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 王能东
(1.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学院,武汉 430080;2.武汉理工大学 党委宣传部,武汉 43007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做到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等“八个相统一”[1]。其中,政治性和价值性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教育性。教学的教育性是思政课教学的灵魂,必须进一步切实增强。
要理解增强思政课教学教育性的重大意义,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教学的教育性,以及教学教育性何以成为一个问题。
所谓教学的教育性,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无论是人文学科课程的教学,还是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无论是讲课、讨论、作业,还是演讲、对话等等教学活动,都必须指向于教育目的,而不能疏离教育目的,更不能背离教育目的。任何课程,既是知识的体系,同时也是价值体系和思想方法体系,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在传授知识、注重教学的学理性和知识性的同时,凸显教学的思想性和价值性,将二者有机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这就是教学的教育性。
德国近代教育思想家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曾提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同时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2]13。一般地说,教学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教学,二者之间似乎没有矛盾。其实,教学与教育二者之间具有十分复杂的关系。赫尔巴特在强调教育离不开教学、必须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的同时,也深刻地指出:“假设一种完全嬉耍式的行为排斥了严肃而彻底的教学,那么它是有害的……无益的繁琐和拖沓将由于其造成的枯燥乏味甚至使最轻松的活动也导致失败”[2]243。可见,在赫尔巴特看来,那种嬉耍式的、无益的繁琐和拖沓式的教学行为,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赫尔巴特倡导教育性教学,强调要突出教学的教育性。英国爱丁堡大学教育哲学教授戴维·卡尔在《教育的意义》一书中直截了当地阐述了在现实中教学与教育的复杂关系,即:既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存在无教育性甚至反教育的教学,它们都具有多种表现形式[3],所以,不能离开教育来谈教学。可见,即使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教学的教育性问题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问题。
教学的教育性之所以成为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有其理论的、历史的、现实的缘由,还需要作哲学的、历史的、现实的阐释。
从哲学角度看,教学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它与教育之间既是统一的,又是充满矛盾的。手段与目的的统一性表现在,手段的运用就是实现目的的必要环节,没有手段就没有目的,正如黑格尔指出的那样:“目的的贯彻,即是在中介方式下实现目的。”[4]261因此,教育离不开教学。另一方面,手段与目的也具有矛盾性,其矛盾性表现在,手段可能脱离目的或遗忘目的,从而本来作为目的之中介的手段便成为没有内容的形式。对此,黑格尔作了深刻阐述:“内容既具有形式于自身内,同时形式又是一种外在于内容的东西。于是就有了双重的形式。有时作为返回自身的东西,形式即内容。另时作为不返回自身的东西,形式便是与内容不相干的外在存在。”[4]360可见,教学活动作为服务于教育目的的手段,它既可能“作为返回自身的东西”,又可能“作为不返回自身的东西”,从而教学疏离教育。因此,必须既重视教学建设,又始终坚持教学的教育性。
从历史视域来看,教学与教育的关系经历了从统一到疏离的演化发展过程。近代以前,教学与教育是同一的,在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上说,教学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教学,教学的教育性问题没有产生的社会条件。近代以后,一方面,实科知识(科学和技术)日益进入学校教育,教育逐步世俗化和功利化;另一方面,科技手段(如幻灯片等)运用到教学之中,班级授课制普遍推行,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于是,教学与教育产生分化甚至疏离就逐步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功利高于德行、手段遮蔽目的、形式离开内容等教学疏离教育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赫尔巴特于19世纪上半叶明确提出教学的教育性问题。
从现实角度来看,教学的教育性问题还有其现实的缘由。发端于近代的教学疏离教育的问题在现在看来,依然是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问题。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教学疏离教育的现象并没有消除,而是以多种形式存在。比较典型的有:一是知识主义(主智主义)教学观,它把教学简单理解为知识的传授和死读死记的过程,缺乏在知识传授中融入智慧启迪、精神陶冶、价值引领的教育自觉;二是工具主义价值观,它把学习目的单纯地理解为对付考试、个人谋生、发财致富等,学习的外在目的代替了学习的内在目的和学习过程本身的智慧性与快乐性;三是娱乐主义课堂文化观,它主张“学生爱听什么、教师就讲什么”,片面取悦学生、迎合学生,崇尚“搞笑、好玩、时尚、跟风”,等等;四是主奴主义或佛系主义师生观,在教学中表现为简单命令、强迫灌输,或愤世嫉俗、玩世不恭、难得糊涂,或怎么都行、看淡一切。这样的教学文化生态势必导致教学背离教育。
如前所述,从理论、历史、现实角度看,坚持教学的教育性具有内在的必然性和现实的紧迫性。进一步说,从根本上讲,坚持教学的教育性之所以是必然的,还因为它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内在要求。
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教育作为社会思想文化再生产的基本途径,它必然具有社会的制约性,特别是具有社会政治的制约性,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政治;教育在阶级社会里还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5]统治阶级要使自己的思想体系成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教育,教育必须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为一定的阶级服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这个规律在奴隶制社会以来的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具有普遍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育同样具有社会制约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作用;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作用的性质。”[6]可见,不存在抽象的教育和教学,教育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不是抽象的活动,而是要反映社会的声音、服务社会的需要。
坚持教学的思想性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规律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一切社会的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社会主义的教育必须占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教育与国家和民族、教育与中国共产党、教育与党和国家事业之间的内在关联,他强调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8];“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9]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就在于我们培养的人是具有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深刻地决定了坚持教学教育性的内在必然性。
如果说教学的教育性是一切课程教学的普遍要求和基本原则,是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根据,那么,对于思政课教学而言,教学的教育性则是它的灵魂。这是由思政课的课程属性、时代使命、教学现状等因素所决定的。
与一般的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和通识教育课相比,思政课具有政治性和思想性的本质属性。“思政课虽然是高校里的一种课程,并与其他课程一样,呈现为相应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过程,但是它与其他的专业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不同的是,它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10]思政课与高等学校其他课程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的意志和国家意志在宣传思想文化和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思政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干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课程。显然,思政课不是专业哲学课,不是专业历史课或专业文学课,也不是一般的人文素质教育课,更不是休闲娱乐或闲情逸致类的课,而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鲜明政治性思想性和价值引导性的课程。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政课教学的教育性是思政课课程属性的根本要求;失去了教学的教育性,思政课就失去了自身的本质和应有的理论力量。
马克思主义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指出:“只有人们理解和感觉到我们时代的意义,才有可能决定自己的立场,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始终站在进步的一边。只有青少年的头脑与心灵理解并感觉到我们的时代是英雄的时代,我们眼前正在实现伟大的事业,课堂教育才可能具有思想性。”[11]也就是说,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必须担负起教育教学的时代使命,引导学生“理解我们时代的意义”,而思政课在新时代的时代使命,就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性成就鼓舞学生,教育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实践激励学生,使学生置身于伟大的历史性实践的情境之中,引领学生感悟时代精神,领悟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真切体味到思政课的实践力量。
毫无疑问,近年来特别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思政课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也无需讳言,思政课教学同时还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其中,教学的教育性不够鲜明的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的教育性不够鲜明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部分教师片面理解思政课的“学术性”,在课堂中片面强调学术观点争辩,对于各种政治观点竞争不作必要的引导,有时甚至对于错误的思想观点不作有力的批判。教学往往简单地介绍各种相互竞争和相互对立的不同流派、不同学术共同体的不同观点,而缺乏对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的深入分析和批判,缺乏对马克思主义观点和主流价值体系作透彻和有说服力的阐释。
二是部分教师片面理解思政课的“专业性”,把思政课课堂变成自我展示的舞台,不顾教学目标而一味地讲解自己的专业知识甚至“兜售”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学术见解。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是教学的优势,但是在教学中却往往无法从自身的专业学科背景中走出来,不善于运用专业知识服务于思政课教学目标,有的教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成哲学课,把中国近现代史讲成历史课,把法制教育讲成法学课;有的教师离开教材,在讲授某个主题时片面讲授自己对这个主题的个人观点而使教学偏离教育目标。
三是部分教师片面理解教学的“亲和性”、“吸引力”,主张“学生爱听什么,教师就讲什么”,一味地将思政课教学场域变成“搞笑场”、诗词歌会、故事会,甚至变成“野史”或负面事实与负面情绪的集中地;有的教师片面理解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一味追求“声、光、电”集成效应和教学形式的新花样,反而使课件眼花缭乱、花里胡哨。
四是不善于从教学的知识目标上升到精神、态度、价值观目标。有的教师将知识和原理讲解很清晰、很全面,而对于知识和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则阐释不够;有的教师知识讲授停留于照本宣科、念讲稿、浅层次宣讲,而不作深入的学理阐释,使学生对思政课产生太“小儿科”的误解,或者知识讲授过于专业化、学理化,深奥晦涩,教学不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不接地气;部分教师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不善于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分析社会、历史和人生,不注重结合社会生活实际通过理论训练来提升学生的生活信仰和人生境界,教学的实践旨趣不鲜明。
五是不善于把各门思政课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教学视野仅仅局限于本门课程,缺乏各门课程之间的关联,不善于抓住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使教学达到具体—抽象、个别—一般、特殊—普遍、理论—实际、历史—逻辑之间的有机贯通,无法促进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原理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际的整体性。
六是理论教学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问题的现实感和时代感有待加强。有的教师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意识;有的教师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层次不高,教学多以生活中的小故事为例证,有的教师甚至主要用“段子”或“笑话”来“联系实际”,不善于结合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生动实践和鲜活案例来作阐释。
上述现象表明,增强教学的教育性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紧迫要求,是打好思政课教学质量攻坚战的重要抓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着力把握好增强教学教育性的几个关键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强调了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思政课教学要理直气壮地强化教育性,“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另一方面,新时代强化思政课教学的教育性又具有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1]一是要理直气壮,二是具备了厚实基础,这两个方面值得我们仔细领悟。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后继有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理解思政课教学体系,着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深入进头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各门课程的教学体系,要着力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以及贯穿于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着力突出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时代性、理论性、实践性。
思政课各门课程都有其鲜明的思想性,这就是贯穿在具体知识之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而言,它的思想性主要体现在实践的观点和从实践出发的思想方法,辩证的观点和整体性分析、矛盾分析、过程分析、历史主义的方法,群众观点和群众方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以及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观点,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观点,等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想性集中体现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伟大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思想性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历史性飞跃的伟大实践基础和伟大成果,以及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思想性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法律的一般本质、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及法制与法治精神。思政课课程的思想性是课程教学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主线。
强调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并不意味着忽视或否定它的知识性和学术性,恰恰相反,教学的思想性必须通过知识和学术的力量来实现。以知识和学术的力量来彰显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其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师要努力讲出知识的真理力量、理论魅力、实践意义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都是科学,同其他领域的科学知识一样,都具有严谨的科学性、明确的理论主题、严密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实践基础。思政课教学要体现思想性,不是靠宣布或高谈阔论,不是靠机械背诵记忆,而是靠透彻的学理分析和实践阐释。例如,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而言,“一种哲学是不是比其他哲学高明,不是靠政治的手段能赢得的,而是要看它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回答,即看它的理论思维的水平。”[12]教师要善于通过条分缕析、举一反三、鞭辟入里、联系实际的讲解,努力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思维水平,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巨大的真理力量、理论魅力和实践价值。
思政课教学要增强教育性,还必须像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那样,使学生理解和感觉到我们时代的意义。教学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要在贴近学生的思想状态、价值观念和精神诉求的基础上,善于把学生置身于当前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实践之中,既要联系学生身边的“小事例”和“小生活”,更要联系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的“大实践”和“大生活”,用中国梦、中国精神、中国制度、中国道路激励引导大学生与民族同命运、与中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此外,还要克服片面追求教学手段和形式新异性的认识误区。要深刻认识到,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倘若脱离了教育性,便成了机械而无意义的教学形式。教学需要讲究形式,但更要克服形式主义。
突出思政课教学的教育性,还必须处理好教学的学术性与政治性、亲和力与思想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思政课教学要遵循学术规律,但是又不能单纯地站在学者的角度来理解思政课的基本属性、教育目的和内容体系,还要从政治家和教育家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使教学聚焦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回答学生的思想困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思潮,促进学生思想升华和境界提升。思政课教学要讲究亲和力和吸引力,但是也不能片面地把亲和力和吸引力理解为“跟着学生走”或教学形式的花样翻新,而是要着力用思想的力量和理论的魅力来触动学生“心灵的某个部位”,力求以教学的教育性来彰显课程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