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兴端,吕火明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
粮食问题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四川作为全国农业大省、产粮大省、人口大省、粮食消费大省和调入大省,粮食生产情况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四川如何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川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具有重大意义,集中体现为“四个有利于”:首先,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四川是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安全在全国既具有典型性,也具有代表性。四川的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影响。其次,有利于守住粮食产能底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四川要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首要是要抓好粮食生产,以稳定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为核心和前提。其次,有利于缓解农业生态压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可以使地力严重透支、水土流失、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区域的耕地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通过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缓解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最后,有利于提升耕地产出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充分保障粮食供给的前提下,可以使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生产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从而提升耕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1.1 耕地面积绝对减少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基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由于征地制度和集约用地制度失灵[1],大量耕地转为非农用地。近年来,全省每年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等因素减少耕地1.3万hm2以上。据2017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显示,当年全省耕地面积净减少1.18万hm2。虽然技术进步、新的种植方式和管理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的粮食产量损失,但客观上,耕地面积减少仍造成了全省粮食的隐形减产。若以2018年全省粮食单产5575.5kg/hm2计算,从2013~2017年,四川因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的全省粮食隐形减产高达6.58万t。
2.1.2 宜农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四川可开发复垦的后备耕地资源潜力极为有限,宜农未利用地仅有23.1万hm2,可开发为耕地的仅有15.7万hm2,仅占全国的2.9%。
2.2.1 耕地质量影响粮食生产 首先是总体耕地质量等级不高。根据《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2015年四川高等地和优等地仅占全省耕地评定面积的29.9%。其次是土壤安全形势较为严峻。2018年四川盆地农林区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均低于西南区和全国平均水平[2]。化肥、农药、除草剂、杀虫剂、农膜等化学投入品的过度依赖和不合理使用也造成农业生态资源环境负荷增加,耕地质量退化、环境污染加重、重金属污染等与农业相关的生态破坏问题日趋突出[3],极大地增加了四川耕地土壤安全风险。再次是水土流失破坏耕地产能。2018年四川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1.3万km2。水土流失会破坏耕作层,带走耕地有效养分,对于耕地质量特别是坡耕地质量有严重影响。然后是耕地“占补平衡”存在粮食生产能力差异。虽然我国采取了“占补平衡”的耕地保护政策,但“占补平衡”更多体现为数量上的平衡而非质量上的平衡[4]。耕地“占补平衡”中的质量差异,既表现为“生地——熟地”差异,还表现为区域之间的生产效率差异。如果将粮食生产效率低的区域的土地指标用来补充高粮食生产效率区域的土地,实际上会造成粮食的减产。最后是土壤对粮食生产适宜性降低。由于种粮效益相对较低,农户将耕地改种为非粮食作物后,引起土壤酸碱度、矿物质比例等发生变化,导致粮食作物的生产保障能力下降、适宜性降低。
2.2.2 耕地基础设施条件薄弱 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宜机作业、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是高标准农田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条件。近年来,四川不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2011~2019年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78万hm2,但当前四川农田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历史欠帐较多。由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标准偏低,高标准农田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达到“三网”配套的比重不高,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4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叠加农机装备供给结构不合理等因素[5],导致农业机械化推进困难,从而影响粮食生产效率的提升。农田水利设施的薄弱还导致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粮食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全省常年因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损失粮食75~100万t。
2.3.1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能满足粮食高产和稳产需求 目前四川粮食科技水平进步较慢,单产突破极为艰难。2019年四川谷物单产水平仅提高16kg/hm2。优质绿色机械化生产技术、绿色健康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与安全利用技术、重大自然和生物灾害绿色防控等粮食生产核心关键技术都有待突破[6]。
2.3.2 粮食科技生产应用能力弱化 一方面,由于农户户均经营耕地面积少、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主动性普遍不高,导致农业技术推广难。另一方面,粮食生产主体弱质化严重。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四川农业从业人员学历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水平,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同时作为劳动力输出大省,流失大量文化、技术水平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只留下弱质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7],导致对新品种、新技术、农业机械等现代生产要素的接受和使用能力不足[8]。
一是要坚决稳住耕地数量。必须加强土地的用途管制,严格管控土地的用途转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耕地的“非农化”利用。对于确实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转换土地用途、占用耕地的,必须落实好“以补定占、先补后占”的“占补平衡”补充耕地制度和“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耕地“占补平衡”责任。二是科学合理利用好耕地资源。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必须把粮食生产摆在耕地利用的首位,把有限的耕地资源首先用于粮食生产,把最好的耕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
只有建好“粮田”才有“粮仓”,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宜机作业、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粮田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基础。要以全省9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为主体,摸清粮田底数和建设潜能,根据地理条件、粮食作物生产需求,布局全省高标准粮田建设。加大高标准农田投入,适度提高标准,鼓励支持粮食生产重点县提高粮田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水平,提升粮田排灌能力、农机作业能力、耕地生产能力,稳定提升粮食产能。构建“高标准粮田+一般粮田+后备粮田”的粮田体系,在高标准粮田建设的同时,抓好低产田的改造和后备粮田的储备。对于平常没有种粮,但可以经过改造、转产的耕地,应作为后备粮田,在需要转产种粮的时候迅速调整种植结构投入粮食生产。
当前单纯依靠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来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有限[9],必须依靠粮食科技的突破来提升单产能力。一是粮食育种方面,应该继续瞄准高产导向。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口粮的品质、口感上的要求迅速提升,粮食育种“优质”导向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必须看到,强调育种目标“优质”并不意味着“高产”目标不再重要,而应“高产”“优质”并重。特别是在粮食供求紧平衡状态下,必须始终高举“高产”大旗,在育种目标优先序上,应继续首先保障“高产”,在“高产”的基础上“优质”。同时,要根据当前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偏紧、粮食生产劳动力缺乏等客观环境,着力选育和推广资源高效、重金属低积累、适于机械化的粮食品种。二是在粮食生产技术上,积极研发和推广能够节约劳动力的生产技术。主动适应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土地细碎化、商品化粮食生产主体由小农户向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转变的农业生产经营实际,在轻简化栽培、中小规模田地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方面实现突破。三是加强粮食减损技术研发推广,降低收割、晾晒、仓储过程中的损失。
粮食生产最终要靠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必须以职业粮农为核心,积极培育多元化的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粮食生产主体的专项扶持,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现代粮食生产经营能力的现代化粮农队伍。一是要加强对职业粮农的培养。在从事粮食生产的青年粮农中发掘培养一批职业粮农,对从事粮食生产的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主实行倾斜性政策支持。二是开展职业粮农专项培训。目前新型经营主体、职业经理人等各类农民培训项目较多,但针对粮食生产的专项培训不足。应该在粮食生产技术、粮食政策支持等方面开展专项粮农培训。三是加大对职业粮农的专项扶持和补贴。如,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方面向职业粮农倾斜;探索以粮食生产面积或产量为依据,对职业粮农购买社会养老保险进行补贴。四是从粮食价格和农业保险两个方面稳定种粮收益,提高种粮意愿,确保种粮农民不吃亏。“谁来种粮”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当前粮食种植收益明显低于非粮经济作物收益,只要收入有保障,农民自然就愿意种粮。
除此之外,还要发挥政策的指挥棒作用,压实基层粮食生产责任,将粮食生产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应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和支持,强化对产粮大县的利益补偿、转移支付和考核激励,全面提升基层政府保障粮食生产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