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长太 邹春国
稻渔综合种养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总结了稳定水稻种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养殖小龙虾等水产品增收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环境的路子。小龙虾是目前稻田养殖的首选品种,根据市场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大规格虾受市场青睐,而小规格虾价格低迷,很难销售的新情况,为达到“当年开发,当年丰产、丰收”的目的,对来年稻田种养殖生产要早作规划和准备,必须抓好以下主要工作:
养殖基地要求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 18407.4)的规定。土质肥沃,粘性土壤为最佳,矿质土壤和砂土容易渗水、漏水,不适宜养虾。外堆圩能防止大雨、洪水冲塌,确保防洪安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源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和《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1)的规定。面积原则上不限,每块田面积以20-50亩为宜,长方形,长宽比2:1。最好集中连片,便于小龙虾销售、品牌创建和形成产业化。
规划来年养殖小龙虾的稻田在今年水稻收割后,就要抓紧进行田间工程建设。根据《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SC/T 1135.1)的要求开挖环沟,开挖环沟面积应不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一般开挖成“回”型,沟上口宽3-5m、下口宽1-2m、沟深1.2-1.5m、坡比1:(1-1.5)。选择沿大路一边留3-5m宽的作业通道,便于水稻机械化栽种与收割。利用开挖环沟的泥土逐层夯实加固、加宽、加高田埂,确保不渗水、不漏水,改造后的田埂坡比为1:1.5,埂高出田面0.8-1m,埂面宽2-3m。
传统的稻田小龙虾养殖是向稻田中投放种虾后,让其自然繁殖,实行“自繁自养”的模式,这种模式操作简单,养殖成本低,但产量低而不稳定。目前提倡“繁养分离”模式,实现苗种繁育和成虾养殖分离,即按一定比例配套专门的苗种繁育稻田,繁育1-3cm的虾苗用于大田放养,达到苗种质量优良、生长速度快、规格整齐、上市时间早、成虾规格大、产量高而稳定的效果。新发展的小龙虾养殖稻田,一般按1:(15-20)的面积配套专门育苗基地,在规划时,可利用环沟或附近的池塘用于虾苗繁育。
计算好育苗需要的面积,利用向阳一侧的环沟或专门池塘搭建简易保温大棚,用钢管或毛竹做支架,上覆盖塑料薄膜,栽种伊乐藻、水花生等水草。安装底部微孔管增氧设备,嚗气盘悬空于池底10cm处。虾种放养前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0kg进行消毒,然后就近选购规格为尾重30g以上的大虾按雌雄5:1的比例放入,亩放100-150kg。放养后,水温在10℃以上时,要坚持投喂优质饲料,保证亲虾能够摄食到足够数量和营养全面的饵料。翌年早春,随着水温逐步回升,小龙虾开始离开洞穴出来觅食,发现有部分稚虾离开母体即开始进行虾苗培育。在培育期间,不断补充伊乐藻或水花生等优质水草供虾苗摄食、栖居与隐蔽,每天上午和傍晚各投喂一次幼虾颗粒饲料,通过搭建食台观察,投喂量以3小时后略有剩余为宜,防止过多投喂造成饲料浪费和引起底质恶化。
1.整理田块。水稻收割、稻草打碎返田后,每亩施有机肥150-200kg,最好测土配方施肥,通过施肥可以增加有机质,有利于水草和底栖生物的繁殖生长。施肥后用机械旋耕,使稻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起到松土、曝气和改善底质的作用。
2.设置进、出水口。进出水口设置在稻田两端斜对角,进出水管用阀门控制,阀门边缘应严密无漏洞,进出水口安装不锈钢或铁质防逃网,避免进出水时养殖的小龙虾逃走。
3.消毒、种草。稻田改造后,经过滤注入新水,全田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进行消毒。消毒3-5天后移栽水草,环沟中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水花生等,栽植面积控制在40%-50%,大田中移栽伊乐藻,栽植面积控制在20%左右,水草种植在10月至翌年1月底之前完成。
4.建防逃、防鸟设施。为防小龙虾逃逸,在田埂中间四周用钙塑板等沿田埂四周围成封闭防逃墙,地面以上墙高0.4-0.5m,下埋0.2m。在稻田四周田硬上用2.5m高的水泥桩柱,埋入土中0.5m左右,拉上粗铁丝;稻田上空拉细塑料线,间隔0.5m左右一条,这样既能防鸟又不伤害鸟,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
(通联:224056,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手机:1300448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