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焕
(1.延安大学 文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2.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19)
六经之中,《尚书》被看作是“政书之祖”。《荀子·劝学》:“《书》者,政事之纪也。”[1]11《史记·太史公自序》:“《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2]3297刘知几《史通》说得更为明了:“《书》释天道政理,兴废存亡;引导修齐治平,立德立言立功;实为治政之宏规,稽古之先务,修身之典则。”[3]这直接说明了《尚书》治国理政的重大作用。
根据陈梦家的考证,今文《尚书》29篇,并不能依照“虞书”“夏书”“商书”“周书”而认定它们分属于虞、夏、商、周时代。[4]125真实的年代与结集的人各有不同。大概说来,《周书》的12篇“命”可能为鲁大夫所传录的西周命书;“誓”多后世拟作;记事之文如《禹贡》《洪范》等都不早于战国。夏商两“书”犹鲁商两“颂”,皆成于东周时期。[4]189
要了解西周的历史就依赖于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西周档案流传于后世的,主要有两种:一是今文《尚书》中的《周书》部分,一是西周铜器铭文。《周书》与西周金文在研究上有彼此发明的地方,互相补充,互相说明。[4]167
阅读《周书》,可以看到,《周书》记载了西周不少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史实。因为基本是当时的史官记录的,就可靠性来讲,研究价值最大。《周书》共20篇,除《吕刑》《文侯之命》《秦誓》3篇外,其他17篇均记述西周初的事。17篇中,除《金縢》《牧誓》《费誓》《秦誓》外,其他13篇是诰命,《文侯之命》晚于周初,故西周诰命共12篇。这当中7篇与周公有关。正如李峰所说:“西周是有文献记录传世至今的最早时期。这些西周当代或者近乎当代的书面记录首先可以从《尚书》的篇章中看到。学术界公认五篇‘诰’是可靠的西周文献,并且很可能是西周早期的作品,与周公都有一定关系。”[5]15
因此,本文重点考察今文《尚书·周书》中的周公德治思想。
此外,甲骨文中的“道”字由“彳”“亍”中间一个“脚”组成,用十字大路和一只脚来表示大道。金文“道”字,演变为“从行从首”。小篆的“道”字,成为“从辶从首”的会意字。[7]815西周时期,为了使各地封建诸侯与王室保持密切联系,更为了适应兵车战争的特点,在全国修筑了平直的“周行”“周道”。《诗经·小雅·大东》有言:“周道如坻,其直如矢。”[10]笔者以为“道”的本义是“大路”,“康庄大道”。“脚”放在中间,四方兼可行走。后来由通达的道路引申为方向,途径,方法等,如“志同道合”“道不同不相为谋”。
概言之,“道”是“大路”,“德”是“行为”。《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8]12在大道上正确行动,就是有“道德”。西周出现以道德为核心的礼制,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规范。“西周是我们能够对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进行可靠分析的最早时期。”[5]3
周公,文王子,武王母弟,姬姓,名旦。一生经历了文王、武王、成王三个时期。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史记·鲁周公世家》载:“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2]1518“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2]1518“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2]1518
《周礼》:“天子立三公:曰太师、太傅、太保。无官属,与王同职。”[11]《大戴礼记·卷三·保傅》:“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12]26《大戴礼记·卷三·保傅》:“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12]27可知,周公任成王年幼时德义教育的太傅,直接承担着培养国君的重任。
三公责任重大,宁缺毋滥,选用的人本身就是德行高尚的人。《大戴礼记·卷三·保傅》:“天子无恩于父母,不惠于庶民,无礼于大臣,不中于制狱,无经于百官,不哀于丧,不敬于祭,不信于诸侯,不诫于戎事,不诚于赏罚,不厚于德,不强于行,赐与侈于近臣,邻爱于疏远卑贱,不能惩忿窒欲,不从太师之言,凡是之属太傅之任也。”[12]34太傅承担着诸多教育太子的责任,国君要恩父母,惠庶民,礼大臣,中制狱,经百官,信诸侯,诫戎事,诚赏罚,厚德行等,如果教育不好,就是太傅失职。可见,太傅对于国君和国家的重大意义。
1046年,武王克商,标志着西周的建立,但是真正让周人在中原站稳脚跟的是两件大事的完成,即周公东征和洛邑的营建。周公东征以后,西周与东土诸国联系日益紧密,西周文化流布范围更广了。周公和姜太公、召公一起协助武王,是开国元勋。《君奭》:“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13]
西周诸侯国的分封和国家格局的基本确立,就是周公摄政期间完成的。《西周年代考》:“西周也是中国第一个可以基于文字和考古记录将其历史发展和地理环境系统联系起来的王朝。毋庸置疑,在西周时期,中国文明的基本理念和制度已经得到创立。”[14]
《尚书大传》:“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15]一年完成一件大事,历史未必那么齐整,但基本史实是可信的。《洛诰》有言:“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成王高度赞扬周公的德行:“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迓衡不迷,文武勤教。”《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1]114《金縢》一文,更是彰明周公之德。
周公摄政七年,有着丰富的行政经历,他的“德治”思想从实践中来,是他亲身经验的总结。比孔子要早五百年左右。孔子言:“郁郁乎文哉!吾从周。”[8]28(《论语·八佾》)《论语·泰伯》:“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8]84
周公德治思想可以说是儒家早期德治思想的源头,尤其值得重视和研究。
《周书》里面与周公有关的诰命当中,“敬德”“奉德”“明德”“用德”“秉德”等凡见68次。《康诰》是周公代武王诰康叔之辞,“德”字9见。《酒诰》是周公以成王命诰康叔之辞,“德”字8见。《梓材》是周公代武王诰康叔之辞,“德”字3见。《召诰》是召公委托周公告诫成王之辞,“德”字8见。《洛诰》王国维认为是周公受命时的典礼,以及君臣问答之言,“德”字5见。《多士》是周公以成王命告迁殷顽民之辞,“德”字4见。《无逸》是周公诫成王之辞,“德”字2见。《君奭》是周公诰召公共同辅佐成王之言,“德”字12见。《多方》是周公以成王命诰东土诸国之辞,“德”字4见。《立政》是设官之道,“德”字13见。可见,德治思想是周公理政思想的核心。
《大诰》:“尔丕克远省,尔知宁王若勤哉!”[13]国君应该反省自己是否像文王那样勤德为民。《皋陶谟》:“屡省乃成。”[13]《盘庚》:“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皋陶谟》:“慎厥身,修思永。”[13]自省的标准就是是否符合民情。还进一步说到人君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所以《酒诰》有言:“无于水监,当于民监。”[13]民心所向,天意可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上下一心。上天寄耳目于下民。《康诰》:“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惟命不于常。”《君奭》:“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13]可以看出,周人对天的敬畏程度降低了,对人本身重视了。
《洛诰》:“孺子其朋,其往。”[13]“伻向即有僚,明作有功,惇大成裕,汝永有辞。”[13]在上位者身体力行,团结带领朋僚,努力建功立业,就可以长久地为后人称道。《康诰》:“用康保民。弘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13]在上位者要“所其无逸”,居安思危,“保惠于庶民”。《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13]《召诰》:“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13]因为殷商某些君主不敬德不自检,才导致国家“坠厥命”。
《康诰》要求统治者自省自检:“孝友”“无逸”“亶”“惠”“宽”。《召诰》:“王敬所作,不可不敬德。”[13]《大戴礼记·王言》:“是故仁者莫大于爱人,知者莫大于知贤,政者莫大于官贤。有土之君修此三者,则四海之内拱而俟,然后可以征。”[12]1仁君要爱人修德,知人善任,才能取信于民。《论语·子路》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8]136
《大戴礼记·五帝德》通过宰我问孔子的方式,讲述了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禹的行为,以行为来彰显五帝的“德”。[12]6《尚书》中对文王和武王的德行非常推崇。《康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13]文王能够施行德教,用自己的行动感化殷商遗民,不敢欺辱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任用那些应当受到任用的人,尊敬那些应当受到尊敬的人,镇压那些应当受到镇压的人,并且让庶民了解他的这种治国之道。《无逸》赞扬“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13]所以文王享国五十年。《君奭》赞扬“武王诞将天威,咸刘厥敌”。
周公也身体力行,“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13]“周公咸勤,乃洪大浩治。”[13]《召诰》:“越七日甲子,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13]《大戴礼记·盛德》:“圣王之盛德,人民不疾,六畜不疫,五谷不灾,诸侯无兵而正,小民无刑而治,蛮夷怀服。”
德治的根本是保民,说到底,要君主身体力行,首先是有德行的人。文王武王周公都是。
面对“天降割”“天降威”“天降戾”“国有疵”“民不康”“民不静”的局面,国君要有“无毖于恤”的担当精神。因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威自我民明威”。[13]“恭承民命”也就是“恭承天命”。
《大诰》一篇提到“天”“帝”“天命”的地方有18次。称谓虽殊,实则无异。“天”选择哪个部族统治天下,不是偶然的,也不是随意的,而是有原则的。就是统治者必须实行德政,做到敬天孝祖保民。上天的意旨,通过民情表达出来。所以周人在讨伐商朝列举的罪责中也以残暴不德为主。三监叛乱,周公东征是替天行道。天命的依据是一个“德”字。只有“敬德”,才能“祈天永命”。《召诰》:“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民用懋,王其疾敬德。”[13]《多士》:“惟天不畀不明厥德。”[13]《多方》:“惟我周王灵承于旅,克堪用德,惟典神天。”[13]《大诰》:“天閟毖我成功所,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天棐忱辞,其考我民,予曷其不于前宁人图功攸终?”“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予曷敢不于前宁人攸受休毕!”[13]三个排比句充分显示了周公的担当精神,在国家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他勇敢地担起“天命”。《大诰》里面记载周公分析了当时国家面临的灾难,武王死后,内部群弟见疑。外部武庚等发动叛乱,“殷小腆诞敢纪其叙”的局面,主张武力解决。以德配天,强调人的德行在天命中的作用,要理性对待天命。要修德,无逸。这种天命思想和殷商时期是有质的区别的。这里的“天命”和“保民”有着密切关联。《召诰》:“王厥有成命,治民今休。”[13]说他敬畏“天命”,不如说他尊重“民情”。《酒诰》谈到商的灭亡原因,“天降丧于殷。罔爱于殷,惟逸。天非虐,惟民自速辜”。[13]《多方》:“非我有周秉德不康宁,乃惟尔自速辜。”[13]
《大诰》是周公鼓励将士团结一心,奋勇杀敌之辞。同时警告有野心的诸侯不要参与,控制大局,稳定大局。周公东征平叛了三监叛乱,征服了奄、徐、蒲姑、淮夷等东夷部族的五十多个国家,主要以“保民”为统治方法。
《康诰》:“今民将在祗遹乃文考,绍闻衣德言。往敷求于殷先哲王,用保乂民。”[13]“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弘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13]“德”裕君身,国泰民安。“惟民其敕懋和”“惟民其毕弃咎”“惟民其康乂”“朕心朕德惟乃知”,文王武王就是榜样。他们的德行就是诰命最好的注解。“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乃非德用乂。……我时其惟殷先哲王德,用康乂民作求。”[13]《多士》:“罔顾于天显民祗。”[13]《酒诰》:“迪畏天显小民”都是要敬天保民。
《周书》中以“刑”“罚”来代表“法”。周公若曰:“太史、司寇苏公,式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兹式有慎,以列用中罚。”依法行狱,国祚延长。“彝”也有“法度”之意。《立政》:“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是训用违。庶狱庶慎,文王罔敢知于兹。”[13]国家的法度,文王也不敢进行不适当的干预。《洛诰》:“考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13]没有法度,人民怨声载道,国家就会乱,《无逸》有言:“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13]“不永念厥辟,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13]
《尧典》:“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13]明察案情,刑当其罪,百姓才会信服。《皋陶谟》:“慎乃宪。”[13]规则法度,各司其职。《盘庚》:“以常旧服,正法度。”[13]《盘庚》:“作福作灾,予亦不敢动用非德。”[13]《康诰》:“敬明乃罚。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13]
要慎用刑,要区分故意犯罪和偶然犯罪,故意犯罪而且不改,小罪也可以杀;偶然犯罪知道悔改,大罪也可以不杀。不能滥用刑法,要慎重对待犯人的供辞,“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丕蔽要囚”。[13]《酒诰》里面讲,对待“群饮”者,败坏风气应该杀。过分饮酒,屡教不改者应该杀。
周公在《梓材》中提出的“明德”政策,是有深刻历史背景的,平叛三监和武庚叛乱后,主张实行宽大政策,对稳定政局和社会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多士》:“尔乃尚有尔土,尔乃尚宁干止。尔克敬,天惟畀矜尔。尔不克敬,尔不啻不有尔土,予亦致天之罚于尔躬。”[13]恩威并施,敬罚并重,才能有效管理殷商遗民。《多方》:“厥民刑,用劝。以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慎罚,亦克用劝。要囚,殄戮多罪,亦克用劝。开释无辜,亦克用劝。”[13]四个“用劝”,强调明德慎罚的最终目的是,鼓励臣民走上正道。
《召诰》:“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亦敢殄戮用乂民,若有功。”[13]“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13]在上位者遵德行,有法度,恰当用刑也是保护人民,人民会更加拥戴,国家也能“祈天永命”,长治久安。相反,如果无视法度,国家会自取灭亡。《多士》:“惟尔洪无度,我不尔动,自乃邑。”[13]《左传·文公十八年》:“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16]德可以使民。德是根本,罚不可乱用。
“周代的文化与周公的思想已经型塑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周书》蕴含的思想精神是点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种。具有时代超越性和真理延续性。”[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把政德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突出“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的重要价值。立德树人,以德治党,以德治国。这是对《周书》德治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要发挥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的关键作用。”[8]135“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18]1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1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