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仔猪黄痢病的诊治体会

2021-12-04 17:36何电昌
畜牧业环境 2021年7期
关键词:初乳圈舍乳头

何电昌

(宣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宣威 655400)

1 发病情况

宣威市西宁街道某养殖场,饲养的5头母猪产仔63头,出生时健康,在1日龄死亡7头(无明显症状),在5日龄内发病43头、死亡27头;病程短的1天,病程长的7天。发病仔猪用痢菌净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

2 临床症状

病猪有口渴表现,精神沉郁,吃奶少或不吃奶,严重腹泻,呈水样喷出,具腥臭味,每小时数次,粪便呈黄色浆糊状或黄色水样,并含有凝乳小片,严重脱水,消瘦、双眼下陷,肛门松弛,周围和腹股沟处皮肤发红,昏迷而死。病死猪皮肤干燥、皱缩、肛门哆开、有的颈部、腹部皮下水肿,肌肉苍白。

3 病理剖检

剖检可见肠道黏膜出现卡他性炎症和败血症变化,十二指肠最为严重,呈红色或暗红色,肠内充满气体、肠壁松弛变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胃黏膜发红,心、肝、肾等脏器有出血点,部份有小坏死灶。

4 实验室检验

采集病死仔猪小肠前段内容物,送宣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5 临床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仔猪黄痢病。

6 发病原因

6.1 环境因素

在气候多变、寒冷、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当以及饮水不净等多种情况下,初产仔猪诱发黄痢病的机率增大。

6.2 仔猪因素

初产仔猪肠胃发育不完善,分泌胃酸机能低,抑制和杀灭细菌能力弱,致使致病菌在肠胃内大量繁殖,刺激肠道,造成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症,发生消化不良,诱发黄痢病。

6.3 母猪因素

致病菌污染了母猪的体表、乳头、圈舍、饲料和饮水,仔猪通过吮吸母猪乳头、舔啃圈舍地面和母猪体表而食入致病菌,诱发黄痢病。另外母猪产后饲喂高能量饲料,乳汁过浓或产后患病,引起体温升高、生理机能紊乱、乳汁变性等症状,导致仔猪消化不良,肠道发生卡他性炎症病变,诱发黄痢病。

7 预防措施

对于仔猪黄痢病的预防应该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积极做好环境卫生、圈舍消毒、饲养管理等日常性工作。

7.1 做好猪场环境卫生和消毒

夏季要保持通风,冬季加强仔猪防寒保,室内温室控制在20℃~25℃,圈舍保持清洁干燥、不积污水和粪便。特别是在临产前1周,要对产房、圈舍内外环境进行彻底清扫、冲洗,并用0.2%的过氧乙酸溶液严格消毒。在母猪分娩头天或当天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其腹部皮肤、乳头及后躯进行擦洗消毒,这对减少黄痢病的发生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7.2 做好仔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出生后,一是在吮吸初乳之前,用温水擦洗母猪乳头、乳房、胸部皮肤;二是用痢菌净、林可霉素、头孢力新等药物混合蜂蜜涂抹在仔猪嘴里,作为药物预防;三是补充含硒的铁剂100~150mL,增加仔猪自身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有效预防仔猪黄痢。

7.3 做好母猪饲养管理

哺乳母猪的饲料应科学合理,尽量喂给全价饲料,提高母猪乳汁质品,满足仔猪的营养需求,增强仔猪抗病能力。

7.4 药物预防

在母猪产前40天和15天左右,给母猪注射大肠杆菌K88、K99、K987三价灭活菌进行预防,母猪免疫后,其血清和初乳中有较高的抗大肠杆菌抗体,在仔猪出生后可通过吃母猪初乳而获得保护。也可以在母猪的饲料中投喂一些抗生素,微生态生物制剂,来预防仔猪黄痢的发生。

8 治疗措施

选用0.5%痢菌净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每次2~4mL,每日2次,连用2~3天;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病仔猪进行补液,对仔猪腹腔注射5%葡萄糖盐水。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若出现耐药性,应及时更换药物,条件允许的养殖场(户)应送兽医化验室进行药敏试验,以便及时提供有效的治疗药物。

猜你喜欢
初乳圈舍乳头
初乳口腔护理对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的影响
泸水市人畜混居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对宝宝和妈妈都有益的初乳, 你了解多少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乳头有很多冷门知识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乳头凹陷还是早矫正的好
确保发酵床正常运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