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大姐”的艳美人生

2021-12-04 23:21李戬张馨之李宏
妇女 2021年11期
关键词:承包方南区王大妈

李戬 张馨之 李宏

每一面锦旗的后面,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沈阳有个“张大姐”调解室。她耐心倾听,晓之以法、动之以情地为农民工维权,像一缕春风,消融他们心头的坚冰。她既怀仁爱之心,更守法治底线,在调解的窗口,她是一朵绽放的迎春花。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两句话说的都是家庭、邻里间一些事儿的处理难度。然而,在沈阳市浑南区,居民们却不会因为此事而烦恼。有事就找“金牌调解員”——浑南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张大姐”,凡是她经手处理的纠纷几乎都能圆满解决。

掏多少钱都请不到的心理医生

“张大姐”本名张艳美,1960年生人,是一名老党员,1985年以来投身于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工作,2017年3月担任沈阳市浑南区五三街道人民调解员,2020年9月担任浑南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员。

拥有30多年调解经验的张艳美将调解工作作为她的毕生事业。“与帮为善,以帮为伴”是她的座右铭,“法理相依、情理相融”是她的调解之道,“我必须做好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让社会更加和谐”是她常记在心的使命,对调解工作的热爱驱动着她在人民调解员的岗位上不断绽放光彩。

张艳美每天走街串巷,深入社区和当事人家中了解案情,经常一跑就是一整天。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天、雨天还是雪天,公交、地铁她是常客。多年来,张艳美调解成功的大案小情有410余件,帮群众挽回损失1000余万元,调解集体信访案件22件,将矛盾有效遏制在萌芽阶段。在她的调解下,贸然投资失败导致无家可归的农民夫妇要回了补偿,因下水管线返水反目成仇的邻居握手言和,讨薪无果以死相逼的农民工拿到了自己应得的血汗钱……一件件千头万绪的矛盾被化解,一起起错综复杂的纠纷被调解。有时,为了促成当事人双方和解,她还自掏腰包购买礼物送给当事人。正是这种对调解事业的执著,不管什么样的纠纷,经过她的一番劝说,十有八九便能解决。

张艳美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她对农民工兄弟有着深厚的感情。被调到浑南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担任调解员前,她几十年来从事的调解工作都是义务的,她也因此赢得了乡亲们的信赖。

当年的张官村是2000多户的大村,性格开朗、热心助人的张艳美从帮助乡亲们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入手,逐渐和父老乡亲打成了一片。在做民间纠纷的调解工作时,她往往先做好其中一方工作,再去找另一方,一件事至少需要几天。“有时候忙得一上午想不起来喝一口水。”

当年,村内的一位王大妈和儿媳王女士闹矛盾。矛盾激化时,王大妈的儿子甚至要把妻子赶出家门。张艳美知情后,分别找王大妈、王女士等人谈话,对他们多次进行劝导,反复地表达“一家人要相互体谅,多为对方考虑”,最终找到矛盾的症结所在,顺利化解了婆媳矛盾。调解成功当天,王大妈开心地对张艳美说:“一年多了,我从没这么舒心过,你真是掏多少钱都请不来的心理医生!”

真心付出就会得到理解

今年61岁的张艳美说话语速很快,思路清晰,她在调解矛盾纠纷时也是如此。她说自己是个急性子,但每句话都是真情流露。

“有什么可以帮助你们的吗?外边雨这么大,快进屋里来!”2021年6月10日,张大姐刚吃完午饭,看到站在门口犹豫不决的几个人,便热情地将他们请进“张大姐”调解室。

“我们也不知道要找谁,怎么办,请你们帮帮我们吧。”他们无奈地向张大姐诉求着。

原来他们是农民工,于今年3月初至5月末在沈阳棋盘山某项目工地做架子工,约定劳务费12.11万元,每人2.1万元至2.7万元不等。但工程结束后,包工方并未如期支付劳务费,只是由负责人宋某写了一张该笔劳务费的欠条。拿着欠条,他们曾数次催款,仍未能索要成功。这期间,农民高某的父亲住院病危,急需用钱治疗。高某透露,如果真没有办法追索这笔钱,就去爬工地的塔吊……听说浑南区有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可以受理信访问题、提供法律援助,还有个“张大姐”在调解方面有一手,他们因此抱着一线希望慕名前来。

了解案情后,张大姐考虑到高某急需用钱,且包工方并未完全赖账,便主动提出接案介入:“决不能用伤害自己又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的方式解决问题,既然来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就要信任中心,不要再有过激行为”,同时承诺,“如果情况属实,我一定会为农民兄弟们竭尽全力讨回薪水”。接着,张大姐拨通了包工头宋某的电话。宋某承认他们所诉事情属实,但因上家建设工程公司也没有给他结算,所以他也没钱给他们结算。

6月11日,张大姐拨打了宋某所述的建设工程公司项目负责人施某的电话,但施某同样叙说因上家公司没拨款导致无法结款,并拒绝提供上家公司联系方式。至此,案件线索出现了“断头路”。

但是,张大姐并没有就此放弃,通过多方打听,最终获取了总承包方的电话,拨通了该项目总承包方在沈阳的负责人李某的电话,但李某回复说已经结款给施某。张大姐再次拨通了施某的电话,电话里施某态度变得生硬,并强调自己已离职,不要再联系他。三番五折,问题又陷入了僵局。

张大姐重新梳理案情,联系了该项目开发商北京某集团相关负责人马某,通过马某确认,这笔钱确已付给过总承包方。于是,张大姐对总承包方李某讲清利弊,阐明法律责任关系,建议他到中心协商解决问题,不要逃避。迫于开发商和矛盾随时可能升级的压力,李某同意接受调解。

等各方人员到齐,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调解,最终李某同意先行结清所有欠款,剩下问题由其与施某所在公司解决。第二天,张大姐陆续接到7名农民工“劳务费已到账,感谢张大姐”的电话。几天后,一面“为人民办实事、做群众贴心人”的锦旗在农民兄弟千恩万谢中送至张大姐手中。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

“我是个直肠子,说话不会拐弯抹角,调解矛盾时也是这样。大家知道我是真心的,所以容易接受我。”张艳美说。

2008年张艳美调解过的一起纠纷中,一名孩子的父亲去世,年迈的爷爷不愿意继续抚养快17岁的孙子。张艳美就找到孩子的母亲和爷爷,希望两人抚养孩子,每人每月能出100元抚养费。孩子母亲同意了,但孩子的爷爷却坚持不给。情急之下,张艳美就对孩子爷爷说:“如果实在不愿意出这100元钱,我给你出,然后由你再给孩子行吗?”孩子爷爷被感动了:“你一个外人都能说出这样的话,我再不管孙子就太不近人情了。”至此,事情圆满解决。

2010年7月的一天晚上11时许,已上床休息的张艳美手机响了,原来是辖区内一住户的孩子哭着打来电话说父母正在打架。张艳美急忙赶过去,那对夫妻正打着,她怎么劝也无济于事,就说:“你俩最起码给我个凳子坐坐吧。”一句话让现场的气氛缓和了。张艳美了解到,夫妻俩打架是因为丈夫喝酒引发的,于是她先劝女主人又劝说男主人,提醒他们多为孩子考虑。最终,夫妻俩红着脸互相认了错。

一次次的化解矛盾,一次次的真心付出,让张艳美成为百姓心中的“知心大姐”,甚至连信访局、农民工维权中心、派出所等无法解决的纠纷,都会找张艳美出面,“张大姐”调解室也在辽沈地区形成品牌。

同事们看到电视中的调解节目,都劝张艳美去参加,但她却谦虚地笑了:“我之所以能完成调解,主要是百姓们理解我的工作。”对此,浑南区司法局侯局长说:“张大姐在调解案件时有耐心也有经验,比电视上的调解节目调解得还好,绝对是‘金牌。”受到过张艳美帮助的农民工兄弟,则一个劲地说要“多表扬表扬她”。

为民办实事,做群众贴心人;倾心替民解忧难,真心调解化纠纷;最美金牌调解员,为民解忧情谊暖……调解室里的每一面锦旗都是群众至高无上的褒奖。扎根调解工作三十多年,张艳美把百姓冷暖时刻挂心间,以自己真诚之心赢得了老百姓的尊敬。

编辑/纤手暖

猜你喜欢
承包方南区王大妈
婆婆是位“外交官”
承包方建筑工程合同在实施中的造价偏差管理
我们班的“王大妈”
施工投标中规避承包方风险的层次矩阵分析法
国际工程造价风险控制
又是一年月季花开
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探析
最好的环保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