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乐,赵艳艳
(周至县林业工作站,陕西 周至 710400)
林业生态体系是我国目前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关键组成,林业发展的实际状态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的情况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相关的部门如果要建设现代化的生态林业产业体系,使林业体系得以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对林业的产业结构进行深入的认识,对产业结构中的问题进行明确,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保障林业生态保护的良好成果,促进林业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运行,体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首先,林业资源可以防风固沙。林业建设体系的完善,能够促进各种各样的林木增长,使其生长态势更加良好,由于树木本身具有健全完善的根系部分,这就使树木能够直接到达土壤的深处,对周边的土壤进行充分的固定,吸收深层次的水分,让周边土壤保持充分的湿润。如果出现了风沙天气,林业建设区域内的树木可以对风速进行及时地控制,让风向产生变化,防止沙丘移动而对周边的环境造成进一步的影响,也就是说林业资源的保护以及建设,有效地达到了防风固沙的目的。
其次,林业资源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林业资源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包括保持水土等。树木的复杂根系能够对周边的土壤进行固定,使土壤吸收的水分更加充足,防止周边环境遭受到雨水的冲刷而导致土壤被冲散,防止水土流失,并加强对周边土壤的充分保护,同时也可以使基于土壤而生存的其他地表植物得到保护。由于林区内的树木种类丰富,层次鲜明,林区覆盖土壤的范围又比较大,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减少土壤表层以及内部水分蒸发的问题,让土壤的含水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另外,林业建设可以调节周边地区的气候。由于树木的正常稳定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这种吸收热量的过程,就可以使森林周围的温度降低,因此人们会觉得处于森林中时感觉到的温度比周边的地区更低,也更加凉快。而在树木进行蒸腾作用的过程中,又会释放出大量的水汽,这些湿气能够使空气中的湿度进一步提高。另外,这些水汽在遇冷凝结时又可以产生降雨,这就导致森林地区的雨水比较多,因此通过林业建设可达到调节周边气候的作用[1]。
最后,林业资源可以达到防治污染的目的。森林实际上相当于一个除尘器,树木在生存过程中需要进行光合作用,而在树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就会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让环境保护的效果得到了提升,也让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进一步解决,使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首先,森林保护实际上就是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对于生态经济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能够保证生态经济的顺利稳定开展,由于森林是生态体系中关键的部分,能够对空气产生良好的净化作用,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因此通过对林业资源的保护能够使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让林业资源应用在人类的生活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相应的作用,促使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以及完善。尤其是在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和要求下,更需要加强林业的保护工作,让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更加理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就是说需要让林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实现和谐统一以及融合,让两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其次,林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保护关系相对来说比较密切。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于林业的保护工作,防止乱砍滥伐现象对于森林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使林业资源的缺乏现象更加严重,甚至出现水土流失问题,最终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失。由于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两者之间不可分割,只有通过林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融合,才能够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让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得到维护[2]。
当前在林业资源的开展过程中,开采的模式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这种开采的方式会导致生态环境原有的稳定性遭受破坏,也就是说,是一种十分不理想的资源管理体系,会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由于林业生态保护系统的不完善,而导致某些制度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无法在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中产生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林业生态保护工作本身具有长期性,实际工作中的内容比较复杂,整个工作的流程比较繁琐,这就会导致相关部门投入的资金不充足,使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效果不理想。
林业资源的发展和林业建设具有可持续性。但是在实际开发林业资源时,却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构建系统完善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导致在林业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问题,现如今有很多地区都存在树木的乱砍滥伐现象,对林业资源进行随意的掠夺,因此对林业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坏。此外还有一些重要地区可能会更加关注表面化的环保工作,仅仅为了获取眼前的利益而随意使用林业资源,导致林地可持续发展规划的落实效果不理想,限制了林业的平衡发展[3]。
要实现林业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配置环境资源时体现出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但是在林业生态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对于原本林业资源的探索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导致获取的林业资源数据信息比较片面。而针对新的林业建设系统来说,由于整体的规划效果不足,导致林业生态保护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因此林业保护部门就需要充分考虑到怎样才能使林业生态系统作用得到发挥,构建完善的系统。也正是由于对林业资源探索方面的问题导致整体规划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使林业生态保护过程中出现林业资源配比以及供给不平衡的情况,影响林业生态建设体系的实际应用[4]。
林业生态环境体系中一直都存在过度开采的问题,这和人们的环保意识缺乏存在很大的关系。近些年,虽然环境保护的要求已经得到了推广和普及,但是当涉及到人们自身利益的问题时,还是会有很多人漠视法律,选择砍伐树木甚至是进行超限的采伐。另外,由于针对林业生态保护制度体系的明确性和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导致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受到制度的保障力度比较小,因此限制了林业生态保护作用的发挥[5]。
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需要以相关的法律制度作为基础,而要促进林业生态保护功能的实现,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结果,就需要正确认识当前在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这些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和方案,弥补现有林业保护制度体系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让林业保护部门的相关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同时也能够加强对于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视,使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更强的林业保护意识,以及相应的法治观念。此外,还需要重视在林业发展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乱砍滥伐现象,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使相关制度的落实效果更好[6]。
林业生态建设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其次要根据自然发展的规律以及经济变化的特点,对林业生态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让环境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得到保护,使两者之间实现和谐共处。由于林业生态保护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价值,实现林业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会使优势会更加丰富,但如果在林业生态保护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或者是投资者的投入资金意向和积极性不高时,就会导致林业生态保护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宏观调控管理,让政策的引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保障林业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成效[7]。
实现林业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摒弃相关行业建设中传统的以木材为主的模式,并明确生态建设的目标,要根据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方法,对林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对林业经营者进行监督以及管理,使林业经营管理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的技术方法。同时还需要注意对于先进技术的合理性利用,让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的效果更好,使整体建设模式能够和国家的发展脚步相匹配。而为了实现天然林采伐向人工林采伐模式的转变,需要关注人工的培育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发挥相应的作用,对各部分工作进行引导,对天然林的商业采伐行为进行强制性管理,这样就能够更好地保护天然林资源,同时也能够在商品林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促进生态建设工作的进行,体现出相应的成果[8]。
生态林业的建设需要重视合理使用自然资源,这就需要对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天气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并结合实际情况去调整林业的发展方向。对此,需要林业部门能够充分利用林地资源的条件,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考虑,认识林业的条件以及气候的特点,并为生态林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使生态结构的改变效果更好,也让林业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同时,针对容易出现林业灾害的地区,要加强预测,为工作人员提供准确的指导,使工作人员改变现有的工作模式和方法,提高整体林业建设的效率和水平,促进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9]。
总而言之,林业发展是现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加强对于林业资源的合理性保护,能够更好地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重视相关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以及宏观政策的调控,关注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发以及研究,使林业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效果更好,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