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瑶 孙龙彩 刘 勇
(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盐城市大丰区分校,盐城 224100)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是农业大区,常年种植小麦53 333.33 hm2、水稻40 000.00 hm2、玉米20 000.00 hm2及果蔬26 666.67 hm2。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丰区以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盐城市大丰区分校(以下简称农广校)作为农民培训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了高素质农民培育。
为适应大丰区农业结构调整,自“十三五”以来,农广校积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每年培育职业农民人数在5 000人以上,为大丰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在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中,农广校以服务农民、服务产业需求为目的,着力提高培训效果,进行了产前、产中及产后全产业链培育手段的初步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做法[1]。现笔者拟对大丰区基于农业全产业链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中所采取的工作措施进行总结介绍,以供类似地区在进行现代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育时参考借鉴。
为不断增强农业教育培训的活力和吸引力,农广校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在学校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先后投入资金80多万元,进行校舍建设并增添多媒体现代教学设备,改造建成了300人大会堂1个、100人教室1个、50人教室2个、电脑机房1个、小型研讨会会议室2个,还改造了食堂、宿舍,可容纳300人同时就餐住宿。现在农广校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已成为全区农业教育、农民培训的主阵地,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民奔小康、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社会较高的赞誉[2]。
在高质量、多层次的培训中,为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丰区建立了专家-农民帮扶体系。同时,农广校立足培训实际,强调精准化培训,外聘专家组建了培训教师队伍,例如,聘请江苏省淡水研究所知名专家向虾农们传授小龙虾养殖知识,聘请扬州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给菜农们传授蔬菜高效种植知识。此外,农广校在注重外聘教师质量的同时,还狠抓培训教学管理工作,注重提升教学质量。
按照江苏省农广校提出的建设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田间学校)的要求,大丰区着力建设田间学校,建成了省级示范基地——丰收大地农民田间学校。该田间学校有一个可供50名以上学员学习的培训教室,教室里有桌椅及现代化教学设备;有可供实践教学的实训场所;有具体的领导班子,负责田间学校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有辅导员与农广校对接,具体负责组织学员的实训等工作;有由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和农技部门专家教授、丰收大地农民田间学校的技术专家及乡土人士等共同组成基地师资团队;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基地运行管理制度,包括实训制度、跟踪服务制度和教师、学员、培训等考核评价制度,且做到了制度上墙;有一批典型示范户,可供学员学习、观摩和推广。同时,大丰区积极引导政府部门将相关政策(例如资金投入、项目扶持、免费培育、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向该田间学校倾斜,形成了一系列政策扶持体系[3]。
每年年初,大丰区专门召开农民培训工作会议,将当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要求和任务分解下达,并与各镇签订责任状。同时,由农广校根据各镇农业产业及发展需求的不同,编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
大丰区严格按照中央和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大丰区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充分尊重学员意愿,大力宣传发动,提高学员的积极性,引导学员自愿参加培训。同时,各镇各村均建有农民培育对象库,以便从培育对象库中认真遴选培育对象,一般遴选长期稳定从事农业生产、培训需求和愿望迫切、初中以上文化、年龄不超过60周岁的农业从业者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
大丰区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重点培育、扶持了成长型农民合作组织,在全区每个主导农业产业、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培育了农民合作组织,并对起点高、运作好、新建的成长型农民合作组织给予重点培育;重点扶持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做优,以提高其对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户的带动力;重点培育、扶持了农民专业联合社,以提升其发展层次,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重点建设了农民合作组织辅导培训中心和服务平台,并配备必要的培训设备和服务手段,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服务,逐步建立沿海地区农民合作组织全覆盖的指导网络,由这些农民合作组织引导大批农民增收致富[4-5]。
2.4.1 开展分类培训,带领学员“走出去”
近几年,农广校通过采用传统授课、现场讲授、多媒体教学、农村种植专家传授等多种培训手段,创新采用了A班+B班、重点班加普通班的教学模式,开展分类别培训。同时,农广校积极采取“走出去”的实践教学方式,用大户引领和先进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经验,让农村干部、种养大户走出家门,开阔视野,更新理念,做到“一边看、一边学、不行改、自己编”,一方面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提升了学员的种植水平[6]。近年来,农广校形成了山东寿光、潍坊设施蔬菜线,徐州邳州、常州武进花卉苗木线,淮安盱眙、盐城建湖水产养殖线,浙江安吉、德清休闲农业线等特色线路,每年组织学员外出参观十余次,参观学员达500人以上。
2.4.2 强化网络教学
网络作为一项新技术、新工具,给传统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网络教学,大丰区参训农民可以利用电脑进行学习,从中获取信息,教师则能通过网络,与学员共同探讨研究,改变了传统课程枯燥的学习方式。尤其是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丰区农民线下培训工作受阻,通过网络教学,对广大种植大户在小麦、油菜等夏熟作物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线上指导[4],持续推进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
目前,大丰区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加强了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长期性投入,例如,对通过认证的新型职业农民,定期开展农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其科技素质、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对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项目给予财政补助和贷款支持,帮助新型职业农民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研究制定了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专项扶持政策,在农业补贴、土地流转、技术服务、金融支持、加工营销等方面给予了政策倾斜和优惠。
为确保参训农民能做到学以致用,大丰区加强了产后后续跟踪服务,由农广校的老师加上讲师团成员,每人负责5~10户参训农民,着力解决参训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真正做到了“扶上马送一程”。通过扎实细致的后续服务工作,使广大参训农民积累了经验,进一步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和创业技能,加快构建了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促进他们成为了大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和领头羊。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三农”问题仍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同时,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也需要更加稳固的农业基础,需要提高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需要全方位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在此背景下,大丰区坚持以农民为中心,通过贯彻发展理念,形成了高素质农民培育全产业链条,并不断进行完善,建成了高质量农业教育体系,从而为实现大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保证。经过多年的实践,大丰区开展的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已经成熟,产前进行阵地和队伍建设,产中开展多形式、多方式培训,产后提供跟踪技术指导服务,三个阶段既互相联系又相互促进。在未来,大丰区将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培训内涵上下深功夫,不仅要培育懂技术的高素质农民,还要培育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更要培育会健康管理、讲文明礼仪的高素质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