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诗英
(广西区委党校,广西 南宁 530021)
为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国家加大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推进力度,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首次将预算绩效管理写进预算法,明确各级预算要讲求绩效;2018年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要求“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三方面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实施;2020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规定各单位具体负责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根据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文件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认真开展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预算资金低效无效支出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由于预算绩效管理专业性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根据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分析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能够达到的产出和结果,是行政事业单位衡量单位绩效管理成效关键指标之一。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其主要目的是改进预算支出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最新预算绩效管理规定要求将绩效理念纳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即预算绩效目标设定、预算绩效跟踪、预算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纳入预算编制、执行、考核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要遵循目标管理原则、绩效导向原则、责任追究原则、信息公开原则等。
行政事业单位应将单位预算管理的全部资金纳入预算绩效管理范围。行政事业单位具体负责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工作;按规定编报绩效目标;对预算的执行进行绩效跟踪;实施本单位的绩效自评工作;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加强预算资金管理,改进绩效管理工作。
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时间较短,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没有深入人心,主要表现: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各个层面对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够、重视不够;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工作还停留在表面,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任务,没有对绩效深入研究分析;三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多数还停留在争取资金和完成进度层面,往往在项目争取到预算经费后,没有对项目开展及效果情况跟踪管理,特别是一些跨年度的项目到第二年后逐渐淡出管理范围。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专业性高,要求管理人员具备预算、绩效、财务、业务综合管理能力。目前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时间较短,大多数单位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构,财务部门以及业务部门绩效管理人员一般由其他工作人员兼任,特别是业务部门绩效管理人员多数没有绩效专业知识,也没有专业、系统性的学习及培训。随着预算绩效预算全面实施,纳入绩效管理的资金规范越来越大,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人员及专业能力更是无法满足需要。
预算绩效目标是建立预算项目库、编制部门预算、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实施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开展绩效评价的重要基础和依据。绩效目标由各行政事业单位设定,绩效目标设定要符合指向明确、细化量化、合理可行、相应匹配等要求。目前预算目标不明确,绩效指标不细致,绩效指标“报喜不报忧”情形普遍,主要原因一是单位的预算绩效目标存在复杂多样、动态变化等特点;二是目前多数单位财务部门在布置绩效指标填报时直接发通知代替现场布置,没有对指标设置进行专门讲解及培训;三是业务部门设定绩效指标随意性强,一般由绩效管理人员自行制定,业务人员没有参与,更谈不上充分调研论证;四是为了完成预算绩效目标,单位在设置时一般是把目标值设置最低范围内。
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对预算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目前预算绩效监控不完整主要表现:一是多数单位未能按预算项目进度节点及时监控;二是绩效监控缺乏责任约束,如某些项目预算进度虽然完成,但项目效果没有发挥作用,特别是信息类项目更新换代快速,还在实施中的项目已经不适应现代管理需要没有进行修正整改;三是绩效监控报告质量不达标,填报内容简单,对绩效目标偏差问题缺乏有效分析,无法监控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它既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最后环节,又是下一年度绩效预算管理的起点。目前绩效结果应用不充分主要表现:一是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没有完全应用到预算经费安排中,预算安排还是主要根据事业发展需要进行安排;二是预算项目“预算无效”问责机制落实不到位,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尚未成为单位年度绩效及项目相关责任人主要考核指标;三是绩效评价结果信息公开不全,透明度不高。
一是相关部门要及时完整传达中央政府等上级有关预算绩效管理相关规定;二是要通过媒体、新闻、征文等多种形式宣传预算绩效管理内容;三是开展对包括单位负责人在内的单位全体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了解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掌握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性知识、促进他们工作中也进行绩效管理;四是明确单位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将各行政事业单位设定为预算执行中绩效评价的主体,要求各单位从当前的被动“要我评价”转为主动“我要评价”;五是推进预算绩效常态化管理。
一是单位要成立预算绩效管理委员会,由单位负责人担任主任委员,其余委员由各业务部门负责人或有高级财务经济职称人员担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务部门,管理绩效日常事务,同时明确委员会职能,对于重要绩效工作提交委员审查,如绩效目标设置、绩效自评等;二是充实绩效管理工作人员,特别是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工作人员要有绩效管理专业知识及工作经验的人员加入;三是要加大绩效管理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培训力度,主管部门、预算单位和业务部门等多层次安排辅导和培训,不断提高绩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四是有条件的单位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目标设定和评价管理工作;五是搭建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以及预算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使大家在工作中碰到问题时能及时得到指导和解决。
目前预算绩效目标主要细分为产出指标、效果指标、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等一级指标。在单位绩效填报布置过程中,主管部门如财务部门要对指标和标准值的设置以及绩效目标评审工作流程、要求进行详细讲解,并且结合项目单位申报的绩效目标实际案例,对绩效目标申报材料的填报与评审进行点评式讲解;在业务部门目标设置过程中,业务人员必须参与,根据预算项目情况逐一讨论通过,不能由绩效管理人员拍脑袋决定;在目标审核过程中,财务部门必须严格审核,包括完整性审核、相关性审核、适当性审核、可行性审核;对于特别项目需要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或专家设置目标和审核,确保目标科学真实可行审核。
一是要建立事前绩效评估机制;二是行政事业单位要按照批复的绩效目标组织预算执行,并对资金运行状况和绩效目标开展绩效监控,以便及时发现绩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纠正,力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三是要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动态监控,根据项目类型及金额大小实行中期项目进展汇报制度,成立检查组对项目进行事中检查;四是强化预算绩效监控分析报告,对项目执行与绩效目标出差偏差要详细分析。
一是要实施绩效激励约束,严格将绩效结果作为调整优化支出方向、完善政策、安排以后年度预算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鼓励高绩效行为;二是建立责任追究问责机制,对使用预算资金严重低效、无效且造成重大损失的项目责任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追责问责,同时从严进行政治追责问责,绩效结果应用于单位行政考核及相关人员年度考核、任职考核条件等;三是要推进绩效信息公开制度,预算绩效信息要专题向同级政府和人大报告,同时与预算草案、决算草案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政府、人大、审计和社会各界监督。
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绩效目标实现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效率、效益及社会效果,要求在预算项目库管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预算资源,对规范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堵住漏洞、避免盲目投资等均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大预算绩效管理宣传力度,提高单位绩效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结果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