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标
茂名市人民医院 (广东茂名 525000)
目前,微创内镜技术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腔镜手术器械,特别是腔镜镜头、摄像头等因其内部结构精密、橡胶外皮脆弱等原因,无法采用高温、高压的灭菌方式。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具有独特的低温、低压、快速等优点,可满足该类器械的灭菌要求。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工作原理是在低温真空状态下通过高频电场作用产生的等离子活性物质与微生物体内蛋白、核酸发生化学反应,摧毁微生物的生存功能,再进一步以过氧化氢为媒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杀灭细菌[1]。目前,我院手术室使用的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为LK-100L 型,该型灭菌器舱较小,操作方便,性能稳定,适合对小手术腔镜类器械进行灭菌。本文探讨LK-100L 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常见故障维修及日常维护保养。
1.1.1 故障现象
设备人机界面显示红色C7故障代码,操作者试图强行打开舱门,导致设备自动关机。
1.1.2 故障分析及维修
灭菌器工作时通过真空泵作用,抽真空灭菌舱压力最低可达40 Pa,灭菌舱处于真空状态时舱门无法打开;此时,若强行打开舱门,主机检测到运行电流过大会进入自动关机保护状态。而故障代码C7提示“未破真空”,表示灭菌舱可能存在两种情况,真空状态或大气压状态(已破真空)。
维修人员首先重启设备进入系统维修界面,人机界面显示灭菌舱压力为9 020 Pa,蒸发器压力为10 000 Pa;点击大阀、小阀,两舱压力不变;打开新风阀,无风流动声音,由此确定压力舱已处于大气压状态,判断设备真空传感器损坏,导致真空压力检测存在误差,从而出现已破真空误报未破真空的情况;用真空传感器配套的复位针插入复位孔3 s,重启后灭菌舱压力显示10 000 Pa,抽真空后故障仍存在,更换同型号真空传感器后,故障排除,设备可正常使用。
1.2.1 故障现象
设备进入抽真空阶段,界面显示C13故障代码,设备自动退出灭菌程序。
1.2.2 故障分析及维修
故障代码C13提示灭菌器真空阀或真空泵故障。该灭菌器抽真空过程由真空泵、真空度计、真空阀、波纹管等配件共同作用完成,真空泵工作同时打开真空阀,此时,灭菌舱内空气经波纹管被抽出,内舱逐渐形成负压。真空泵、真空阀、波纹管、舱门密封圈、真空度计故障均可导致C13故障代码。
2020年8月13日,设备首次报C13故障。维修人员打开设备左侧真空泵门,观察真空泵外表、泵油刻度均正常,启动设备关闭灭菌舱门,进入系统维修界面,启动真空泵空载预热运行1 min 后,真空阀倒计时运行300 s,灭菌舱压力降至8 320 Pa 左右,抽真空效果未达到要求而出现报警;检查灭菌舱门密封圈,发现舱门下方密封圈表面粘贴有灭菌指示卡,关门时密封胶圈与指示卡之间存在缝隙导致漏气;压下门活动挡板,彻底清除指示卡,用95%乙醇去除粘贴残留物,再用纱布将润滑油均匀涂在密封圈四周,反复开关舱门使门与密封圈贴合良好,开机测试,故障排除。
2020年11月22日,设备再次报C13故障。维修人员现场查阅设备维修记录本,依次检查舱门密封圈、真空泵、真空阀等,发现启动真空阀时阀体吸合有震动,但阀芯吸合声音较小,怀疑阀芯有异物卡住或线圈存在故障;拔下线圈接线柱,拆下阀体发现阀芯中央有黑色粉末,清理粉末后重新安装真空阀,开机测试,故障排除。
根据以上维修过程可知,同一故障代码可能由不同的配件损坏产生。
1.3.1 故障现象
设备显示C19故障代码。
1.3.2 故障分析及维修
故障代码C19提示,放入的物品为吸湿性物品或放入物品过多。根据灭菌器降压程序设计,当预等离子体期间灭菌舱降压失败,在等离子降压完成后,内胆压力高于等离子体压力,系统重复再循环一次,若压力仍高于预等离子体压力则系统判断灭菌失败,设备会显示C19故障代码。
维修人员将消毒器械中的未干燥吸水性物品进行干燥处理,并减少管路过长物品的数量,然后重启设备,故障排除。
1.4.1 故障现象
注液传输阶段,界面显示C14故障代码,设备退出灭菌程序。
1.4.2 故障分析及维修
故障代码C14提示,传输过程中大阀未打开。灭菌器进入消毒液传输程序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不符合程序要求,设备会显示C14故障。
维修人员首先进入维修界面,点击大阀,发现无吸合时“嗒嗒”的声音,由此判断故障可能为PLC输出供电异常,或PLC至大阀之间的线路异常,或大阀的线圈损坏;打开设备顶部的门盖,拔出大阀线圈的连接器接头,用万用表电阻档R×100档测量线圈的电阻值为230 Ω,属于正常状态;观察接头内部母座变黑,判断为接触不良或过流引起的过热发黑;点击大阀,用万用表AC 220 V档测量供电电压为220 V,正常;更换一套全新的同型号连接器,故障排除。
1.5.1 故障现象
打印结果为空白内容或文字模糊。
1.5.2 故障分析及维修
灭菌程序结束后,主板将程序运行的数据传输至热敏打印机,打印灭菌结果供医护人员查看和保存。灭菌器采用炜煌A7热敏打印机,其打印头是半导体加热元件,与热敏打印纸接触后,通过加热使打印纸表面膜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字迹。
2020年3月11日,设备灭菌结束后打印内容空白。维修人员现场观察打印机指示灯亮,查看打印历史结果,指示灯闪烁,判断传输信号正常;打开纸仓盖,发现热敏打印纸的“变色层”(热敏打印纸是一种加工纸,在打印面涂布一层“变色层”,用硬物划一下纸面,出现铅笔痕的面就是打印面)在打印头的反面,确认为操作人员反装打印纸导致打印结果空白,重新正确安装打印纸后,设备恢复正常。
2020年10月19日,设备打印结果为打印纸每行第3个文字模糊。维修人员检查后,发现打印机热敏打印头左侧磨损严重,从打印结果判断打印头左侧内部元件损坏,更换同型号的打印头后,设备恢复正常打印。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长期使用后会导致灭菌舱内四周有发白的结晶物,该结晶物是过氧化氢分解后的絮凝物。灭菌舱结构由舱体、固定架、承载架组成。我院设备管理和院感要求,舱体每年保养2次,固定架、承载架每3个月保养1次。
灭菌舱保养前准备干净的毛巾2条、毛扫1把、胶水桶1个、纯净水,保养人员需佩戴一次性手套,使用内六角扳手松开固定螺钉,拆出固定架、承载架;用毛扫清理固定架、承载架的孔内结晶物,用洗涤后拧干的毛巾擦干净舱体、固定架、承载架表面,再用第二条干毛巾擦拭一遍,最后重新安装承载架和固定架。
真空泵是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抽真空环节的重要部件,采用德国莱宝D30C 双吸油式封真空泵,真空泵的保养需根据灭菌次数而定,保养内容包括真空泵泵油、排气过滤、碳芯过滤。
真空泵更换泵油保养时先使用内六角扳手打开泵正面右上方的加油螺钉,用一次性塑料胶袋套在泵座下方,拧开排废油内六角螺钉,泵油排至塑料袋内;泵油排尽后重新安装内六角螺钉,从加油孔加入100 ml 泵油,拧紧加油排油螺钉,进入系统界面启动真空泵10 s 然后停泵断电,重复以上排废油步骤,最后加入400 ml 莱宝D30C 真空泵专用油,确保真空油刻度不超过max线,排油孔四周密封不渗油,真空泵保养完成。
排气过滤是抽真空时防止真空泵油以液态外排,利用滤芯的高精度玻纤滤纸作用,油雾颗粒液体化吸附在滤芯上,积聚成油滴回流至真空泵内。根据滤芯玻纤滤纸的饱和程度进行排气过滤的日常维护,吸附油饱和时应更换相同型号的滤芯,确保真空泵油不外排。
碳芯过滤是真空泵排气的末端,由大量活性碳粒组成,用于吸附灭菌时产生的有毒气体[2]。灭菌次数达500炉需要更换相同型号的碳包。更换时拆开不锈钢外罩倒出吸附饱和的碳粒,加入同等数量的碳粒即可。
LK-100L 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广泛使用于各级医院,可快速、有效满足需低温灭菌需要。本文列举了该设备的常见故障维修及日常维护保养措施,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均应了解灭菌器的原理及维护方法,以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修费用,提高设备使用率,进而保证临床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