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令谦 于 军
岱庙因祭祀“东岳泰山神”而得名,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区东北部的封禅祭祀古御道,且坐落于泰山中路古建筑群的南北轴线及泰安古城的中轴线上,东西两侧梳洗河与渿河蜿蜒流过。岱庙建筑群按帝王之居的宫城形制营造,以主殿天贶殿为中心,回廊环绕,钟鼓楼左右相对,前有仁安门、配天门,后有中寝宫和东西寝宫。左为汉柏院、东御座,右有唐槐院、雨花道院。四周有城墙,设八门,雉堞周匝,四隅起角楼,占地面积约96500 平方米。
岱庙始建于汉。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引南朝宋伍缉之所著《从征记》:“太(泰)山有下中上三庙。(下庙)墙阙严整,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余围,盖汉武帝所植也。赤眉尝斫一树,见血而止,今斧创犹存。门阁三重,楼榭四所,三层坛一所,高丈余,广八尺。”其中,“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余围,盖汉武帝所植也”,可以作为岱庙始建于汉的佐证,同时可推断出最迟至东晋至南朝时期岱庙已初具规模。
隋唐两代不断增修。隋开皇十五年(595),隋文帝行幸兖州,遂次岱庙,“饰神庙,展宫悬于庭”;唐开元十三年(725)玄宗封泰山后,“令所管崇饰祠庙”(《册府元龟》卷三十六)。
宋代基本形成现有规模。北宋初年,真宗封禅泰山,对岱庙的庙制及祭祀供器“与次值升”;真宗之后的哲宗、徽宗更是增修有加,初步形成现今岱庙的宏大规模。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诏建天贶殿;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重修岱庙,形成“凡为殿寝、堂阁、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合八百一十有三楹”(《宣和重修泰岳庙记》)、三路轴线、九座院落的规模。
金代重修岱庙。金大定十八年(1178)岱庙发生火灾,第二年重修,大定二十年辛丑冬告成。
明清时期规模达到最大。明宣德三年(1428)岱庙大火,天顺四年(1460)再次重修;嘉靖年间,岱庙再次毁于火灾,嘉靖四十一年(1562)重修,并增建遥参亭院落,形成三路轴线、十座院落的最大规模,一直沿袭至今。清康熙七年(1668)泰安发生大地震,岱庙受损,同年开始重修岱庙并创建遥参坊,康熙十六年(1677)建成;乾隆三十五年(1770),再次重修岱庙。
民国期间岱庙部分建筑被毁。1928 年8 月,民国山东省政府撤至泰安,将岱庙前半部改为“中山市场”,后半部改为“中山公园”,岱庙西侧的鲁班殿、环咏亭改成了旅馆和澡堂。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飞机轰炸泰安,炸毁建筑无数,泰安居民在城墙上凿防空洞以避空袭,致使城墙多处坍塌。
“文革”期间,岱庙遭严重破坏。部分古建筑被毁坏,大量碑刻被砸毁。1968 年,岱庙正阳门、三灵侯殿、东西神门等建筑被拆除,改建成水泥结构平顶新式展室。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复建艮楼、巽楼、乾楼、坤楼、钟楼、延禧门以及天贶殿两侧东西廊房等建筑,拆除“文革”期间建于配天门、仁安门两侧的水泥结构建筑,岱庙的历史格局得以逐步恢复重现。
1987 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岱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988 年,岱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岱庙的文物构成包括院落10 座,建筑39 处,建筑遗址7 处,著名碑刻5 通,汉武帝亲植汉柏6 株。附属文物有铜钟和天贶殿内的壁画。相关文物包括普通碑刻206 通和其他古树名木243 株。古树名木的包括侧柏、桧柏、国槐、银杏等,其中三百年以上古树8 棵,百年以上古树232 棵,50 年以上古树3 棵。
天贶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根据史料记载,天贶殿规模形成于宋代,现存建筑为清代和近代遗存。
1.平面布局
天贶殿面阔九间(42.58米),进深五间(16.33米),平面布局接近宋代“金箱斗底槽,副阶周匝”的样式,建筑面积695.33 平方米。前檐外围金柱间装有木槅扇及槛窗,明间后檐为槅扇门。前廊及殿内地面均为条石铺墁。天贶殿处于高大的台基之上,台明为青石灰岩条石砌筑,高59 厘米。殿前台基以条石铺墁,东西两侧置碑亭,台明与台基间设踏跺5 组,分别与明间、东西次间稍间相对。殿后台基以条砖铺墁,甬路居中铺石板,台基与台明间设踏跺。殿前台基前接露台,设踏跺3组。露台东西各设垛台1个,上下各设踏道2条。
露台及大殿前台基均设石质栏杆。栏杆构造较简洁,用望柱、栏板、地栿组合,踏跺处置抱鼓石。望柱柱头雕云纹,方形柱身,垂头地栿。垛台及露台下置须弥座。
2.梁架结构
天贶殿为六排柱前后廊式柱网,总计用柱60 根。檐柱与外围金柱间施以挑尖梁、穿插枋,外围金柱间施承椽枋,并在承椽枋上搭置檐椽,构成第一层面。外围金柱与内围金柱用天花梁搭接,转角处用趴梁和正心桁与外围金柱相搭接;内围金柱之间与外围金柱之间由大额枋、垫板、小额枋相连。
上层屋面,外围金柱又作为檐柱,支撑上层檐。其构造形式是在上层檐柱上将挑尖梁与内围金柱相勾连,里围金柱支撑五架梁,组成进深方向的基本构架。其山面在下层尽间施挑尖顺梁、趴梁,梁上立柱直通上檐,作为山面上层檐柱。两山屋面有推山,脊桁挑出于脊瓜柱之外,下施太平梁及雷公柱。天贶殿下层檐步举架为五举,上层檐步举架为五六举,金步举架为六四举,脊步举架为七四举。
3.斗栱
上、下檐外檐均为七踩单翘重昂计心造斗栱,内檐为减一拽架计心造;斗口为10 厘米,琴面昂;结构及外观样式均依清官式做法。平身科斗栱明间、东西次间设4 攒,东西稍间、次稍间设3 攒;下檐东西尽间设2 攒,上檐东西尽间1 攒,角科与相邻平身科斗栱连做。
4.屋面及木基层
屋面瓦件为黄琉璃五样筒板瓦,筒瓦径16厘米、长33 厘米,板瓦宽27 厘米、长36 厘米。正脊两端施正吻,高160 厘米。上下檐屋面垂脊兽前均为6 枚跑兽,从仙人往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押鱼、斗牛。正吻、垂兽以及跑兽均符合清官式特征。
飞椽为方椽,檐椽、脑椽及花架椽为圆椽,椽上铺钉望板。上层屋面上出檐255 厘米,其中斗栱出踩95 厘米,檐椽平出90 厘米,飞椽平出70 厘米;下层屋面上出檐224 厘米,其中斗拱出踩95 厘米,檐椽平出 67 厘米,飞椽平出 62 厘米。
5.墙体
大殿设东西山墙及后檐,墙下碱为条石砌筑,上身砖墙墙面抹灰。后檐、山面檐柱柱身包砌于墙体内。墙身外墙面刷红浆,内墙面绘有巨幅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
6.木装修
槅扇门位于前檐外围金柱间,四扇一间,六抹头,格心为三交六椀菱花,设于明间及东西次间、稍间,明间后檐亦施槅扇门,共计24 扇。次稍间、尽间各设四扇槛窗,线脚及格心做法同槅扇门,共16 扇。槛墙为条石砌筑。
下檐明间及东西次间、次稍间设“藻井”五口,其余均遮以天花板。藻井为方形,周以五踩斗栱承托。天贶殿前檐小额枋与檐柱相交处设雀替。明间、东西次间雀替雕刻龙纹,东西稍间、次稍间、尽间雕刻卷草纹。
7.油饰彩绘
天贶殿木构架下架、木基层及木装修表面做油饰。木构架下架做一麻五灰地仗,刷红色油饰。木基层及木装修做单披灰地仗,刷红色油饰;其中木基层采用三道灰工艺,木装修采用两道灰工艺。外檐、内檐彩绘样式为烟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绘。
中寝宫位于天贶殿之后,是泰山神皇后淑明后的寝宫。
1.平面布局
中寝宫面阔五间(23.00米),进深三间(12.33米),建筑面积 283.6 平方米。前檐金柱间装有木槅扇及槛窗。台明为虎皮石砌筑,阶条石为砂岩质条石。前廊地面为青条砖拐子锦铺墁,殿内地面为青方砖十字缝铺墁。中寝宫台明与天贶殿后檐台基之间以一虎皮石台基相连,地面以青条砖十字缝铺墁。台基东西两侧各设一垂带踏跺,沿中轴线方向及踏跺之间设石甬道。
2.梁架结构
中寝宫梁架为九檩抬梁前后双步梁式木构架。各步举架依次为六举、七五举、八举、九举。
3.斗栱形式
斗栱样式为重昂五踩斗栱,斗口为10 厘米,琴面昂,样式符合清官式特征。平身科明间、东西次间各设4 朵,东西尽间设2 朵。角科斗栱与平身科斗栱连做。
4.屋面及木基层
屋面瓦件为黄琉璃五样筒板瓦,筒瓦径15.5厘米、长33 厘米,板瓦宽27 厘米、长36 厘米。正脊两端置正吻,高160 厘米。戗脊兽前置4 枚跑兽,从仙人往后依次为龙、天马、斗牛、押鱼。吻兽、垂兽、戗兽以及跑兽的规格形制均为清官式特征。
飞椽为方椽,檐椽、脑椽及花架椽为圆椽,椽上铺钉望板。屋面上出檐227 厘米,其中斗栱出踩60厘米,檐椽平出95厘米,飞椽平出70厘米。
5.墙体
殿身东西山墙及后檐墙下碱外皮为虎皮墙,里皮为条石砌筑;上身为砖墙墙体,墙面抹灰。檐柱柱身包砌于墙体内,未留柱门及通风口。墙身外墙面刷红浆。
6.木装修
明间及次间前檐金柱间安六抹头槅扇门,四扇一间,格心为龟背锦。稍间设槛窗,格心样式同槅扇门;槛墙以条石砌筑;殿内安有天花板;前檐小额枋与檐柱相交处设雀替。
7.油饰彩绘
木构架下架、木基层及木装修表面做油饰。下架做一麻五灰地仗,刷红色油饰。木基层及木装修做单披灰地仗,刷红色油饰;其中木基层采用三道灰工艺,木装修采用两道灰工艺。现存彩绘样式为凤草和玺彩绘。
1.研究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岱庙历史悠久,始建以来,历代皆有重修,留下了大量不同时期丰富多彩的文物遗存。庙内保存的文物建筑、各朝各代的刻石、苍劲挺拔的古树名木,是研究泰山文化发展历史、历代帝王封禅历史、中国古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泰山作为神山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和膜拜,岱庙是封建帝王祭祀泰山神的场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史记•封禅书》《岱史》《水经注》等多部古籍中提到了岱庙是祭祀泰山神的庙宇。有明确记载到泰山封禅、祭祀的皇帝有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东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以及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等。岱庙见证了自秦至清十二位皇帝祭祀泰山神的过程,承载着各个时代对岱庙的创建、增建、维修等众多的历史信息。
2.古建筑特征及风格演变
岱庙内现存清代建筑木构架的尺度规格及构件样式特点,均符合清工程做法则例。部分建筑保留的宋代及早期特征,对研究岱庙古建筑特征及风格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如:西华门青砖壁上保留有嵌立排叉柱的凹槽,沿袭了宋代的排叉柱结构;岱庙西华门两侧墩台内有角柱石或石基础,靠近门道左1.88 米高的角柱石雕刻着精美的龙凤图案,与宋《营造法式》的龙凤图案基本相同。
岱庙遵循了封建礼制按帝王之居的宫城形制营造,是研究中国宫殿建筑布局及特征的典范。
1.岱庙建筑群体现了“中轴对称、择中立宫”的设计理念
岱庙采用东、中、西三路的空间布局形式,主要建筑遥参亭、岱庙坊、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由南至北依次分布在中路轴线上,汉柏院、东御座以及唐槐院、雨花道院分列东西两侧,突出了中轴对称的作用。岱庙的建筑布局分两部分,前部以天贶殿为中心,供奉泰山神,后部以寝宫为中心,体现了《周礼》所记载的前朝后寝制度。天贶殿与中寝宫作为主体建筑位于岱庙中轴线后部,体现了“择中立宫”的设计理念。
2.天贶殿呈现出中国古代礼制建筑的最高等级特征
在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是根据人的社会地位制定的,建筑屋顶式样、面阔和进深的间数都有详细规定。古建筑屋顶形式包括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盝顶等,庑殿顶和歇山顶又有重檐和单檐之分,重檐等级高于单檐,所以屋顶形式最高等级就是重檐庑殿顶。“九五”是帝王的专用数,称为“九五之尊”,因此古建筑中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平面做法是最高等级。天贶殿采用了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九五”之制以及重檐庑殿顶的建筑形式,是中国古代礼制建筑的最高等级,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
3.辅助建筑的设置丰富了建筑空间序列
明洪武《去东岳封号碑》、清乾隆《重修岱庙记碑》的碑亭分别位于主体建筑天贶殿前的西侧和东侧,碑亭的构建不仅丰富了建筑空间序列,更满足了必要的碑刻保护功能需求,使单体建筑造型、整体建筑环境以及建筑功能得到完美统一。
遥参亭和岱庙坊位于岱庙前,岱庙坊是由遥参亭到岱庙正阳门的过渡性建筑,既丰富了正阳门前部的建筑空间,又衬托了正阳门的高大雄伟。
岱庙内天贶殿壁画宏大壮观、内涵丰富,建筑彩画类型多样、做法精美,碑刻众多、书法形式多样,是一座不可多得的艺术宝库。
1.壁画
天贶殿内最为著名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壁画。自大殿北门为界,东为“启跸”,西为“回銮”。壁画总高3.30 米,总长62 米,画面以出巡人物为主,衬以山川树木楼阁,间以祥兽,表现了泰山神出巡、回宫的宏大场面。壁画始绘于北宋初年,历经兵乱、庙火、地震等灾害损坏,被多次重绘,融进了不同时代的绘画风格,但在人物表现上则大多保留了宋代的原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现代著名美术史家俞剑华先生称赞其“在美术史、绘画史、壁画史上均有它的地位”。
2.彩画
岱庙内彩画类型多样,包括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其中和玺彩画有凤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主要包括烟琢墨石碾玉彩画、金线大点金彩画、墨线大点金彩画、墨线小点金彩画,苏式彩画主要包括包袱式苏式彩画等,几乎包括我国古建筑彩画的所有类型,是研究古建筑彩画艺术的宝库。
3.碑刻
岱庙内碑刻所涉及的年代包括秦、东汉、西晋、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金、元、明、清和近现代。碑刻种类包括历代维修类、诗词类、题字雕刻类、纪事类、经幢类等,内容包括文学、诗词、书法等艺术形式。其中,秦二世泰山石刻(秦李斯小篆刻石)、汉张迁碑(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碑)、衡方碑(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孙夫人碑(晋任城太守之妻孙夫人碑)为书法艺术珍品,是国家一级文物;另外,去东岳封号碑、重修岱庙记碑制作工艺水平较高,使用线雕、浮雕等艺术手法,所刻图案细节精美、形象生动。
岱庙是泰山文化的重要载体,因其蕴含着封禅文化、民俗文化等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是人们了解泰山文化、感受泰山文化的重要场所。
“封禅”作为一个专用祭祀名称,特指帝王在泰山举行的封以祭天、禅以礼地的祭祀大典。封禅是修身治国理念合一的体现,“治国”“修身”的基本思想也融入了泰山文化之中。岱庙是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的驻跸之地,最高规格的建筑布局和形式,以及配天门“德配天地”、仁安门“天下归仁”的命名思想,集中体现了泰山封禅文化的精髓内涵。岱庙作为历代祭祀泰山神的场所,是泰山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必要组成部分,见证了泰山文化的发展历程。
此外,岱庙内现有大量的秦朝至清代的刻石及文学作品,这些来自全国各地文人墨客留下的作品丰富了泰山文化的内涵,与“泰山庙会”“泰山石敢当”等信仰活动和民俗活动相融合,促进了当地民俗文化的发展。
岱庙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统筹推进岱庙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对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意义重大。对于岱庙的保护和利用,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第一,确保岱庙安全,使岱庙的文物本体、附属文物、相关文物,以及岱庙所依托的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使岱庙真实性、完整性得到保持和延续;第二,保护措施科学、有效且具有针对性,应尽可能做到终止或降低对岱庙的损坏,对文物本体的干预降到最低限度,最大限度地保存历史信息;第三,坚持科学、合理、持续、适度的利用,充分体现和展示岱庙的文物价值;第四,提倡公众参与,注重历史唯物主义的普及和教育;第五,鼓励文物保护和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充分发挥岱庙对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