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树春
(内蒙古财经大学 就业与创业指导处,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课程,通过挖掘各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学校教育中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课程思政要在所有的高校、所有的专业学科中开展。高校就业指导课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其课程思政主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理论知识、价值观念等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深化就业指导课程目标、结构、内容、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就业指导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就业、择业能力的同时,如盐入水般地教育、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言行举止,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开设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在了解国家就业政策的基础上,充分认识自我,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就业的竞争意识,掌握求职的技巧和常识,来提高就业、择业的能力。但在现实中,学生往往更多地强调自我的就业需求,忽略国家和社会的用人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把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吃苦奉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思政元素贯穿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始终,培养出更加全面的优秀人才,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职业素养,最终实现个人就业需求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统一。
把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就业指导课程中,就可以把本课程的职业教育优势和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更好地融合起来,不仅形成了很好地职业教育性,也可以从就业本质上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科学分析、准确定位,使其同时也具有指导性。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在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能使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对大学生就业、择业的重要性,既能塑造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良好师德,也能加强高校师资力量和水平,同时也是响应国家对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协同育人的要求。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多年来已形成一种固有的授课模式,希望通过这门课的讲授,一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并使学生深入地了解社会就业的现状;二是通过课堂教学与校内外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意识,便于更好地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标;三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使大学毕业生实现尽快就业,高质量就业。
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两方面一直以来都是重视理论教育,侧重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例如交给学生如何写求职简历、如何进行招聘考试、如何应对面试等。而忽略了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服务社会和人民等思政元素的挖掘,未能将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与课程思政的理念深度融合,使就业指导课程在育人方面、德育教育方面重视不够,从而未形成就业指导课程的思政教育观。
高校就业指导课基本上是属于高校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不像专业课一样有固定数量的专业教师来授课。多数高校因为对就业指导课重视不够,大都由就业部门的行政人员或专职辅导员兼任任课教师。一方面授课教师的数量明显不足,这些教师除了上课,还要负担大量的行政和学生工作,一个兼课教师同时要给几个专业的学生上课,甚至是上百人同时上课。另一方面这些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也整体缺乏思政教学背景,对什么是课程思政,什么是好的课程思政在理念上、认识上不足。导致任课教师平时对课程思政的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性不高,主动进行课程思政育人方面的能力不够,以至于无法创造性地将课程思政与就业指导课程进行很好的显隐结合,实现协同育人。
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都开设在毕业前一学期,针对的主要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其他年级的学生是无缘接受就业指导的。同时,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课时也很少,甚至是集中讲授几周。教师选用的就业指导类教材中,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就业指导内容,偏重理论的教育,涉及思政方面的内容偏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日常的授课中,教案、课件等也是围绕传统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很单一,集中面授的讲解仍是主要的选择,理论教育仍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能接触的实践机会很少,更谈不上将思政的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最终的考核评价仍然以平时成绩、出勤、期末成绩等传统方式进行。以上这些都是高校就业指导课在课程思政的大趋势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应届毕业生稳定高位运行,就业形势趋于严峻,大学生就业面临着相当大压力;另一方面,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与日俱增,企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局面。这种人才市场需求“两张皮”现象的背后,虽然原因复杂多样,但教育与社会相脱节、教与学不平衡等体现在高校、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因素仍然是制约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地指出:“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的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①这些情况表明,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诸多环节不相协调,仍留有许多可以改革完善的空间。
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部门既是服务学生的重要窗口,也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一个桥梁纽带。发挥这个窗口、纽带作用能很好地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着眼于优秀人才供给和抢抓人才市场需求的双重任务,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部门应重点优化以下职能:一是参谋研究职能。广泛收集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和人才市场发展相关数据,同各教学部门深入分析研判,促进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二是对外协调职能。努力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推动企业与高校合作办学,加快政府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政策转化为办学资源的进程,积极推进高校、政府、企业协调联动,完善高校就业创业的联动机制。三是教书育人职能。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部门肩负行政与教学任务。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后,相关的内容、方式和思路势必做出调整,但调整的原则将有助于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课程思政作为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把这一最新理论成果付诸实施并抓出成效,关键在高校的基层教师,在于教师对自身职责的强基固本、拓展深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同其他专业学科一样,有着共性的一面,要求教师首先树立“教育者先受教育”理念,就本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因素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自己先学先懂,笃信其理,用以立身,规范行为,言传身教,全面提高落实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与其友而信其道。”②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性和对个体学生的针对性,理论应用实践往往受到社会现实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应届毕业生在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生到员工“惊险的一跳”中,有效借助教师的能动因素,毕业生就业创业就会顺畅平稳得多。这就在客观上对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大思政”教育趋势下,要对高校教师进行“外引内培”,不断拓宽专业、国际、历史、时代视野。教师要融会本学科思政要点,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和教学育人规律,突出“传道”职责,巩固“授业、解惑”本领,主动转变单纯传授文化知识的“教书匠”角色,自觉将自身定位成塑造学生思想品格和内在精神的“灵魂工程师”,做出精品课程,当好名师引路人。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教育价值理念转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由课程体系向教学体系改革提供了前提。在现有教育体制下,教学体系主要包含教学顺序、方式方法、反馈评估、总结比较等一系列要素。这项改革作为一个牵涉到高校教学各领域、各环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制定相关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逐步加以完善。
实际上,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与思政建设相结合进行协同育人教学,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既能为党和国家输送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基本保障,又能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带来有力支撑。这一过程,既要强化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部门职能建设,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更要深化教学体系改革。多重因素的综合良性发展,才能使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同思政建设有机融合,达成教育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
[注释]
①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② 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的《礼记·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