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东,覃 林
(1.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400065; 2.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重庆 4000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蒙以养正,圣功也。’就是说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1]面对网络空间信息海量且良莠不齐的现状,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了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议程设置证实大众传媒可通过提供信息、安排议题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内在认知和行为选择。将议程设置理论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为应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挑战提供了方法论支持。
1968年,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Maxwell McCombs)和唐纳德·肖(Donald Shaw)对前期的议程设置理论假说进行了名为“教堂山研究”(又称“查普希尔研究”)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媒体议程设置对公众议题的影响。研究以问卷形式了解选民关心的问题,并按关注度高低进行排序,然后对教堂山选民经常接触的九大新闻来源内容进行了分析,最后比较了媒介议题与公众议题的相关度。研究结果表明:选民对当前问题重要性的判断和大众媒体反复报道或者强调的议题之间有高度对应关系。他们把媒介议程影响公众议程这一现象称之为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2]10。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在《舆论季刊》上发表了《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TheAgenda-SettingFunctionofMassMedia)一文,明确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传统议程设置理论关注的对象是议题本身(客体),强调媒介对议题显要性(重要程度)所产生的影响。随着研究环境的变化和研究方向的转变,学者发现议程设置对公众的价值判断也具有同样强大的影响力。以事物属性的显著度为切入点,研究者发现具有某些属性的容体能够被更为迅速地传播,媒介与公众关注的属性、维度具有一致性,媒介的报道框架对公众的价值判断产生了影响,这一结论称之为“属性议程设置”[3]。
随着移动终端及5G等现代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新兴媒体传播生态和传播景观发生了重大转变,传统媒介议程设置理论面临巨大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麦库姆斯和他的中国弟子郭蕾博士提出了‘网络议程设置’,这里的‘网络’是认知心理学的概念,表示个体把社会现实理解为是由大量彼此关联的节点所构成的图景。影响公众的不是单个的议题或者属性,而是一系列议题所组成的认知网络”[4],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从客体议程设置转变为属性议程设置再转变为网络议程设置。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媒介通过巧妙设置议题的方式,不但能告诉公众想什么,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公众怎么想,从而影响公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媒介科学巧妙地设置议题,通过集中、大量的轰炸式信息传播引起人们对议题的持续关注,人们以媒介编排的议题优先顺序来确定议题的重要程度,并凭借自身经验和认知图示重组议题的属性和细节,将媒介议程转化为公众议程,最终实现媒介信息环境对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习惯的塑造。议程设置理论着眼于媒介环境对人们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展现了大众传播媒介强大的影响力。一方面,议程设置理论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和媒介生态的变化不断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逐渐将单向度的线性传播形态打破,无中心、多节点的网络化模式将成为未来信息传播的主要形态,立足于网络化的认知逻辑进行媒介效果研究,将会成为未来传播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取向”[5]。另一方面,在当代中国社会语境下,大众传播媒介更多地承担了社会责任,在复杂的信息网络环境中,公众注意力资源尤为宝贵,如何建构议题、为公众设置议程、引导社会舆论走向,具有特别意义和时代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议程设置作为特殊的传播活动,可通过特定的议题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最终实现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引导。二者在目标、过程、载体层面内在契合,故将议程设置理论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可行性。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也是归宿,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导向、激励、调控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社会化成长的一种教育活动,其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本目标的实现依靠各个具体目标的实现而达成,具体目标的设立与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以及教育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与议程设置都是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实施者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其价值旨归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相一致。在我国,只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相一致,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6]。
其次,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导者,作为高校议程设置的把关人,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设置的基本方向。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是影响议题目标设置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全媒体时代,网络议程设置的紧迫性与复杂性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教育环境的准确认知、网络议题的巧妙设置、网络载体的充分运用等,都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全新课题。
最后,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是教育者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只有基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思想品德现状设置议题目标,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促进教育对象的发展。最后,议题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教学氛围,只有充分考虑现有的教学条件和环境,设置的议题目标才切实可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和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7]从动力要素来看,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统治阶级对于成员政治素养、思想品德的要求与成员实际政治素养、思想品德状况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8],这一基本矛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内在依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议程设置的动力来源。从过程机制来看,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和议程设置都是双向互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把关人与公众是其过程的基本要素,只有二者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互动关系,这一过程才能顺利进行。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和议程设置都作用于人的认知,促成其观念与行为的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议程设置只有遵循人的认知的形成发展规律,才能使人的知情意信行各个方面均衡发展。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要素都有本质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同样具有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只有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积极协调和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其形成育人合力,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中议程设置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活动形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为各要素的联结介质,以具体的教育活动形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大众传播媒介是议程设置的载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进行议程设置时,有其内在规定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决定了其载体的运用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只有具有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指向性的载体,才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达成思想政治教育议题目标。
其次,各类载体都有自身的特点、功能及其适用范围,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情况选用相应载体[9]。继续用好传统宣传载体,创新运用新媒体载体。只有综合运用各种载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多种载体的协同作用,才能达成良好的育人效果。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其他要素密切关联,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教育环境的变化等都会影响载体效用的发挥。只有注意载体与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整体协同,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最大化。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新的传播媒介,塑造了新的传播景观。传播生态的重构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从受众角度把握导向需求,又要在传播者角度当好把关人,还需在传播机制和传播渠道上着力,方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议程的设置效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导向需求”(need for orientation)是一个心理学概念,由戴维·韦弗(David Weaver)在1972年的夏洛特研究中引进,它描述了在需要获得引导线索与寻求背景信息方面的个体差异,揭示了显著性从媒介议程向公众议程转移的重要原因。个体的这种导向需求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界定:即个人关联性和信息不确定性。从个人关联性来看,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关注那些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强调粮油价格的议题相较于强调国际贸易摩擦的议题而言,具有更加突出的议程设置效果。从信息不确定性来看,面对那些一定会闯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议题,如气候差异、税负变化、通货膨胀等,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会凭借自身经验作出判断,导向需求比较低;而娱乐新闻、战争动乱及突发事件等不能依靠自身经验做充分指导的议题,往往能获得大众的更多关切,以此来消除他们心中的不确定性[2]91-95。有时候两者看起来是矛盾的,事实上并非如此,人们的个人经验和媒介使用情况存在差异,个人经验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高关联性与高不确定性共同决定了公众的导向需求,影响议程设置效果。此外,人们的导向需求还与个人在认知活动中所要耗费的努力紧密关联,这也是人们导向需求差异的又一原因。
1.强化用户思维,找准需求痛点
师生的认知结构、社会记忆、兴趣爱好等存在差异,个体的导向需求也就有所差别。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强化“用户思维”,认识到师生对议题信息不是全盘被动地接收,而是能动地、选择性地注意、理解和接收。只有紧扣决定导向需求的高关联性和高不确定性这两个关键因素,设置与师生密切关联、新奇有趣且有价值的议题,使师生对议题有更多关切,才能起到良好的议程设置效果。例如,对于刚入学的新生,可以设置学习规划、生活指南、校园环境与安全等议题,以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为师生提供指导。要掌握师生不同的思想层次和水平,根据师生线上线下的学习生活数据,利用大数据为师生“精准画像”,了解师生的兴趣爱好和群体特征,掌握师生思想动向,“凭借爬虫采集技术迅速搜集数据并进行筛选整理和挖掘分析,以第一时间知晓大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预测分析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找准大学生的需求痛点”[10],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师生设置议题,满足师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避免成为“沙漠中的布道者”。
2.巧设新颖标题,发挥首因效应
“在对某些信息的解读中,某些属性会被认为比其他属性更加切题,更有意义。客体的某些特点可能与公众产生强烈共鸣,以至于它们变成增强正在讨论的议题、任务或话题显著性的雄辩论据(compelling arguments)。”[2]73在媒介议程中,属性的地位存在差异,有些具有特殊属性的客体特别容易被传播,能迅速到达接受者的视野中,达到议程设置的效果。“标题党”为了博眼球骗取点击量,往往使用一些胡乱编造、故弄玄虚、夸大其词甚至低俗不堪的标题,以此来诱导受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议题不可沦为“标题党”,但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议题时,却可以巧妙地利用“雄辩论据”使议题更具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应充分发挥标题的“首因效应”,对于生活类议题,可口语化表达,恰当地制造悬念和神秘感,引发联想。合理使用网络用语,增强语言的活泼型和时代感,契合年轻人好奇心强、喜欢个性化表达的风格,更能引起强烈反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把关人研究始于“二战”期间库尔特·卢因的胰脏研究。通过这个研究,卢因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后者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者根据‘把关人’个人意见,就信息或商品是否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中流动做出决定”[11]。把关人对信息进行过滤或筛选,决定哪些内容进入传播渠道,从而进入受众的视野。发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设置的积极作用应落实主体责任,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新媒体的管理和运作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责任体系、落实宣传工作队伍及人员培训任务,完善审核发布机制,强化对渠道、内容的把关与监管。依托新兴网络技术的传播优势,充分利用媒体空间建立起完善的网络育人机制,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管理和服务“主阵地”的协同育人体系,担负起高校立德树人的职责与使命。
1.提高政治站位,以主流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
当前,我国社会传播格局和传播景观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舆论多元格局逐步形成。网络舆论场呈现出自发性、突发性、多元性、复杂性等特点。大学生享受着媒介传播带来的便利和乐趣,但又很难辨别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中的是非,也很少主动思考媒介信息背后的深层涵义和价值导向。他们活跃于网络空间,长此以往易形成“信息茧房”,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其价值判断容易出现偏差。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就要求师生必须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议题必然要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规范,教育议题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因此,把关人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具备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自身修为,增强甄别是非的能力,选择符合主流价值观,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精神和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的议题,塑造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坚持正面宣传,打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要坚持“内容为王”,以正面宣传为主。正面宣传是党和国家新闻宣传工作的一项基本策略,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宣传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的杰出奋进者,讲好模范和英雄故事;同时,可以发掘学校、社区具有影响力的典型,以先进事迹感染和引导师生,发挥榜样文化对人的价值引领和行为塑造功能。要强化对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积极主动消解高校负面的、非主流的议题。自媒体时代,新媒体信息海量传播,师生面对网络上真假难辨的消息无所适从,难免会产生困惑,对校园负面舆情一味地“删堵”在信息化时代也难以奏效,更有可能会激化矛盾,引发舆论危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辨析网络空间的虚假信息和各类谣言,发扬“斗争精神”,在各种斗争考验面前要敢于亮剑,主动设置议题,回应师生关切;更要及时披露相关信息,引导网络舆论走向,避免网络空间负面舆情的出现。
全媒体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大众传播提供了支持,“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已经成为现实,人们的信息传播地位更加平等,信息传播渠道更为多元。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传统“把关人”的话语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应深刻认识网络场域中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构建互动传播机制,实现师生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在构建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深耕社会热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设置既有深刻教育意义、又有广泛影响力的议题,实现线上线下议题的深度融合和优势互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1.重构师生关系,构建互动传播机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不断突破时空的限制,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发生了转变。新媒体为学生在网络空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平台,网络空间的议程设置为师生交流提供了契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掌握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积极加强互动化传播机制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师生的主体间性关系,了解网络热点和网络话语体系。在设置新颖又有吸引力的议题的同时,积极回应师生关切,了解师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掌握师生的思想动向,在网络空间答疑释惑、点赞评论,通过师生间的亲密对话和互动,拉近师生距离,实现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互动化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增添了更多的活力,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动回应体现了教育者的人文情怀,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塑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育人环境、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2.深耕社会热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1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握好议题设置的最佳时机、报道程度和宣传效果对于达成议程设置效果至关重要。自媒体时代,网络热点问题更迭迅速,网络负面舆情持续发酵。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征地,必须强化阵地意识,把握议程设置的时机,掌控好思想政治教育议题的分寸和火候。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各高校在国庆之际围绕“青春告白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主题,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发挥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线下举办经典曲目传唱大赛、爱国主义快闪,以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艺术展和成就展,“爱我中华”主题演讲、征文、朗诵、摄影等活动,营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浓郁的校园氛围。线上全面开启主题网站、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媒体渠道,发布主题活动,展示成果,开发各类线上主题微信、网页小程序。沉浸式传播增强了师生的代入感、互动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年学子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高校利用现代化传播优势,紧扣爱国主义主题设置议程,形成线上线下立体化的传播格局,唱响了新时代爱国主义主旋律。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洞察校园网络热点问题,抢占时机、设置议题,掌控校园舆论的主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13]当前,各高校顺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基本已开通各类新媒体账号;但开通并不代表拥有影响力,媒介融合也不是简单地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相加,而是要在传播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高校应打造校园融媒体平台,实现议题的多元化、立体化传播,洞悉各类平台的相加差异,根据平台传播的特点与优势,有针对地进行内容投放,提升议题内容的传播力。
1.加快媒介融合,形成舆论合力
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成为大众传媒改革发展的方向,高校要整合原有新闻机构,建设一个多功能校媒融合平台,实现一次采编、多媒体生成和组合式传播。重构校园新闻生产与传播流程,充分发挥不同媒介的优势,展现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开展校园资讯报道与服务。以师生喜好的新颖形式设置议题,开展各类专题报道,形成各具特色、相互呼应、相互融通的校园新闻舆论传播生态,持续巩固壮大校园主流舆论的影响力。大力加强学校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对学校的各种重要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使校报、广播、校园网络、宣传橱窗等成为接收资讯、展示成果、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可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设置议题,吸引学生的关注,起到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实现传统媒介和新媒体议程设置的深度融合,凝聚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的载体合力,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性发展注入更多活力[14]。
2.洞悉聚类差异,提升内容传播力
信息化时代,话语渠道已经拓展到网络空间,受众也被分流到网络空间,这既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当前,很多高校都已开通了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拓展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但仅仅搬运传统媒体的生产内容,转载和复制的新闻通稿难以吸引师生的注意力,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育者要认清当前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掌握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抓住各类新媒体平台特色,基于受众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挖掘优质内容,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受众黏度,提升议题传播的有效性。事实证明,缺乏感染力的议论和乏味枯燥的说教难以吸引师生的关注,达不到宣传教育的目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播景观和传播生态,各类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新的进路。短视频通过小而微的声画组合,以视觉冲击和情感张力吸引了年轻人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潮流音乐、美颜滤镜、视觉特效等功能大大降低了视频制作的难度。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控好议题的方向,紧紧抓住年轻人偏好潮流时尚、个性张扬的特点,以新颖恰当的形式在各类新媒体展现主流议题,利用沉浸式、互动化传播最大程度动员师生参与。在思想政治教育者有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议程安排下,多样化的宣传艺术方式必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力。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传播方式的更迭实现了话语赋权,网络舆论空间信息繁杂,群体诉求众多,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用议程设置的“强效果”把控校园舆论主导权,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在实践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设置的机制与规律,形成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主渠道与主阵地相协同的德育教育模式,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