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时期苏州运河河道地理研究*

2021-12-04 04:38姜建国
关键词:水路松江大运河

姜建国

(苏州科技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元明清时期,江南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北京周边地区的物产不能满足其庞大人口的需求,因此,富庶的江南地区成为北京的主要粮仓与金库,源源不断的物资通过京杭大运河由江南运往北京。《元史》记载:“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1]2364相比于前代,元明清时期漕运更加重要,甚至成为维系国家运转的主要经济来源,起着协调中国南北方经济不平衡的作用。明代邱濬在《漕运之宜》一文中就有这样的观点:“海运之法,自秦已有之,而唐人亦转东吴粳稻以给幽燕,然以给边方之用而已。用之以足国,则始于元焉。”[2]大运河可谓元明清时期全国最为重要的交通路线。

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水道纵横,元明清时期苏州境内及其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交往,水路交通占有很大比例。除大运河之外,苏州还有许多大运河支线以及其他水路航线。康熙三十五年(1696),法王路易十四派遣的耶稣会士、科学家李明在其《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一书中描述道:“大运河向左右分出许多小运河,小运河又分出无数支流,流向大的村庄,甚至流向相当大的城镇。有时,小支流聚成大盆地、池塘和湖泊,周边的土地得到浇灌。”[3]这些水道交通路线,既为苏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又将苏州与周边地区以及全国的政治中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目前,学术界对于元明清时期的苏州运河并没有专题性研究,相关内容散见于其他研究之中。一是大运河与漕运的研究。赖家度的《元代的河漕和海运》对元朝初年运河河渠的路线、海运航路以及新修运河进行了探讨[4];袁飞、任博《清代漕运河道考述》一文分段考述了大运河走向以及各府属州县漕船从各自的漕仓进入大运河这一段水路,苏州部分虽有论及,但未见史料出处[5]。二是太湖地区水利史的研究。郑肇经主编的《太湖水利技术史》一书论及太湖主要水系的历史变迁,这些水系在元明清时期曾作为当地的水运航道使用。[6]三是江南地区经济史的研究。张海英《明清江南商路的经济内涵》一文论及明清江南地区的商路路线,其中水路路线占有很大比例。[7]上述研究涉及漕运史、水利史、经济史,相关苏州的内容较为简略。基于此,笔者将从地理学视角,探讨元明清时期苏州各类运河路线走向及其变迁,这既可以丰富运河史的研究,又有助于我们对当时苏州地区水路交通状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一、大运河主河道苏州段的变迁

元朝存在河运与海运两条南粮北运航线。元初江南地区货物北运的河运路线是,“运粮则自浙西涉江入淮,由黄河逆水至中滦旱站,陆运至淇门,入御河,以达于京”[1]2364。元朝统治者不断征调劳力挖掘运河,极力缩短运河的路程,以便利用原有的可通航的运河航道运输物资。至元二十年(1283)元世祖忽必烈命奥鲁赤等开凿济州河,至元二十六年(1289)忽必烈下令开凿会通河,至元二十九年(1292)统治者又采纳郭守敬的建言开凿通惠河。泰定元年(1324),运河自镇江路至吕城坝(在今江苏镇江市吕城镇)段得到疏治。相比于隋朝大运河路线,元朝重新凿通的京杭大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方便了漕粮的运输,更是成为明清时期南北交通运输与经济交流的大动脉。然而,由于运河山东段水量少、河道浅,加之黄河泛决的影响,即便漕运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运河仍时断时续;因此,元朝南粮北运以海运为主。

这一时期,平江路(1)元代平江路下辖吴县、长洲二县,以及昆山州、常熟州、吴江州、嘉定州四州。境内就有河运航道,成宗大德十年(1306)曾“(正月丙午)浚吴淞江等处漕河”[1]467;又有通向海运起点平江路刘家港(今苏州太仓市东浏河镇)的航道,“初,海运之道,自平江刘家港入海”[1]2365。刘家港作为漕运与海运的集结地,兴起于元朝。《大元海运记》载:“至顺元年为率用船总计一千八百只,昆山州、太仓、刘家港一带六百一十三只,崇明州、东西三沙一百八十六只。”[8]527其时,全国漕运海船总计1800只,而刘家港就有613只,占总数的34%。可见,刘家港在全国漕粮海运中占有重要地位。刘家港的兴盛一直延续到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起点就是在刘家港。郑和船队中的粮船与战船多产自刘家港。

元代史料对于海运路线及其变迁有详细记录(2)参见章巽《元海运航路考》,《地理学报》1957年第1期第89~97页。,而对于各地至刘家港的河运航线记录较少。平江路及其所辖各州县到刘家港的距离较近,且这一地区河网密布,因此平江路漕粮多通过水路运至刘家港。《大元海运记》载:“今以昆山州太仓聚船去处,至九路仓分,平江路一百八里,无锡州一百九十八里,常州路二百八十八里。内三仓系在城置立,河道浅狭,用小料河船遂旋搬至城外,装入剥船。”[8]533可见,平江路漕仓设置在城内,其运输先是用小料河船运至城外,然后改用剥船运至太仓刘家港。元代曾任都水庸田使司的水利学家任仁发在其《水利集》中记载:“长洲、常熟县水路,近年有耿泾、昆山塘两路,水通江北。”[9]31可见,平江路下辖州县也有水道通往江北。

明朝初期洪武年间,首都设在南京应天府,四方贡赋的运输不需要通过大运河。然而,此时的南粮北运仍未停止,只是其功能转变为向北部边疆与辽东运输军粮。《漕河图志》记载:

洪武三十年,海运七十万石于辽东,以供军饷。太宗文皇帝肇建北京,江南粮饷,一由江入海,出直沽,由白河运至通州;一由江入淮,由淮入黄河,至阳武县陆运至卫辉府,由卫河运至通州。[10]

永乐十三年(1415),会通河重新开通,明成祖遂罢海运。此后直至清朝光绪年间,南粮北运主要是通过京杭大运河。

明代,“苏州府领州一县七:吴县,长洲县,昆山县,常熟县,吴江县,嘉定县,太仓州(弘治十年开设),崇明县”[11]253。清代,苏州府于“康熙六年,隶江南江苏布政使司,仍为治所。雍正二年升府属之,太仓州直隶,以嘉定、崇明二县属之,复析长洲、吴江、常熟、昆山四县为八,共领县九。苏州府:长洲县、元和县、吴县、吴江县、震泽县、常熟县、昭文县、昆山县、新阳县”[12]。较之元代,明清时期有关苏州运河的记录非常丰富,使我们对苏州运河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明朝漕运方式经历了支运、兑运、长运三个阶段。[13]支运与兑运都需要当地民户运送漕粮至指定漕仓,最南端的漕仓是淮安仓,苏州府漕粮主要运往这里。长运是全部漕粮由官军运至京城。成化十一年(1475),“罢民运”[11]473之后,漕粮基本上由官军长运。漕运方式的变迁可能影响到漕河范围的界定,明代前期史料记录的漕河不包括江南运河,明代中后期史料中的漕河则将江南运河纳入其中。大运河苏州段按其流向、地理位置自北向南又分为三小段:苏锡段(沙墩港至枫桥)、市河段(枫桥至宝带桥)、苏嘉段(宝带桥至王江泾)。

明朝初年,京杭运河苏州段并不畅通。洪武《苏州府志》记载:“市衢旧有运河,淹塞之后,人皆聚闾而居,开凿为难。”[14]《浒墅永通渠记》记载,大运河苏州段于永乐年间已经通漕,“吴郡,去城西北一舍许,有名镇曰浒墅。滨临漕河,舟航所聚,商贾所通,驿使交驰纷纭,填溢殆无虚时。自永乐间通漕以来,朝廷设关津以征商税”[15]。而据明代末期重要的军事著作《登坛必究》记载,苏州运河的凿通是在弘治初年,“苏州军饷,国初每岁用遮洋船出海转运而至,风波甚险。弘治初议发军夫万人,凿河四十里,以免海运,每三年一次修浚”[16]。

明朝前期对于大运河苏州段河道状况的记载非常少。弘治九年(1496)成书的《漕河图志》记录的漕河只有京师至仪征段。[10]成书于嘉靖初年的《漕运通志》也未记录大运河苏州段河道的状况。关于大运河苏州段河道走向的描述最早出现在地方志史料中。弘治《吴江志》记载:“运河,在县治前,其流北自长洲县界七里桥入县城北门,一里许迤逦出东门,由吴淞江巡石塘至平望入嘉兴界。”[17]91这是以吴江县为中心,自北至南记录运河走向。正德《姑苏志》记载:“运河,一名漕河,南自嘉兴由石塘北流经郡城。又北绕白公堤,出望亭,入无锡界。”[18]157-158《嘉靖吴江县志》记载,苏州境内运河分为土塘河(一名南塘河)、西塘河(荻塘)、官塘河、附郭运河和北塘运河。[19]207-214

大运河苏州段长约82千米,明清时期其河道基本保持不变。尽管明清史料中有关大运河苏州段河道走向的记载详略有别,但走向一致。

例如,成书于崇祯年间的《吴中水利全书》记载:“运河即古之邗沟,嘉兴南来水自嘉兴石塘由平望而北绕府城,为胥江,为南濠,至阊门。无锡北来水自望亭而南,经浒墅、枫桥,东出渡僧桥,交会于阊门。绝湾湍急,故钓桥为第一洪。其所历吴江、吴、长洲三县之境。”[20]105-106这是以苏州府城为中心观察大运河苏州段的河道走向。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所著《今水经》记载:“南运河,自浙江杭州府余杭,经嘉兴府西,过吴江县东,太湖水过之,经苏州府城西,历无锡。”[21]由此可见,大运河苏州段为南运河的一部分。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一书中记载:“运河,在府城西。漕渠考:‘自吴江县南平望镇接嘉兴府界,引而北,四十里抵吴江县,又北五十里经府城西,又北三十里而达浒墅西,又十五里至望亭,接无锡县界。’”[22]

又如,雍正年间成书的《漕河备考》记载,漕河“起自杭州府,北行十里至武林门,又十里北新关,又三十里武林港,又十里塘栖,又五十五里石门县,二十里石门镇,二十里皂林,四十里嘉兴府,六十五里平望,又四十里吴江县,四十里苏州府盘门,三十六里浒墅关,六十里无锡县”[23]。同治年间成书的《户部漕运全书》记载,苏州运河“浙运由嘉兴府历王家泾,北行至吴江县境之平望镇者曰南塘河。由湖州府南浔镇东行,经莺脰湖至平望镇而与南塘合者曰西塘河。二河既合曰官塘河。西北行四十里至吴江县城东,又引而西北曰北塘河。又二十里曰夹浦,自吴江县三里桥至此,水浅不及丈,然南有震泽湖,水势澎湃故夹浦桥屡建屡圮。又北经苏州城西鲇鱼口,太湖分流由齾塘入之。北至枫桥,水不及丈。又北则过常州府而至丹阳。”[24]由此可见,南塘河来自杭州府,西塘河来自湖州府,两者在平望镇合二为一,称为“官塘河”。

明清时期,官方曾多次对大运河苏州段主河道进行修整。《浒墅永通渠记》记载:

如商之竹木过此者,则曰此工曹已税矣,不可为之重征也,听其径行。仍谓往来小航容无斗斛,例不纳税者,且与商舟鳞次放行。其间岂无婚葬延医诊援危疾,而时刻不可逾者,能不苦于稽滞乎?爰谋爰度乃即关辖之旁,命工凿小渠以石固垒,其修若干丈,广六尺余,仅容刀舟之度。一时之农工渔樵,婚丧之人,行旅裹粮之辈,晨夕往来,无复艰阻。[15]

征收关税的浒墅关繁忙,导致此段运河较为拥挤。因此,当地官员于弘治十二年(1499)在浒墅关河道旁边另开小渠,即永通渠,以方便不用纳税的农工渔樵以及遇有婚丧、就医等急事的人通过。

二、大运河支线松江运道与至和塘的走向及其变迁

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水域占总面积的42.5%。大运河苏州段自北向南,贯穿吴淞江、至和塘、元和塘、苏州护城河等,与苏州内城水系连为一体。

《明史》记载了大运河苏州段的流向与所经支线:

江南运河……北由嘉兴城西转而北,出杉青三闸,至王江泾镇,松江运艘自东来会之。北为平望驿,东通莺脰湖,湖州运艘自西出新兴桥会之。北至松陵驿,由吴江至三里桥,北有震泽,南有黄天荡,水势澎湃,夹浦桥屡建。北经苏州城东鲇鱼口,水由齾塘入之。北至枫桥,由射渎经浒墅关,过白鹤铺,长洲、无锡两邑之界也。[25]2103

隆庆五年(1571)进士林应训在《江南漕渠志》一文中记道:

漕渠即运河……杭州侯潮门,北行经武林从双桥入崇德县境,经县治折北而东,过嘉兴府城濠,又折而迤北,会由页塘、莺脰湖诸水,东出平望镇,湖州府运船由之。运河又北经九里石塘,绕吴江县而北,松江运道由白蚬江西来,出呼鲤泾,与运河合。入长洲县界,又北经苏州府城东,与至和塘运河绕北城壕而西相合,昆山、嘉定、太仓三处漕运由之。苏城之北为元和塘,常熟运船由之。俱会于永安桥,以出枫桥。运河由许墅关北行入无锡界,经县治而北抵五泻河口,与江阴运道相会。[20]692

此条史料既说明了运河苏州段的河道走向,又记载了三条重要的运河支线:松江运道、至和塘运河、元和塘。

松江运道是在自然河道吴淞江基础上建成的。至和塘运河主要由自然河道娄江改造而成。元和塘则南起苏州齐门,北迄常熟南门,为常熟北来运河。这三条河道至今依然存在,在当时则承担起苏州府下辖各州县的漕运任务。

吴淞江是古太湖通向海洋的“三江”中最大的一江。《尚书·禹贡》记载:“三江既入,震泽底定。”[26]《史记》记载:“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27]唐宋时期吴淞江日驱淤塞,至元朝依旧淤狭。为增加太湖之水的出海通道,元朝官方多次疏浚吴淞江水道。其中,成宗大德八年(1304)、英宗至治三年(1323)、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三次对吴淞江的治理工程较大,且成效显著,使太湖出水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成宗大德八年,“五月朔……中书省臣言:‘吴江、松江实海口故道,潮水久淤,凡淤塞良田百有余里,况海运由是而出,宜于租户役万五千人浚治,岁免租人十五石,仍设都水监以董其程。’从之”[1]459。《浙西水利书》所引《吴松江记》内容,详细记述了此次疏浚吴淞江的经过:

前海道千夫长任仁发,以吴松江故道湮塞,使震泽之水失其就下性,为浙西居民害垂二十年,慨然上疏条其利病,疏道之法。中书省以闻,特命平章彻里公董其役。公乃相其山川形势之宜,高深广狭之度,工役之数,钱谷之费,畚臿之用,饮食之需。命民索纟匋成屋,厚稿秸以防其卑湿;为医药以防其疾疫;时作辍,以防其倦怠。上以诚感下,下以诚应上,民乃欢呼四集,乐于趋事赴工。始于大德八年冬十一月望,西自上海县界吴松旧江,东抵嘉定石桥洪,迤逦入海,长三十八里,深一丈五尺,阔二十五丈,役夫为数一万五千,为工一百六十五万一千六百有奇。至九年二月晦毕工。[28]

关于至治三年、泰定元年疏浚吴淞江水道的过程,相关史料也有记载。《元史·河渠》曰:

至治三年,江浙省臣方以为言,就委嘉兴路治中高朝列、湖州路知事丁将仕同本处正官,体究旧曾疏浚通海故道,及新生沙涨碍水处所,商度开涤图呈。据丁知事等官按视讲究,合开浚河道五十五处。……至泰定元年十月十九日,右丞相旭迈杰等奏:“江浙省言,吴松江等处河道壅塞,宜为疏涤,仍立闸以节水势……”得旨,移文行省,准拟疏治。江浙省下各路发夫入役,至二年闰正月四日工毕。[1]1635-1637

《乾隆江南通志》亦有记载:“至治三年,诏开吴淞江、淀山湖及诸河渠。”[29]259

然而元朝疏浚吴淞江并未成功。《水利集》记载:“吴松古江已被潮沙堙涨,役重工多,似非人力可及。其淀山蓄湖,多为豪户围裹成田,恐亦未易除毁。即日太湖之水迁回宛转,多由上海新泾、太仓刘家港等处流注于海。”[9]43-44永乐年间,夏原吉治水,“浚范家浜,引浦水以归于海”[30]。弘治《上海志》记载:“永乐元年,户部尚书夏元吉奏云:‘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要道,今下流壅塞,难即疏浚。傍有范家浜至南跄浦口,可径达海,宜浚令深阔,上接大黄浦,以达泖湖之水。”[31]此项水利工程与“掣淞入浏”一起,使得太湖下游水道发生重大变化。与吴淞江相比,黄浦江地势较低,地理条件更加有利,因此被逐步扩大。

明朝虽然也多次疏浚吴淞江,但仍未能改变这一趋势。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次是在明隆庆三年(1569)。因为水患,当时的巡抚海瑞对吴淞江自黄渡至宋家桥河道加以疏浚,使得吴淞江下游完全改入苏州河今道,由外白渡桥入黄浦江。明末清初之际,黄浦江逐渐取代吴淞江,成为太湖的主要出水通道。《吴中水利全书》记载:“又谓黄浦通利,势足代淞似矣。夫水势自西南而东北者,古也。数年来,水势日徙而南,盖以黄浦在南,日决而大;吴淞在北,日垫而微。此去水之缓急,因之而迁徙,固有繇耳。”[20]812该书作者张国维,崇祯八年(1635)任巡抚都御史,对苏州地区的水利非常熟悉,在治水方面颇有功绩。《明史》记载:“国维……建苏州九里石塘及平望内外塘、长洲至和等塘,修松江捍海堤,浚镇江及江阴漕渠,并有成绩。”[25]7064冯桂芬《重建张忠敏公祠记》载:“今湖(指太湖)水下注以十分计之,八分由庞山湖东南行,迤逦归黄浦,一分有半归吴松,半分由至和塘归娄江。”[32]可见,清代后期,黄浦江成为太湖出水的主要河道。由于河道变窄,吴淞江称“江”有些名不符实,清末就有人根据吴淞江上游来自苏州,遂称之为“苏州河”。

至和塘始修于北宋至和二年(1055),范成大《吴郡志》载:“至和塘,旧名昆山塘。从古为湖瀼,多风涛。本朝至道、皇祐中,尝议兴修,不果。至和二年,始修治成塘,遂以年号名塘。”[33]至和塘的流向,同治《苏州府志》记载:

郡娄门至昆山七十二里,塘曰至和。南吐新洋江,北纳阳城湖,又有沙湖,鳗鲡湖介乎东西之间。惟塘之水,二十五里隶昆山,四十七里隶长洲。支派连亘淀山湖、吴淞江,接顾泾、黄泗浦,以达于海。[34]268

由于它在古娄江淹没后略能承担娄江泄水出海的功能,因此,有人认为至和塘即娄江。

元代出现的刘家港,即今浏河,是至和塘水系又一重大变化。

至元二十四年(1287),为解决水涝灾害、泄太湖水于海,而开浚太仓方向的河道,“娄江,即刘河……元史至元二十四年宣慰朱清自娄江导水,以入于海”[35]。自此,刘家港成为太湖最大的一条出海通道,太仓成为江南漕运出海的起点。《吴中水利全书》记载:

今太湖之水不流于江,而北流入于至和等塘,经由太仓出刘家等港,注入大海;并淀山湖之水,望东南流于大曹港,柘泽塘;东、西横泖,泄于新泾,并上海浦,注江达海。[20]505

明朝初年,吴淞江下游河段淤塞日益严重,夏原吉治水,导吴淞江入刘家港出海,“明永乐元年,疏昆山下界浦,导吴淞江水北达娄江,按,时松江下流湮塞”[35]。《乾隆江南通志》记载:“永乐元年,苏松水患。命工部尚书夏原吉,偕通政赵居任,大理寺少卿袁复,给事中姚善。凿吴淞江浦,疏昆山下界浦,掣吴淞江水,北达娄江。”[29]260导淞入浏,使得刘家港来水量增大,终明一朝,刘家港保持着广阔利通的局面。直至明末天启四年(1624),刘家港仍然十分通畅。[6]然而,放弃吴淞江的治理,出现了很大弊病:一方面加速了吴淞江的淤塞,另一方面刘家港因自身无法独立承担太湖的疏水功能而日渐淤塞。清初,刘家港日益萎缩。《清史稿》记载:

刘河,古娄江也,今河形大非昔比,舟楫来往必舣舟待潮,昆山外濠为娄江正道,浅狭特甚,苏州娄门外江面仅宽四五丈,偶遇秋霖,众水汇,集江身浅窄,先为潦水所占俟,其稍退然后湖水得出为之,传送而上游已漫淹矣。[36]

而黄浦江发展成太湖主要的出海通道。

三、大运河苏州段所经过的其他河流与湖泊

除上述三条重要河道之外,苏州府境内还有众多大大小小的河流与湖泊。苏州境内河流多为东西走向,与南北走向的人工运河交叉分布,而大运河在苏州境内也穿过多个湖泊。这些河流与湖泊,或者承担漕运职能,或者成为大运河的水源,对大运河的运转同样发挥着作用。这类河流与湖泊自南向北主要有大葑港、澹台湖、采莲泾、鲇鱼口、越来溪、白洋湾、石湖、木渎水、闻德桥河、洞泾桥河、琴川、乌角溪等。

大葑港,位置待考。万历《青浦县志》记载:“大葑港,阔二里,南通运河,北通淀山湖,共长九百四十丈。”[37]

澹台湖,大运河边上的一个湖泊,位于今苏州吴中区。正德《姑苏志》记载:“澹台湖在太湖之东……自此东过宝带桥入运河,分流入黄天荡,入陈湖,入金泾淹。”[18]158《天下郡国利病书》亦记载:“澹台湖,在府城南一十八里,东接运河。”[38]

采莲泾,可通大运河。关于其地理方位,同治《苏州府志》引用正德《姑苏志》的记载,“采莲泾……在郡城东南,运河之阳。今尚可通舟,两岸皆民居而间有蔬圃。旷地即种莲旧迹也。上有采莲泾桥”[34]1019。这与南宋绍定《吴郡志》卷十八对于采莲泾的记录一致,应当是抄录前志的。根据史料描述,采莲泾在大运河北面。而大运河呈南北走向,只有在今澹台湖至石湖段呈东西走向,采莲泾应在此段运河以北。同治《苏州府志》记载:“采莲泾桥,在吕公桥西南,跨采莲泾。地名采莲里。明嘉靖元年造。”[34]978可见采莲泾在采莲里。正德《姑苏志》记载:“吴门乡,采莲里,在县(吴县)西南,管都一。”[18]239可见采莲里在吴县县城西南。另,宋代王珪《华阳集》记载:“采莲泾,在苏州南园后。”[39]今苏州有南园北路和南园南路,南园即位于两路之间。根据上述史料的描述,采莲泾即位于苏州市人民路东、南门路南、南环东路北、运河西区域内的东西河道。《吴中水利全书》亦记载:“采莲泾河一道,长三百三十丈,底阔一丈五尺不等,加深三尺。”[20]575-576

鲇鱼口,据《嘉靖吴江县志》记载:

去县北十八里(属一都),南受太湖水,北流汇为齾塘,又北过五龙桥入吴县界盘门运河。其齾塘之东折者至分水墩为古塘口,入长洲县澹台湖,过宝带桥与运河合。鲇鱼之东有面杖港,相附同行,其东泄入古塘之港,属长洲。[19]199-200

五龙桥位于苏州城南面,是太湖之水进城入口,在今五龙桥公园西侧、进城运河之上。鲇鱼口就在五龙桥南,其东面有古塘之港与面杖港。弘治《吴江志》记载:“鲇鱼口,在县治北二十一里,上承太湖之水,下流入吴县界。其东有蒲圩村,里人姚氏建古塘义塾于此。”[17]98《吴江水考增辑》记载:“鲇鱼口,阔一百三十丈。”[40]《吴中水利全书》记载:

鲇鱼口在太湖之北,去吴江县十八里,南受具区水,北流汇为齾塘,又北过五龙桥,入为盘门运河,为古塘口,折而东至分水墩。其东阔一百三十丈者曰鲇鱼口。西阔八丈者曰面杖港。又为柳胥港,即夹浦。为瓜泾港,为马尾漾,为澹台湖。又自分水墩南流,径吴江县城东南,为龙山湖。[20]106

越来溪,据弘治《吴江志》记载:“越来溪在县治西北二十里。由太湖经吴山下,北流出石湖……《大明一统志》云:‘越来溪在府城西南横山下,与石湖通。’”[17]92越来溪即今苏州滨溪路东侧河流。

白洋湾,据《吴中水利全书》记载:

白洋湾折北汇于楞伽山下,曰石湖,湖属吴县,其南界吴江县……其东一溪北流横塘曰越来溪,自此与木渎水合出横塘桥,东入胥门运河,为胥江,亦曰胥塘。北流阊门运河,曰彩云港,自横塘北入运河曰洞泾,自彩云港北折出洞泾西,曰白莲泾。又西出江村桥,曰枫桥湾。[20]104-105

《吴江水考增辑》记载:“白洋湾,去县治西二十里,即太湖与吴县分属,北注越来溪。”[40]白洋湾在越来溪西侧。

石湖,居上方山东麓,太湖之滨,跨苏州虎丘区、吴中区两行政区。

木渎水,正德《姑苏志》记载:“石湖之东,一溪北流横塘,曰越来溪。自此与木渎水合流,出横塘桥,东入胥门运河,曰胥塘。北流阊门运河,曰彩云港。自横塘北流,直入运河,曰洞泾。自彩云港北折出洞泾之西曰白莲泾。又西出江村桥,曰枫桥湾。”[18]157据此,木渎水即今胥江。

闻德桥河和洞泾桥河,据同治《苏州府志》记载:

长洲县城外各乡河。阊门外河。运河合治者见前。又自枫桥至浒墅关计二十里,堤长一千六百丈有奇,阔狭不一。其间支河曰闻德桥河,北接运河,南至吴县界,长九十八丈五尺,阔一丈七尺。洞泾桥河,北接运河,南至吴县界,长九百八十五丈,阔二丈。杨庵浜河,自三板桥北行转东,至通贵桥,长七十七丈,阔一丈七尺,北阔三丈。[34]247

由此可见,闻德桥河、洞泾桥河在枫桥至浒墅关之间。

琴川,既是常熟的别称,又是常熟境内七条状若琴弦的河道名称。《吴中水利全书》记载:

常熟县城内水道图说。常熟县城倚虞山东麓,左昆湖右尚湖,云和塘射其胸,福山塘穿其背。县治前后有横河七道。西受山水,东注运河如琴之系弦,故曰琴川。在昔琴河深广可通巨舰,国初犹洪流湍急,至于今,琴河止三道尚通,水中多淀淤,引流一线曾不容舠矣。[20]37

同治《苏州府志》记载,琴川“其水皆发源虞山,东注运河。第一在学士桥下;第二在镇桥下;第三在县桥下;第四在慧日寺前;第五在黄柏桥下;第六在仓浜桥;第七在小洋子桥。或云,第五在市曹桥;第六在黄柏桥;第七在灵公殿前桥下。今多堰塞”[34]238。据此,琴川发源于常熟虞山,向东注入运河。按照方位来看,琴川注入的运河为元和塘段。

乌角溪,据洪武《无锡县志》记载:

出州[元朝元贞元年(1295)升无锡为州,明朝洪武元年(1368)又降州为县,此处仍称无锡州]南门,迤逦望东南行,过新安镇,至望亭乌角溪口通吴桥,与平江路长洲县界驿道接。[41]

乌角溪地处长洲县与无锡县交界处。嘉庆《大清一统志》记载:“乌角溪,在长洲县西北四十二里。接常州府无锡县界。其水西达太湖,东入运河。”[42]乌角溪在太湖与运河之间。正德《姑苏志》记载:“石渎之水横出运河为浒墅,其南为乌角溪,北为柿木泾,为白鹤溪,并与运河合流。”[18]157乌角溪在浒墅以南。柿木泾、白鹤溪在乌角溪以北,属常州府。

四、苏州与周边地区的水运航线

大运河使地处江南的苏州与北方的政治中心北京以及运河沿岸地区紧密地联系起来。大运河苏州段是苏州对外联系的重要通道。除大运河之外,明清时期苏州府还有众多水路航线通往临近各地。相比于大运河,这些水路航线长度较短,运量较小,所起的主要作用是维系江南地区内部各城乡、市镇间的经济联系。

据《一统路程图记》《士商类要》记载,明代苏州府通往临近各地的水路航线有21条。

1.杭州府、官塘至镇江府水路

嘉兴府。东去松江百廿里。北五里杉青闸。三十里王江泾。三十里平望。西去湖州府。北廿里八尺。廿里吴江县。廿里尹山桥。十里灭渡桥。十里盘门。五里胥门。五里苏州府阊门。十里枫桥。寒山寺。廿里浒墅关。廿里望亭。廿里新安。廿七里无锡县。[43]265

2.杭州迂路由烂溪至常州府水路

十里菱荡。十里大船坊。十里平望。廿里八尺。廿里吴江县。长桥七十二洞。廿里尹山桥。宝带桥五十二洞。廿里盘门。五里胥门。姑苏台。三里阊门。西十里枫桥。西北十里虎丘山。廿里浒墅关。廿里望亭。五十里无锡县。[43]266

3.苏州府由嘉兴府至上海县水路

本府。五十里吴江县。四十里平望驿。三十里王江泾。三十里嘉兴府。十里东栅口。南六十里至平湖县。东三里七里桥。廿四里嘉善县。即魏塘。六里张泾汇。有窑。十二里风泾。十八里泖桥。一座五洞。九里朱泾。十三里斜塘桥。二座六洞。十四里松江府跨塘桥。三十里泗泾。廿里七宝。陆路。三十里头口。至上海水,廿四里龙华寺塔。即黄埔。十二里上海县。此为外河。[43]266

4.松江府由官塘至苏州府水路

松江府。廿里凤凰山。十八里北昆山。十八里唐行。四十里陶桥。三十里昆山县。七十里,苏州府。[43]267

5.松江府由太仓至苏州府水路

松江府。三十里砖桥。四十里陆家阁。四十里南翔。三十里嘉定县。陆路。四十里至刘家河。水四十里至太仓州。四十里昆山县。七十里苏州府。大塔在北寺,九崇至顶,四百一十尺。[43]267

6.松江府搭双塔船至苏州府水路

松江府跨塘桥。十八里泖湖。广十八里南路。十二里谢寨关。巡司。十八里淀山湖。广十八里双塔,三十里陈湖。广十八里大窑,六里十八间村。六里高店。六里独树湖。六里黄天荡。六里葑门。九里盘门。九里阊门。[43]267

7.苏州府由周庄至松江府水路

阊门。九里盘门。九里葑门。六里黄天荡。六里独树湖。六里高店。十八里邓店。十八里周庄。十八里杨善。十八里谢寨关。十二里南路。十八里泖湖。廿里跨塘桥。五里松江西门。[43]267

8.松江府由嘉善县三白荡至苏州府水路

松江府前。廿里斜塘桥。十三里朱泾。九里泖桥。十八里风泾。十二里张泾汇。六里嘉善县西门。跨塘桥船。一里雇长春桥。四十五里芦魁。一里三白荡。一连三荡,广十二里牛蚕泾。十二里叶寨湖。十二里同里镇。十八里尹山。十八里盘门。十里阊门。[43]267

9.苏州由陶桥至松江府水路

本府出葑门,六里金鸡堰。六里斜塘。六里唐浦。入吴淞江。廿里甪直。甪音鹿。十五里大慈。十里陶桥。三里吴家桥。五里石浦。五里赵屯桥。五里平巷。五里白鹤江。五里青浦。八十里至松江府。[43]267

10.扬州府跳船至杭州府水路

无锡县。南门日船至浒墅关。搭小船至虎丘山塘。廿里苏州盘门。搭小船,至吴江县。走去松陵驿。日夜有船至嘉兴府。日夜有船至长安。日夜有船至杭州府。[43]276

11.杭州跳船至镇江府水路

杭州回回坟。上夜航船,至长安坝。日船搭至嘉兴府。三文搭小船,至王江泾。日船至葑门,夜船至吴江。吴江四十里苏州盘门。十里阊门。五里山塘。山塘桐桥东,有航船专搭空身人,直至镇江府。[43]276

12.苏州府跳船至广德州水、陆路

本府灭渡桥。夜船至震泽。日夜船搭至湖州府。走去西门。夜船至四安。陆路,五十里至广德州。[43]276

13.苏州府由广德州至徽州府水、陆路

本府。水五十里吴江县。四十里平望。西三十里双杨桥。十里震泽。有塔。十里南浔。出纱、丝。北廿里出太湖,又廿里至东、西二山。西十里东迁。廿里旧馆。三十里湖州府。十里杨家庄。十里严家坟。南去梅溪,北去长兴。西十里至思安塘。廿里隐龙桥。十里红心桥。十五里三汊河。北一里至方山潭,又二里至方山窑。西五里至林顺桥。三十六里四安。陆路廿五里界牌。廿五里广德州。……六十里徽州府。[43]276

14.杭州府由苏州至扬州府水路

嘉兴府。西水驿。东一百二十里至松江府。五里杉青闸。巡司。十五里至金桥铺。十五里王江泾。巡司。三十里至平望。驿。二十里八尺。二十里吴江县。松陵驿。二十里尹山桥。十五里灭渡桥。五里至盘门。二里胥门。姑苏驿。三里至阊门。十里枫桥。二十里浒墅关。二十里望亭。十里新安。三十里至无锡县。锡山驿。[44]315-316

15.苏州由杭州府至南海水路

苏州阊门。四十五里吴江县。四十里至平望。九里大船坊。九里乌龙浜。九里钱马头。九里师姑桥。九里十八里桥。十八里至乌镇。二十七里琏市。十八里寒山。十八里新市。三十六里至塘栖。十里武林港。二十里谢村。十里北新关。十里至武林门。十里朝天门。十里草桥门。每人用银五厘,过钱塘江,至西兴。上岸,搭曹娥船,每人与银二分。十里至萧山县。三十里白鹤院。十里钱清塔。四十里绍兴府。八十里东关驿。上岸。每人用银二厘,过曹娥江,又搭梁湖船,每人与银三分。十里至上虞县。二十里坝上。十八里至中坝。四十五里余姚县。八十里西坝。四十里宁波府。[44]317-318

16.苏州由双塔至松江府水路

阊门。新开河搭双塔夜船,九里至盘门。九里葑门。六里黄天荡。六里独树湖。六里高店。六里大八间村。六里大窑。十八里陈湖。三十里双塔。十八里淀山湖。十八里谢寨关。巡司。十二里至南路。十八里泖湖。十八里松江府。[44]318

17.苏州由太仓至南翔镇水路

娄门外。搭船。十里跨塘桥。二十里夷亭。十里进义。巴城巡司。二十里昆山县。四十里太仓州。西门。十里盐铁口。十八里葛龙庙镇。八里外冈。十二里嘉定县。二十里南翔。[44]318

18.苏州由东坝至芜湖县水路

苏州府。三十里浒墅关。七十里无锡县。四十里阳山。四十里连村。九十里中溪桥。九里峨桥。十三里计亭。二十里宜兴县。北门外有张公洞,三面皆飞崖峭壁,惟北有一径可入。石上多唐人题咏,即张道陵修炼处。四十五里过湖荡,至徐舍。四十五里溧阳县。三十六里南渡桥。十八里堑口。十八里过三塔荡,至河口。二十七里定埠。十里下坝。过坝十里上坝。换船。十五里湖口。三十里高淳县。十五里唐沟。十五里西斗门。二十里乌车港。十里黄池。四十里芜湖县。[44]318

19.苏州由湖州至孝丰县水路

阊门。新开河搭湖州夜航船,每人与银二分。五十里吴江县。四十里平望。十二里至梅堰。十八里双杨桥。六里震泽。十二里南浔。换船,每人与银八厘。十二里至东迁。十五里旧馆。十八里升山。九里八里店。八里湖州府。西门外搭夜航船,每人与银一分。九里杨家庄。九里严家坟。西北往四安。九里潘店。九里木灰山。九里下严渡。十八里吴山湾。九里小溪口。九里金湾。九里梅溪。起早。三十里至安吉州。十里三馆。远。十里沿干。远。五里白庙。十五里孝丰县。[44]318-319

20.苏州由常熟县至通州水路

齐门。搭船。五里陆墓。二十里蠡口。巡司。二十五里吴塔。五里李王庙。二十里常熟县。四十里福山。上江船。江面阔八十里。至人家港。五里通州。[44]319

21.太仓由常熟转至常州水路

太仓州。三十六里昆山县。二十七里巴城。九里斜堰。九里唐市。十八里七星桥。十八里常熟县。十八里至张母桥。九里大河。九里玉庄。十八里秦市。十里北郭。三十里务代桥。十里杨家桥。十里王村桥。十里云亭。二十里江阴县。南门。十里南闸。二十里石堰。十里至三河口。十里郑驮桥。三十里常州府。[44]319

《一统路程图记》《士商类要》所记载的以苏州为起讫点的水路数量众多。这些水路沿线商业繁荣,如《一统路程图记》记载,“苏、松二府至各处水路。路须多迂,布商不可少也”[43]266。发达的水运促进了苏州与外界的联系,“商贾辐辏,百货骈阗。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45],使苏州成为江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其商业贸易甚至超过杭州,“于是商贾益聚于苏州,而杭州次之”[43]266,使苏州成为全国性的商品集散地。正如刘献廷《广阳杂记》所记载的,“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46]。

猜你喜欢
水路松江大运河
“胆大心粗”的爸爸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精彩故事
大运河,行走山东
大运河,流淌2500年的中华智慧
“天桥”(环球360°)
打造小清新视听空间 上海松江7.2.4全景声展厅案例
水路
选择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水路