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坪区柑橘树脂病防治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1-12-05 14:07:20王小平张勇军林佳贤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幼果柑橘病菌

王小平,张勇军,林佳贤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农业农村局,四川 南充 637100)

柑橘树脂病又称砂皮病、蒂腐病,是由柑橘间座壳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柑橘上的一种病害[1],树脂病在高坪区分布范围广,危害较重,是高坪区柑橘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柑橘树枝干、叶片和果实,危害症状为4种类型,即流胶型、干枯型、砂皮型和蒂腐型[3],树脂病危害后可导致树势衰弱、枝条枯死、果实表皮及叶片粗糙,发生严重时,造成大面积毁园或贮运过程中大量烂果,影响树体寿命和果实商品价值[2],是制约高坪区柑橘品质提升和柑橘品牌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

1 危害现状

柑橘作为高坪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目前种植面积达1.67万hm2,共建成柑橘产业示范带3个、柑橘现代农业园区3个。据调查,高坪区柑橘树脂病最早于2000年传入石圭镇,由石圭镇蔓延至全区,石圭镇已成为高坪区树脂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地方,几乎所有柑橘树都有树脂病,危害部位主要集中在枝条、叶片、果实表面,部分老果园由于缺少管护,枝干大量干枯,少部分柑橘树逐渐死亡,果实上普遍都有黑色小斑点,商品性较差。根据近几年来的调查,全区柑橘主要产区基本上都存在树脂病,老果园危害较为严重,新建果园危害较轻,管护差的果园危害较重,管护好的果园危害较轻,并有逐渐蔓延扩大的趋势,对果实品质影响巨大。

2 发病特点

柑橘树脂病的病源菌可以长期潜伏在柑橘病组织中,树脂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成为次年初次侵染源,病菌的寄生性不强,在柑橘树生长衰弱或受伤时,才能侵染为害。当果园环境条件适宜时(特别是下雨后),潜伏的病菌菌丝体恢复生长发育,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器,孢子器溢出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或随水滴顺枝干下流等传播,萌发芽管从冻伤、灼伤、虫伤、剪口以及机械伤侵入,发展成菌丝,向木质部、韧皮部蔓延,使患部形成流胶型或干枯型病斑。病菌侵染叶片和果实时,在病部形成胶质小黑点,呈现“砂皮”或“黑点”症状;病菌从果蒂入侵,则果实在果园里和贮运期间就会发生蒂腐病[4]。由于冻害和栽培管理不当所引起的各种树势衰弱和造成伤口,是病菌入侵的途径和内在条件,病害发生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树体生长势的强弱、伤口的数量、雨水及温度4个条件的配合程度,4个因素吻合得好,本病就会大量发生。

3 存在的问题

3.1 重视程度不够

高坪区柑橘业主在病虫防治上没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思想意识,在树脂病初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任其发展,在病虫发生大面积危害后才开始防治。另一方面,高坪柑橘业主整体实力较弱,为节约管护成本,在病虫防治上资金投入不够,病虫危害不严重就不进行防治,在柑橘产区也没有进行全面的统防统治,导致树脂病防治效果不好。

3.2 防治难度较大

高坪区柑橘树脂病分布范围广,危害部位多,病菌基数大,当树脂病处于发病阶段时,病菌可随风雨、害虫、修剪工具等快速传播,且高坪区柑橘果园连片规模发展,业主比较多,各果园在树脂病防治时间及方法上不一致,加上少部分果园根本没有进行防治,统防统治难度大,病菌传播快,导致整体上树脂病防治效果不佳。

3.3 防治方法不当

高坪区广大果农接受柑橘管护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对树脂病的发生流行规律等知识不够了解,防治药剂选择不当,很多果农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容易造成抗药性,防治成本越来越高、防治效果越来越差。部分果农对防治的关键时机掌握不好,防治时没有全园喷施,存在部分果树、树枝漏喷等问题,影响防治效果。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政府、柑橘业主对树脂病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柑橘业主、农户针对树脂病危害严重性及防治方法的宣传和培训,加大树脂病防治资金投入,由政府主导统筹购买柑橘管护社会化服务,对柑橘基地进行全面统防统治,降低树脂病危害程度和防止树脂病进一步蔓延。

4.2 加强栽培管理

4.2.1 平衡施肥 加强果园水肥管理,多施农家肥、有机肥及适量磷肥、钾肥、钙肥和中微量元素,做到平衡施肥,改善果园土壤结构,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柑橘根系发育,增强树势,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

4.2.2 合理修剪 及时除去果园内杂树杂草,剪除柑橘树上的病枝、枯枝、重叠枝、交叉枝,将剪下的枝条和枯枝落叶落果一并清理出果园,保持果园干净整洁,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湿度,以防滋生侵染源。

4.2.3 开沟排水 在果园行间深挖排水沟渠,降低地下水位;雨季来临前清理主沟、背沟、边沟、厢沟等排水沟渠,注意排水,防止果园积水,降低果园湿度。

4.2.4 树干刷白 用生石灰、硫磺粉、动物油和水调成石灰浆或用树干保护剂,涂抹在树干和大枝上,可以避免病菌入侵,而且还能减少蜗牛、天牛等虫害的发生。

4.2.5 病树刮治 柑橘枝干发病时,可用利刀将病部的坏死腐烂组织彻底刮掉,并刮去边缘0.5~1.0cm宽的健康组织,深达木质部,刮后及时用1%硫酸铜液先清洗,然后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涂敷,以杀死木质部的残余病菌。

4.2.6 采收贮藏 留果适量避免果树负荷过大,同时及时采收,轻采轻放,减少果实受伤,及时剔除病果、伤果,可用百可得+抑霉唑(万利得)+2.4-D浸果,进行单果包装贮藏,防止和减轻果实蒂腐病。

4.3 做好药剂防治

柑橘树脂病采取单一防治措施效果不佳,需要综合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等手段共同进行[2]。根据树脂病病的发病规律,在冬季清园、春梢期,谢花2/3、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秋梢期抓准时机施药防治。

4.3.1 冬季清园 冬季去杂修剪后,可用矿物油+乙蒜素+阿维菌素或矿物油+灭菌脂或矿物油+阿维菌素+螺螨酯+噻胜等药剂进行全园喷施,可减少病原菌基数。

4.3.2 春梢期 春梢萌发1cm时,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600倍液配合叶面肥进行喷施,促进春梢老熟,保护春梢幼叶。

4.3.3 谢花2/3 可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防治嫩梢枝叶上的树脂病病源,促进幼果发育。

4.3.4 幼果期 幼果期雨水较多,可用43%戊唑醇悬浮剂1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施,防止柑橘树脂病病菌发生在幼果上。

4.3.5 果实膨大期 果实膨大期高温多雨,树脂病病菌容易上果,是全年防治的关键时期,可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00倍液喷施,有效保护柑橘果面。

4.3.6 秋梢期 秋稍是第二年主要结果母枝,可用40%苯醚甲环唑4000倍液或30%嘧菌酯1500倍液喷施,保护秋稍防止病菌侵染幼叶,培养健壮秋稍。

猜你喜欢
幼果柑橘病菌
果树幼果期 注意防控这些病虫害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07-28 06:28:04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梨幼果春季低温霜冻调查
河北果树(2020年4期)2020-11-26 06:04:36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24
头状茎点霉病菌的新寄主高粱及病菌的检疫鉴定(内文第98~101页)图版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
柑橘大实蝇综合治理
湖南农业(2016年3期)2016-06-05 09:37:35
病菌来了 快穿好防菌衣
学生天地(2016年14期)2016-05-17 05:45:46
“五及时”柑橘冻害恢复技术
浙江柑橘(2016年4期)2016-03-11 20:12:59
柑橘实蝇防治一法
湖南农业(2015年5期)2015-02-26 07: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