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三角洲的大米产量占越南大米总产量的90%,水产品占65%,水果产量则占70%。但该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不发达,还缺乏重要的物流中心、卫星系统、食品安全监测单位和合格的辐照设施,该地区仅有的3 个物流中心不足以满足整个地区。越南昌顺果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Ngo Tuong Vy 女士指出,目前越南火龙果运往美国和欧盟的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的30%以上,而运往泰国的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的15%,这大大降低了越南火龙果的市场竞争力。如果建成多个物流中心和相应基建,越南水果的竞争力将得到大幅提升,种植户也将从降低的运输成本中受益。
越南果蔬协会秘书长Dang Phuc Nguyen 指出,当务之急是重点关注区域联动,创造贸易条件,特别是加快建成有效的加工生产模式,这需要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具体而言,地方政府要为投资者提供资金和土地的政策支持。物流中心建立联动机制,形成规模化的集中生产区,提升农产品价值链,推向全球市场。另外,地方政府还需完善与干线公路相衔接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工业区,开发港口,便于货物运输与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