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的具体模式研究

2021-12-04 23:33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八中学杜丹
家长 2021年18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互联网+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八中学 杜丹

家校共育应当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改变家校共育的存在模式,并能够在新时代环境下,让家庭教育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在互联网时代,以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为主要沟通媒介,建立重要的联系手段,并能够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互动和评价,形成教育共进的局面。学校教育应当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参与性,并能够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教育目标与家庭进行有效沟通,在实施教育策略时,应当让家长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能够主动参与学校的教学实践活动,实现亲子教育和家校共育的感情递进。教师应当为家校共育创造更加和谐的沟通环境,通过沟通技巧实现家校共育模式的有效建立,教师作为沟通桥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教育模式。

一 “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

家庭教育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在出生以后接受的第一次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由于家庭成员教育背景不同,所受的家庭教育程度有所不同。父母作为学生的第一个教育导师,应当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并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长问题,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才能够发挥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无限潜能。家校共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教学模式,它也是适合学生发展的重要教育模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有效配合和相互合作,才能够为学生创建更加和谐的教育舞台。家校共育模式受“互联网+”背景下的有利影响,逐渐凸显出它独有的教育形态和教育价值。

(一)家校共育的重要作用

学校教育是学生进入正规教育阶段所接受的系统化教育,它在不断发展和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时,应当将家庭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成分,并能够凸显家校共育的重要作用。家校共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能够让学生在教育的合力下,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和家长在沟通中,实现了感情的有效递进,学生也能够充分信任教师,从而更加服从学校管理,并能够在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取得重要进步。家庭教育有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指引,能够管理好学生的生活行为和心理发展,并能够在成长型家庭中收获更加有益的教育价值。家庭教育不断进行现代化手段的深入,更能够体现它独有的教育先进性和家庭关系的和谐。

(二)家校共育模式的现代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互联网的不断覆盖,已经让家校共育模式出现了全新的教育局面,教师可以利用科技手段与家庭取得良好的沟通。在以学生发展为共同目标的家校共育现代化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应用科技设备和相应的网络App,实现学生信息的有效整合,让教师在管理上更加顺畅,让家校共育模式更加具有现代化色彩。

(三)教师与家长实现有效沟通

随着移动终端的广泛运用,手机媒体已经变成了人们信息传递和感情交流的重要现代设备。教师应当利用手机媒体建立家校共育的沟通网络,让家长可以更加便捷地查看孩子的实际学习状态,并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实现孩子的有效管理。教师也可以通过手机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德育可以渗透到家校共育模式中。教师也能通过其他终端设备实现家校共育的有效沟通,并能够发挥自身独特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实现家校共育的基础建设。

二 “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的具体模式策略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让教育发展的面貌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现代化的科技设备也让学生学习环境更加优越。家校共育有了互联网的参与,信息交流更加顺畅,信息表达更加便捷,教育相关内容的传递更加快速。学校教育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教育的有效递进,家庭教育有了互联网的参与,也能够了解学生的实际状态和进行教育的评价。在不断优化、相互促进的状态下,家校共育模式逐渐找到了合适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策略,并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空间。

(一)以德育为基础的家校共育创新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德育应当依靠传统文化进行教育的有效渗透。以德育为基础的家校共育模式,更具有发展性和创新性。教师自身的德育水平决定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发挥教育的带头作用。家庭教育有了德育的渗透,能够更好地进行教育沟通和教育网络机制的建立,并能够体现出家庭教育的文化气息和良好的沟通品质。学校可以开展以德育为基础的重要教学实践活动,以《校园很美》为主题,保护校园环境,让家长参与实践,实现家校共育的沟通策略。

(二)以教师为导向的家校共育模式

教师是家校共育沟通的重要角色,在家校共育模式建立过程中,不但要掌握教育方向和教学目标,还要让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学校教育的有效发展。教师应当不断完善师德师表,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逐渐发挥出教育的主动性和沟通的有效性。学生、家长、教师构成家校共育的三角模式,这种沟通模式的有效建立,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教育信息的共性发展,并能够在学生成长环境中取得一定的效果。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教育分歧或错误观念,应当进行正确的指导和耐心的倾听,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三)通过互联网设备建立家校共育网络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当做好自身的德育建设,并能够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在进入学校时也应当礼貌待人,尊重教师,在以校园文化为基础的教育环境下,更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重要的学习习惯。父母应当学会与孩子沟通,并能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在与学校建立教育网络时,应当不断思考孩子的实际需要。同时也应当从学生的社会发展角度考虑家校共育模式的建立基础,并能够通过微信、QQ群、手机短信和联系专线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教师可以在QQ群中发送德育的相关视频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家长能够随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并通过家长会或者家访进行实地走访,实现教育的合作与发展。

(四)家庭教育参与教学实践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建立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应当依靠互联网平台,并能够做到信息技术的提高,逐渐适应时代的发展,为学生自主发展的提供重要的科技资源。家校共育通过互联网模式建立以后,应当进行不断的教育评价和家庭手册的总结,家长对教师的教育状态进行有效评价,教师在沟通以后进行家庭手册的有效建立,通过不断的教育实践,让家校共育模式能够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状态。家长除了要参与学校的教学实践活动,也可以在教师的鼓励下带着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逐渐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加入社会教育元素,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有效结合。

三、结语

家校共育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逐渐呈现出全新的发展状态,在以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根本教育理念的带动下,家校共育模式应当进行互联网沟通机制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家庭、学校进行不断的交流和互动,通过沟通为家校共育模式增添色彩。以德育为基础的沟通,更加符合时代的需要,在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建造的教育空间下,学生才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互联网+
家校合作,共育新苗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