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阔 杨欣
关键词:大学精神;文化;辩证唯物;中国
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7 — 0160 — 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1〕。大学同样不能缺少灵魂,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魂。大学精神的延续、创新和发展是大学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重要法宝,是大学保持办学特色、发展个性化、塑造大学品牌形象的源泉。希望通过对大学精神的研究,更好地发挥大学精神的人文价值,为我国高等教育强国作出贡献。
大学精神作为大学主流意识,是时代背景、大学发展、治校经验、师生实践的反映,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历史中对自己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凝炼、升华,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大学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中国大学精神凝聚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自身发展中积淀的精神特征,表达着中国大学普遍的价值取向,又体现出独特鲜明的精神气质,根植于历史土壤,也不断推陈出新。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解析当代中国大学精神,需辩证统一地看待大学精神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繼承性与创新性。
大学精神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存的。中国大学精神的普遍性表现为优秀民族文化积淀和社会主义方向。优秀民族文化是大学精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大学精神得以延续和发展必须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国古代稷下学宫所彰显的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等思想意蕴集中反映了早期知识分子对学术自由的探索和追求,对中国大学精神的塑造具有启迪意义。随着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儒家学说占据主流,德育为先、知行统一、家国情怀等儒家道德文化的融入,使大学精神更显“中国化”。近代中国社会打开国门,融合民主、科学等西方文明的中国大学精神应运而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中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使命为中国大学精神注入了新活力。随着中国大学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大学精神,如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隆法明德的法治精神、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无私奉献的集体精神、勇攀高峰的执著精神等。然而,同为中国大学,每个学校的创办背景、历史传统、发展过程、学科专业等都不尽相同,其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学生群体也各有所异,因此,各个学校又表现出不同的特质,这种特质就是特殊意义的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自身发展长河中坚守下来的独特大学理念和大学气质,如“坚持不懈”“实事求是”的南开精神、“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精神、厦门大学的“嘉庚精神”、西安交大的“西迁精神”等。
大学精神的发育和成熟需要长期积淀,伴随着继承和创新。大学精神在大学诞生之日起就存在大学中,根植于发展历程,随着时代更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大学作为人类传播知识的文化高地,使命之一就是传承人类文明成果,这一使命赋予了大学精神保守的品格,即吸收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大学的历史积蕴,形成稳定而丰富的内涵,表现出继承性。然而,大学不仅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源源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新的精神动力。鲁迅先生曾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从中国大学的发展来看,在其保守的状态下,也受内外部环境作用,致力于自我变革和推陈出新,力求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变化的需求相适应,大学精神在大学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新的养分,传统大学精神被赋予新的内涵和价值,因此表现出创新性。如中国石油高校传承石油企业文化精髓,坚持用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石油精神办学育人,“一代”铁人王进喜、“二代”铁人王启民、“三代”铁人李新民,石油精神一脉相承,新时代新铁人为石油精神注入新内涵,指引石油高校师生永葆艰苦奋斗本色,坚定干事创业信心,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抛开创新只谈继承就是僵化的、教条式的大学精神,若只谈创新而忽视继承,则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各具特色的一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2〕。新时代中国大学的发展需要一流大学精神的引领,一流大学精神面向教育现代化、面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要求,服务于大学立德树人,引领大学的特色发展,促进大学的改革创新,彰显出鲜明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中国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大学落实立德树人需要深深扎根中国大学精神。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寄语广大青年时提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八字箴言〔3〕,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当代新青年的殷切希望,也揭示新时代中国大学为党为国铸魂育人的价值取向。中国大学精神是大学主流意识,是国家掌握大学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抓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是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凝结升华,是培育出更多有理想、有灵魂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宝贵资源。优秀的大学精神可以渗透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筑牢学生思想根基,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浸润学生心性灵魂,塑造学生精神气质,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主线,滋润培养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引导广大青年求真至善、创新创业、扎根基层、奉献社会、报效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4〕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制约并引导大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构建,是塑造大学形象的基础,是大学的灵魂和血液,是大学特色之源。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体系,凝集师生向心力,提振师生精气神,突出大学特色,指引大学发展。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要扎根中国大地、展现中国特色,需要大学精神在兴特色、展形象上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优秀的大学精神可以为大学注入灵魂和血液,凸显校园环境、建筑风格、校长才能、干部作风、教师修养、学生素质、校风校纪中独有的精神气韵,塑造个性鲜明的大学形象,展现中国大学的文化自信,彰显中国大学的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创新是大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新时代大学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亟需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开放精神,凝聚大学改革创新所需的精神动力和发展动能。具备创新、宽容、民主、开放等特质的精神文化能营造出良好育人环境和学术环境,有利于大学创新教育方法,形成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思维,涵养创新勇气,引导创新行为,保护创新成果,促进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大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民主为基准,以学术为中心,推动实现教育“管办评”分离,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淡化教师职称评审“五唯”倾向,激发大学教研活力,促进大学管理体制创新;有利于大学以开放的视野、开阔的胸襟、兼容的气度,鼓励跨学科和交叉基础学科研究,打破学术界限,打造学术特区,扎根创新沃土,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促进大学科研成果转化。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要遵循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规律,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如今大学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虽然摆脱了以往“象牙塔”的形象,但受功利主义的牵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不足,教师育人意识淡薄,大学朝着行政化方向加速蜕变。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大学精神呈现衰微趋势。
当前,大学精神受功利主义牵引具体表现为大学人文精神缺失和师生观念行为世俗化。新时代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不可避免地出现“合并热”“升格热”“扩建热”“更名热”等舍本逐末的现象,大学追求效益最大化,跟风办学,丢失文化底蕴;专业设置“一边倒”向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人文基础学科被束之高阁;“考研培训班”“公务员笔试保过班”“英语四六级包过班”等充斥校园,过分追求知识教育,忽视人性和谐发展;专业课教学聚焦毕业找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较少关注学生职业道德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形式化,教师上课照本宣科,课堂乏味枯燥,学生简单应付考试;教师为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热衷校外上课,对校内正规教育不重视,更有甚者受眼前功名利益支配,用学术来成就功名、谋取利益;学生懒于学习还费尽心机拿学分拿满分,怠于科学研究妄想东拼西凑抄袭剽窃,为综测评奖评优捏造事实,为制作“漂亮”简历不惜造假,为一己私利不择手段,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目光短视。过度强调工具理性,忽视人文精神,功利主义价值观渗透人心,大学精神追求塑造人格气质成为空谈。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隐性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不足,具体表现为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精神融入不足。我国大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大物质建设,注重开展各项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但大部分物质建设注重表层华丽,缺乏精神涵养,许多活动开展形式化,忽视精神感召。大学缺乏精神文化引领,不良风气乘虚而入。大学生置身现代化的美丽校园,却追求感官刺激,崇尚奢靡享乐,只将关注点聚焦在住宿条件的优劣、食堂饭菜的美味上;缺乏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八卦、花边新闻关注越来越多,对时政新闻关注越来越少;沉迷虚拟社交与网络游戏,对现实中各项活动提不起兴趣;正能量不足,心理素质差,稍遇挫折和打击就一蹶不振;与身边的老師同学沟通交流越来越少,社交无力,精神空虚,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不足,弱化大学精神的育人价值,制约大学精神发挥作用。
大学教师是与学生交流最密切的人,教师流露出来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深深影响着学生,是大学精神传承和发扬的促进者。但目前,部分大学教师只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到点上课,下课就走,与学生缺乏沟通交流,未深入挖掘专业课教学与大学精神育人的融合点,“课程思政”认识和实践不到位,缺少对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引导,教师作为大学精神传承中的桥梁作用减弱。加之目前“互联网+教育”的深入发展,各种在线课堂、录播视频大量涌现,若过度依赖科学技术,忽视教师在知识和学生中的媒介作用,技术的进步可能导致教师对学生的精神熏陶和人格感染无法体现。大学教师育人意识淡漠,更有学术不端,课堂上传播不当言论,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回扣”,猥亵和性骚扰学生等性质极其恶劣的师德失范行为屡屡出现,教师不能发挥以身示范的教育作用,反而对学生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极大地阻碍了教师传承大学精神主体作用的发挥。
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一直以来是大学所提倡的。大学管理体制趋向行政化,偏离独立、自由的大学精神,阻碍大学精神的培育工作。当前,我国大学的管理模式是从上至下的层级行政机关管理模式,辅助性的行政组织与学术组织发生倒置,行政组织具备对学术事务的直接管理权。随着大学事务复杂化,一些大学行政机构设置庞杂,行政职能交叉重复,碎片化管理突出,繁琐的管理弊端凸显,丝毫无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术组织的主体权力缺乏保障,行政组织对学术过度干预,如此行政化的管理体制,易忽视大学作为学术机构应有的学术权力和自由,学术成为行政的附属品;易助长大学成员的官本位思想,师生群体对知识的崇尚转向为对官位和权力的追求;易压制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轻视科研与教学,教师群体逐渐被边缘化;易衍生行政人员的官僚作风和大学的官场风气,加剧大学行政化倾向;最终阻碍大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大学精神在行政化的管理体制下,传承工作举步维艰,难以为继。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意识的反作用,注重精神的力量。大学要充分发挥领导者、管理者、教师等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找回迷失的大学精神。通过发扬大学历史文化,丰富大学精神内涵;优化大学精神载体,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强化主体意识,发挥教师传承大学精神的主力作用;优化管理体制,使大学作为“追求真理的民主机构”维护大学精神。
发扬校史文化,要注重校史研究和推广,重温大学精神的源起和成长,坚守大学精神的真谛,找准大学精神的特色。
要有意识、有行动、有保障,加大校史研究。加强意识,重视校史研究,认识到校史对于大学精神培育工作的重要性;采取行动,组建校史研究专家队伍,开展对校史资料的挖掘、收集、整理、研究,并出版论著等资料性文件;保障研究,设立校史研究专项资金解决研究经费不足、研究人员缺乏动力的现象。利用全方位、多层次的渠道,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校史推广,课上将校史文化融入通识课程、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过教师教学,有意识地对校史加以宣传;课下举办与校史有关的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如举办校庆、开办校史讲坛等;线上建设校史专题网站或在微信平台设立校史专栏,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师生群体对校史的感知力;线下建设校史馆,将大学发展史直观呈现在广大师生眼前,定期举办参观校史馆活动,让师生群体有所观、所感、所思、所悟;校内大力实施特色形象文化工程,规范使用学校校歌、校标、校徽、校旗等;校外不断充实和完善学校宣传画册和专题片,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提高学校美誉度和知名度。
优化精神载体就是要优化大学物理环境和文化环境,有效促进大学精神自然渗透,提升大学精神的育人效果。
首先,要建设好物理环境,彰显大学的精神魅力。塑造大学有象征意义的景观和雕像,建设好图书馆、博物馆等精神载体;重视校内历史文物的保护,保持具有浓厚文化意义的老建筑,体现校内文化的传承;有计划地布局校园建筑、设施设备、景点和景观,使大学校园呈现整体美、和谐美,使大学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浸溢独有的精神风貌。其次,要建设好文化环境,提升大学的精神内涵。系统总结大学各个时期办学思想,挖掘大学历史文化,凝练形成独具特质的文化内核,将其融入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管理服务等育人环节,营造影响师生目标追求、人格塑造、精神风貌的文化氛围,建设好校风、教风、学风;关注师生内在诉求和情感需求,加强师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尤其要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中出现的不良风气,积极引导优良风气,建设好文化环境中的薄弱环节;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富有思想性、包容性、时代性、创新性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打造品牌活动,增强活动感染力,提高活动参与度,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对网络社区、网言网语等“亚文化圈”的分析和研判〔5〕,阻断网络不良文化的传播,建设好网络文化空间和网络教育阵地。
强化主体意识,就是要大学教师回归育人初心,立志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6〕,大学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要联合发力,在立德树人中传创大学精神。
首先,教师要以“四有”好老师〔7〕为基本要求,熔铸崇高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夯实专业知识功底,常怀一颗仁爱之心,用自己的学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其次,教师要对标“四个引路人”〔8〕,以身作则,行为示范,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指路明灯,引导学生锤炼坚毅的品格,引导学生回归扎实的学习,引导学生养成创新的思维,引导学生树立奉献祖国的远大志向。再次,教师要坚持“四个相统一”,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9〕,尤其要做到与党同行,与时代同行,以课堂讲坛为主渠道,将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鲜活教学内容,将立德树人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讲好“课程思政”。最后,学校要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学术伦理与学术规范教育,落实师德师风作为职称考核中的“第一标准”,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的优秀教师,也要建立师德失范曝光平台,健全师德违规通报制度〔10〕,严肃处理违背大学精神的师德失范行为。
优化管理体制是培育大学精神的有力支撑,要保障大学精神培育工作顺利开展,大学内部必须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去“行政化”,才能回归以师生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知识生产力”,坚守住大学精神。
首先,要强化放權,保证大学的学术权力。大学要向院系放权,赋予二级学院更多办学自主权,调动学院办学积极性;院系要向教学科研领军人物放权,赋予教授、教师更大的话语权,激发教研活力;行政组织要向学术组织放权,将有关学术的问题交由校内专门学术组织来完成,防止因滥用权力造成学术侵占等问题。其次,要放管结合,明确职权,保证权力的合理配置。放权的同时必须要有刚性制度进行规范与约束,实现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协调,针对学术组织,要切实建立起相关章程,明确规定学术委员会的权与责,保障学术组织践行教授治学理念,设置合理的监督机构,保障学术委员会更加规范透明,守护大学最根本的学术性〔11〕。针对行政组织,要规范行政权力的使用,遏制行政组织对学术的过度干预,精简机构,裁撤冗员,提高行政组织的服务能力。再次,要以人为本,促进民主化,尊重师生主体地位,拓宽师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范围和途径,保障师生的权力和诉求。管理决策充分采纳师生意见和建议,制度建设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大学在管理上回归自由、独立、民主,才能使大学成为宽容、理性、善于提问、勇于反思的精神沃土。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J〕.求是,2019,(08).
〔2〕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5-11-05)〔2021-05-03〕.http://www.gov.cn/xinwen/
2015-11/05/content_2960898.htm.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02).
〔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02).
〔5〕吴朝晖.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精神建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9,(10):14-19.
〔6〕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1-04-21(002).
〔7〕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002).
〔8〕习近平.以“四有”教师为目标做好学生“引路人”——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重要讲话〔N〕.光明日报,2016-09-12(001).
〔9〕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10〕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EB/OL〕.(2019-12-06)〔2021-05-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02/201912/t20191213_411946.html.
〔11〕李芳莹,眭依凡.基于治理价值先导的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完善——基于“双一流”建设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文本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19):33-41.〔责任编辑:丁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