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孔维昊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在长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与成功经验。其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开始起步并逐步发展,为革命赢得彻底胜利锻造了人才队伍,也为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建设和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奠定了历史基础。
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类高等学校。自成立伊始,延安自然科学院便致力于培养党的自然科技人才和科技干部,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坚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打造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优良传统,形成自身鲜明的工作特色,并取得卓有成效的教育成就。新中国成立前,自然科学院在延安及华北地区辗转办学,始终围绕“为谁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怎样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而砥砺前行,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思政教育经验,为抗战的胜利和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延安自然科学院办学时期,一批革命家、党的重要领导干部以及学校不同时期的领导,都非常重视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他们的教育思想对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徐特立的教育思想特别值得回顾总结与继承发扬。徐特立是二十世纪对中国教育事业产生极大影响的杰出教育家,是新民主主义教育和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也是我党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的先驱者。1940年冬,徐特立开始担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他将自己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思想与见解,他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开拓性的历史贡献。
延安自然科学院的育人目标是“革命通人、业务专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贯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业务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教育学生系统学习马列主义的科学知识,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努力培养具有崇高革命精神、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政治信仰的科技工作者。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师生多是积极主动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以及革命干部或者烈士的子女,怀有极高的革命热情,但要成为一名具有崇高共产主义理想的科技人才,他们还需要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徐特立对此十分重视。徐特立充满信心地说:“拿马克思的宇宙观来分析每一任何具体问题,这才是思想教育的真谛。”[1]44他还强调说,学校的思想教育,“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即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贯彻到学校各科课程和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以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去处理他们学习及日常生活的一切问题”[1]28。他教育学生要学习马列主义的精神实质、立场、观点和方法;要求广大师生努力学好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通过对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培养自身高尚的人格,树立自身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无产阶级发展自己的科学事业,不能寄希望于没有经过思想改造、没有改变阶级性的旧式人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格的养成。徐特立认为教育重在德育,育人“德”为首,即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的教育尤为重要。徐特立多次向学生谈道:我们办科学院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要使同学们成为掌握科学技术并具有崇高共产主义理想的人才,为抗战建国、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他明确指出,办学校如果忽视思想政治的培养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他指出,同学们要做革命通人和业务专家,就要在学好科学技术的同时,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主席的著作,用马列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他不断地告诫大家,要有革命理想和信仰,要为无产阶级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而活着。
延安自然科学院作为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类大学,白手起家开展革命教育事业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要遵照革命实际、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对此徐特立指出,思想教育要有良好的学风,学风中最主要的原则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他倡导思想解放,倡导从自以为是的思想中解放出来,认为教师必须要有“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求实精神和作风。他明确地指出,自以为是、自以为知、自以为能,会阻碍自身虚心向他人学习,就不会实事求是。徐特立指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并把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即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在教育方面表现出来”[2]41。他还犀利地指出,“自以为是,是思想生命的一个病态”,“自以为是者……就是思想的生命断绝”[3]577。
徐特立不仅强调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而且也反对教条主义,反对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徐特立主张,思想教育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做到灵活、自由。他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大力开展学术问题和思想问题的讨论。他认为,这是推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高等学校、科研机关工作迅速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遵循实事求是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徐特立等延安自然科学院的革命教育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年级设置和学习方案,要求大学部注重学术研究、中学部偏重实用科技;同时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法,给学生讲授相应的政治理论和社会科学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前途有正确认识,愿意为新生的、光明的中国而奋斗。这体现出徐特立实事求是教育思想指导下延安自然科学院良好的办学作风。
1941年,徐特立提出教育、科研、经济“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它不仅是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师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对广大师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徐特立指出,“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机关以方法和干部供给经济建设机关,而经济建设机关应该以物质供给研究和教育机关。三位一体才是科学正常发育的园地”,其中,科学是国力的灵魂,也是社会发展的标志[4]202,而“教育是社会的中心、生产的中心”[1]35。他主张教育要为政治、经济服务,明确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目的。
根据徐特立“三位一体”的办学主张与教育原则,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除开设政治理论课程之外,还特别注重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革命活动、社会实践与生产劳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从而接受并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拥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自然科学院在徐特立担任自然科学院院长时期,以及在其后辗转办学的不同时期,探索出一条服务于抗战建国现实需求,集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和实践锻炼为一体的、特殊的战时教育模式,并坚持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科学技能和政治理论水平,不仅帮助解决了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中遇到的许多实际困难和重大问题,而且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造精神和革命觉悟的劳动者,为新中国培养了许多兼具业务能力、忠诚品质、坚定信仰和管理才能的优秀人才。
徐特立作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教育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吸收了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教育思想,在革命时代融合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重要思想成果,形成了独具中国革命特色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思想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徐特立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既有对包括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在内的西方教育理念的借鉴,又有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智慧与精粹的传承。徐特立曾留学法国,到德、日、比等国进行过教育考察,也到苏联中山大学学习过,可谓博学多能、经验丰富。徐特立认为,中国现代教育事业要实现“科学化、中国化、大众化”的教育目标,思政教育应服务并助力于这个宏伟目标。徐特立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相融合,始终坚持唯物辩证的教育哲学思想。徐特立的教育思想,源于“人民群众创造了教育,教育属于人民群众”的认识,他始终坚持独具中国特色的“群众本位”教育思想。他提倡要吸取人类知识的一切遗产,将人类文明遗产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创造发展,“无分古今中外,任何阶级,任何党派,都一样要向他们学习”[3]257。
在近代中国急需挽救民族危亡的紧张形势下,出于对富国强兵的迫切期待,知识分子对西方实用之学孜孜以求。徐特立敏于西学,却又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教育内容也主动加以吸收,对旧有教育经验和方法自觉借鉴,构建起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这是“民族危机下文化选择与文化自觉的典型体现”[5]。正是这种自觉意识促使徐特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途径,努力建构教育事业科学化、中国化、大众化的发展图景。
徐特立认为,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做到“人师与经师合一”,提倡“身教主义”,坚持“以身作则”。他认为,“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3]495。他还强调,“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总是先进分子”,需要“以身作则”“言论和行动绝对一致”,并声称自己只是一个“身教主义者罢了”[3]135。从实践而言,徐特立接替李富春担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以后,从教育方针到课程设置,从政治思想工作到后勤工作,他都亲自过问、具体安排。他给教师、干部和学生讲授政治理论课,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激励和教育年轻一代。徐特立十分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关心他们在政治上的健康成长。他亲自抓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曾经讲授联共(布)党史、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等,并在哲学课程中专门开辟了“自然科学概论”“自然科学史”等章节,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自然辩证法。他还经常通过组织或参加各种活动去引导学生进行政治理论学习,使同学们受到生动而深刻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徐特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做到了言教、身教。他给师生讲授政治课、做报告、宣传马列主义的时候并不照本宣科,而是将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地用我党的伟大实践和革命斗争的具体事例,教育大家做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学生们深情回忆到,徐特立根据自己的革命经历和渊博学识,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反动落后,对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制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的美妙未来,为学生们做过很多次报告,学生们听后纷纷表示“如得春风,如沐春雨”[6]36-37。
延安自然科学院在徐特立院长等革命前辈的带领下,始终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在课程设置、授课时间、师资力量、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体系,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1.课程设置:延安自然科学院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有社会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边区建设概论,还有学习已公开的毛泽东著作以及时事形势、政策教育等课程。这些课程帮助学生系统学习马列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自然科学院还开设“革命人生观”课程,使学生从社会发展规律上认识到确立革命人生观的必要性。
2.授课时间: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时间总体上是有基本要求、基本保障的,大多时候是规定一个固定时间开展课程教学。此外,相对自由、灵活地安排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延安自然科学院规定每周有一天或者半天为思政课教学时间。据校友回忆,政治是要经常学习的,每周有半天的政治课,内容或是系统理论,或是时事、政治形势,或是教员讲授,或是集体讨论。第一学期的课程除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专业基础课以外,同时要求每周学习政治课一天,主要学习马列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据统计,此时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数占总教学时数的20%~30%。同时为防止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要求在专业学习中政治课不能出现占用课时过多的情况。
3.师资力量:总体而言,在延安自然科学院时期,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方面的师资力量十分缺乏,但是可以挖掘利用的、为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除党的重要领导人时常到校进行时事形势的报告以外,思政课程很多时候由学院主要负责人带头讲授,同时也会聘请外校教师进行授课,总之是竭尽所能地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供革命信息,开阔学生的政治视野。学院领导人李富春、徐特立及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的领导干部,曾到校向学员讲授中国革命史、联共(布)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形势任务等课程。中央领导同志毛泽东、朱德、陈云、林伯渠、叶剑英等也经常来校做形势和政策报告。中央组织部也派人来学校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学生生活上和学习上的问题,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教学方法:延安自然科学院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与途径,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每周半天或一天的政治课上,教学内容密切联系时政形势进行分析、讲解,或是教员讲授,或是集体讨论,教学方法多样,学习形式灵活。据校友回忆,讨论常常是学习的主要形式。大家各抒己见,发言热烈,充分发表不同见解。“每讨论一次,每个人都感到一种很大的满足,心情无限畅快”[7]536,获得了思想解放和思想教育。此外,学校还安排参观、实习等环节,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政治活动,例如发动学生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参加整风运动、参加长达七个月之久的教育方针大讨论,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力劳动,如开荒、种地、积肥、烧炭、纺线、织毛衣、编草鞋等。可以说在整个学习期间,学生始终未脱离劳动实践。对青年学生来说,不仅能增加生产知识、磨炼体格,更有意义的是从中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锻炼了革命意志,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在徐特立的领导下,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学具有坚强有力的政治组织保证;重视政治学习,育人目标是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提高学生政治素养;以服务于抗战建国为价值取向,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坚持理论联系实践,要求学生到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改造革命思想;注重共产主义价值观培养,锻造战时民族精神。以上这些教育实践、方针政策等体现和诠释了延安自然科学院办学以来学校所追求的教育价值和培养目标。
延安自然科学院成立后,大力开展自然科学的教学与科研活动, 取得了丰硕的教学与科研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思政教育教学经验,为革命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干部和管理干部,为抗战的胜利、祖国的解放事业以及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1.服务经济建设:延安自然科学院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办学目标,在徐特立等人的领导下,全院师生积极参加边区的经济建设,服务于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为边区经济建设、增强抗战建国的物质力量做出重要贡献。师生们在徐特立倡导的教育、科研、经济“三位一体”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用西北的野生马兰草成功造纸,用沙滩筑盐田的方法制盐,发现并垦殖了南泥湾,提供生产玻璃、肥皂、酒精、纯碱所用的设备,制造了“丰足牌”火柴、玻璃、肥皂和几百万枚军装用铜纽扣,指导炼铁厂、火药厂的生产,探明并开采油井、气井,设计修建了边区水坝、安装了水轮机,设计建设了杨家岭“七大”会议大礼堂等。师生利用自身突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集中力量解决边区经济建设和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在军工、民用和农业生产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
2.致力人才培养:延安自然科学院为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培养了人才、提供了智力支持,并且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兼具业务能力、忠诚品质和管理才能的高质量的革命科技人才。这些科技人才同时也是接受了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革命精神的红色科技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过的学生约有五百多人。这些革命的青年学生,经过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校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锻炼,其政治觉悟、思想认识、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不断进步、提高。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许多人成为业务专家和领导骨干,有大学教师,有研究机关的研究员,有生产部门的工程师,有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政领导干部,曾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8]23-24。这些无不体现了延安自然科学院服务于陕甘宁边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抗战、建国人才需要的价值追求,深刻诠释了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红色科技人才的价值取向。
3.锻造延安精神: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师生在实践中不仅传承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锻造出战时光辉的延安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在艰难的历史条件下,党带领广大军民培育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凭借着延安精神,自然科学院在逆境中生存并走向强大,在诸多领域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奇迹。延安自然科学院是延安精神重要的培育者和践行者,在延安精神培育和弘扬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留下了鲜活的一页。
在徐特立的领导下,延安自然科学院在困境、逆境中坚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留下了许多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为新中国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可以更好地推动今天学校思政教育事业的守正创新。
作为党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先驱者之一,延安自然科学院自成立到新中国成立短暂的十年间,和其他的人民革命大学一道,开拓了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事业,在烽火年代里很好地完成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正如很多师生所深情回忆的,延安自然科学院走的路子是正确的,经验是宝贵的,其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探索过程中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进一步研究、总结、继承和借鉴。
第一,始终牢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应以培养合格的革命者和建设者为至高目标,培育具有坚定政治信仰的高质量人才是教育者的奋斗目标。延安自然科学院是党亲手缔造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在徐特立的领导下,学校始终坚持对全体师生进行马列主义教育,始终坚定地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针对今天思政课教学暴露出的一些泛娱乐化、形式主义甚至庸俗主义的问题,我们要继承延安自然科学院的优良传统,不能背离“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应推进思政课建设与改革的守正创新。
第二,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确立思政教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方向性和统率性作用的地位。延安自然科学院从成立到在华北辗转办学期间,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学校各方面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在党组织的领导、关怀以及支持下进行的。学校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巨大成绩的根本政治保证。
第三,始终坚持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自然科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从未偏离办学初衷,从未改变教育初心。服务于抗战的需要、为抗战胜利后国家的建设而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是延安自然科学院建院和辗转办学一以贯之的宗旨,体现了服务国家战略目标的价值取向,是党为人民服务的神圣宗旨在思想教育领域的深刻体现,凸显高等教育与党同呼吸、与国共命运的优秀品质和时代担当。
第四,始终遵循教育、科研、经济“三位一体”的教育原则,竭尽所能地开创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学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通过多途径、多手段、多方法,指导广大学生投入到火热的劳动实践和革命洪流当中,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培养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体魄、正确处理理论与实际的辩证关系的能力。
第五,始终注重精神层面的锻造,既继承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传统民族精神,也参与锻造了战时延安精神。今天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更要注重传承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学习和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科学工作者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情怀,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成长为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有为青年。
徐特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理论教育思想内涵丰富,扎根于近代中国的具体国情,紧密服务于我党战略目标,表现出极强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在当时为革命战争与边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此后建设新型社会主义大学以及党领导下的思政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思政教育事业的守正创新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延安自然科学院诞生在抗日烽火燃烧的年代,一路走来,她既是传授科学知识的园地,又是陶冶革命情操的熔炉。在徐特立的领导下,她始终围绕着“为谁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怎样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而砥砺前行。徐特立领导下的延安自然科学院积累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方面的历史经验,一直薪火相传、泽被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