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环境建设也是“硬骨头”
本刊评论员
有爱无碍
2021年3 月8日,张军检察长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指出:高度重视特殊群体权益保障。会同中国残联推广杭州经验,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有爱无碍”让残障人士放心出门。针对“无码老人”出行、消费困难,开展信息无障碍公益诉讼,促请职能部门消除“数字鸿沟”。这是对浙江检察机关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探索实践的充分肯定,相关办案经验正在全国复制推广。
就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更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有关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的议案、建议、提案,有的还专门建议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检察公益诉讼新领域。这说明解决现有《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刚性不强、保障不力、供给不足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作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旨在“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重要改革举措,也因杭州等地检察机关的担当作为,在破解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律实施中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难题方面,被寄予更多期望。
2021年以来特别是全国“两会”后,各地检察机关陆续部署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办理了一批新领域典型案例。
2021年1月,浙江省杭州市检察院印发《关于在信息无障碍领域进一步深化公益诉讼专项监督的通知》,将专项监督视角从设施建设向信息交流拓展延伸。截至3 月,针对医疗急救系统不具备文字信息报送和文字呼叫功能、人行横道信号灯未设置声响提示装置、残疾人停车优惠无法适用、景点及核酸检测点残疾人及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困难等信息交流无障碍违法情形,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8份,督促纠正违法点16处。
2021年1月以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检察院通过办理一起残疾人士因道路无障碍设施破损摔落轮椅致死案,推动出台《宝安区道路无障碍畅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2 年)》,全方位改善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
2021年2月以来,青海省检察院在立案办理公交卡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过程中,推动省残联、西宁公交集团出台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区公交规范性文件,与相关责任主体共同制定实施方案和“爱心卡”办理和使用办法,推动在全国助残日全面落实免费政策,并对公交车和公交车站不达标无障碍设施制定改造计划,通过跟进监督整改,努力保障残疾人自主安全搭乘公交。
2021年3月以来,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检察院针对富民路公共汽车站无障碍通道、公用座椅设施不足、新建市政项目河滨拾光公园配套适老化座椅设施不足等问题,督促协同住建部门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助推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
2021年4月以来,江苏省宝应县检察院分别向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两单位积极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全面排查全县文物保护单位、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等无障碍设施情况,探索符合文物保护要求和残障人士需求的改造方案并按序时推进,切实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
这些典型案例和阶段性成绩,为各地标准化、系统化监督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范本。同时,也必须做好“打持久战”“啃硬骨头”的充分准备,严防运动式整改后的反弹回潮。要通过跟进监督“回头看”,去存量,控增量,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立法完善后的良法善治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