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琰杰
(五邑大学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广东 江门 5290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上以及在调研各大高校时多次强调,高等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这一指导思想下,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各高校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实践层面,很多高校教师对公共基础课程、本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开发情况及改进思路做出了有益探索[1]。有些学者提出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思政课教学,可以弥补思政课理论性较强、与大学生实际生活距离较远的弊端[2];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其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热情[3]。高校通识课程如何设计思政内容也是教育界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学者认为,不同高校可以利用不同的文化积淀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典型[4]。不过这样的建议限于理论层面的探讨。事实上,笔者所在的五邑大学已经积累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思政教学的教改经验。本文围绕学校本科生通识课程《侨乡文化通论》的思政设计,从具体的教学实践出发,为地方应用型大学探索既有自身特色又服务于“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通识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案例。
五邑大学生源绝大部分来自广东本省,不少学生有居住香港、澳门或者海外的亲戚。在我国历史上,广东是海外贸易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海外移民的主要输出地。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广东沿海地区大量的乡民以香港和澳门为跳板,下南洋、闯金山,形成了移民新浪潮。如今,广东有3000多万海外华侨,占全国海外侨胞人数一半以上,而广东华侨大多来自潮汕地区、梅州地区和江门五邑地区,这些地方俗称“侨乡”。江门五邑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依托侨乡文化成功申报了“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及“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世界记忆遗产。诞生于江门的五邑大学秉持“根植侨乡,服务社会,内外合力,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培养本科生“系侨情,学侨史,懂侨务,知侨心,建侨乡”的基本素养[5]。多年来,学校全方位地构建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侨乡文化育人体系,相继开设《五邑华侨华人史》《五邑民俗》《侨乡文化》等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公选课。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学校着力打造通识教育品牌,促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6]。2019年校党委把《侨乡文化通论》定为全校本科生必修的通识核心课。
课程的改革也因应了国家重大现实需要。具体来说,第一,课程挖掘华侨华人“根、魂、梦”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学生学侨史、知侨心,明白海外同胞在实现两个百年梦想的征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绘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时,睿智地提出要凝聚华侨华人同圆共享“中国梦”,他在2014年6月6日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说:“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共同的根让我们情深意长,共同的魂让我们心心相印,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7]由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合力共建的五邑大学探索“有根”“有魂”“筑梦”的通识教育,实属当仁不让。第二,课程揭示近代以来中国侨乡普通民众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贡献,这在学生心中埋下兼容并蓄、文化自信的种子。2019年2月我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施行,其中强调要建设人文湾区,发挥大湾区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等综合优势,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江门是著名侨乡,目前海外侨胞约有400多万,遍布世界各地。侨乡是中国较早参与到全球化进程的乡村社会,华侨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见证者和执行者,他们不仅对侨居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还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把域外文化传播到家乡,使侨乡产生了中西交融的文化遗产[8]。
总之,课程对接国家战略、立足区位优势,旨在阐释侨乡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华侨华人、侨乡的历史命运与国家和中华民族整体的紧密关联,通过华侨华人爱国爱乡的生动案例,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明互鉴的开放胸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思政课教师素养时说:“思政课教师还要有历史视野,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他在阐释思政课改革创新要点时又说:“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比如,在讲授中国历史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引导学生学习英雄、铭记英雄。”[9]总书记2019年1月17日考察调研南开大学时,仔细观看了校史馆的珍贵史料,他动情地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10]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对思政教育的功用,因为历史关乎人类自身的认识与人性的反省,所以其经世功能通常与人的道德修养乃至与家国情怀、民族信仰紧密相联[11]。《侨乡文化通论》课程就是以讲授历史知识为主,体现“中国人民近代以来 170 多年斗争史”,其核心价值可归纳为两点:家国情怀、文明交流互鉴。
首先,课程旨在阐释侨乡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华侨华人、侨乡的历史命运与中华民族整体的紧密联系,阐述华侨华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入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海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清末以来,无数海外华人投身中国社会变革乃至革命的进程中,孙中山称赞“华侨乃革命之母”,华侨以财力智识支持中国求亡图存、国富民强的事业。华侨华人民族意识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进行抗日舆论宣传、组织捐款、回国参战、参加祖国西南大后方物质运输等工作。在众多捐款救国的事迹中,马来西亚华侨郑潮炯的故事最让人感动。笔者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有国才有家——南洋华侨郑潮炯的史诗》这本书来学习这段历史,铭记这位英雄。郑潮炯是从广东新会来到马来西亚“闯世界”的小商贩,他和妻子靠打零工、卖香烟瓜果谋生,收入仅够养家糊口。但是他心系日军炮火下的祖国同胞,通过走街串巷义卖瓜子的方式筹赈救国。1940年郑潮炯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他以“有国才有家”的理由说服妻子卖掉这个孩子,所得80元悉数捐出。
学生们读到这个故事时深受震撼。一位学生在读后感中写道:“郑潮炯忠贞家国的情怀、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超越时空,谱写了一部爱国小贩的史诗。殷殷之情俱系于华夏沃土,寸寸丹心皆忠于国家使命,让我真正地体会到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会有意义。”另一位学生写道:“有人说当代大学生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确,是有很多人这样,只为自己,只索取,不奉献。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我们大学生,我们唯有继承郑潮炯有国才有家的精神,为祖国奉献,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这位学生还写道:“郑潮炯的妻子钟彩合是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卖子救国更是表现了她内心的决绝,其中的痛,何人能知?现在的我们只能为此感到震惊、感激,同时还有内疚。我们美好的生活,都是这些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历史需要英雄,然而历史的闪亮之处往往是由许多小人物的壮举谱写而成。《侨乡文化通论》课程通过历史上一个个普通华侨华人的爱国爱乡故事,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提升其道德品性,激励其服务国家的责任担当。
其次,课程从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出发,带领学生思考什么是侨乡文化,如何认识和保护侨乡文化遗产,藉此培养大学生文化交流的国际视野。
近代以来,爱国爱乡的华侨积极参与家乡建设,以开放包容胸怀吸纳国外先进物质和精神文明,促使中国沿海乡村形成了中西结合、兼容并包的侨乡文化。侨乡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华侨,他们把中华文化带到移居地,同时也将移居地的文化带回家乡,使得中国乡村社会最早与世界接轨。侨乡人口的海外流动、地方治理、商业贸易、侨眷物质生活、侨眷的教育等方面都深受海外华侨的生存状况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侨乡文化是中外文化在基层社会的融合,例如走进广东三大著名侨乡(潮汕、梅州、五邑),可以看到几乎村村有祠堂,海外乡亲以地缘、宗亲关系团结在一起,侨团侨社就是以籍贯或姓氏为名,他们守望相助、互相扶持。慎终追远、念祖思乡的价值观念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华侨也为家乡引进了外来文明。以近代侨乡墟市为例,有侨资注入,引进西方股份制,制定章程,统一规划店铺面积及建筑样式,注重公共卫生。又以民居建筑为例,在立柱、门窗、回廊、墙面、壁画中随处可见东南亚或欧洲艺术元素,江门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建筑形态中西合璧正是文化交流的印证,200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此外,一些外来词汇也进入侨乡民众的日常生活,比如在广东侨乡,球叫“波”(Ball)、饼干叫“克力架”(Cracker)、奶油叫“忌廉”(Cheese),杂货店叫“士多”(Store),商标叫“麦头”(Mark)等。侨乡文化既有地域文化的特点,又是跨地域的,国际性是侨乡文化的重要特征。
上述内容都是《侨乡文化通论》课程的知识点。但是我们并不是简单灌输知识,而是利用贴近生活的历史文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身处的社会,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文化自信。一位女学生在学习心得中写道:“我的母亲也是一位华侨,长期居住在外国,她积极学习当地文化、西班牙语言等。母亲这种主动学习外国文化的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我想要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化,如今我也在学习西班牙语。多元文化的环境要求年轻一代的我们既要有民族文化的自信,又要具有文明互鉴意识。”学生的感悟说明了课程在价值引领层面产生了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思政课教学改革,他说:“如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照本宣科、应付差事,那‘到课率’、‘抬头率’势必大打折扣。很多学校在思政课上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取得了积极成效。这些都值得肯定和鼓励。”[9]这段话总结了如今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可以视为一门艺术,其中教学方法的呈现是最直观的艺术表演,也是教师个人魅力的体现。笔者不愿生搬硬套教育学的相关理论,而是想立足于具体课程的培养目标,因地制宜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该门课程的特色,对传统课堂授课方式进行一点改革和探索。
一是运用探究型教学。大学传统的必修课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科书为授课内容,以期末考试成绩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指标。新时代的通识教育应该改变照本宣科、枯燥无趣的教学缺点,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所得为导向的教育方式。基于五邑大学的办学实际情况和以往的教学经验得知,学校本科生的专业(方向)以理工类为主,占全校专业(方向)的65%,这些理工科学生大多对超出他们文科知识体系的课程感兴趣,但是不喜欢死记硬背文化知识;学校其他文科专业学生对一般性的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且课堂上学生们不善于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参与课堂,引导他们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和错误的学习方法,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开口,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是十分必要的。
以往有一种观点认为,地方普通高校不是高水平名校,也不是研究型综合大学,学生素质不高,没有必要进行探究型教学,给学生讲授浅显易懂的知识就可以了。这种看法是对学生不负责任。因为大学教育不是应试教育,大学课堂不是单向知识传递,而是应该激励学生主动求知,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为此,笔者每次课设计讨论交流环节,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结合阅读资料、播放的视频、围绕故事案例等引出一个话题,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和知识储备发表看法,再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点评,最后教师总结评价。笔者也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例如做PPT、作报告、讲故事、推荐论著、朗读、写诗歌)分享学习所得。一位学生分享说:“让同学们看一些关于华侨和侨乡的书籍文章,然后发表每个人的读后感,我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方式,可以让我们自己去体会和理解,老师再去讲的时候,我们也能更好的接受和理解”。
二是开展体验式教学。五邑地区侨乡文化史迹众多,五邑大学周边就有“华侨博物馆”,还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以及得到联合国亚太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的“仓东遗产教育基地”。这些珍贵的地方文化资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支撑,也为校外体验式教学提供了保障。校外体验式教学可以与“工作坊”教学方法结合。近年来,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实践了科教融合的工作坊教学模式,利用侨乡村落、建筑等资源,以文化遗产为对象,使学生们走出课室、浸染在侨乡建筑文化当中,对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实体进行学习和研究。具体做法是,以开平“仓东遗产教育基地”为“工作坊”授课地点,分为室内讨论、室外现场授课、在地参观、亲身参与等阶段。学生在这几个阶段中,通过现场实地调研、讨论、聆听讲座、进行PPT演示、与村民访谈、做手工等多种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寓教于乐,开拓视野,训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沟通能力。[12]
一位参与了课外实践的学生在期末作业中写道:“这门课印象最深刻的是去了开平自力村和仓东村考察的那一天,我最感动的一点是老师以及团队为保护碉楼和村落做出的所有努力。文化保育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概念,保育是以不打扰那里的生态、村居生活为前提再进行开发保护,个人觉得十分不错。”从学生们在校外体验式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好奇、认真、活泼开心的状态,以及他们的课程收获来看,通识教育中适当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增进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启迪学生关怀现实问题。
总而言之,侨乡文化是五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最接地气的育人资源。它是近代历史的积淀,承载了海外华人对侨乡难以割舍的乡愁。在侨乡这片土地上,乡愁不仅仅发自于当地居民的内心,更是海外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值得被记录和传承,而担当记录者和传承者重要角色的当属扎根于侨乡的高校及其莘莘学子。五邑大学通识核心课程《侨乡文化通论》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以家国情怀、文明交流互鉴为价值引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担当意识,既落实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又打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