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联合动脉取栓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2021-12-05 21:36曹俊梅
天津护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医嘱溶栓神经功能

曹俊梅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250)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是脑卒中[1]。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约占80%[2]。 疏通闭塞血管,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脑梗死的面积,将脑损伤程度降至最低是治疗AIS 的重点。常用方法是静脉溶栓,但由于时间窗短、 再通率低及溶栓后再出血发生率高等多方面原因,临床应用受到限制[3]。动脉取栓时间窗较长,它可靶向将血栓取出,提高了血管的再通率[4]。现将我院神经外科2019 年2 月至7 月31 例静脉溶栓联合动脉取栓治疗AIS 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1 例,男 20 例,女 11 例,年龄43~70 岁。 其中大脑中动脉闭塞11 例,颈内动脉闭塞9 例,椎动脉闭塞3 例,基底动闭塞8 例。治疗适应证:①发病≤6 h;②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③逐渐加重且持续1 h 以上。禁忌证:①CT 检查存在颅内出血或其他颅内疾病;②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监测生命体征,氧气吸入2 L/min,同时给予活血化瘀、营养脑神经补液支持治疗,紧急启动绿色通道,头部CT 排除脑出血,迅速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辅助检查后,立即进行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 1 h 治疗结束后,患者病情未见好转,紧急与家属沟通,获得家属支持,迅速采取动脉取栓治疗。本组患者均采用经右侧股动脉穿刺行全脑动脉造影, 明确责任血管及部位,将Solitaire AB 支架输送至血栓处释放,并停留2~3 min,略收紧支架导管,并连同支架一起撤出导引导管。反复取栓最多不超过3 次,术后穿刺点压迫器压迫 4~6 h。

1.3 转归 23 例治愈出院。 术后脑出血2 例,其中1例出血量少,发现及时,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好转出院;另1 例由于年龄、出血量、原发病等诸多因素影响,经抢救无效死亡。3 例穿刺处皮肤瘀紫,2 例高血压,1 例消化道出血,均经治疗后好转出院。

2 术后护理

2.1 神经功能的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 瞳孔、言语、肌力及肢体活动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0 分为正常,分数越高神经功能受损越重) 动态评估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术后每30 min 评估1 次,持续12 h,之后每2 h 评估 1 次, 直至术后 24 h。 如患者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症状,提示病情可能恶化,及时通知医师做相应处理。 本组31 例患者术前NIHSS 评分7~16 分,术后 24 h NIHSS 评分 0~8 分。

2.2 高血压的护理 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将血压控制在 120~159/70~89 mmHg(1 mmHg=0.133 kPa)是较为理想的水平, 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患者神经功能的预后[5]。 术后2 h 内每15 min 监测1 次血压,然后每30 min 1 次持续至6 h,以后每1 h 监测血压直至术后24 h。 本组2 例患者出现高血压,遵医嘱给予0.9%氯化钠250 mL+硝酸甘油10 mg+地尔硫卓50 mg 输液泵泵入,3 滴/分,患者血压控制较好,维持在 100~140/60~90 mmHg。

2.3 躁动的护理 术后患者可能会因颅压增高及高血压等因素出现烦躁不安。 本组1 例患者术后出现躁动,用约束带将患者四肢进行适当约束,每2 h 松解约束带1 次,观察约束部位血运情况。加床档并设有专人陪护。 遵医嘱给予0.9%氯化钠100 mL+右旋美托咪定0.4 mg 输液泵泵入,1 滴/分。 输注右旋美托咪定期间注意观察患者血压、心率情况,如出现低血压或心动过缓应减量或停止右旋美托咪定, 并加快输液速度,抬高下肢,静脉推注阿托品或麻黄素。经过积极的对症处理,该患者躁动症状较前缓解。

2.4 心理护理 向神志清醒的患者讲述取栓术后恢复良好的成功案例,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向其讲解治疗情况,使患者放松心情。 多与家属进行沟通,争取家属的配合,缓解其对病情及预后情况的担心;对于意识障碍者,医生护士尽可能安慰患者家属,向其讲解溶栓取栓的相关知识,关心体恤家属,缓解家属焦躁的情绪。本组31 例患者及其家属通过心理护理对相关疾病知识有所了解,积极的配合治疗。

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1 脑出血 本组2 例患者出现脑出血,CT 显示出现出血量均超过30 mL,实施骨瓣开颅手术,术后出血明显消失。术后绝对卧床休息,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言语表达及肢体活动的情况。输注脱水降颅压药物期间注意关注血压的变化。1 例出血量较少,为25 mL,积极给予脱水降颅压及止血药物治疗,恢复较好。 另1 例抢救无效死亡。

3.2 高灌注综合征 本组1 例患者出现高灌注综合征, 主要是由于闭塞血管再通后改变了颅内血管长期处于低灌注的状态,使血管血流量突然增加,出现过度灌注损伤。患者同侧头痛、癫痫发作、高血压、局灶性神经系统损伤、 认知障碍等。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尤其血压的变化,血压较高时遵医嘱给予降压药及脱水降颅压药, 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血压的逆顺变化。 癫痫发作时遵医嘱给予肢体约束及镇静药物治疗,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

3.3 其他部位出血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征象。临床常见症状:皮肤黏膜出血,如牙龈出血、鼻出血及注射部位渗血;消化系统出血,如呕血、便血;泌尿系统出血,如血尿。 本组1 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遵医嘱禁食水接胃肠减压, 用冷生理盐水100 mL 洗胃每日4 次,每次冷盐水洗胃30 min 后再接胃肠减压器。 遵医嘱给予保护胃黏膜的药物:0.9%氯化钠100 mL+奥美拉唑40 mg 每日2 次静脉点滴。 经1周治疗后患者大便潜血阴性。 本组3 例出现穿刺部位皮肤瘀紫,由于症状较轻,未做特殊处理,几天后瘀紫自行消失。

4 小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起病急、 致残率、 致死率较高。 近年来,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动脉支架取栓术凭借操作方便、见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成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 动脉取栓与静脉溶栓相比,血管再通率较高,神经功能预后较好[6]。本组31 例AIS 患者采用静脉溶栓联合动脉取栓治疗,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 做好心理护理,对术后并发症做好密切观察及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医嘱溶栓神经功能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