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丹丽,李华雄,唐卫东,欧 军,宋 锐,宋 伟,林 玲,汪 军,刘 钇,钟守生
(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四川 内江 641000)
桃树属于蔷薇科桃属的落叶乔木,具有生长力旺、喜湿、好光、耐寒、萌芽率高,树冠成形快等生长习性。一般在华北地区、华东各省、西南地区等均有广泛栽培。内江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地处104°15′E~105°26′E,29°11′N~30°2′N,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暖湿润、降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特点,适宜桃树种植。
桃树总体管理法则遵循“三分种植,七分管理”,如果桃树在前期不加以管理,任其发展,到了后期会导致长势没有规律性,以致结果的品质出现问题,体现不出桃树应有的价值。笔者根据多年桃树修剪的经验,总结出内江地区桃树的一套冬季管理方法,以供内江地区广大果农参考。桃树在每个季节的管理一定要到位,时间点要把控好。桃树冬季尤为重要,进入休眠期后,为了来年的丰产,应开展清园、施肥、整形修剪、树干涂白等管理工作[1]。
冬季病虫害易在杂草里进行安全越冬,一旦春季到来,虫和细菌就会被引入树体,对树体及春季桃树开花结果进行危害。因此,无论桃树栽培时有没有采取覆膜处理,在距离树干周围60~80cm范围内的杂草都需清除干净,并将地面的病虫枝、落叶、落果等清除果园,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病虫源[2]。
桃树在第一年栽植时用足基肥之后,冬季不用再施加有机肥。但是,到来年3~5月时,为了注重桃树品质的提升,需配备复合肥。已经种植4~5年的桃树,在冬季需施有机肥,如饼肥、厩肥、泥肥、沼肥、农家肥等,可有效增加树体的抗寒抗冻能力,促成果树花芽的形成,维持树体的营养,增强树势,提升果实品质。施肥时间一般在冬初进行,施肥量为幼树每株20~60kg,成年树每株80~100kg,在施肥过程中可适当加入0.5~1.0kg过磷酸钙,以增加土壤中的肥效,施肥后覆土、浇水即可。施肥方法具体有条状沟施、环状轮状沟施、放射状沟施等[3]。
桃树形状结构主要有分层形、“Y”字形、开心形等,不同地区宜采用不同的树形结构。内江属四川盆地东南部,空气湿度较大,水分含量较重,光照没有北方强,湿度比北方大,病虫害比北方严重。所以,因选择适合其地貌气候特征的树形,便于日后管理,也能体现桃树在内江地区的价值。“Y”字形是近几年比较推荐的南方桃树树形,这种树形具有采光好,树形结构简单,修剪量小,树势强盛,寿命长,省时省力等优点。因此,内江地区建议培养“Y”树形结构。
“Y”字形树体结构为两大主枝分别伸向2个方位,主枝与地面水平线夹角为45°~60°,这样营养吸收均匀,通风透光效果好,桃子的品质才能达到最好。两大主枝一定要对称,放枝必须是朝行间距的方向。如果主枝与水平线夹角过小,可进行绑缚,或把枝条朝上撑一点,否则会影响桃树树势和寿命。另外,桃树直立形状比较强,如果枝条过于直立,或徒长枝过多,会造成侧枝以及下部分枝条因光照不足枯死,光长枝不结果。
首先,定植种苗后在树干位置距地面55~60cm处定干,选留两个垂直行向、长势强壮的枝条作为主枝,主枝以下的枝条全部剪除干净,如果不予清理,来年长势旺盛,甚至可能超过主枝,引起树形结构紊乱。
其次,主枝位置以上的枝条,要分清树枝的类型,如主枝、侧枝、中庸枝、结果枝组、徒长枝等。在修剪时,去除徒长枝;生长中庸的优良细弱结果枝或结果枝组,宜选留[4],一般每个主枝上培养2~3个结果枝组。粗大的侧枝营养吸收全在枝条,只抽枝,结不出很好的果实,宜剪除。
桃树第1年重在培养树形,主枝的开张角度要保持在60°左右,侧枝70°~80°。在主枝上培养1~2个侧枝,其余部位保留中小枝组或结果枝,长度为30~50cm,粗度为0.5~0.6cm,超过中心干1/3的枝条予以剪除,采用长稍修剪的方式,两主枝进行长放,基本不短截,回缩为辅,以保持主枝的生长优势,均衡树势。
在第2年桃树的冬剪时,主枝的延长头随其生长相应增加,修剪长度以主枝、侧枝延长枝的1/3~1/2为宜。主枝或侧枝延长头枝修剪时留外芽或侧芽,加大角度缓和长势;利用背后枝换头,来加大主侧枝开张角度;采用拉枝、撑枝、吊枝等措施来开张主侧枝角度。疏除生长过旺的枝条以及无花枝、重叠枝、过密枝等[5]。
桃树定植3~4年时,树形基本完成,此时,桃树的生长长势更加旺盛,树冠继续扩大,主枝延长头的剪留长度以50~80cm为宜,在幼树整形的基础上,继续调整主、侧枝的从属关系,在其冬剪的时候,剪去辅养枝,着重培养中小型的结果枝组,将主枝生长枝头、侧枝头进行回缩,剪除徒长枝,采取弱枝长留剪、强枝轻短剪或者长放的方式,保持良好的主枝、侧枝开张角度,维持树势[6]。
桃树定植5~6年后,进入盛果期,这时冬剪主要侧重于调节主枝、侧枝的生长,控制顶端优势,培养良好的结果枝组或结果枝,使树体内膛通风透光,防止其郁闭,以提高桃树的产量,保证其结果品质。冬季修剪时应遵循“去强留弱”的原则,即疏剪强壮的枝条,采用纽、拉、缩等措施加大开张角度,对下部或内部的弱小枝条,生长中庸良好的结果枝则减小其开张角度,应予适当保留。
衰老期的桃树枝梢生长趋势逐渐衰退,主枝、侧枝开始干枯,结果枝、內膛枝等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弱,光秃,产量逐渐减小。因此,这一时期桃树的修剪应着重于更新复壮,可以通过减小角度来复壮生长,留上芽、斜上芽或从长势较直立的枝分支处回缩来抬高主侧枝延长枝位置,更新衰老骨干枝,培养徒长枝及旺枝,以利于维持树体长势,保证一定产量。
桃树整个树势的发展和扩张主要依靠主干,因此,常采用旺头的形式,保持主枝和大枝组顶端优势,开张角度保持在40°~60°。生长中庸的优良细弱枝条会成为来年很好的结果枝,如0.5cm左右的枝条,同侧枝条相互之间的距离留大概30cm左右,错位保留,如果留并排枝,具有优势的枝条就会越长越大,弱势枝条就会生长不出。疏除过密果枝、徒长果枝、已结果的枝条,长放更新枝。结果枝组的延长枝从延长头朝下60cm内不留任何枝条,清除干净。
3.5.1 徒长枝的修剪 确定徒长枝时,一定要对准分枝位置的垂直角度,不要错把其它枝条当徒长枝。剪除时剪口需平齐,不留桩。若留桩时间过长,留桩部分会干掉,伤口无法完全愈合,树干将会逐渐溃烂。
3.5.2 秋枝的修剪 秋天发出的枝条营养成分吸收不够,结出果实到自然落果期都会掉落,华而不实。因此,需要剪除掉。
3.5.3 病虫枝的修剪 桃树枝条尖头上极易出现病虫害,如发现梨小食心虫体,应及时修剪掉病虫枝,可在枝条尖上找一个芽,留背下芽进行中短截,不要留朝上的芽,防止生长过旺引起徒长。
3.5.4 盲枝的修剪 在修剪盲枝时,找侧芽进行短截。主干的盲枝短截时一定要留背下芽,盲枝超过20~30cm予以剪除,否则会影响桃树来年的产量,10cm以内的盲枝可适当保留。
为了减轻来年病虫害,对树干主枝位置以下进行涂白。整个树体、树干四周一定要涂沫到位,涂均匀。如果栽植过深,泥土垒砌过深,须把泥土刨开露出根茎部位,进行涂白。如果涂白不到位,泥土把树底皮层盖住后,病虫就会越冬破坏皮层,一旦皮层导管破坏,树体的营养和水分就很难吸收跟上,易造成树体死亡。为了让涂白达到更好的效果,加强石灰在树干的附着力,用20kg石灰对水30kg,再加5kg石硫合剂,最后加0.2kg用开水稀释后的猪油,可保护树体更长久。也可直接用专用树干涂白剂进行涂白。
冬季气候寒冷,气温降低,病虫大多进入休眠状态,活性小。但是,如果冬季没有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等到来年春季,气温回暖,病虫就可能迅速蔓延,扩大危害。因此,冬季桃树病虫害的防治势在必行。
修剪完成后,对树体进行石硫合剂的喷洒。从树尖正面顺势喷洒下去,再进行反面喷洒,一定要喷洒全面。如果不全面,易造成缩叶病、褐腐病、穿孔病等。桃树栽培时没有进行覆膜的,须把树冠整个周围全部进行喷洒,才能够达到杀菌的作用。对穿孔病、炭疽病、缩叶病等可采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00波尔多液喷施1次,对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7]。对桃树流胶病的防治,可先用刀具将流胶、老皮、部分韧皮部组织等人工刮除,然后涂抹药剂进行保护。可用300倍2%春雷霉素水剂或500倍可杀得3000水分散颗粒剂等涂抹[8],能有效防治桃树流胶病的发生。
蚜虫、叶蝉、桑白蚧等虫害可用硬毛刷将病部枝干上的虫体刷落清除;对于桃蛀螟、梨小食心虫危害桃树嫩梢,可在桃园内点黑光灯或用糖、醋液等物理方式诱杀成虫,或用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进行化学防治,均有不错的效果;而对于天牛则可采取人工捕杀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