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在油画藏品修复中的应用

2021-12-05 03:38赵坤刘玮夏远鹤
油画 2021年3期
关键词:修复科学技术保护

赵坤 刘玮 夏远鹤

摘要:艺术保护属于交叉学科领域,与艺术、考古、化学、科技等密切相关,油画藏品修复依赖于传统的修复技艺,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往往需要借助科学的手段来解决。本文针对油画修复中新技术、新材料的高效运用进行简要阐释,希望能够为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科学技术 油画藏品 修复 保护

距传教士利玛窦将油画传入中国已有400年的光景,中国真正开始学习油画也已经有100多年。从修复的角度看,我国现存油画作品中的相当一部分已经出现破损、泛旧等情况,亟待修复和保护。对于美术馆、博物馆而言,馆藏油画的修复已经迫在眉睫,这不仅是对馆藏油画作品的有效保护,同时也是实现油画经典作品长远传承的有效途径。现如今,伴随着材料科学的大力发展,油画修复工作得到了创新。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突破能够解决以往油画修复中的种种困难,促使油画修复工作在高效率、高质量的环境下进行,推动油画修复工作的长远、稳定发展。

一、科学修复理念对油画藏品保护的指导作用

现代修复理念对艺术品保护具有全新的指导意义。20世纪60年代,切萨莱?布朗迪提出了三个重要理论,被看作是现代修复理念的基础。一是艺术品具有的“双重二元性”,即“物质面与图像面”和“美学价值与历史价值”;二是现代修复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即最少量干预原则、可识别原则、可逆性原则;三是提倡预防性维护,要充分考虑到艺术品的日常性保管与保护。上述理论被视为国际公认的修复准则。

油画藏品的保护与修复包括预防性保护、治疗性保护与修复三个并存且相互影响的环节。首先,预防性保护是为了降低馆藏环境对油画藏品破坏的风险程度,减缓藏品因年代久远而出现的画面恶化和损毁现象,延长油画藏品的存世寿命。其次,治疗性保护的目的是通过直接干预性手段阻断油画藏品因物质变化而持续恶变,这一环节应尽量做到最少量干预,即对原作现状做最少影响、对原作的化学和物理成分做最少改变。最后,修复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艺术品的存世问题,使文物保持原有的历史面貌。必要时的修复手段实施后必须是可逆的,也就是说被修复的油画藏品可以安全地回复至修复前的面貌。修复完成后,依然要考虑到油画藏品的保存环境,这样才可以避免藏品再次受到伤害。[1]

二、科学分析是油画藏品保护的依据

对每一件油画藏品进行修复处理之前,都需要进行保存现状调查与受损评估。修复人员需要对艺术品的流转历史、作者、创作年代、尺寸、保存环境等信息进行详尽的调查和了解。修复人员还应从不同光源观察油画表面的保存状况、基底层或颜料層的老化及开裂状况、藏品的肌理厚度及变形状况以及藏品的物理性能,如基底强度、韧度,画面色差等。这些数据是制定修复方案的重要依据,为制定藏品保护和修复方案奠定了基础。

而对于藏品的材料使用、基底层的材质成分及密度、画面劣变程度等数据的获取,则需要借助科学仪器及化学分析来完成,并据此形成各类影像资料。目前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电子显微镜成像、X光照相、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照相、太赫兹成像等。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画面的劣变程度,尤其是颜料层开裂及老化的状况;X射线照相术用于元素分析,能够对矿物颜料进行分析。X射线可以穿透书画藏品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分析;红外光谱(FTIR)适用于油画表面颜料的成分检测,可以检测出碳黑,因而红外光谱相机被用来记录隐藏在颜料层下的木炭线条,从而实现被颜料覆盖的手稿可视化的呈现;太赫兹成像应用于艺术品研究,可以无损检测出平面油画作品内部破损和底层素描信息。对卷轴型的油画作品,可以利用数学分析在无损检测的前提下将卷轴画进行展开,得到其内部信息,为古艺术品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方法。[2]

三、材料科学对修复方法的更新与提升

(一)溶剂

溶剂材料既是溶解油画结构层材质的一种介质,同时也是更好地保护画面颜料层不受外界侵害的养护材料。使用溶剂材料时需要十分谨慎,应根据画面的实际问题选择不同的溶剂,并且掌握好溶剂使用的度。溶剂主要在清洗和上光这两个步骤中使用,所以要区分好清洗与养护溶剂的区别。

清洗溶剂能够清除油画表面的尘污,去除泛黄老化的光油层。油画藏品在展出时难免会受到光照等复杂环境的侵害,长期存放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受到温度、湿度变化及虫害的侵蚀,日积月累会使藏品颜色层失去原有的色泽,出现暗淡、变黄、失去透明性等情况,这时需要使用有机溶剂进行修复性清洗。清洗的过程危险而复杂,如果溶剂使用不当,后果可能无法挽回。所以清洗前一定要检测出污染的程度与范围,依据检验报告调配适当的溶剂,选择画面的边缘进行试探性清洗。一般情形下,首先清理的是凡尼斯层的病变,由于它是画面的最表层,所以来自外界的污染也特别多。一般使用的溶剂有乙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等。为了保护好凡尼斯层下的绘画层,在清理掉凡尼斯层后,必须使用抑制剂,抑制剂有松节油和精馏石油等。第二步进行绘画层的清理,有些作品甚至没有凡尼斯层做保护,绘画层直接裸露在外,使绘画层滋生很多杂质。清洗时要注意不可伤及绘画笔触,如果发现画面存在白翳病变,可用柔软的丝绸轻轻揩拭,或蘸取微晶石蜡光油进行擦拭。清洗的目的是使侵蚀油画颜料层的病变得以控制,以尽量维持作品原来的构造形式为原则,区别对待油画藏品的历史痕迹和病害损伤。

养护溶剂能够隔绝绘画层,以减少外部环境中潜在的危害物质对画面的侵蚀。其成分主要是树脂材料。不同特性的养护溶剂,其光亮度也不同。最常用的养护溶剂有达玛树脂清漆、乳香胶清漆和蜡质抛光剂等。清洗画面污垢后应重髹清漆,形成新的保护油膜。操作时可用喷泵喷涂或者用刷子薄涂,喷涂时不要直接对准画面,而应该与画面保持一定距离,使养护溶剂受重力自然落到画面上。使用刷子时,要循序渐进,一次不能涂得太厚,要慢慢地来回涂刷,以确保画面的树脂厚度均匀。待第一遍树脂干透后,再次喷涂一遍相同的树脂,直至最后呈现出理想的光泽。另外,上光最好选择一个没有灰尘的环境,还要避免潮湿的空气。

(二)黏合剂

油画藏品在出现颜料层脱落、画面严重撕裂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少量的黏合剂将脱落的颜料层和损坏部分进行粘连。对于受损严重的藏品,如出现大面积孔洞和画面严重变形的情况,有时需要进行衬托处理,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面积使用安全稳定的黏合剂。20世纪中期以前,修复师主要使用天然的黏合剂,如动物胶、淀粉浆糊、蜂蜡、腊与树脂的混合物等。动物胶和淀粉浆糊存在易受潮霉变的问题;蜡在高温下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会使画布和基底颜色变色;腊与树脂的混合物自身也会变色,并且会导致颜料膨胀,变得更容易脱落。而且这些黏合剂都会产生有色的或不透明的膜。根据可逆性原则,黏合剂尽量不要渗透到原织物,并且决不能渗透到绘画层。

随着化工科技的发展,各种合成粘合材料的发明攻克了这一难题。比瓦371、比瓦凝胶、PVAC黏合剂以及兰考斯水溶黏合剂等合成材料被应用到油画保护中,这些材料与传统天然黏合剂相比體现出了充分的优势。首先,合成黏合剂与画布的粘合力更强,且具有突出的稳定性,不会渗透到基底层和颜料层。其次合成黏合剂抵抗不良环境侵害的能力比传统的有机黏合剂更强。而且合成聚合物形成的膜是透明的,不会因光线的折射而改变颜色的透明度。最重要的是这些合成黏合剂科学地实现了修复中的可逆性原则。比瓦371能够通过加热来溶解,并且可以用丙酮或者正已烷去除。兰考斯粘合剂360HV凝固后形成的透明薄膜可以被甲苯、丙酮和二甲苯溶解,能够使新黏合物很容易地从原支撑物上剥离。

(三)衬托物

给老旧的油画背部进行衬托,是最常见的加固修复方法。合成材料问世以前亚麻布几乎是布面油画衬托的唯一可选材料。如今材料科学的进步对修复工作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一些合成衬托材料如化纤、玻璃纤维网、聚酯薄膜等,对于加固处理方法的进步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现代修复技术会把亚麻织物与上述合成材料组合运用在油画藏品的衬托加固过程中,这种组合被称为夹层衬托。与传统亚麻织物相比,合成纤维具有较强韧性,对水侵和光照有明显的抵御作用,而且对霉变和虫害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合成织物用于加固比亚麻布更合适、更稳定。[3]尤其是对尺幅较大的油画藏品进行衬托时,合成夹层材料的优势特别明显。其支撑度明显优于单一的衬托材料,大大增加了作品修复后的牢固性,避免修复后再次变形。

四、数字技术为未来油画保护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随着3D扫描技术、数字图像处理、虚拟现实等现代科学技术的介入,油画藏品的修复与保护工作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文物藏品的保护与科技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密切,其前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采集并保存油画藏品的残损状态、材质和色彩等信息,3D扫描技术与数字图像处理使油画藏品的档案信息更加立体化,实现对藏品的360度观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修复师可以对一些残损严重的藏品实现非触摸式的虚拟修复,有效减少传统修复工作中对藏品的频繁接触,从而避免对藏品造成二次伤害。其安全、快速、精确的优势十分明显。此外,对一些有笔触、有肌理、颜料厚度起伏明显或者运用综合材料的油画藏品,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能够实现对其表面微观高度信息的获取,计算出油画藏品的三维数字信息,获得油画藏品的三维表面点云模型,并通过UV立体打印机,制作出高精原版复刻油画,对油画藏品的修复以及重要藏品的展览展示都意义非凡。

五、结语

科学技术对于认识藏品、修复和保护藏品以及展览展示藏品都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油画保护与修复的新理念、新原则、新观念不断碰撞更迭,各种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在油画修复中被利用和推广。艺术、考古、化学、科技等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使艺术品保护领域的发展不断走向深化,逐步向更为纵深的方向延伸。油画藏品的保护和修复方法必然会随着更多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发明而进一步革新。

赵坤,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刘玮,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助教。夏远鹤,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助教。本文系2017年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油画藏品的预防性保护与修复研究”(JJKH20170430SK)研究成果。

注释:

[1]司徒勇.当代修复理论:一些态度的改变以及对油画修复决策和实践的影响[J].中国美术馆,2016,(09).

[2]马雪.字画类艺术品的太赫兹成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3]陈晓琳,王诺.油画的加固保护与加固剂的运用研究[J].河南博物院院刊.2020,(07).

猜你喜欢
修复科学技术保护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现代道桥工程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探析及修复对策分析
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快速修复技术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