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久次仁
(西藏山南市错那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 山南 856700)
西藏地区生态环境不同于我国其他地区,生态环境非常特殊,有一些水土流失的现象特别严重。西藏的是我国人口稀少的地区,但近些年由于人口增加,活动也比较频繁,西藏地区的农业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加上经济发展也相对较快,西藏地区由于气候和土地等条件的因素,如果生产规模和不断开发大规模地进行下去,会让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这也给西藏地区的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由于西藏地区高原奇特殊多样的地形地貌,复杂独特的高原气候, 西藏地区土地非常广阔,人口密度很小,雨量是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喜马拉雅山与冈底斯山以及唐古拉山脉交错,山区气候情况差异较大。气候上来讲西藏地区有多种气候类型,空气稀薄,气压低,氧气少,环境的体现也非常明显。从温差角度来看,西藏大部分地区海拔较高,平均海拔高达4000m以上,海拔越高的地区空气越稀薄,气温也逐渐降低昼夜温差较大,属于我国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冬季和春季气候干旱,风沙大,空气含氧量较夏季明显降低,且许多地区和路段为冰雪覆盖;其次西藏地区光照强度比较高,日照时间也比较长,西藏地区海拔在3000m以上的农业土地利用率也是比较高的;西藏是人尽皆知的高原地区,所以气候非常干燥,几乎千年都是如此,西藏地区的气候灾害较多,虽然雨量一年较少,但西藏是我国冰雹最多的地区,如果农户在自然灾害到来时保护不好,导致出现农作物绝收现象。
西藏地区农作物品种较多,大部分农作物耐寒能力较强。在西藏人民的粮食作物中,种植最多的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青稞,还有小麦和豌豆。水稻、马铃薯、玉米是西藏农户种植的次要农作物[1]。此外油菜和甜菜是西藏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西藏地区还会种植一些蔬菜水果,但由于土地和气候的影响,种植的面积也是比较有限,都是在主要的尝试阶段[2]。例如青稞是西藏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青稞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并且也有一定医疗作用,现在在我国已经有了将近4000年的种植历史,我们最熟悉的糌粑和青稞酒就需要西藏人民用青稞去制作,青稞的耐寒性非常强,在西藏地区的分布比较广泛,不管湿润的地区还是干旱的地区青稞是都能种植的,但收获时间是因为当地气候条件及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来决定的。每年的3月到4月就是播种青稞的时间,最迟只能到4月下旬。青稞是西藏农作物中产量最高的,用途最广的作物之一,在西藏地区农作物中最具有代表性不可或缺。小麦、水稻和玉米其实最开始是不能在西藏进行种植的,但经历了农业科学人员不断地实验和试种,在西藏东南等相对海拔比较地的地区可以种植,播种的时间青稞的时间一致。由于西藏地区的阳光气候条件非常好,生长的农作物产量较高,品质也极佳。深得我国其他地区人民的喜爱,西藏的农作物也会往全国其他地区进行销售。
西藏各个地区的农业结构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拉萨、山南、日喀则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春青稞、春小麦、豌豆、蚕豆、还有油菜等一些农作物。玉米和水稻只有林芝地区墨脱县、米林和波密区域才会种植,这一带的气候条件和我国有些地区相似,但种植的农作物里没有水稻,这一点是有所区别的[3]。
西藏地区青稞种植地区的常用的种植方式不同,20年代初主要有传统的种植方式(牛耕)较多,到了21世纪后西藏地区农作物种植方式慢慢转化为现代的机械种植方式,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其土壤、种植方法及天气等都有所差异。在播种前合理整地有利于提高青稞种子发芽率,在整地的时候要需要施足充足的基肥,基肥主要用的是农家肥(牛、羊粪)作为底肥施用,满足青稞生长所需营养。青稞农作物主要种植方式是混合种植的方式进行种植,青稞在种植过程中要根据种植的土壤、天气等因素,整地的时候要做到及时的进行齐、平、墒等多种形式的种植具体操作进行,在种植青稞前要不断进行整地提高青稞产出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也要不断实施底肥是提高青稞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其次是做好复种,不同的施肥种类和施肥量。青稞在成熟使要及时收获、不及时收获肯定会影响青稞的产量[4]。
小麦同样也是用混合种植的方式进行种植,小麦在种植过程中与青稞也没有任何差别,在西藏地区的种植范围非常的广泛,受到的气温影响也比较低,主要也是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进行大面积的种植,唯一的区别就是小麦种植在海拔3000m以下的区域,管理措施跟青稞作物相似[5]。
西藏地区由于前面提到的气候条件比较特殊,在不断开发中容易水土流失,在西藏地区种植上如何给农户提升产量,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有以下的具体改进方法。
西藏地区由于其土地的特殊性,不同的土壤肥力状况差异比较大。西藏的耕地一般是具有山地土壤的明显特征。土层护肥能力非常弱且比较薄,沙性土壤较多,土壤的通透性能较好,农作物出苗快,但是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较低,原先施用农家肥主要是羊粪、牛粪为主。但是草场承包之后,因西藏地区的生态条件十分脆肉的情况下,实行了禁牧或者草蓄平衡的政策,这时西藏地区的羊粪含量大大的减少,造成田间养分含量不足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西藏地区土壤中有效肥力很低,还比较少。所以就要借助好的肥料去提升土壤的肥力,带动农业种植区域的产量。肥料在使用优质肥料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利用好人畜的粪便,积极推广一些绿色的牧草种植,还有就是豆科绿肥的普及,让西藏地区的所有农户积极使用绿色的肥料去施肥土壤,同时还建议农户进行草田轮作,或者扩大农业和牧业的错耕的区域,这些都是提升土壤肥力的有效方法[6]。
西藏地区的每年降水量非常少,雨季的时间也比较短,旱季较长,灌溉就是能保证西藏地区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先决条件,没有雨水的西藏地区只能建设水利设施设备,否则会对西藏地区的农作物生长重大影响,所以对于西藏地区的农业发展只适合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相对比较独特,在多项环节上都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改善,根据西藏不同地区环境的特点来去制定,这就是需要来制定好特殊的计划来去完成,西藏地区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同的问题,西藏自然环境复杂多变,要根据复杂的自然环境设定好时间进行水利的兴修,对西藏地区要有一定的经济投入才能保证好水利设备的配备,在西藏地区要配备专门的水利人员,对修建的小型水利工程要定期地维修,对水利设备的突发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确保农业灌溉不会出现断档,稳定西藏地区的农业发展。
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发展还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不能跟北上广等发展比较好的地区相比,对农民来讲生活水准会更低,因此大部分农户还是用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进行灌溉、播种、收获,这样生产方式虽然能够精耕细作,但是劳力代价高,农民种植费时费力,无法改变农民的贫困,并且只能长时间处于全劳力耕种的处境。实现了机械化机械化种植较快,节省农作物生产时间、劳力、物力,多余的时间可以到工地上打工增加收入。所以在西藏地区,广大基层专业人员要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到每个农户家中进行宣传农业机械化,给他们普及农业小型机械对种植提升和收入带来的影响,让每个农户明白农业机械化对他们的帮助。农业机械的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对不同使用群体采用不同的政策,对于困难的农业户要做出适当的帮扶,明确好基层农业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要对困难的农户可以对他们适当地进行补贴、无息的贷款。让他们快速地使用到新型的农业机械,提升他们的农业产量提高他们的收入。一定要在分配好相应的基层技术人员一定到每个农户的家中去帮助他们提升农业产量,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西藏地区虽然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上还有很长的路走,种植方式也在不断地完善,有些地区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的条件,灌溉工程技术也比较先进,这是由于西藏地区有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人才来为西藏的农业作出贡献,所以才有今天的成果。现在西藏的农业经济总量正在逐年增加,农业发展依然有无限潜力,只要适当运用好农业模式在西藏地区,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会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