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宏杰 高 诚
家庭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单位,也是中小学生习得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是实现传统文化“化人”“育人”功能的最天然环节,在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有着“日用而不觉”的日常教化优势。[1]但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浪潮扑面而来,中小学生传统文化家庭教育面临诸多困境,中国经济社会以及人口结构、家庭形态发生急剧变化,使得传统农耕文化、乡土逻辑、伦理色彩发生转变,传统文化传承出现意识与行为的断层;[2]家长认知能力与文化资本的限制以及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家庭对文化行为底层内涵的理解和感受不足,出现“传不精,承不实”的弊病;[3]同时,由于社会分工细化和信息技术革新,使得传统文化自上而下的传承方式的作用式微,去中心化和后喻文化的特征日益凸显。[4]这些问题都使得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生家庭中的传承变得更加艰难,更加具有挑战性,我们需要正视这些困境,将文化传承的设计与特定的时代、社会背景及其发展变迁相联系,进行积极的框架转换和路径重构。在中小学生传统文化家庭教育中,我们需要根据“知行合一”“体用一源”的原则,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以塑造中小学生的文化理性、文化情感、文化行为动力以及文化行为习惯,让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融入中小学生的血脉中,让文化品格烙印在中小学生的思想模式和言行方式中。
文化的首要责任就是“育人”“化人”,在家庭传统文化教育中我们要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培育功能,帮助中小学生养成“文化自觉”意识,形成吸收优秀文化和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由费孝通先生首先提出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对其文化有 ‘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5]如果我们对文化的内涵讲不清楚,就会出现在文化传承中“传不精”“承不实”的问题,出现所提文化要求不合时宜,理解过于表面化、僵硬化,从而让中小学生产生质疑。
由于以往历史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一些因素,使得当代中小学生家长在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过程中出现了思想的割裂和认知的断层,这就使得他们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认知不足,因此,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出现对于文化产生的历史根源和内涵本质解析不清的问题,使得在家庭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因为讲不清楚而导致做不到位。[6]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发现,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资本影响着子代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传承,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文化资本越能增强其子代对文化学习得更精准更深入。[7]因此,我们要为家庭文化资本的补足提供保障,比如,向家庭推荐 《百家讲坛》等文化大讲坛活动以及 《我在故宫修文物》 等文化历史纪录片;在一些中小学校以及历史文化单位(如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开设中国文化课,并通过公众号等手段在不同节日、时节传播适时的文化知识。同时,可以打造这些家长和中小学生能够共同参加的文化活动,当家长和中小学生共同参加这些文化活动,又都能够对其内涵有自己的分析和见解时,他们的文化认知和文化自主学习动力就有了联结。因此,对于“知”的打造、对于文化自觉的塑造要先行于文化行为,并融于文化行为。
中小学阶段是辩证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小学生的认知开始分化,在问题的分析和决策中,他们开始辩证地考虑诸多复杂因素和系统情境。并且,他们在思维和价值观上开始摆脱“非黑即白”思维的局限,开始从真实、复杂、矛盾的情境中认识事物的全貌。这一时期的传统文化教育要适应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在“知”的教育上要提升文化认知的复杂性,家长应引导中小学生看到复杂因素,看到背景与全局。因此,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家长不能只是简单地弘扬文化优势和文化理念,还要讲清楚各种文化发生的历史根源以引导中小学生掌握其文化内涵;去解析文化的矛盾互动性以提高他们用文化理念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认知信念的建构就是一个不断“探究—形成—遇到挑战—重新探究—重新形成”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信念和价值观不断受到新的挑战,然后通过不断地探究再去形成新认识,只有通过这样的过程才能实现认知升级。在这个从现实矛盾到本源探究的过程中,中小学生的文化自信就有了真正的现实根基,他们的认知能力就会得以提升,他们的文化认知就会实现升级。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要想做到“知行合一”,在“知”与“行”之间一定要以“情”和“意”作为桥梁,只有将文化知识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只有在情感上认同,在意志上倾向,才能在行为上实践。而情感的激活过程与认知的学习过程不同,认知学习依赖于以语言为基础的逻辑思维,情感激活依赖于以故事、情境、经验为基础的形象思维。经典故事蕴含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符号,是以独特价值体系为支撑的原型叙事,其象征性的话语生产机制具有强大的精神塑造能力,能够使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受众获得稳定的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8]2018 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很多凝聚民心、催人奋进、历久弥新的中国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执着坚定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品格特质,中国故事内含的中国价值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所在,构成了国家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在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讲三个层次的故事,分别为中国经典文化传统故事、地方传统文化故事和父母自身成长故事。比如,对于“正心笃志、崇德弘毅”这一中华民族突出的人性特征和文化品格,在经典传统文化故事的讲述中,家长可以讲孩子耳熟能详的“映雪囊萤”“悬梁刺股”“负薪挂角”“凿壁借光”等成语故事。在地方故事的讲述中,家长可以与中小学生一起探寻包含家乡和家族文化特征与文化根基的故事。比如,在大型纪录片 《记住乡愁》 中,通过对当地人进行访谈,用故事化的影像,以一种多元化、多层次的视角讲述了湖南芙蓉镇的“吃得苦,霸得蛮”的故事。[9]在家长自身故事的讲述中,家长不要盲目地回顾光荣往事中的闪光点,而是要讲真实的、矛盾的、复杂的故事,要讲清自己在困境中也会有困惑、沮丧、无助的情绪,但又有不服输的咬牙坚持,终于迎来“柳暗花明”那一刻的“原来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通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气。我们把带着文化情感的故事与带着文化基因的古诗文经典结合在一起时,就为中小学生的文化传承树立了既具象又抽象的精神坐标。
中国人是最重视“家”的,家是联结个人与社会、国家的纽带。这个纽带起着双向作用,一个是自上而下的关爱;另一个是自下而上的感恩。一方面,中小学生体会到家庭对自己的关爱和期待,也就会借由家庭感受到社会和国家对自己的关爱和期待,进而感受到身处社会和国家发展洪流中的奋进力量;另一方面,中小学生会对家庭和父母感恩,想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辜负家人的期望,生发出对家庭的责任感,进而发展出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才能在国家出现危难时挺身而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对“家”的情感将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紧密联结在一起。
在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要将中小学生对“家”的情感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联。比如,在清明节全家一起祭祖踏青的传统习俗中,中小学生通过祭拜体会对先辈的怀念和敬重,感受到自己与整个家族代代相传的血脉联结,体会到初春踏青时的生机盎然和与全家一起出行的亲情浸润。在这样的文化习俗中,中小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家庭的同时,也将家庭、家族放到内心中,促发出生生不息的力量。再如,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洒扫庭除、一日三餐将生活与中小学生对心灵家园的追寻相结合。近几年,以李子柒为代表的视频拍摄者为什么能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就是因为他们的视频扎根故乡,以日常家庭生活为主要叙事场景,讲述的也是平淡生活的点滴,辅以简单的编排、剪辑等后期加工,便为受众勾画出一幅田园生活的图景,激起无数人心中憧憬田园的情感涟漪。[10]“家”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与家的情感联合,中小学生与社会、国家产生紧密的联合,让中国传统文化在自己的心中生根。
“意”是个体的行为动力、行为倾向和行为意志,在文化的传承系统中处于理性认知、感性认同和行为实践之间。在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需要通过“意”将其从对文化有“自知之明”的理性认知、“家国同构”的感性情怀推向“日用不觉”的行为实践中,要引导中小学生有目的地运用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传统文化的作用也是如此,传统文化是“活”的,必须要运用于指导日常实践才能显示它的生命力和价值。因此,在文化的传承中,我们一定要加强“意”的部分,要激活中小学生文化行为的有意性,激发中小学生文化行为的动机,增强中小学生文化践行的意志。
增强文化传承“有意性”的重要途径,就是让中小学生在文化行为实践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解决现实问题的作用和力量,用传统文化去智慧地指导问题的解决。我们可以用文化理念直接指导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养成好的习惯或跨越困难;也可以在立己达人的过程中通过成长自己、帮助别人去获得快乐;或者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获得文化资本,并将这一文化资本转化成为社会资本,从而拥有更多的社会交往机会,得到更多的社会尊重。各种直接好处是会让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和运用行为得到强化,增加中小学生行为传承的直接动力。这样将传统文化的智慧多次灵活运用后,使中小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作用,其文化传承的意志性就会被不断激活。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个体的某种行为如果得到好处,这个行为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这个过程就是强化。强化法的机制是要想增加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就要让个体去体会到行为的好处,根据这一机制在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中,我们要利用多种强化方式去建构中小学生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
我们要建立多种途径的文化行为强化模式。既可以用直接强化感受到传统文化在指导日常实践中的作用,也可以用替代性强化让中小学生在榜样或偶像的行为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作用,体会到文化的力量。比如,中小学生看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做剪纸、木工等工作时全神贯注的状态,他就会体会到匠人精神的微妙,体会到 《庖丁解牛》 中“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的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美好,从而对传统文化心向往之。还可以引导中小学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全世界传播的“有用性”。比如,美国前总统里根多次引用“治大国若烹小鲜”;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认为只有做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才能处理好国际关系;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多次提及他在治理美国的过程中会使用《道德经》 中的智慧。中小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解决当代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时尚”和“有用”,他们的文化行为会得以强化,文化内生动力会得以激发。
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知、情、意、行”是不可分割的有机过程,“行”虽是“知、情、意”的落脚点,但同时它也是“知、情、意”的生发点。王阳明在 《传习录》 中讲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家是父母与中小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所,要在每天点滴生活中将“知、情、意”在“行”中实践,反过来也要在日常生活、礼仪活动、传统节日活动等“行”中觉察感悟,一般而言,在“知”“情”“意”都具备的情况下,“行”则是水到渠成。[11]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习俗礼仪、传统节日庆典等过程中抓准契机,将传统文化的内涵显性地或隐性地渗透给中小学生,并且让中小学生有意或无意地接受,成为指导中小学生未来行为发展的脚本。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运用生活中与太子李治一起划船的情境,谈及水与舟、君与民的关系,将《荀子·王制》 中“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治国理念予以传承。家长要抓住生活中适当的契机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促进传统文化的知识观念与行为自然融合地传承。
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是“告诉”中小学生知识,而是让中小学生在实践中去认知、感受和体验。因此,传统文化教育要融合在实践活动之中,要以各种不同的活动为载体进行。已有研究发现,家庭文化资本影响传统文化在家庭中的传承,家庭文化资本不足会限制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运用。所以,家庭要主动利用多种资源构建多方位、多层次的文化活动载体,以拓展家庭传统文化传承的相关文化资本,畅通中小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的有机路径。在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可以运用以下四类载体:
第一类,以日常生活与劳动为载体,将传统文化经典诗词、家书家训与日常生活和劳动结合在一起,将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精神品质与日常生活、劳动结合在一起,将传统文化中的人生觉悟、智慧与日常生活、劳动结合在一起,这些生活与劳作中的智慧和精神将在中小学阶段以不言之教的方式影响他们的行为模式和思考方式。第二类,以传统礼仪和习俗为载体,家长要言传身教地在每日生活和传统节日中进行礼仪方面的示范和反思。比如孝文化,不仅要做到养老、爱老、敬老,而且要与中小学生一起进行反思和讨论。第三类,以社会教育资源为载体,全社会要一起开发各种类型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传统文化场馆和各种类型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比如,在天坛开展祭天活动及文化游学活动。第四类,以传统媒体资源和新媒体资源为载体,利用好传统媒体为家庭文化知识的补充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比如,纪录片 《我在故宫修文物》 《本草中国》 《航拍中国》,知识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 《朗读者》;同时,利用好新媒体资源为传统文化家庭教育开拓新思路。新媒体文化语境既丰富而多元,又有很强的青年气息和时代气息,用好这些资源可以建立“传统”与“现代”的对比沟通。
家庭教育是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达成“知行合一”“体用一源”的最有力途径。在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中,只有通过“知、情、意、行”的全程教育路径,对中小学生文化理性、文化情感、文化行为动力以及文化行为习惯进行全方位的贯通培养,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中小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底蕴深深烙印在中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精准传承和伟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