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青
理趣共生是一种理想的课堂教学状态,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拓展,它都应成为一种准则。从教学的角度看,“理趣”就是要遵循规律,强调“合理而有趣,自然而情真”,从“理”的诸多方面来探讨其中所蕴含的趣味,既包含自然之物理,更包含生活之情理;“趣”更多地指向在探寻“理”的过程中具有的浓浓的趣味。本文所强调的“理趣共生”是指理与趣的有机融合,即教师在保证知识传授的同时,应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鼓励儿童更多地参与思考和实践,并获得精神的成长。笔者认为,理趣共生的教学方式对儿童精神成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文化是精神成长的源泉,要想有丰盈的精神世界,就要不断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优秀文章及古诗词,引导学生充分汲取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积累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感受古今文化的理趣和魅力,这对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的精神塑造、人格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理趣共生的课堂文化主张的是一种文化的自觉和自信,理趣共生的课堂应充满和谐气氛。教学六下《腊八粥》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腊八粥的来历吗?文中的一家人过腊八节跟大家过腊八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积极讨论,不仅了解了腊八粥的来历,积累了相关文化知识,而且在反复诵读文本中,体会到了腊八节的文化精髓,得到了“理”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笔者积极引导,有序组织教学,实现了理趣共生的课堂追求。接着,笔者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主动查阅资料,积累更多关于腊八节和腊八粥的相关知识,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审美创造力提升的过程。统编语文教材选文文质兼美,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领略文学艺术的过程,有助于其提升审美能力,促进精神成长。
教学四下《清平乐·村居》一首词时,考虑到部分学生没有农村生活体验,笔者有意设计了一个层级训练。
首先,笔者要求学生用朗诵、绘画、表演等形式呈现对整首词的理解,然后用评价的方式来总结他们对词的理解。学生兴趣盎然、自由分组、分工明确。通过朗诵理解词的学生,读得有滋有味,笔者从他们动情的小脸上读到了他们的流连忘返;通过绘画理解词的学生,用稚嫩的小手刻画出了农村生活的场景,绿水、青草、红莲、白发翁以及小儿郎,画面生机盎然,一派祥和;通过表演理解词的学生,表演可圈可点,翁媪配合醉意“媚好”,三小儿更是憨态可掬。
其次,笔者组织学生对各种形式的作品进行评价。学生的表现让人惊喜,他们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不仅能准确理解词的内容,更能通过评价表现出对词中优美的意境、乡人的淳朴、真挚的情感等有独到的理解。
最后,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来理解美、创造美,从对事物具体美的感受到抽象美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由“趣”及“理”,理趣共生,有助于学生审美创造力的提升。
语文教学要以文本中的语文本体性知识教学为基础,有序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化的阅读去感受文本所表达的主旨与情感,使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主动解决阅读认知问题,这一过程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品质,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立德树人任务指引下儿童精神成长的预期成果。
教学六下《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汤姆·索亚的经历让人羡慕,我们能不能像他一样去冒险”这一主题开展了一场辩论赛。学生不仅积极参与设计辩论赛的规则和形式,而且在辩论的过程中注重在作品中“走来回”,并对课文所体现出的勇于冒险、锲而不舍、乐观正义等精神品质进行深度思考。在理趣课堂中,教师通过激趣、演绎、辩论等方式,调动学生的体验经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其在家国情怀、相处之道、行为规范等方面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
语文教学是生动的、可拓展的。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延伸到课外。我们经常说“生活处处是语文”,作为一门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科,语文不应只存在于课本上、试卷上、课堂上,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渗透到儿童的生活中去。理趣共生的教学观念也是如此,教师应通过课堂的拓展与延伸,将语文教学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为儿童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大环境,促使儿童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树立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念,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在趣味中感悟情感义理,并深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这应该成为儿童的发展方向,而构建理趣共生的语文课堂,正是促进儿童精神成长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