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炬
(紫金(厦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井架分钢井架、钢筋混凝土井架、木井架和砖井架。木井架过去用于小型矿井凿井和生产,但要消耗大量的优质木材,既不防火又不耐久,现已很少使用;砖井架过去也用于小型矿井,结合井口房设计,可以节省钢材、资金,但由于抗震性能差、对地基要求高,现也已很少使用;钢筋混凝土井架自重大,井架高度不宜超过25m;而钢材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等优点,是常用的井架材料。
安全等级:井架是矿山提升系统中的核心构筑物,对于煤炭行业井架的安全等级一般为一级,对于其他行业的井架安全等级划分可参照执行,但最低不能低于二级。
抗震设防类别:井架是矿山提升系统中的核心构筑物,如发生破坏,则直接危及井下人员的生命;如井下发生事故,利用井架提升又是井下抢险救灾的唯一通道,故井架的抗震设防类别应为乙类。
基础设计等级:因井架对地基变形特别敏感,稍有偏差就会影响整个提升系统,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故高度大于30m 井架的基础设计等级应为甲级,其他情况可乙级。对位于特殊土(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软土、冻土、人工填土等)地区的井架基础设计等级尚应满足相应特殊土地基设计的规定。
防火要求:井架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为丙类,结构的耐火等级应为二级。当井口房的承重构件及非承重外墙为不燃烧材料时,井架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可降低到0.25h。关于防火距离可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井口房门窗洞口距离井架主要结构构件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2m。
本工程井架总高度66.5m,天轮直径4m。上天轮平台标高58.5m,下天轮平台标高52.0m。提升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4 根×1200kN。抗震设防烈度7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结构阻尼比3%,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基本风压:W0=0.55kN/m2,场地类别为B 类;基本雪压:S0=0.35kN/m2。井架整体布置如图1、图2。
图1 井架正立面
图2 A 视图
具体可查看《矿山井架设计标准》[1]GB 50385-2018(以下简称《井标》)第3 章的相关规定,其中需特别注意以下几条:
⑴立架平面尺寸应满足工艺要求,并不宜小于立架高度的1/10。本工程立架高度49m,平面尺寸取7×7m。
⑵井架斜撑平面中心线宜与提升钢绳合力作用线接近,这样可充分发挥斜撑柱的受压作用,同时也可减少井架水平位移量;但两线夹角过小时,可能导致钢绳合力作用线跳到斜撑平面中心线上边,影响井架的安全使用,两线的夹角一般不宜小于3°。本工程两线夹角为3.2°。
⑶井架提升一侧的斜撑基础顶面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井架总高度的1/3。则按规定66.5/3=22.2m,本工程取26m。
⑷单斜撑式钢井架以斜撑牛腿与立架顶部铰接,当斜撑安装后初位移很大,如不控制其初位移值,将对提升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一般采用将联系铰由立架中间向斜撑方向移动0.8m 左右或将立架前后立柱采用不同截面来调整立柱受力及其刚度,以减少位移量。本工程采用将联系铰由立架中间向斜撑方向移动0.8m 的方法。
3.2.1 计算要点
具体可查看《井标》第5 章和《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2]GB 50191-2012(以下简称《构抗规》)第10 章的相关规定,其中需特别注意以下几条:
⑴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钢井架应取不少于15 个振型。
⑵井架进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时,应计入重力二阶效应。
⑶天轮支承结构及其支座梁工作荷载组合、支承框架工作荷载组合、起重架安装荷载计算时,应乘以动力系数1.3。
⑷井架各构件计算长度系数:立架的立柱平面内和平面外系数可取1.0;立架的腹杆平面内系数可取0.8、平面外系数可取1.0;斜撑柱根据梁柱刚度比计算,平面内系数取1.5~1.8,平面外系数取1.1~1.3。因此在SAP2000 模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手工校核及修改。
⑸井架在工作荷载效应组合时(取正常工作标准组合)的水平变形值,应控制在h/1000 以内(h 为上天轮中心至井颈顶面的距离)。
3.2.2 抗震设计
抗震可查看《井标》第7 章和《构抗规》第10 章的规定,其中需特别注意以下几条:
⑴对《井标》表7.1.3 查得的井架抗震等级是已按乙类建筑确定的抗震等级,不需再提高。本工程抗震等级为二级。
⑶斜撑基础:地脚螺栓中心距基础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螺栓直径的8 倍,且不应小于150mm。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部不应存在零应力区。基础需进行抗滑移稳定性验算,但可不进行断绳、防坠制动荷载效应及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验算。
本工程有以下荷载工况,详见表1。
表1 荷载工况
在SAP2000 中需自定义以下荷载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组合,详见表2。
表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组合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组合,详见表3。
表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组合
节点束缚:单斜撑式钢井架以斜撑牛腿与立架顶部铰接,按构件重心线建模时连接点分离(见图3),此两点间位移相同,允许Y 向转动。天轮支承梁固结于斜撑横梁上(见图4),此两点间位移及转角相同。
计算长度系数:模型立架构件的计算长度系数程序一般能算对,但对斜撑构件的计算长度系数程序取值一般都是错的,需根据《钢标》附录E 有侧移框架进行手工校核,再对模型中的计算长度系数进行相应修改。一般来说斜撑柱的平面内系数取1.5~1.8,平面外系数取1.1~1.3。
3.5.1 立架
本工程联系铰采用销轴,此铰受力巨大,需单独进行验算。可按《钢标》第11.6 节的相关规定进行验算。与铰直接相连处的框架梁在此处需进行局部承压验算。图3 中铰对应的支撑对传力非常重要,根据分析模型得到的轴力包络图(图5)可知,斜撑传至立架的荷载主要通过此支撑传至立架柱,再到基础。
图3
图4
图5 轴力包络图
另外从轴力包络图能发现,尽管联系铰由立架中间向斜撑方向移动0.8m 调整了立柱受力,但立架前后柱受力差别还是很大。
立架箕斗卸矿一侧需开洞,造成此侧支撑杆件不连续。从模型分析结果可知,开洞上下部的支撑内力较未开洞侧的支撑内力大很多,接近1.4 倍。需对开洞处立架柱及上下部支撑进行加强。
罐道梁工作荷载可只对直接支承的构件及连接进行计算或验算。过卷荷载、托罐荷载可只对缓冲装置、防撞梁及托罐支承的构件及连接进行计算。
3.5.2 斜撑
本工程斜撑柱采用箱形截面,且其截面较大,板件宽厚比超限,可采用设置纵向加劲肋加强以满足宽厚比限制要求。按《钢结构设计手册》[3]的相关规定:柱腹板用纵向加劲肋加强时,相应地要设置横向加劲肋,横向加劲肋间距不得大于3h0。对于加劲肋尺寸的规定可见《钢标》相关条文。
斜撑柱承担平面内及平面外两个方向的荷载,应按双向偏心受压、受扭计算其承载力和稳定性。另从分析结果来看,提升工作荷载、断绳荷载基本是靠斜撑柱传至基础,通过联系铰传至立架的荷载主要是斜撑自重及风荷载等。
在单斜撑式钢井架的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相关规范及结构的实际受力状况,确定合理的结构方案。对这种复杂空间结构,应采用三维软件如SAP2000 通用设计软件进行三维结构分析,模拟实际的受力状况,使得结构体系既安全又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