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悦臻,和虎
(云南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2017 年,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的《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对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促进易地搬迁贫困群众融合适应提出了明确要求:帮助因自然条件恶劣需易地搬迁的贫困群众疏导不良情绪、加强关系调适、联系就业资源、发展自助互助组织、重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其更好融入新的社区生活[1]。毋庸置疑,社会工作能够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将社会工作运用于民族地区易地搬迁贫困群众尤其是儿童群体的可行性研究成为笔者探讨的兴趣点与出发点。本文以云南省永胜县Y 社区为例,初步探析资源互动情况下在Y 社区开展儿童社会工作的可行性方向和路径,为助力Y 社区民族儿童适应城镇社区生活,更好地实现社会化发展提供新的视野和思路,以期进一步巩固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成效,对民族地区的儿童社会工作实务有借鉴意义。
从最初的探索、试点到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我国的易地搬迁实践已经持续了30 多年,极大地改善了生存条件恶劣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是我国减贫事业的有力武器。伴随着社会工作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持续推进,我国学者对此展开了大量研究,主要涉及对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或易地扶贫搬迁的可行性分析、路径探析和实践研究等[2-4]。回顾和整理文献可以看出学界对于社会工作介入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研究主要涉及社区居民社会融入、社区建设、社区营造等层面,较少有文献直接关注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儿童群体。本文基于儿童社会工作的视角,探讨社工介入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儿童发展问题的可行性方向,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布朗芬布伦纳将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看作是一个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环境条件对于理解和分析人类行为的重要性,并且注重人与环境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5]。吉特曼等学者则强调社会工作实务应重视人的生活经验、生态资源分布与生活空间等有关个人与环境的交流活动,把人的发展看作是持续地适应环境,并与环境的众多层面进行系统交换的过程。在人与环境之间能够形成交互性适应,而社会问题的出现会降低这种交互适应的可能性,例如社会排斥、贫困等社会问题会直接导致贫困人口和被排斥人群与社会环境互动的能力降低[6]。易地扶贫搬迁不只是人居物理空间的转换,也是贫困群体社会生态系统的重建活动,必将涉及个体适应、社会融入、整合等一系列过程和困境,因此社会工作介入民族地区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开展儿童工作时首先应该明确:儿童随其家庭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后面临的是一个多主体、多维度、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困境,不能单从社区儿童单方面入手,要重视“人在情景中”产生的需求,还要关注家庭、社区、社会等对其社会适应的作用和影响,从增强家庭支持、营造儿童友好社区、倡导儿童福利政策等方面介入。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协助儿童自身与社区、学校之间的交互性适应,促进儿童与环境间的良性互动,间接帮助增进家庭系统、学校系统、社区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从宏观制度、当地文化、政府三个方面改善资源分配,以增强社区儿童的适应能力,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7]。
社会支持是指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可感知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一个人拥有越发达的社会支持网络,他将更有能力应对外部环境挑战。社会支持网络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类型,社会工作服务作为一种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应该发挥两个功能:一是以其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的帮助,以满足其当前比较紧迫的需求,或者提供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所不能提供的社会支持;二是社会工作可以帮助其补充和扩展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其提高建立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在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对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评估,更重要的是运用和改善社会支持网络,还要促进个人对社会支持网络的认知与运用,并协助其进一步重建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8]。以社会支持理论为依据,社会工作者可以连接社会不同主体系统,从政策、物质、精神等多种层面对陷入困境的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帮扶。通过构建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来改善服务对象生活的环境,从而提高社会网络对个体发展的积极作用。由于Y 社区儿童正值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时期,而又因易地扶贫搬迁处于社会支持网络的断裂状态,因此,除家庭之外的其他社会支持系统就成为易地搬迁社区儿童社会融入过程中的必要来源。在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搬迁群众所能获得的资源更多元化且更优质,社会工作者作为资源获取者能够充分评估和整合多元化的社会资源,为该地区儿童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支持体系。而为儿童构建支持网络,关键在于引导社区儿童认识到支持网络的重要性以及帮助其学习如何建立并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去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还要注重挖掘儿童自身的资源和优势,要鼓励儿童尝试运用自身力量去克服困难,协助其实现自我增能,这对满足儿童恢复正常生活、提升学业和人际交往等社会化发展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在Y 社区开展儿童社会工作有利于促进社会工作理论在儿童领域的深化与发展,同时也是推动社工理论和方法本土化的有益尝试。笔者在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的指导下,借助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对永胜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部署情况、Y 社区整体及居民现状由宏观到微观进行了系统地调查,评估和挖掘多元化的社会资源,并通过多方访谈收集儿童信息,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后搬迁时代儿童适应问题的可行性路径,以期通过本研究唤起社会各界对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
永胜县面积4 950 km2,有彝、傈僳、藏、普米等10 个世居少数民族,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农业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永胜县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高寒冷凉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区,生活环境恶劣、文化教育和科技落后、交通不便等因素导致贫困发生率较高,为实现扶贫开发和保护生态的双重目的,永胜县各级政府运用多年来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实施了扶贫安置建设项目,截至2020 年5 月底,建设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13 个、分散安置区1 个,共完成了3 302 户12 725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
Y 社区位于永胜县城,共有620 户2 285 人从永胜县8 个乡镇19 个村委会搬迁入住该社区,其中傈僳族2029 人,占总人口的88.8%,彝族205 人,占总人口的9%,汉族51 人,占总人口的2.2%,是典型的少数民族集中安置社区。Y 社区按城市社区建制建立了社区居委会、党总支、服务中心、物业管理等组织管理机构,配套警务室、卫生室、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为搬迁户提供了更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当地政府还因地制宜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确保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由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永胜县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易地搬迁群体搬迁后如何融入城镇并有效脱贫致富成为当地政府面临的一大挑战。现阶段,Y 社区少数民族居民已入住新居,逐步投入到新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然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因居住环境、生产方式、民族风俗及社会交往的变迁而衍生的一系列问题也开始显现,在社会适应和融入方面,各群体处于不同的困难处境中,中老年群体因语言不通而造成交流障碍,儿童因生活、学习环境改变而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成年人因生产方式转变而面临着就业困难等,城镇生活主观感受与预期要求的差别成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在过渡时期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3]。此外,易地扶贫搬迁户从永胜县8 个乡镇19 个村委会迁出后集中安置在Y 社区,居民彼此之间不相熟,大部分居民还依托于原有的基于血缘、地缘、业缘建立的社会关系来选择性交往,新社区居民间基本没有往来。大部分搬迁居民只是意识到了个体对于新生活的简单适应,却忽略了自身及家庭对于外部环境的参与和互动,导致社区人情观念淡薄,社区氛围难以营造,社区公共活动难以高效开展。这无疑成为Y 社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阻力,能否改善Y 社区居民搬迁后的生活现状,关系到永胜县脱贫攻坚工程的实施效益。
Y 社区2 285 名安置群众中共有学龄前儿童139 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93 名,本、专科学生11 名,共有72 名留守儿童。易地扶贫搬迁前,由于所居住地为交通通信不便、教育资源匮乏的贫困山区,大部分儿童求学较困难,搬迁至Y 社区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也随之转入永胜县的中小学就读,尽管学校制定了针对搬迁学生的帮扶政策,但大多学生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校控辍保学工作难度依旧较大。在人际关系方面,儿童在搬迁前的人际关系网络呈现出交往对象单一化、规模小和封闭性等特点。进入新环境后,原有地缘式的人际关系网络断裂,大多数儿童在Y 社区没有了玩伴;社区内以原居住地为单位组成的小团体排斥现象明显;这些儿童在新环境下与城镇儿童间的差距使他们产生自卑胆怯的心理,这些都影响了社区儿童在新环境下的社交融入[9]。在生活方面,较年幼的儿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交流障碍、缺乏防拐骗、交通安全等方面常识、个人卫生习惯较差等方面。
笔者通过入户访谈对Y 社区35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搬迁后的生活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86%的居民表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一大好处就是自家孩子上学更方便了,也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当被问到自家孩子转入新学校的适应情况时,57%的居民表示不清楚孩子对新学校的适应情况,34%的居民则表示自家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此不担心他们会出现学校适应问题。74%的居民并没有意识到人居环境改变会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也忽视了孩子在搬迁后产生的适应性问题和需求。
当地政府为了帮助儿童适应社区新生活,曾多次组织县妇联、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到Y 社区开展儿童帮扶活动,开设了“四点半课堂”。还在社区内设立了儿童快乐家园,儿童图书室等基础设施,但现阶段尚未正式投入使用。可见该社区已具备了儿童服务的基础,社会工作介入能够更好地发挥这些本土化资源的作用,与政府开展儿童服务工作相契合。
儿童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背景下随家庭迁移到Y 社区,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其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文化心理、生活方式、学习环境等的消解与重构,使得其在陌生的城市社区环境下面临着生活习惯不良、人际交往不适、学习成绩落后等一系列适应性困境。由于儿童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环境变化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更为严重。笔者采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Y 社区儿童的适应状况进行了调查,以该社区30 名3~6 年级的小学生为调查对象,这30 名小学生跟随父母从永胜县8 个乡镇19 个村委会搬迁至Y 社区,均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其中有10 名学生是留守儿童。笔者还对其中20 名学生的家长及其他社区搬迁居民进行访谈,结合任课老师对该社区儿童的观察,发现Y 社区儿童现阶段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心理适应和学校适应方面。
Y 社区98%的儿童是傈僳族和彝族,搬迁后普遍存在着心理适应问题。由于少数民族群众来自相对封闭的山村,受自然环境、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与民族山区相适应的文化心理和行为特点[10]。搬迁到城镇社区后,他们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表现在生活习惯、人际交往、心理体验等诸多方面,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适应过程。少数民族儿童即将经受强烈的文化冲击,进入一个城镇社区生活,不仅仅意味着转移了生活空间,脱离了土生土长的社会环境,更值得关注的是他们将面临由于城镇文化习俗的差异性带来的独特的心理不适应。这种心理不适应现象不仅表现在外显的语言交际、生活习俗上,还表现在其内在的宗教信仰、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因为冲突而带来一系列的心理体验[11]。儿童的心智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等因素影响着他们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30 名被调查的Y 社区儿童中,有78%的儿童不能够应对这种心理不适应现象,存在较强烈的焦虑、自卑感和孤独感,在公共环境中这些感觉尤其强烈,83%的儿童对社区的归属感较低,在与新环境互动过程中表现得十分被动,甚至出现抵触心理和行为。长期下去,无论对于Y 社区儿童个人还是家庭乃至社区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心理适应伴随着Y 社区儿童实现环境适应的整个过程,因此需要专业社会工作力量有效介入。
陈君将学校适应定义为:学生通过积极的身心调整,和学校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学校的教育目的[12]。根据这个定义,本文从同辈群体关系适应、师生关系适应、学业适应三个方面来探讨Y 社区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笔者用量表对30 名Y 社区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有21 名儿童学校适应状况较差,都产生了厌学情绪和心理,7 名儿童学校适应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仅有2 名儿童学业适应状况良好。据学校老师反映,Y 社区儿童转入新学校后普遍存在学习成绩落后的状况,从教学过程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跟不上班级教学进度和节奏,上课迟到、缺席、打架斗殴等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经常发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校控辍保学的难度。Y 社区儿童学校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Y 社区学生面临同辈团体的接纳问题,集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参与团体活动、被接纳认同、获得归属感的心理需求,这也是儿童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体现。而转入新的学校班级使他们进入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由于身份比较特殊,新班级里部分学生对他们有种冷漠、忽视甚至歧视的态度,还曾出现对其进行“标签化”的情况,使Y 社区学生在入学初期有种孤立无援的不良心理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人际交往意愿降低。二是Y 社区儿童因学习跟不上新班级的节奏而怕被老师责骂,不敢与老师主动交流,面对老师的关心也大多以沉默应对,导致师生关系疏远。三是班级教学方法与学生自身学习基础不相符,由于Y 社区儿童来自教学资源匮乏、教育水平落后的贫困山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薄弱,适应新班级的整体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他们来说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在短期内出现学习成绩落后的状况。学校是Y 社区儿童顺利完成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之一,因易地扶贫搬迁而产生的学校适应问题需要儿童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力量的共同关注并有效应对,以帮助儿童走出学业困境。
易地搬迁社区儿童的适应性问题是我国精准扶贫后搬迁时代产生的特殊群体的共性问题,社会工作介入这一群体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需要社会工作者结合我国易地搬迁社区儿童的特点及时代背景、制度背景进行分析,并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进而为该群体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也是一个专业本土化的过程。Y 社区儿童的适应性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仅仅依靠学校、教师或者家长都很难解决。社会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在后搬迁时代中大有可为,从长远看,社会工作对易地搬迁社区儿童的介入是必然趋势,通过社会工作介入能够丰富儿童社会工作理论,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本文基于儿童社会工作的视角,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与专业技术方法以及社区工作,使社会工作者与永胜县各有关部门人员相互配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解决Y 社区儿童的适应性困境,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城镇生活,能够契合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战略需求。
社会工作者进入易地搬迁社区后,首先要从系统视角出发,通过多方调查精准评估儿童的需求,挖掘和疏通影响Y 社区儿童实现社会适应的各个环境系统中潜在的资源和交错的障碍。其次,以政府购买儿童服务为依托,激活并充分利用本土化资源,构建Y 社区儿童成长和发展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于Y 社区儿童来说,家庭、学校和社区是他们进行社会交往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而易地扶贫搬迁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他们原有的交际圈和社会支持网络,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加强Y 社区儿童与学校、社区的联系,整合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系统资源,着重构建基于家庭、学校、社区的社会支持网络,在多方合力的作用下,助力改善Y 社区儿童易地扶贫搬迁后的困难处境,并为其提供便利且优质的服务。除此之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发挥职业优势提升社会组织及各界对Y 社区儿童的关注度,引入外部资源和社会力量,为Y 社区儿童在城镇社区中更好地实现社会化发展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
1.提供个案服务,满足社区儿童个性化需求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从微观层面介入的一种工作方法,它是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协调可供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为其提供直接的、面对面、一对一服务的方式。少数民族儿童的社会适应状态不仅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还会受自身性格、年龄、心理弹性等内在因素的影响。针对Y 社区儿童个别化的问题和需求,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个案工作方法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和关系调试服务,个性化地改善其出现的问题,并提升儿童自身的心理素质,实现自我心理增能。易地搬迁社区儿童的适应问题不仅表现在学业上,还表现在与人、与社会的交往上,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下生存,渲染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既增强他们对家庭的归属感,又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在个案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当沟通桥梁,为Y 社区儿童创造一个温馨融洽的家庭氛围,增强儿童的亲情支持。
2.开展小组工作,解决社区儿童普遍性问题
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易地搬迁儿童的需求开展不同类型的朋辈群体小组。针对Y 社区儿童普遍面临的心理适应、学习压力、同辈交往等方面的困境,社会工作可开展支持性和成长性的小组工作,一方面为Y 社区儿童提供学习和交流的群体支持,通过组织开放性、平等性和面对面的小组活动让儿童在小组互动中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朋辈群体的领袖示范作用,让他们在小组中能够得到同伴的支持与鼓励,建立具有良好适应功能的人际支持体系,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各种困扰,协助提高他们的自我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以团队游戏、户外拓展活动为依托加强儿童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发掘儿童自身的潜能,提升其社会适应的信心和能力,并以此巩固Y 社区儿童的朋辈网络,发展同龄人朋友,这也有利于儿童融入社区,提高儿童的社区归属感。并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在Y 社区形成儿童之间的互助氛围,构建“他助—互助—自助”关系,并促进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培养。
3.举办社区活动,推进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
社区是易地搬迁儿童生活的主要场域,社区的人文环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儿童的社区归属感和社会化发展。因此,社会工作者还可以灵活运用更加关注宏观层面的社区工作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后的儿童群体帮扶实践,此时社会工作者立足于Y 社区儿童共同的发展性需求,协同辖区办事处、居委会等各方力量搭建社区居民交流平台,利用各种特殊节日,在社区内开展体现儿童友好理念的亲子活动、文娱活动等,加强居民之间的互动与联系,使搬迁群众更好地融入新社区。在此过程中社工可以宣传和倡导儿童福利和儿童权益保护等政策,提升整个社区对儿童的关注度。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与社区居委会合作成立社区志愿队,志愿者来源于社区,服务于社区居民。鼓励儿童及其家庭参与到志愿者队伍当中,一方面可以促进其与社区其他居民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拓展社交网络,尽快融入社区;另一方面可以让儿童家庭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建立自信,积极勇敢地面对城市融合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例如,社工可以针对Y 社区儿童安全问题开展防拐骗、交通安全等知识讲座,招募当地青年学生志愿者开展普通话教学活动。培养一批社区儿童骨干参与志愿服务,建立起尊重儿童诉求表达、参与议事的机制,提升儿童的社区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积极营造儿童友好型社区。
1.向政府部门提出与儿童相关的政策建议和舆论倡导
针对易地搬迁社区儿童的适应性问题,社会工作者可利用社会行政工作方法,通过收集归纳该群体的政策需求并向有关部门反馈,以此进行社会政策倡导,促成助益于易地搬迁儿童福利政策的制定,为其融合适应城镇社区给予制度和政策上的接纳与支持。基于Y 社区儿童的特点和需求,社会工作者可以向永胜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建议加强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为儿童争取更多福利。对儿童在新学校就学过程中遇到的学业困难,倡导政府合理规划对少数民族易地扶贫搬迁儿童群体的教育和辅导工作,保障儿童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同时倡导政府引领当地网络媒体,通过舆论宣传引导永胜县城镇居民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接纳和认可,增进彼此间的亲和感与融入感,通过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对多元民族文化的尊重和兼容性,构建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
2.通过校园宣传倡导,为社区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针对易地搬迁儿童的学校适应问题,社会工作可从多方面进行校园文化倡导,让学校、学生及其家长能够对于易地搬迁社区儿童有一个正面的全面的了解,消除歧视和偏见,呼吁社会给予儿童更多的包容、理解和支持,为儿童的学校适应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个健康、人性化的社会文化氛围。社会工作者可以进入当地中小学,对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宣传民族平等和儿童友好理念,并将多元文化理念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在学业上,与教师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对少数民族儿童的学业辅导和情感支持,帮助学生走出学业困境,提升学习兴趣。同时鼓励Y 社区儿童放下防范心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与老师和同学建立关系。在校园生活中,加强对Y 社区学生的跟踪服务,倡导学校组织团体活动以此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搭建平台让少数民族学生展示他们的民族文化特色,使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并接纳这些少数民族同学及其文化,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学生与当地学生相互融合,帮助民族儿童更好地融入校园环境,助力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建设。总之,将实务领域经验较为丰富的社会工作者纳入社会政策推动的载体,以一种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并提供服务的方式,能够让易地搬迁社区儿童的帮扶力量更加多元化。
儿童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少数民族人口和地区发展的前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福利和发展能够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13]。Y 社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初期,永胜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以保障搬迁居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重点开展工作,现阶段无暇顾及社区儿童面临的困境及心理适应等高级需求。而该社区儿童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且自身对于适应城镇社区生活也存在困难,难以应对儿童在搬迁后产生的各种问题。在国家大力倡导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进程中,社会工作方法、理念与精准扶贫政策能够有效结合。基于Y 社区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困境和需求,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打造社会支持网络、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倡导儿童友好理念等途径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镇社区和当地生活,并鼓励Y 社区儿童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引导儿童社区参与,推进儿童友好型社区与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儿童自我发展能力的共同提升。在这过程中社会工作能够发挥出很大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为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更多的优化思路和方法。
然而,外来社会工作者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展专业服务将会不可避免地面临民族文化差异性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此时外来社工首先要意识到易地搬迁是为了帮助民族地区贫困群众实现根本性脱贫,而非让民族群众汉化,只有正确地对待安置社区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关系,才能合理地为社区民族群众打造发展路径。同时社工还要积极引导Y 社区各民族融合,民族群众集中安置到新社区意味着被重组成新的共同体,要实现共同体的和谐发展,需调节好民族关系。因此要求外来社工对Y 社区儿童的民族文化有所了解并保持文化敏感性[14],介入过程中要在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开展工作,以期进一步契合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需求和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发展。由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是一种过渡型社区,实现搬迁群众长效减贫、提升社区发展能力任重而道远。社会工作不足以独立地参与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而是要嵌入当地政府现有的扶贫工作中,与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通力合作的关系,通过提升帮扶的专业性来增强扶贫的精准性,共同构建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