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病房13例疥疮感染的调查与控制*

2021-12-05 16:12:07王湘
天津护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疥疮院感皮疹

王湘

(天津市海河医院,天津300350)

疥疮是一种由疥螨侵犯人体皮肤表层而引起的传染性寄生性皮肤病。其传播方式主要通过皮肤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包括性接触),也可通过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如衣服、毛巾、被褥而间接传染[1]。疥疮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广泛性瘙痒,以夜间为剧,皮损类型包括丘疹、水疱、结节,主要发生部位为指间、手掌、腕部的屈侧面、肘部、腋窝、男性外生殖器及女性乳房等处。一般根据接触传染史及临床表现即可诊断疥疮,如果能直接镜检找到疥虫,则可以确诊[2]。国外将其列入性传播性疾病(STD)范畴,国内不属于法定管理传染病。疥疮在我国北方地区不常见,医护人员对该病了解不多,防控知识缺乏,常引起医院内暴发流行。通过医院一起医患人员疥疮医院感染情况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制定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发展,现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2018年3月12日至3月15日报告的出现皮疹人员,共计23人,包括护士13人、护工4人、患者2人、家属4人,在此期间与出疹人员接触35人,共计调查58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制定专用调查表,对全部可疑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追踪,记录发病和治疗情况,3月16日专科医院会诊,采集感染部位标本查找病原体。

2 调查结果

2.1 感染确认 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于2018年3月12日、3月15日分别报告2人、21人共23人出现皮疹,包括护士13人、护工4人、患者2人、家属4人。院感科介入调查,确定调查人员范围包括出现皮疹人员23人及与皮疹人员有接触的人员35人共计58人,调查内容包括密切接触者与患者的接触时间、是否出现皮疹、出现皮疹时间、首发部位以及治疗情况等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排除26人(无皮疹),16日院方对不能排除的32人进行专科医院会诊,采集感染部位标本查找病原体,进一步明确诊断。会诊结果为确诊6人(有皮疹且实验室阳性结果)、临床诊断1人(有皮疹无实验室阳性结果)、螨虫皮炎6人(疥疮感染的后期康复阶段)、排除19人。确认感染13人。13名感染人员分别为护士7人、护士家属2人、患者2人、患者家属2人。护工等辅助岗位人员和医生没有感染。

2.2 流行病学调查 春季、冬季疥疮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寒冷季节频繁的发病率与疖螨的生物学特性相关。疥螨离开宿主后的活动、寿命及感染的能力与所处的温度及湿度有关,一般来说,温度较低,湿度较大时螨存活时间更长,而高温低湿则对其生存不利。此外,寒冷的天气、洗衣及换衣的频率有所降低,有利于疥螨的生长及感染。呼吸重症监护室室温长期在23~26℃,且设有洗手池,有利于疥螨存活。

按照皮疹出现时间顺序排序,首先出现皮疹人员为2018年2月1日一住院患者家属,随后陆续出现皮疹人员,出疹时间多间隔7~10天左右。推断首感染人员为患者家属,住院患者家属感染疥疮,探视住院患者时与患者有皮肤的直接接触造成住院患者被感染,护士在护理被感染患者时有皮肤的直接接触造成部分护理人员和另一患者的感染,引发患者家属-患者-护士-患者之间的传播。

13例疥疮感染人员皮疹出现部位前臂7人(53.8%)、指缝4人(30.8%)、胸部3人(23.1%)、肘窝和大腿内侧各2人(15%),少数出现在腹部和足底。

3 防控措施

3.1 启动医院感染预案,按流程逐级报告 疥疮感染确认后,启动医院感染预案,召开协调会,参加人员包括业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总务科等,明确任务职责,统一部署落实。院感科分别上报市级和辖区卫生计划委员会医政部门、市级院感质控中心。

3.2 隔离治疗感染人员 对疥疮感染患者采取单间隔离,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等诊疗用品专用,护理人员相对固定。感染医护人员停止工作,到指定隔离室进行隔离。感染人员治愈前外出须戴手套,不得直接接触外环境的物体表面。

3.3 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患者使用的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等诊疗用品和物体表面使用双链季铵盐消毒巾或酒精擦拭消毒;地面每日用1 000 mg/L含氯消毒剂消毒擦拭至少2次;换下的所有衣物和床上用品等棉织品,专用转运袋密闭转运先单独湿热消毒再常规处理[3];患者痊愈出院后,对病房进行彻底终末消毒,床垫、被套等不能湿热清洗消毒的物品用塑料袋有效封扎,置于较空旷的地点密闭放置2周后暴晒不少于4小时,如不能做到有效密闭须悬挂放置;对密切接触者使用硫磺皂洗手、洗澡,预防疥虫感染;工作人员更衣室、浴室等生活区域和办公室、会议室等工作区域,消毒后通风,保持室内干燥。

3.4 加强探视管理 限制家属探视人数,家属探视时戴一次性手套,必要时穿一次性隔离衣,离开时在床旁脱隔离衣、摘除手套弃于医疗废物桶内,流动水下洗手干手后离开。

3.5 医疗废物管理 诊疗过程的医疗废物和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均为传染性医疗废物,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专用袋承装,双袋双扎,标签注明传染性医疗废物,统一回收,做好登记。

3.6 加强职业防护 诊疗和护理疥疮感染患者的医护人员加强防护,防护措施包括戴手套、套袖、穿一次性隔离衣等,以减少皮肤间的接触。严格执行手卫生,诊疗护理结束后用硫磺皂洗手。

3.7 心理疏导,协助治疗 对疥疮感染人员进行疥疮知识宣教,使其了解疥疮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防控措施,消除恐慌心理。邀请专科医院临床主任和检验主任来院会诊,协调检验科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药剂科统一采购皮疹专用药品,给予感染者10%硫软膏进行治疗,除头面部外全身涂药,连续3天,可以温水洗浴,避免水温过热。

3.8 疥疮防控知识培训 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疥疮感染诊断、治疗、防控知识的专题培训,使医护人员了解疥疮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防控措施。邀请传染病专家进行出疹性传染病诊治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出疹性传染病诊断、鉴别诊断的识别能力和警惕性,早发现早诊断早控制。对物业和保障部门从医院内常见传染病的传播方式讲起,讲述呼吸道传播和接触传播疾病的防控措施。

3.9 控制效果评价 疥疮有效治疗后需要观察1~2周,如无新损害发生,才认为痊愈[4]。其他密切接触人员中没有出现新发病例,可认为防控有效。

4 控制效果

由于报告及时、措施得当,治疗第2周期(14天),患者皮疹明显消退,基本治愈。病区内和医院内无新发病例出现,疥疮感染得到完全控制。

5 体会

5.1 强化传染病防控意识,早期发现、早期识别、早期上报是关键。科室3名工作人员在3月8日出现皮疹症状,经普通治疗无效后分别于3月11日和3月12日报告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在接到2名护士上报出现皮疹时即警觉,于3月12日当日报告院感科,经过调查本次事件上报时间距离第1例医务人员出现皮疹时间间隔19天。当日即请专科医生进行诊断,明确诊断后开展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对所有皮疹人员进行病原学采集,确定传染源,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的控制了疥疮感染,减少感染蔓延扩散。事件中没有发生二代继发感染人员,密接排查人员54名局限在本科室内。

5.2 出现感染暴发,各部门各司其职,全面配合是保障。此次疥疮感染证实后,医院第一时间召集医务、护理、院感、检验等部门召开工作协调会,部署任务,各司其职,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院感科全面负责此事件的相关事宜,医务部门联系专科会诊、护理部协调人力、检验科配合病原学现场采样、药剂科调配药品、后勤部门协助被服供应和消毒、临床科室提供医护人员隔离治疗场所。同时启动疥疮感染零报告制度,院感科每日监测上报新发病例,开展全院疥疮防控知识讲座,医护人员隔离治疗期间进行心理疏导,强调规范治疗的重要性,减轻感染人员的心理负担。院感科每日对隔离治疗区进行现场防控指导,对洗衣房、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消毒防护指导和追踪。

5.3 入院进行传染病筛查,新入院及在院患者加强传染病筛查,包括呼吸道传染病、血源性传染病和接触传染病,建立登记制度。在护理记录中增加皮肤传染病的记录项,对患者皮疹情况进行描述,做到可追溯。当临床医生接诊有基础疾病、高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时,如患者出现皮疹表现,难以忍受的瘙痒,并且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应高度警惕疥疮感染。

5.4 加强探视管理,避免交叉感染。重点规范进入人员的管理,限制探视人员数量,每床每次限定1名家属探视,如家属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时不得探视。家属进出前后须执行手卫生,与患者接触时必须按规定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佩戴手套、口罩,穿隔离衣。

5.5 严格落实手卫生和标准预防,逐级监管。本次事件中工作人员密切接触者包括医生7人、护士28人、护工8人、卫生员(陪检员)2人,除护士感染7人外其他工作人员未被感染。护理人员每日为患者输液,多次、长时间直接接触患者皮肤造成感染,暴露感染部位以前臂和指缝为主。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应落实标准预防,规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接触患者破损皮肤或皮疹时佩戴一次性手套和套袖;自身患有特殊疾病时也应执行标准防护,既保护工作人员也保护患者。同时认真执行手卫生,正确洗手,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5.6 完善报告制度和流程,口头报告和书面报告相结合。事件发生后口头报告体现及时性,书面报告做到有记录可查询。同时规范报告流程,明确报告时限、报告人员、报告权限和反馈时限。

5.7 明确诊断,科学规范治疗,减少误诊。6名工作人员出现皮疹后没有接受专科诊治,自行涂药处理造成皮损,病原学检测阴性,不能确定是否为疥疮感染,故临床诊断螨虫皮炎。因此出现皮疹反复症状应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开具诊断证明,接受正规治疗。

猜你喜欢
疥疮院感皮疹
治疥疮
妇女生活(2019年4期)2019-04-19 02:56:10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护理学报(2017年12期)2017-12-05 13:07:59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院感防控 警钟长鸣
院感控制 进入大数据时代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54
组合抗结核药物致过敏性皮疹32例临床分析
皮肤科门诊患者疥疮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院感防控有两种作用力
中国卫生(2014年5期)2014-11-10 02:11:32
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及院感干预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
中医研究(2013年9期)2013-03-11 20: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