细以及监督机制等都处于立法空白的状态,以及对于如何打击网络公益募捐中出现的欺诈行为也缺乏操作细则,[3]这都需要政府出台一些与之相关的政策去完善这一制度存在的不足。

(二)加强资格审查机制,完善准入材料

骗捐行为是虚构事实、制作虚假证明从而骗取善款。为防止骗捐现象的发生及提高求助信息的真实性,首先需要对从事网络募捐平台的资质以及求助人所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查,进一步完善申请材料的要求,可以要求求助者一次性提交完整材料或者应急求助者后续补充材料,同时也可以要求求助者提供担保材料,例如求助者所在地的社区或者村委会的民政部门提供担保证明材料等,加强求助信息的可信度;其次网络公益募捐平台对于求助者的求助信息要有具体的规范要求,将所需要的材料内容公布在平台的主页,求助者须严格按照平台发布的要求进行求助登记,写清楚自己的求助意愿,募捐平台须对求助者的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核实,确保有需求者可以得到帮助。

(三)说明善款的去向

对于善款的去向,网络公益募捐平台应当将每项求助信息报备于公益协会,且公益协会应当确保网络公益募捐平台的每一个求助信息的真实性并且对善款去向进行监管,确保善款到达求助者。网络公益募捐平台在对捐助者发布感谢信息时,应当告知捐助者可以通过那些渠道了解善款的去向,保证信息及时公开,以便捐助者查阅并监督。

(四)完善网络公益募捐内外监管机制

据调查显示,96.89%的新疆高校学生认为网络公益募捐需要相关部门监管,只有3.11%的新疆高校学生认为不应该监管。《慈善法》对网络募捐平台的规制只是蜻蜓点水,既不深入也不全面。网络公益募捐平台运行时如何监管,退出有哪些条件,退出后的法律责任和财产如何处置,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明确。对于网络公益募捐平台而言,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都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内部监管主要是在网络公益募捐平台内部的自我监管,外部监管指公众、政府以及媒体等外部力量的监管。完善内部监管主要是加强网络公益募捐平台的自我约束。每个平台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情况下,建立和完善适合自身发展的监管制度,提高发展要求。完善外部监管需要集结多方力量,一是政府应当在网络公益募捐平台的发展中起到监督作用;二是公众监督,公众是最先接触到信息的,网络公益募捐平台应该及时把相关信息向公众公布,对于不合理的募捐行为,公众及媒体应当及时曝光,以此来促进网络公益募捐平台的优良发展;三是网络公益募捐组织之间进行监督,促使有影响力的网络公益募捐平台完善自身的监管机制,在行业内起到示范作用,利用各个网络公益募捐组织自身发展的制度优势,形成互相借鉴、互相监督的监管体系。

(五)对于救助情况后续进行说明

根据问卷调查,15.38%的新疆高校学生认为网络公益募捐平台应该对求助者得到帮助的情况以及救治情况进行追踪报道,从接到善款以及善款用于治疗疾病的细节可以在平台进行公布,让捐助者更好地了解求助者的情况以及治疗情况。

综上所述,网络公益募捐现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但我国针对网络公益募捐的现有立法较少,对于网络公益募捐的运行及监管很难全面覆盖,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的制定,来约束网络公益募捐平台以及使用网络公益募捐平台的个人,同时还需要网络公益募捐平台和使用网络公益募捐平台的个人进行自我监督和约束。虽然网络公益募捐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消极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公益募捐确实给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带来的积极作用。我们要相信,网络公益募捐的发展前景是好的,需要在不断的法律制度改进中去完善网络公益募捐制度,打造信用优良的网络公益募捐平台,营造良好的网络公益募捐环境。

猜你喜欢
捐助者求助者善款
在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师道(教研)(2024年2期)2024-05-06 21:47:44
在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师道·教研(2024年2期)2024-03-08 05:32:46
“圣诞老人”滑雪筹善款
东方企业家(2024年1期)2024-01-05 16:18:56
阳光·作文大赛专项活动
视野(2018年20期)2018-10-30 02:28:20
阳光·作文大赛专项活动
视野(2018年2期)2018-02-02 11:12:33
拒绝的正确方式
见证(2)
当代作家(2017年6期)2017-06-20 09:22:29
让求助者成为自己的治疗师
心理与健康(2017年5期)2017-05-30 10:48:04
感恩受捐者是一种境界
公开善款去向才能拉直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