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塑造背景下中华文化立场的坚守与传承

2021-12-05 18:57任成金
关键词:立场中华文化文化

任成金

世界正处于百年大变局,国家间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整合前所未有。随着中国不断走向复兴,文化走出去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文化软实力与我国国际地位尚不匹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建设,并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重要文化命题,这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推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塑造“文化大国形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 国家形象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深刻内涵

国家形象塑造关系中国国际地位和中华民族复兴进程,历来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家形象来源包含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等方面,与经济因素不同,文化因素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不一致性。《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显示,65%的海外受访者认为经济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成功的领域,而仅有28%的受访者认为文化是最成功的(1)中国外文局:《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北京:中国外文局,2019年,第17页。,可见文化因素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形象塑造的短板。近代以来,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一直存在文化解读上的被动,涉及中国文化的元素都是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中生成与传播,中国形象的建构很难摆脱“被动的被解读”。早在20世纪80年代,杜维明教授就倡导以“文化中国”来构建中国的国家形象。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化大国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61-162页。在当前大变局下,中国应当以怎样的国家形象展现到世界舞台上,可以说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对这一问题的理性回答。

“立场”一词一般用于阶级阶层利益划分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华文化立场”问题,将“立场”创造性地用于文化建设方面,这为我们更好地坚守民族文化本位、处理中西文化关系提供了重要的价值遵循。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内涵,中华文化立场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要义就是坚守中华文化民族性,通过中华文化的“返本”与“开新”打牢民族复兴的根基。文化的民族性构成了文化发展演化的内在基因,中华文化民族性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要义。在古代,中华文化以“和合”为基本要义,体现出强大的建构能力和同化能力,从佛教的本土化到中华文化圈的形成都彰显出中华文化民族性的坚韧与顽强。在当代,中华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取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性,对于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阐释了中华文化基因的独特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的高度;另一方面,提出了中华文化建构的自主性,指出“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21页。。

中华文化以内源性的自我创新为主,在四大文明古国中独树一帜。无论是毛泽东的“洋为中用”,还是习近平的“不忘本来”,都坚持了中华文化立场的核心要义,将民族性置于首要地位,其主旨就是面对全球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不能‘失语’和‘他者化’,不能丢掉文化的主体性,不能失去自己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密码”(4)郭建宁:《文化自信与当代中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中华文化身份认同意识和自主建构能力不断增强,“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21页。。

第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坚守中华文化的时代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44页。文化作为经济社会的集中反映,就成了观察社会变迁的基本工具。就中国文化而言,经历了从诸子百家到独尊儒术,再到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取得主导地位,中国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个时代,中华文化的发展总是聚焦时代主题,呈现出与经济社会发展很强的内在关联性,适时地“发时代之先声”给予经济社会变革以巨大的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21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任务目标紧密结合起来,阐明了文化发展对于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作用。中国梦、中国方案、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智慧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凝练和表达,又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58页。。“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29页。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华文化不仅体现了实践性,更多地体现了超越性特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以文化发展为重要视角,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以及社会的整体进步。

第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坚守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实现人类文明互鉴。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仅要恪守中华文化构成的独特性和民族性,还要看到中华文化价值要素的普适性和世界性,在维护文化民族性的前提下积极参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20世纪80年代,学界曾提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观点,意味着各国人民不仅要树立文化的主体意识,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且要在坚守民族文化本位的基础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实现人类文明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当代,马克思所描述的世界历史进程大大加快,不只是物质产品的生产和交换具有了世界性,而且精神文化产品的传播和交流也具有了世界性的特征,“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页。。“世界的文学”并非指一种趋同性和“普世性”的文化样式,而是指兼具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文化融合发展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11)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7页。这意味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仅要和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统相适应,还要和代表人类文化发展方向的趋势和潮流相协调。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只有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才能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保持民族特性,增强国际话语权。“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等都是中华文化时代价值的彰显,也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积极贡献。因此,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既不是世界文化格局中华夏中心主义的复归,也不是西方中心主义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延续,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是百年变局下中国对构建世界秩序宏伟蓝图的价值遵循。

二、 国家形象认同视域下中华文化立场面临的挑战分析

近代以来,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由西方主导塑造的,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傲慢论,从中国替代论到中国背离论,从“中国锐实力”到“中国病毒论”,中国成了一个“沉默的他者”,特别是近年来中西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变得更加尖锐复杂,这给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国家形象带来了更多挑战。

(一) 部分群体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信心不足

民族文化本位立场是一个国家构建国家形象的根本出发点,不同的国家在表述和建构自身或他者的国家形象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立场。近代以来,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华民族文化本位立场一度出现弱化,文化民族性遭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西方化倾向。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对待西方的态度经历了俯视-平视-仰视三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既是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文化独立性不断缺失的过程,民族文化认同的自我意识和文化建构的自主能力不断衰落。张岱年指出:“中国人在最后100多年的文化困惑归根结底是一个如何处理好接受外来先进文化与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独立性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能否弘扬我们民族的主体精神,实在是症结所在。”(12)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408页。

改革开放初期,文化界和理论界部分群体对西方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生了“文化震撼”,导致了文化自卑与西化倾向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西方理论界的依附局面。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西方成功地将工业革命的优势转化为对我国文化心理上的优势,形成了以“西方中心主义”为立场的思维方式、知识体系和评判标准,西方学术话语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逐渐形成了优势地位。这种盲目推崇西方理论观点,对自己的历史、文化、理论、道路采取了虚无主义的态度,不仅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分析方法、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分析方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与削弱,而且导致了中国知识界和理论界缺乏充分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让西方人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巨大成功,理论界、学术界都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开始反思和重构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逐步找回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然而值得我们警醒的问题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如此成就的今天,知识界、理论界仍有一部分学者缺乏应有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做对了,但是目前的学术概念和学科范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并未作出令人信服的学术论证;另一部分学者则套用西方标准来比附中国,盲目追求西方的学术概念、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认为中国做法不符合西方的“标准答案”,表现出独立思考意识缺乏、科学批判精神丧失的不良倾向。任何一个国家和文明走向复兴,文化上的交流与借鉴是必要的,“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1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02版。

(二) 思想力量彰显对经济社会进步观照相对不足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国际社会评判国家形象的重要尺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思想力量彰显对经济社会进步观照不足的现象,影响了与客观现实相符的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文化立场最重要的是有问题意识和批判视野,以新的理论探讨方式回应和观照中国的社会问题,在更高的平台上凝聚社会共识,进而有效地回应外部关切,主动塑造符合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良好国家形象。

文化的作用不仅在于其凝聚力和创造力,更在于其前瞻性和引领性,通过观照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进步,以新的发展理念和治理理念阐述来引领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国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跃进都离不开文化变革和思想引领,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引领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折射出独立自主的大国形象。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洪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文化作为心理模式、价值观念、理论体系,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不可或缺,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举足轻重。但是就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文化发展尚未与中国社会进步同步推进,文化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和国家形象塑造的最深层次的问题。

进入新时代以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文化发展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早在20世纪初,梁漱溟就提出“文化失调”问题,借助文化问题来观照中国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把文化发展作为观察和处理当代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梁漱溟指出:“中国问题并不是什么旁的问题,就是文化失调——极严重的文化失调。”(14)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2页。如果没有文化立场的及时跟进,那么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后续动力是不足的,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1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页。不论是经济领域的金钱原教旨主义问题,还是政治领域的公平正义、民主法治问题,抑或社会领域的分配不公等问题均存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同时又进入思想理论层面得以涌现出来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培养新的文化自觉以及带有批判立场的知识范式去观照当代社会现实的发展。

(三) 中华文化对国家形象支撑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大变局,国际格局“东升西降”的态势持续调整,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中西之间的碰撞前所未有,西方社会新一波“中国威胁论”兴起加剧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难度,中华文化对国家形象的支撑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中外文化交流不对称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偏差。中华文化交流传播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短板,那就是文化交流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和不平衡。以版权贸易为例,据统计2018年我国共引进版权16829种,输出版权12778种,进出口比为1.3∶1,其中对美国进出口比为4∶1,英国7∶1、德国2∶1、法国4∶1、日本5∶1;2018年共引进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版权16602项,输出11830项,进出口比为1.4∶1,其中对美、英、德、法、日的进出口比例分别为5∶1、7∶1、2∶1、4∶1、5∶1(16)《201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8月29日,02版。。根据BBC国际台开展的一项全球民调显示,海外受访者对中国持正面评价的受访者为41%,持负面评价的受访者为42%,其中美、英、德、法、西、加等西方国家对中国肯定性评价的仅仅为28%,而持否定性评价的高达57%(17)BBC Country Ratings Poll, London: the BBC World Service, 2017.pp.36.。可见,中外尤其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不对称和不平衡的直接后果就是西方不了解中国,西方对中国的国家形象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和误读。

主流文化传播困境致使现代中国的国际形象受损。我国主流文化对外传播存在本质性弱势,话语权趋弱,相对于传统文化,主流文化走出去更加步履维艰。据统计,海外受访者认为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元素分别是中餐(52%)、中医药(47%)、武术(44%)等实用文化,而代表现代中国形象的影视作品(10%)、文学作品(10%)等艺术文化和思想文化则认同度不高(18)《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北京:中国外文局,2018年,第22页。。而国外,尤其是西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则认知度更低,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8%)、中国梦(4%)、共同富裕(5%)、小康社会(3%)(19)《中国国家形象调查报告2013》,北京:中国外文局,2014年,第10、11、14、15页。等。可见,主流文化走不出去就意味着中国现代国家形象难以被西方主流社会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就很难被西方世界所认知、理解和认同,而负面形象则不断被夸大和炒作。

核心概念和文化标准的缺失导致中国对西方的“妖魔化”叙事缺乏有效的批判化解能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西方对中国政治自由化和经济市场化期待落空,西方政界学界掀起了新一波“中国威胁论”的高潮,“新帝国主义列强”“国家资本主义论”“锐实力”“修正主义者”等论调层出不穷,对中国的民族复兴构成越来越大的压力。虽然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均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尚未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学术话语体系,常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2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29页。。“自由”“民主”“人权”“现代化”等核心概念的界定和话语标准的形成均由西方设置,中国成了西方国家理论体系的实验对象和话语体系的观摩对象,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只有经过西方的肯定才能获得外界的承认。按照西方的“标准答案”,中国依然是一位离经叛道者,“市场经济+权威政治”就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代名词,而我们对西方的“妖魔化”论调缺乏有效的批判化解能力(见表1)。

三、 立场性阐释:中华文化立场坚守与传承的多维路径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从战略高度明晰了我国国家形象的独特内涵,提出了“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62页。,这为我们构建新型国家形象提供了重要遵循,这四个大国形象隐含着一个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原则——中国国家形象构建必须基于自身的文化立场。塑造新型国家形象,坚守和传承中华文化立场非常必要,它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定力。不仅在塑造自我形象中要强化文化立场意识,而且在传播国家形象的过程中也要强化立场意识,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引导。

(一) 传承中华文化优秀品质,树立文化主体观念

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及其内涵,是构建国家形象的文化基础。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22)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5页。由此可以看出只有明确“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71页。,把这个主体性搞清楚了,才能继往开来、面向未来。

新时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树立文化主体观念,是以“不忘本来”为坚实基础的。我们的“本来”不仅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源头,也涵盖了在此基础上形成发展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不忘本来”为坚实基础建构中国文化主体性,首先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有一个辩证的分析和正确的认知,这是我们最坚实的文化自信,也是我们最真实的“主体性”。以“不忘本来”为基础构建中华文化主体性,又是以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传承中华文化价值,要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传统文化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坚持古为今用、以古为鉴,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13页。。传统文化是塑造中国精神的历史渊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58页。;革命文化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价值指向,体现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和为民请命的抗争精神,是对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不同诠释和高度浓缩,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特点。革命文化不仅包含了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和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还包含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富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奋斗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建设获得历史性成就的经验总结,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关键支撑力量。离开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时代文化建设就不能形成正确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诉求。

传承中华文化价值,要以科学性和时代性为准绳,在梳理提炼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26)《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01版。。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深入挖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61页。;对于革命文化,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8)曹智、李大伟、李刚:《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4日,01版。。无论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还是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抑或是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传统和基因都是我们当今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渊源。因此,梳理好这些革命文化资源,阐释好革命文化传统,传承好革命文化基因,都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华文化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为中华文化发展注入先进的理论内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是中国道路经验式的总结,而且是“中国方案”世界性话语表达,要想取得大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就需要我们一方面从基础理论的高度对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获得历史性成就进行经验总结,在概念、范畴、表述、理论、逻辑等方面的提炼和升华,需要以严谨的逻辑方式、科学的范畴和概念用国内外大众乐于接受的形式精准地表达出民族复兴的话语体系的内容;另一方面从普遍性的角度对失败的教训进行理论分析,增进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和发展道路的理解,这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 观照中国现实,推动社会进步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着眼于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现实问题。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总是能够与不同时期的社会实践和时代主题相契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仅在于传承文化价值,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更重要的从中国现代化的现实关照层面进行深刻剖析和理解,将中华文化转换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

马克思指出:“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9页。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中国社会现实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迫切需要文化来解答和指引,文化只有直面现实,才能发挥理论对实践的引领作用。我们党不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都是与致力于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紧密联系的。无论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还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都贯穿着文化的价值指引,换言之,中华文化蕴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中,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赋予国家形象深厚的内涵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

文化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影响最为深远的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30)《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01版。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在注重经济发展效率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公平性和正义性,导致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诉求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性因素。文化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动力,每一个时代的文化都是围绕着时代主题对现实问题的历史性反思和批判,并在批判过程中提供未来发展远景而实现更新和创造的。尤其像我们这样一个体量巨大、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实现了现代化同时面临着文明形态迥异、治理方式不同、生产方式多样的相互叠加的复杂性,如何破解这种困局,实现新时代发展目标,这就需要我们的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文学家对中国现实进行更多的思想创新和理论探索。对于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的现代化运动,要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进行深刻的文化反思和文化探索,要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利益问题,反思和探索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不足的一方面,要“努力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以为国家形象的构建提供重要的支撑。

(三) 深化文化交流互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对内要“不忘本来”,传承文化价值,观照中国现实;对外要“吸收外来”,加强文化交流,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深化文化交流互鉴,提升文化软实力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拿来主义”,即以开放的胸襟和态度科学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自觉的文化批判和文化选择实现对他国文明的吸收和借鉴,在保持民族特色和主体性的基础上融通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以扩大共识、缩小分歧;二是“送去主义”,即把自己的文化传播出去,向外国推介中国文明和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中形成对自己国家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阐释力与认同力,从而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以消除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主流话语的曲解和误读。

首先,在“拿来”的基础上实现相互借鉴、相互提高。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各民族文化发展问题上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态度。“拿来”的前提是相互借鉴、平等交流。“拿来”既非“挟洋自重”的“西方中心主义”,也并非西方所渲染的“中华帝国”的“华夏中心主义”,而是在坚持平等基础上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西方对中国的单向输出的态势基本结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了平等交流、相互借鉴的阶段。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31)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7页。“拿来”的方式是对国外文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3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24-325页。“拿来”的目的为我所用,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西方理论体系靠“西方中心”支撑,中华文化自然离不开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3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52页。通过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处理好民族和世界、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能够在融会和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自己显著特征的新的文化,“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3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24页。。

其次,在“送去”的前提下化解分歧,增进共识,提升软实力。“送去”不仅是指“送出去”,还包含了“送进去”,即中国的文化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得到国外受众的认知、理解和认同。在百年大变局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形象获得空前提高,但是中国的文化传播力、文化阐释力与经济实力并不匹配,外界尤其是西方对中国的解读存在着严重的认知逆差和文化逆差。虽然已开放四十余年,但是许多国家对中国认知还停留在零零散散的长城、故宫、功夫和中国美食等实用文化上,而对富含人类共同价值和中国精神的影视文学、“中国梦”“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艺术文化和思想文化的了解都是零碎、片面、肤浅和疏离的。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并没有远离我们,中华文化既有“天下”情怀,又有“和合”思维,形成了以“和”和“公”为核心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仅要让实用文化走到千家万户,而且也要让思想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3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24页。

“送去”就是要充分考虑他国民众的接受习惯,拉近和国外受众的心理距离,找到中国文化和西方受众的连接点,“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3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24页。。“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3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695页。,也是中华文化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对待文化“送去”,要坚持问题导向,“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3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29页。,研究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将中国精神、中国经验上升到普适性的高度进行学术提炼,建立一套自己特有的表达、阐释、沟通的话语系统和表达方式,从而把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理念中的人类共同价值“送出去”“送进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39)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5页。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既是一个文化战略,又是一个政治战略,事关我国社会进步与民族复兴进程。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挑战,只有坚守民族文化本位、传承文化价值,才能在“中国崛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的叙事中形成完善的阐释框架,才能有效化解西方文化冲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猜你喜欢
立场中华文化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武术研究的立场
扬 善
扬善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