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与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寻求突破
——对中国歌剧百年发展历程的思考

2021-12-04 23:58
歌唱艺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乐队歌剧戏曲

段 蕾

歌剧,与交响乐一样,被认为是一个国家音乐创作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歌剧源自意大利,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中国歌剧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作曲家黎锦晖的“儿童歌舞表演曲”与“儿童歌舞剧”。在这些为少年儿童谱写的歌舞表演音乐中,所宣扬的真善美的思想主题,以及对布景、道具、服装和舞美一应俱全的整体构思,蕴藏了中国歌剧最初的萌芽。

走过百年历程,伴随着几代歌剧人的努力,中国歌剧产生了许多优秀经典作品。例如,建立在民歌和戏曲板腔体基础上的民族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红霞》《党的女儿》《沂蒙山》;建立在西方大歌剧模式基础上的《草原之歌》《阿依古丽》《原野》《苍原》《张骞》《骆驼祥子》;充满现代意识的室内歌剧《伤逝》《再别康桥》《狂人日记》《夜宴》《赌命》《画皮》;还有和黎锦晖儿童歌舞剧一脉相承的《刘三姐》等。当然,在收获的同时也伴随着反思,这种反思将使我们更加理性的砥砺前行。

一、从话剧、戏曲思维到歌剧思维的转变

从古代到近代,戏曲艺术一直是中国人所热衷的娱乐方式,更是人们辨别是非忠奸、“高台教化”的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慢慢沉淀和滋养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因此,清末民初,当西方歌剧团陆续来到北京、上海等城市演出西方经典歌剧作品时,并不被中国民众所接受。与此同时,西方话剧因为其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顺应了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近代文明学习的潮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传播与普及。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让中国民众喜爱歌剧并发展中国歌剧,是比较艰难的。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能够被中国观众喜爱的中国歌剧都是基于国人的审美习惯创作的现实题材作品。例如,话剧加唱的《扬子江暴风雨》、建立在北方戏曲和民歌基础上的《白毛女》、建立在山西地区戏曲基础上的《小二黑结婚》、建立在湖北地区民歌和戏曲基础上的《洪湖赤卫队》、建立在川剧基础上的《江姐》、建立在河南豫剧基础上的《红珊瑚》,还有自创戏曲化旋律的《红霞》等。上述歌剧大多已成为经典,它们继承了中国戏曲和民歌的精华,具有富于民族特色的艺术发展手法,是中国歌剧创作中的宝藏。

不能否认的是,戏曲与歌剧虽然都是综合性艺术体裁,但毕竟是基于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土壤培育的艺术种类,因此,在承认上述中国歌剧作品优秀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作为“歌剧”,它独具特色的表现戏剧性的重唱、合唱及乐队部分等因素,在上述歌剧作品中还没有获得较好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现代音乐技法的传入,中国作曲家们在歌剧创作上也开始了大胆创新。这一时期的歌剧《伤逝》《原野》《深宫欲海》等,无论是结构还是作曲技法,都有着超出时代的创新性。特别是《伤逝》中子君和涓生各种音乐功能的二重唱,《原野》中大星、金子和仇虎的三重唱和多个合唱段落,都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和歌剧思维。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歌剧《苍原》中,为了展现“是否东归”这一贯穿歌剧的主要戏剧矛盾,第三幕更是出现了表现娜仁高娃、艾培雷、渥巴西和舍楞各怀心事的四重唱《月光是这样的清凉》,第四幕表现台吉们七嘴八舌场面的八重唱《扎尔固会议》,以及声势宏大的各类合唱。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歌剧从话剧与戏曲思维逐渐向歌剧思维的过渡。

近二十年涌现出的众多歌剧作品,则是兼具民族性和歌剧思维的优秀作品。例如,郝维亚创作的《山村女教师》中由周洛平、杨彩虹、孟秋霞和李文远演唱的既感人又生动刻画了人物内心思想情感的四重唱;郭文景创作的《骆驼祥子》中承担着不同戏剧功能和审美风格的大合唱《瞧这车》《打仗了》《北京城》等;张千一创作的《兰花花》中第一幕表现村民七嘴八舌议论的重唱与剧中的合唱段落……这些都展现了当代歌剧舞台上中国作曲家对西方歌剧思维成熟的把控能力。

二、乐队从中西混合到按需选择

拥有完整编制的管弦乐队是保证一部歌剧创作和最终上演的必要条件之一。在中国歌剧的起步阶段,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中的伴奏乐队经常是一件或几件中西乐器混合。例如,《可怜的秋香》中对乐队的要求是“至少要一个人弹钢琴或风琴,一个人拉violin,一个人吹笛(当唱歌时最好不吹)”①。1930年,我国第一部古装题材歌剧《王昭君》在上海首演,“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布景较为简陋,乐队伴奏主要是二胡等民族乐器,以广东音乐的形式为主”②。1945年,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鲁艺”首演,受条件限制亦采取中西混合的乐队伴奏形式。直到1946年,中央管弦乐在延安创建,才有了梁寒光、李刚作曲的歌剧《蓝花花》在完整编制的西洋管弦乐团伴奏下进行演出。

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的进步为音乐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欣欣向荣的局面。隶属于部队和铁路、煤矿文工团的管弦乐队纷纷建立,这为中国歌剧的创作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有了管弦乐队的保证,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中国歌剧第一个高潮期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涌现出的《星星之火》《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等歌剧成为舞台上常演常新的经典之作。

上文已谈到,改革开放后作曲家对作曲技术的探索成为普遍潮流,具体体现在对歌剧配器的突破上,他们按照剧情、刻画人物和戏剧性表达上,“自由”地选择乐器。最具代表性的是由刘振球创作的《深宫欲海》,他在其中用了很多新颖的配器手法,“尤其是剧中引人注目的是打击乐器的使用。作曲家构想出一套由瓮罈、水缸、铜管、猴儿鼓等组成的打击乐器,用来表现剧中特定场景中的打击乐器音响,既有浑厚古朴的意味,又使得音色新颖而动听”③,引起了中国歌剧界的广泛关注。

20世纪90年代后,当代的中国歌剧在乐队配器的探索上走得更远。1994年完成的四幕室内歌剧《狂人日记》采用了中西混合的乐队,除了包含木管铜管组的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等,还加入了一组中国打击乐器。2018年在上海首演的歌剧《画皮》,则是选择了中西混合的民族室内乐编制的乐队形式。

以上仅仅是列举了中国歌剧发展历程中部分具有代表性作品。总体来说,作曲家对乐队配器的选择,经历了受条件所限不得已的中西混合到完整编制管弦乐队的普及再到按需选择的过程。新奇的音响直接作用于听众的耳朵,满足了多样化的审美需求。这是中国歌剧成熟和进步的体现。

三、歌剧表演艺术在磨砺中逐渐成熟

从歌剧表演艺术角度来说,光有作曲家写出好的作品还不够,还需要众多优秀的歌剧表演艺术家进行二度创作,才能完成听众与作品之间的联结。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从唱法角度来讲,一直沿着“美声”和“民族”两个方向展开,但二者并不是平行发展,而是呈现相互交融的趋势。

在中国歌剧的发展初期,参与歌剧演出的很多是话剧演员和戏曲演员。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早的一批学习美声唱法的歌唱家周淑安、应尚能、赵梅伯走出国门,开启中国人学习西方声乐艺术的先河。与此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声乐艺术奠基人”的苏石林从俄国来到上海教授声乐。经“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培养的第一代美声唱法的学生喻宜萱、周小燕、郎毓秀、黄友葵、斯义桂等开始在国内外公开演出外国歌剧选段或整部歌剧,“1930年5月26日,喻宜萱在上海美国妇女俱乐部举行的第一届学生音乐会上,演唱了普契尼的《托斯卡》选曲”,“1933年9月,留美归国的黄友葵在母校——江苏东吴大学创办了音乐系,排演了十九世纪著名英国轻歌剧作家吉伯特和苏利文的轻歌剧《杏眼》,这是由中国人首次排演的西洋歌剧”④。这是中国歌剧表演艺术的开端。1938年,在重庆国泰大戏院上演了中国歌剧《秋子》,担任女主角的是黄友葵的学生张权,之后张权赴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留学。回国之后,张权先后主演了歌剧《茶花女》《蓝花花》,以其高超的演唱水平奠定了她在歌剧界的地位。

根植于我国传统戏曲、说唱和民歌的民族声乐的历史源远流长,从20世纪4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间的“民族唱法”和今天歌剧舞台上的民族唱法不可同日而语,前者以戏曲演员出身的老一代歌唱家李波、郭兰英、王昆为代表,后者则是新中国成立后音乐院校民族声乐专业培养的人才。虽然称谓相同,但当今歌剧舞台上的民族唱法歌唱家有相当一部分都在强调发声方法的科学性、行腔韵味追求民族风格的“新”唱法。

作为一名合格的歌剧演员,不仅要有良好的唱功,更要会表演,动作、手势、眼神等方面都有很高要求。因此,在当今专业音乐院校声乐系的课程设置中,除了学习大量的歌剧作品之外,同时还会开设歌剧重唱课和表演课等。这些都为中国歌剧表演艺术提供人才储备奠定了基础。

四、在复排中成就“经典”

近年来,经典歌剧的复排吸引了大批观众,也引起了专业研究者和评论者的注意。例如,1938年首演的《秋子》(黄源洛作曲)于2014年由南京艺术学院复排并赴“英国爱丁堡艺术节”演出;1945年首演的《白毛女》经历多次复排,最近一次是2015年雷佳饰演喜儿的复排版本;1950年首演的第一部表现东北抗日联军的《星星之火》于2017年由沈阳音乐学院复排;1992年首演的歌剧《张骞》于2015年由陕西省歌舞剧院复排等。歌剧复排已成为歌剧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笔者认为,歌剧复排背后是一次次对剧本和音乐的再度打磨和精炼的过程。例如,《白毛女》从1945年到2015年的七十年间,历经数次复排,音乐上已经变得更加歌剧化和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了,像增加了赵老汉的唱段《早知道你来干什么》、大春和喜儿的二重唱《咱俩同生在杨各村》、混声合唱《八路军》等,乐队部分也做了较大修改。歌剧《星星之火》复排版本在剧本和音乐上更是做出了较大调整,由作曲家谱写了许多新的唱段和乐队部分,最有代表性的是重新写作的序曲中糅合了《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和《松花江上》的音乐材料,还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四重唱《漫山遍野都是些什么花儿》。

此外,从歌剧表演角度来看,歌剧复排是老一代艺术家将自己毕生的经验、感悟传给青年一代的过程,在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张骞》的复排中,歌剧的首演者郭兰英、王昆、乔佩娟、王玉珍等对后辈演员的指导无不体现了歌剧艺术“传帮带”的精神。

最后,关于歌剧复排,我们还应看到往往在音乐上最打动听众的仍然是那些经典唱段,如《白毛女》中的《北风吹》,《洪湖赤卫队》中的《洪湖水,浪打浪》《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星星之火》中的《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等。这些唱段体现了歌剧初创作曲家对民间音乐深厚的积累,承载着中国人民共同的审美期待。这也对当代歌剧创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创作出既具有民族风格又满足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的歌剧作品。

注 释

①黎泽荣主编《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全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

②中国歌剧史编委会编《中国歌剧史(1920——2020)》(上),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③中国歌剧史编委会编《中国歌剧史(1920——2020)》(下),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96页。

④同注②,第6页。

猜你喜欢
乐队歌剧戏曲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花的乐队
梦想乐队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花的乐队
乐队指挥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