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洋 赵仲秋
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离不开科学思维方法的有力支撑。马克思主义作为全面深化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顶层设计的思维方法。然而,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诸多研究和实践过于偏重学科课程思维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的学科指引还缺乏专门探讨,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直接影响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判断和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因此,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应自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提高辩证思维、精准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等能力,不断增强组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扎实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要求“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1]教学认知,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的教学论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是师生双边活动”,[2]蕴含着师生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因此,必须以辩证思维把握这一课堂教学认知,厘清师生关系、“怎样教”和“怎样学”。
师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和谐共同体。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对师生关系的认知走向两个极端,即“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实则师生二者在教学中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教学相长。教师是立教之本,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发挥教学主导性作用;学生是为学之本,以努力学习为己任,发挥学习主体性作用。课堂教学是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展开的,既要注重发挥教师主导性,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性,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要贴近教学实际,以育人为本推进师生之间的知识碰撞、情感交流、思想提升和价值引导,促使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同向同行,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怎么教”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关键,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性作用。在宏观思想层面,坚持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统一性规定,贯彻落实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根本要求。在微观操作层面,要适应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多样性要求。在统一性指导下,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因地、因时、因材施教,牢牢抓住教学矛盾的特殊性问题和普遍性问题。针对多样性诉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增强课堂教学针对性,紧扣中小学各学段发展特点,适应不同学科课程特点。促使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形成教书育人的协同效应,保证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怎么学”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内在动力,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作用。具体落实在教学目标中,则要强化育人意识,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个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目标从重“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素养”的转化,其根本目的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合规律性上,“怎么学”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理解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只有不断提高组织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才能真正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因此,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要高度重视引导学生“怎么学”,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既要符合教学目的性要求,又要符合教学规律性要求。
精准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维方法,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具体问题入手,精细准确地分析、研究和解决针对性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既是马克思主义发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鲜明特点,也是增强有效组织课堂教学针对性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以精准思维研判课堂教学内容、教情和学情。
教学内容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它是由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计划等构成的教学体系,是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根本依据和纽带。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要精准研判教学内容,着力抓好五个“点”。
第一,要理解学科课程标准,找准立德树人的着眼点。通过研读该学科课程的理念、性质、目标、内容框架,以及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把组织一切教学活动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第二,要钻研教材问题,剖析教材知识答疑的着力点。钻研教材,其目的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关键是准确理解教材知识结构与学习疑点,明晰教材中的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分类做好学生的教育教学引导。
第三,要贴近实际,适时补充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教学内容既要源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主题,与时俱进地补充或拓展教材知识,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要求。
第四,要制订教学计划和撰写好教案,预设教学内容的突破点。在厘清课程育人目的基础上,明确教材知识结构和时间分配,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讲授内容详略得当等。
第五,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的生成点。针对性解答学生普遍关注的生成问题,为每个学生发展提供积极活动的空间。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情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表现教师教学能力的实际情况,集中反映教师的专业理念、师德师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分析自身在教育教学素养、教学风格、教育理解、实践智慧等方面的差异性、时代性和鲜明的个性特征,精准研判教情,把握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适应性问题,设计出贴近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方面,要精准研判教师个体教情。不仅要精准掌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流程,还要精准掌握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话、课堂管理等教学实践智慧。
另一方面,要精准研判教师团体教情。关注教师团体的协同效应,将教师个体教学能力纳入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组织”中,如“师徒结对”、学科教研组、“名师工作室”。通过相互交流,分享经验、资源和技术等,凝聚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力量,促进教师个体教学能力发展。
学情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重要保证,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能力和特点的实际状态。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要精准研判学情,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把握学情的全面性、过程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首先,关注学情的全面性。一般来说,学情是由外因和内因规定的。内因主要包括学习心理(如学习兴趣、动力)和学业状况等方面;外因主要包括教师教育、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和班级文化等方面。只有全面把握学情的内因和外因,才能精准研判实际学情。其次,关注学情的过程性。课堂教学是师生积极参与的动态生成过程。应将学生成长成才的终身发展作为抓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反馈,精准研判实际学情的过程性呈现。最后,关注学情的多样性。在坚持共性与个性、静态与动态相统一的基础上,分析每个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学习经验积累,洞察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班级差异,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点、思想特点、关注热点,注重合作探究教学和个别化学习指导,从而增强组织课堂教学针对性。
创新思维,是马克思主义批判发展的思维方法,要求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3]教学环节是组织课堂教学的结构安排,一般包括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教学评价等环节。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环节的关键是促使每个教学环节科学化、最优化。因此,必须以创新思维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学导入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其关键作用在于“激情激趣”,吸引注意力、激发情感共鸣和学习兴趣。因此,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环节,需要以创新思维不断优化教学导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形象化、直观化、可视化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准备探究新知的内生动力。一是增强教学感知的吸引力。学生的心理认知发端于感知,通过教学导入以视觉、听觉等形式抓住学生感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二是强化教学情感的感染力。通过教师语言的语气、语调和行为表达,抑或借助教学情境本身来表达,渲染教学生活化的真情实感。三是引导学生思维的认知力。在呈现教学知识系统逻辑中承上启下,促进学生认知的体验与互动,帮助学生衔接知识之间的思维导图,揭示本节课的教学意图。四是启发集体思考的学习力。基于学生集体原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触动学生的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
新课讲授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直接受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因素影响。新课程倡导育人为本,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需要推动原本培养学生“双基”和“三维目标”的课堂教学,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转型,[4]以创新思维优化新课讲授。一是创新教学理念。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课程观、教材观、学生观、教学观,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理念,确立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二是创新教学内容。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力,全面讲解和剖析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呈现知识导图的系统结构和逻辑,构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体系。三是创新教学手段。通过线上线下课程、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促进教学功能由“外在辅助”转变为“内在驱动”,实现教育技术和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
教学评价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价值判断,具有导向、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是检验和改进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因此,有效组织课堂教学需要创新优化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一是在制度上,逐步建构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相长,建立符合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体系。二是在方法上,构建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工作。三是在内容上,构建质与量相统一的教学评价,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量化评价倾向,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四是在方式上,构建自评、他评、互评相统一的教学评价,重视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互评,将教学评价作为服务教学、促进师生共同体发展的重要手段。
系统思维,是马克思主义整体观的思维方法,要求把事物看作普遍联系的、动态发展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实践逻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教育活动。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必须以系统思维统整课堂教学全过程。
系统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整体性是系统思维的根本特征。恩格斯指出:“我们抓不住整体的联系,就会纠缠在一个接一个的矛盾之中。”[5]因此,要以系统思维统整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性,从整体观或全局观认识和解决教学过程问题,避免局限于某个教学问题或环节。一是整体谋划教学全过程。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要素与教学环节进行整体性教学设计,服务于教学目标。二是掌握教学过程的整体性要求。坚持以育人为本,全局掌握课堂教学过程的目的性与规律性、方向性与针对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与国家课程标准、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统一。三是整体推进课堂教学过程。考虑课堂教学系统的各要素或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从而选择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最佳方案。四是充分发挥教学过程的整体效能。全面深化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改革,落实教学目标、发挥整体推进课堂教学过程的作用,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效能。
系统是有序联系的整体,有序性是系统思维的重要特征。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具有目的性、有序性、计划性和规范性的系统教育活动。因此,以系统思维统整课堂教学过程的有序性,就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课堂教学过程的有序整体,促使其逻辑清晰,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是有序达成教学目标。把课程目标体系转化成教学目标体系,把培育和践行学科核心素养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并逐渐达成教学目标。二是有序落实教学内容。合理创设教学过程的有序结构方案,对教学内容的点、线、面进行衔接,构建教学内容一体化,循序渐进地落实教学内容。三是有序规范教学形式。针对不同课堂教学类型,选择相应规范的教学形式,坚持学理性与逻辑性相统一,呈现抽象问题的具体化及复杂问题的直观化和有序性。四是有序调控教学时间。课前要充分利用学生自学的高效时间;课中要减少无效教学行为的消耗时间、“留白”学生思考时间、拓展合作探究时间;课后要把握及时反馈和纠错的时间。
任何系统都是由结构组成的整体,结构性是系统思维的主要特征。以系统思维统整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性,是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过程的系统整体、系统关系、系统功能的出发点,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的思维原则。
一是把握教学过程的系统整体。从其结构入手,全面把握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的动态整体。二是把握教学过程的系统关系。从其联系着眼,“确定逻辑顺序,找出因果联系、质的联系、时间联系”。[6]三是把握教学过程的系统功能。统整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性,促使教学诸要素或环节之间发挥教育协同功能,从结构层面进行教学结构性调整和结构转型:预设课堂教学过程方案协同,在教学取向上相互配合;推进课堂教学过程落实协同,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实现课堂教学过程效果协同,在教学成效上相得益彰,从而发挥课堂教学过程的系统功能。
系统稳定性是相对的,而动态性是绝对的。生成性是系统思维对课堂教学过程动态性生成的概括。以系统思维统整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其目的是遵循课堂中师生的真实状态,激活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一是统整课堂教学过程的预设与生成。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的教学预设与实施过程,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7]新课程倡导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注重学生的教学体验与获得感,动态地捕捉课堂教学过程状态,适时对其预设和计划进行调整和补充,以实现教学目标,促进教学相长。二是统整课堂教学过程生成的教育资源。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各种新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作为教育资源和问题纳入对教学过程的探究中,成为推动课堂教学过程的亮点、教书育人的增值点。三是统整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生成与无效生成。及时排除和处理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无效生成,以保证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正确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