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西北民间传统文化的艺术形态

2021-12-05 19:31李婷张宇轩
艺术品鉴 2021年24期
关键词:西北民间艺术民俗

李婷 张宇轩

勤劳的西北人,与天争雨,与地争收,只有勤劳二字才能概括西北人的特点。在这个词的鼓励下,这里的人们不缺乏再勤劳一点,自娱自乐,深山、炊烟、回声把生活的点滴用民间艺术的形式留下来,广为流传,代代不息;困难吓不倒、艰难不畏惧,用嘹亮的民歌和与劳作关联的民间舞蹈以及各种民间艺术综合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和诉求,教育着下一代和启发困惑的人们,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企盼。在深山沟壑,黄土高坡,闲暇的人们经常用嘹亮高亢的信天遊和委婉动听的西北民歌相互慰藉,从不同角度、不同人群呐喊、抒发情怀,这些都是人们发自内心深处的呼喊。在节令时节人们组织起来,装扮起来,用激越奔放的西北秧歌、铿锵有力的西北腰鼓,锣鼓喧天,浩浩荡荡,走街串巷,西北人用生命之舞,用传统扮装,活生生地抒发、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不仅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浓郁的生活气息、炽热的思想感情、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还保存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古老的民族艺术特色。

一、西北民间舞蹈具有多元性的承传基因

西北自古地广人稀,贫瘠的大西北地属我国北方、西北方向,由少数民族相互交融吸纳的过渡地带。多少年来经过祖祖辈辈,民族互融互通,多民族聚集相互交往,形成多民族特点多文化交融的西北特点。历史上北方的匈奴、鲜卑、羌、回、氏、党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都曾在这个地带活动过或者生活过,由于民族繁多,人烟稀少,天地为命,多民族之间通婚繁衍,血缘交错后的人们在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下,形成西北种族之间自有的文化艺术形态。

经过一定范围和时代的积淀,西北民间艺术就是在多种族相互交流、融合、吸纳中嬗变发展形成今天特有的艺术形态,并在一定地域内形成了一种流传、发展的文化传承,并不断影响当地的艺术形态。民间“胸鼓”“秧歌”以及许多民歌都已经跨地域流传,并不断形成共同的风格特色,也很难判断那个地域文化影响哪个地域文化,正宗与非主流也就无法辨别,加上种族生活追求不同,有一部分人群经常流动,不断吸纳当地的文化,又把自己的文化艺术呈现给当地的人们,相互借鉴,相互影响,比如“榆林小曲”就和西北的强悍、奔放有很大区别,据说是由明、清时代被发配到塞上的江南官吏在榆林城内落户后流传下来的,因为这个小曲演唱弹奏的风格委婉动听、缠绵抒情,颇似江南丝竹音乐的一些特色,让塞上大漠中的榆林古城显现出一丝江南水乡的春意。无论从小曲的演唱形式、内容、风格,还是语言强调都是清晰、委婉,缺少西北粗犷环境下疲惫不堪的呻吟和呐喊,这两种风格相互影响,使得西北民间小调在表演和演绎过程中,随着年轻人的加入和文化程度的提高,小调也出现清晰、嘹亮的舒缓曲艺,江南小曲经过演绎多了一份西北人的粗心和专注。这些艺术形态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考察。

二、西北民间文化艺术的形式和内涵

大西北秧歌、腰鼓、民间小调、夜社火以及农闲时节的所有活动,都是以群众性聚集为娱乐方式,成群结队、三三两两组织起来,唱、扭、舞综合进行表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演绎;以故事的形式把老人留下来的经典曲艺进行活生生的表演,百演不倦,百看不疲。特别在偏辟农村一声吆喝,大大小小、年女老少集结便可出现一些活泼、滑稽、诙谐、打闹的喜剧性表演。要么设一些扮相滑稽、表演幽默的丑角人物,如常见的有:蛮婆、蛮汉、骚达子、算命先生、卖豆芽女子;以及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喜剧人物,使演绎形式多样化,预演当令时下,祈福呐喊。无论是秧歌队,还是扮古请愿均可活跃表演情趣和气氛,又可以增强广大群众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联系,使表演形式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特别是在农种休眠时节,即每年冬季,时逢春节,农作全部停滞,万物静等春的呼唤,不敢休眠的西北人变以秧歌、腰鼓等民间文艺形式来鼓舞士气,温暖人心;用秦腔巡演的方式让西北各村寨闲暇的人们欣赏西北秦腔;传统的时节、有组织、有计划、有分工的秦腔表演艺术团深入民间,无论雨雪风寒,都挡不住秦腔爱好者露天捧场,白天黑夜从不间断。喜好的人们可以追逐艺术团的路线,百看不倦,热热闹闹迎新年。新年伊始,人们在自家村寨进行一年一度的夜间文化娱乐活动,俗称“地毯子”“夜社火”。各村寨灯火嘹亮,呐喊声、歌舞声、嬉笑声穿越在沟沟壑壑;这山头望着那山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相互呐喊,相互宣泄,相互邀约,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向团结共进招手,冬来节至,祈福呐喊,是西北人们冬天最温暖的生活节奏。天气实在太冷,三三两两邀约在一起,一间小屋,起火起调,不亦乐乎。

在西北农村,由于地广人稀,沟沟壑壑,缺医少药、卫生条件比较差,家丁不太兴旺的人家为了子孙健康成长,长命百岁,在经济困难的条件下,老老少少虔诚至极,祈祷神灵保佑,年年春节按时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参加群众组织的各种活动。有很多老人由于常年从事不间断的护神工作,最终成为一名德高望重的老人,赢得年轻一代的敬仰和保护,也成为当地村寨不可缺的精神领袖。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大山,一年一次回老家看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种状况的延续,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扶持,农村的发展真的是日新月异,天翻地覆,这种民间流传的神灵保佑的现状有所减弱。但是,取悦民众、传承文化的“夜社火”却更加繁荣,有了经济支持和娱乐设施的加入,更多人参与进来形成更加丰富的娱乐方式,带动和促进民间文化活动的延续发展。如果离开民间文化内在基因和生存发展的人文环境因素,就很难彻底理解、领悟、认识民间艺术所具有的社会历史价值和它的深刻嬗变发展的文化内涵以及人文精神的本质。

三、西北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民俗特征

民俗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域内生活的人民群众长期形成的一种风俗习惯。这个习惯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固定的模式和组织性特点,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地域内人民群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具有地域特点的人文精神因素和具有一定的劳动生产因素的综合展现。

(一)文化艺术性

在多处文献资料中不难发现,民俗发展成为现代民俗学,我们用现代的思维来说,民俗不仅是原始遗留,而且是各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映,是民族生活方式的总和。体现了民族的文化本质特质,即具有一定的民俗民族性、生活地域性和文化独特性。在这些特性下面就是民俗艺术的大众化、通俗化,也是西北人长期流传的艺术内涵。

之所以大众化是因为西北人都听得明白,通俗化就是大部分也可以听得懂,因为,它具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生命,与人们劳作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的内容表现,具有人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

(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性

在西北,我们有历史悠久的彩陶艺术、地画艺术,与这些西北艺术相比,西北民间艺术更为深远,值得我们继续研究。这种源远流长的历史遗留正在一点点地被遗忘,由于地域原因和文化研究投入和深入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和研究,是民间艺术的一大遗憾。可以说,西北民间民俗艺术既是民俗和民族文化心理的产物,又是民俗文化及民族心理的再现。

比如,西北民间广流传的“闹秧歌”“闹社火”,大型灯展、观灯猜谜活动、剪窗花,扎彩灯,展现的是农村男女老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体现的是他们有一双勤劳的双手,不但心灵手巧,还可以以自己方式进行文化娱乐。民俗的背后是人们心灵的感叹和无声的呐喊;是农民为庆贺丰收、保留生命的感恩;是农民为来年风调雨顺等美好理想愿望的诉求。人们流传下来的曲艺曲调高亢悠扬,歌词淳朴清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不少地方还组织“送春牛”活动,又称“迎春”“打春”,开展一些活动来喜迎春天的到来,也是为即将开始的农活图个好彩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即将农耕的人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更是希望的季节。

(三)纪念与思念

西北人们春耕以后还有一些活动,比如清明节,人们相邀族群人们到祖先歇息地进行扫墓,不管离家多远,这一天人们准备着、相互鼓励,来祖先跟前鞠躬请安,忧思怀念。还有端午节,西北人们用巧绣香包、荷包、掐艾叶,送给心上人或者给娃娃们挂在胸前以求平安。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地域间的交流不断频繁,民族文化艺术不断交流,在人们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普及的今天,留存在世间的民俗文化在年轻一代的智慧和传承下,原有的一些民风世俗活动有所变化,文化形态也出现一些方向性改变,还有一部分因为流传困难问题甚至被淘汰。

四、地域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影响下的农村艺术

如果说,已上阐述属于内因,那么西北的地域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是民间艺术发展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也是民间艺术风格所具有鲜明性、地域性的重要条件。西北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域辽阔、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广大农民祖祖辈辈依山傍水沿着山沟崖畔开凿窑洞,保持着人类早期穴居的生活方式(有的人家还要在平地上进行窑箍),形成了土窑、砖窑、石窑的居住习惯,以创造冬暖夏凉的环境,并在山地、坡地采取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以求生存。由于西北长期干旱缺雨,形成了以农耕为主和放牧相结合的一种生产方式。

这里地广人稀,天干地旱,抗旱性较强的杂粮播种成为这里唯一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的来源,再就是靠养羊、揽羊增加收入。像蚂蚁一样在山坡上舞动的人就是揽羊人,拿着羊铲背着干粮赶着羊群爬上坡,早出晚归。生活单调,听着从远处传来的信天游和村里姑娘、婆姨的欢乐声,相互传递消息,消除寂寞和想念。如遇到对面山峁上也有放羊人时,两个揽羊人常以歌会友,以唱交流,嘹亮的歌声回荡在山峁上,更显示出西北人广阔的胸怀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理想愿望。山大沟深,但西北人的声音穿山峁的本领让整个空间充满欢乐和充实的感觉,因而,西北民歌、信天游的传唱,形成独具风韵和特色并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

猜你喜欢
西北民间艺术民俗
民俗中的“牛”
一座西北小城
民间艺术篇
缠海鞭杆—西北棍
民俗节
漫画民俗
黔西北行吟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西北望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