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馨心
宋代是中国书画繁盛的时期,皇家设立有翰林书画院,北宋被金国灭亡之后,南宋重建之,其绘画风格与北宋绘画的细腻浓艳略有不同,呈现出简括粗犷的特点。明初的宫廷绘画主要继承宋代画院画法,被称为院体或院派,与风格相近的浙派,两者合称“院体浙派”,成为画坛主流,画风写实。明代的山水画归类于文人画范畴,与宋元山水画有一定联系,同时也有创新,明初的山水画虽也进入了朝廷画院,但不占主流。
明武宗正德年间是宫廷绘画和山水画发展的一个分水岭。由于刘瑾为首的八大太监“八虎”专权,明朝廷日趋腐败,宫廷绘画也日见衰败,至明中期已名存实亡。在特殊社会环境下,士不敢言,画家不敢尽兴作画,无论是宫廷画家还是文人画家,大多避开朝政,归隐创作[1],山水画得以快速发展。
明代中后期,江南社会、城镇商业化发展迅速,思想解放萌芽,文人士大夫与商业、世俗文化不再泾渭分明。“水墨山水”融汇文人山水画中的写意性和世俗的趣味性[2],并成为画坛新生力量,尤其是江南“吴派”绘画的崛起,掀起了画风、审美和文艺思想的微妙变化。
元代山水画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由于文人山水画师承和传统渊源的不同,产生各种不同的风格流变[3],这一发展状况在明代并未有实质性改变。明代中后期山水画发展,不仅表现在其画坛地位上升,也表现在山水风格流派的多元化。从创作思想上看,有传承自儒释道的思想引领,也有以诸如南宋的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等思想文化创新发展成果为指导。从创作题材看,明代的戏剧、小说、诗歌等文艺蓬勃发展,这给绘画增添了新的取材方向。明朝与欧亚通商,以及传教士引入,西洋绘画元素也开始被认识。明代画家坚守文化修养和美学追求,推崇笔墨技巧和表现手法,形成丰富多彩的山水画体系。
明代画家董其昌在《容台别集·画旨》提出“南北宗论”,认为北宗始于唐朝的李思训,惯用着色山水;南宗始于唐朝的王维,始用渲淡和勾斫之法。“南北宗论”侧面反映了明代绘画的“门户之见”和地域特色。“元四家”和赵孟皆是江浙文人,在明代江南地区受到推崇。首登场的是“吴门画派”(吴派),以苏州、无锡的画家为主,代表人物有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等,这一画派综合唐宋元以来南北绘画的优秀文艺传统,又结合地域文化,在影响力上盖过明官方色彩的院体和浙派。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派,以松江府画家为主,强调南宗绘画的正统地位,画风古雅秀润,墨色清淡,后又分出松江派和云间派。此外,还有青藤派、嘉兴派、武林派等,也有以江南商业重镇为中心的宗派特色。明代后期的山水画兴起以仿古和隔代继承为主[4],同时也重视写生,师法自然。
明朝是中国封建制度由盛及衰的重要阶段,一方面,封建专制社会发展到了顶峰,官僚士大夫阶层开始衰落,以及明中后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国家危机;另一方面,兴起于在西欧的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影响在当时未能充分彰显,即使在商业经济发达的江南城镇,民主思想也一直到明末才有萌芽的迹象。徐建融在《元明清绘画研究十论》中提出“明清时期为后文人画阶段”[5],有些画家传承宋元文人画的高逸化笔墨程式,以塑造“高雅”文化自居;有些画家传承院体画的专业化笔墨程式,坚守职业画工身份;有些画家参与到商业、民俗领域,进行山水画、版画创作,绘画成谋生的手段。艺术性和实用性是明代中后期绘画的两大基本特征,占有很大比例的作品带有综合化特色,既有一定的艺术基因,也是一幅实用的文化用品。有部分文人画家开始加入地域性、民俗性的元素,甚至有的画家走复古路线,临摹或仿造古代山水画,以满足收藏者的喜好,为了获取更大的商业价值。
1.书画诗成特定体系
明代山水画归类于文人画范畴,创作注重笔情墨趣,这就要求画家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兼通诗文与书法。明代中晚期山水画的构成要素基本上包括书法、图画和诗文,其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绘画作品体系。作为明代中后期山水画一个明显的审美取向转变,其影响深远,延续至今,山水画与诗文、书法融为一体,以及山水画与对联、书法相搭配的形式,依然深受国人的喜爱。
2.水墨抒情成为主流
明代中后期山水画发达和昌盛,不仅名作名家众多,而且绘画论著丰富庞杂。明末清初的《明画录》记述明代870余位著名画家,其中有400多位是山水画家。《中国画学全史》统计:明之前的画论总共72种,而明清共有296种;《美术丛书》收录288种美术著作,其中明清时期的多达230种;王伯敏统计明清画论画史著作共有350余种。明代中后期山水画创作复古与创新并存。“南北宗论”在明清时期影响长达二三百年,“水墨山水”文人画称霸画坛,其以复古画风为美,表现为“意中山水”。“性情山水”也是明代中后期山水画的审美价值取向,与宫廷绘画重写实不同,山水画更重写意,画家通过绘画抒情,表达“清高”“淡雅”“唯美”等思想。
3.走向雅俗共赏之路
明代中后期雅俗文化艺术分界进一步淡化,出自同一名画家的手笔,既有格调高雅的作品,也有民俗化的作品。山水画既是艺术品,也是文化商品;画家既是文人、艺术家,又是一个社会职业。例如,“明四家”之一的唐寅,28岁之前是名副其实的文人画家,一边绘画,一边参加科举;34岁开始靠卖画为生,他的名作多作于36岁之后,并且明显走向雅俗共赏之路,他游历南方多省的名山大川和市井乡村,对人生、社会和艺术有深刻理解,绘画内容包含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等,唐寅作品受当时收藏家的欢迎,成为热门商品。明代中后期山水画走向雅俗共赏之路,是文人画“市场化”的一种表现,满足社会各阶段的审美偏好,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1.文学艺术流派的蓬勃发展
中国古代在雅俗文化艺术的道路上,经过了两个重要时期。一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由于士族阶层的崩溃,以及科举制度的建立,使得文化艺术不再是贵族、士族的专有,推动了唐诗、绘画等的兴盛,一直延续到两宋时期。另一则是元明清时期,戏剧、小说、曲艺等民俗文化蓬勃发展,推动绘画艺术的分流,宫廷绘画衰落,民间民俗画兴起,山水画在画坛中坐稳正统和主流的地位[6],其兼具古风和大众化,塑造意境美,书画诗一体,满足收藏者“风雅”的文化需求。
2.宋代宫廷画风的影响渐弱
明代中后期山水画兴起是对“元四家”的改良,最终取代院体、浙派的画坛地位。中期有“北宗”复兴现象[7],以“吴派”为代表,融会南北画派,“北宗为体,南宗为用”[8],在文化和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文人山水画更有市场,而带有南宋遗风的宫廷画必然衰落,其画风重写实,与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相背离。后期有“崇南抑北”现象,以董其昌“松江派”及其支流为代表,院体、浙派等“北宗”被进一步打击,影响力继续衰弱,与其说这种现象是画坛的派系之争,倒不如说是绘画审美价值取向之争和绘画的市场生存竞争。
3.受到江南商业文化的影响
艺术作品源自社会生活,却高于生活,因此,绘画艺术必然具有两重性。一是,绘画是一种艺术形式,其有美学和艺术价值,需要符合特定人群的美学标准;二是,绘画作品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文化商品,除了艺术性之外,也必须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趣味性的要求。明代中后期山水画走向雅俗共赏之路,以及有些画家特意走复古路线来塑造其作品的意境“高雅”,分析其根本原因都离不开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明代中后期江南城镇的商业发达,受到商业文化的影响,绘画艺术也顺应市场需求,不仅传统的官僚士大夫喜爱文人山水画,新生的富商巨贾、富裕市民也加入绘画收藏行列。
明代中后期文人山水画能够称霸画坛,从表面来看,是画风、审美取向和文艺思想的变迁,但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市场的变化才是根本原因。具体来说,社会发展导致贵族阶层衰落,唐宋时期兴盛的宫廷绘画在明代中后期必然成为历史;江南地区商业经济发展催生新的富裕阶层,开创文化艺术作品的新市场,画家投其所好创作作品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行为。
通过本次研究给当代文化艺术发展带来了几点启示:一是,文化艺术具有时代性,能够融入为主流文化必然要符合时代需求;二是,文化艺术具有社会性,顺应社会发展是文艺的生存之道;三是,文化艺术具有创新性,通过自我革新或被动变革都是可行的途径,其基本点是紧跟文化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